第75章 穀底奇遇,見白發翁

字數:4851   加入書籤

A+A-


    第75章:穀底奇遇,見白發翁
    崖底的風帶著草木的清香,混著溪水濕潤的氣息,拂在軒轅臉上,驅散了墜崖後的幾分暈眩。他扶著身邊的一棵粗壯樹幹,緩緩直起身,目光掃過這片陌生的幽穀。四周的岩壁如刀削斧鑿,卻在頂端留出一道縫隙,天光從那裏傾瀉而下,給穀底的花草鍍上了一層柔和的光暈。那些奇異的花朵顏色豔麗得有些不真實,紅的像燃燒的火焰,紫的像凝固的霞光,還有些花瓣邊緣泛著淡淡的銀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一群安靜棲息的蝴蝶。
    溪邊的水清澈見底,能清晰地看到水底圓潤的鵝卵石,幾條通體發光的魚正擺著尾巴遊過,它們身上的光芒並非耀眼的強光,而是像月光一樣柔和的瑩光,隨著遊動在水中劃出一道道轉瞬即逝的亮痕。軒轅忍不住走近溪邊,蹲下身,伸出手想要觸碰那清涼的溪水,指尖剛一接觸水麵,就感到一陣沁人心脾的涼意,順著指尖蔓延到手臂,讓他因墜崖而緊繃的神經放鬆了不少。
    “咳咳……”
    一聲略顯蒼老的咳嗽聲突然從身後傳來,打破了穀底的寧靜。軒轅心中一驚,猛地回頭,右手下意識地摸向腰間的石刀。他記得墜崖前周圍並沒有其他人,這穀底難道還有住戶?
    隻見不遠處的一塊平滑大石上,坐著一位白發老翁。老翁穿著一件洗得發白的麻布衣衫,衣衫上打了好幾塊補丁,卻漿洗得幹幹淨淨。他的頭發和胡須都白得像雪,隨意地披散在肩頭和胸前,但那張布滿皺紋的臉上,眼睛卻亮得驚人,正帶著一絲笑意看著自己,眼神清澈而溫和,沒有絲毫惡意。
    軒轅握著石刀的手微微鬆開了些,但警惕並未完全放下。他站起身,對著老翁拱了拱手,沉聲問道:“老人家,您是何人?為何會在此地?”
    老翁沒有立刻回答,而是輕輕咳嗽了兩聲,用手捶了捶自己的胸口,然後才緩緩開口,聲音有些沙啞,卻透著一股沉穩:“老夫是誰不重要,倒是你,年紀輕輕,怎麽會掉到這幽穀裏來?”他的目光落在軒轅身上,帶著幾分探究,又像是在打量一件有趣的物件。
    軒轅這才注意到,老翁的身邊放著一個小小的竹簍,裏麵裝著一些剛采來的草藥,葉片上還帶著新鮮的泥土和露水。看來這位老翁是在此地采藥的。他稍稍放下心來,解釋道:“晚輩軒轅,為尋訪一位名叫岐伯的高人,路過此地時不慎墜崖,僥幸生還。”
    提到“岐伯”二字,老翁原本平靜的眼神似乎動了一下,他挑了挑眉,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些:“哦?你找岐伯做什麽?”
    軒轅見老翁似乎知道岐伯,心中一喜,連忙說道:“晚輩聽聞岐伯是懂得生命奧秘的智者,想向他學習醫道,救治族人。”他的語氣帶著幾分急切,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忐忑,生怕老翁不知道岐伯的下落。
    老翁聽完,點了點頭,慢悠悠地從大石上站起身。他的動作看起來有些遲緩,仿佛年邁體衰,但當他站直身體時,卻又給人一種挺拔的感覺,絲毫不見佝僂。“醫道救人,是好事。”他說著,邁開腳步向軒轅走來。
    隨著老翁的走近,軒轅聞到了一股淡淡的藥香,那香味不同於穀底花草的芬芳,而是由多種草藥混合在一起的獨特氣息,溫和而醇厚,聞著讓人心裏很舒服。他注意到老翁的手指關節有些粗大,指腹上布滿了老繭,顯然是常年與草藥打交道留下的痕跡。
    “你可知岐伯在哪裏?”軒轅忍不住再次問道,眼中充滿了期待。
    老翁停下腳步,與軒轅麵對麵站著,他上下打量了軒轅一番,目光在他腰間的石刀、背上的行囊,還有肩頭那隻正好奇地盯著自己的幼狼追風身上一一掃過,然後才慢悠悠地說道:“岐伯行蹤不定,不過,老夫倒是知道他常去的一個地方。”
    軒轅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像看到了希望的火種:“還請老人家告知!晚輩感激不盡!”他說著,就要向老翁行大禮。
    老翁抬手製止了他:“不必多禮。”他頓了頓,繼續說道,“不過,在告訴你之前,老夫倒想考考你。”
    軒轅一愣,隨即堅定地說道:“老人家請講,晚輩定當盡力作答。”他知道,想要得到指點,恐怕沒那麽容易,更何況對方可能與岐伯有關,考驗一番也是常理。
    老翁指了指自己竹簍裏的草藥,說道:“這些都是老夫剛采的草藥,你且說說,它們各有什麽用處?”
    軒轅順著老翁的手指看去,竹簍裏的草藥種類不少,有些是他在部落附近見過的,有些則是在進山後認識的,還有幾種是他從未見過的。他深吸一口氣,走到竹簍邊,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株草藥。
    這株草藥的葉子呈鋸齒狀,顏色翠綠,根部是淡黃色的。軒轅放在鼻尖聞了聞,一股清苦的氣味鑽入鼻腔。“這是蒲公英,”他肯定地說道,“葉子可以生吃,能清熱;根部熬湯喝,能治肚子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翁點了點頭,沒有說話,示意他繼續。
    軒轅又拿起另一株,這株草藥的莖很細,開著小小的白色花朵,葉子呈心形。“這是馬齒莧,”他說道,“把它搗爛了敷在傷口上,能止血,還能防止傷口變壞。”
    他一邊說,一邊拿起其他的草藥,有的能治咳嗽,有的能緩解疲勞,有的則帶有毒性,需要經過處理才能使用。對於那些自己認識的草藥,他都準確地說出了它們的功效和用法;而對於那些不認識的,他也誠實地搖了搖頭,表示不知道。
    老翁一直靜靜地聽著,臉上的表情沒有太大變化,既不稱讚,也不批評。直到軒轅辨認完最後一株草藥,他才緩緩開口:“還不錯,認識的草藥不少,而且說得都還算準確。”
    軒轅鬆了口氣,心裏稍稍安定了些。
    老翁話鋒一轉:“不過,你可知,醫道的關鍵是什麽?”
    軒轅沉吟片刻,說道:“晚輩認為,醫道的關鍵是能辨認草藥,懂得如何治病。”
    老翁搖了搖頭:“這隻是其一。”他看著軒轅,眼神變得深邃起來,“醫道的關鍵,在於‘仁心’。”
    “仁心?”軒轅重複了一遍,有些疑惑地看著老翁。
    “沒錯,”老翁說道,“若沒有一顆憐憫眾生、想要救人的仁心,就算認得再多草藥,醫術再高明,也成不了真正的醫者。你為了救治族人而不遠千裏尋找岐伯,這份心是好的,但日後行醫治病,切不可忘了這份初心。”
    軒轅恍然大悟,他鄭重地向老翁行了一禮:“晚輩受教了。老人家的話,晚輩定會銘記在心。”
    老翁滿意地點了點頭:“好,看來你是個可塑之才。”他站起身,說道,“跟我來吧,我帶你去一個地方,或許能讓你對醫道有更深的理解。”
    軒轅連忙跟上老翁的腳步,追風也從他肩頭跳下來,亦步亦趨地跟在旁邊,時不時抬頭看看老翁的背影,喉嚨裏發出輕微的嗚嗚聲,像是在表達它的好奇。
    老翁帶著軒轅沿著溪邊往前走,穀底的路並不平坦,布滿了碎石和雜草,但老翁走得很穩,似乎對這裏的每一寸土地都了如指掌。軒轅一邊走,一邊觀察著周圍的環境,他發現這裏的草藥種類異常豐富,很多都是他隻在傳說中聽過,或者在《草木經》的描述中見過的。
    走了大約一炷香的時間,前方出現了一個小小的山洞,洞口被茂密的藤蔓遮掩著,若不仔細看,很難發現。老翁撥開藤蔓,對軒轅說道:“進去吧。”
    軒轅有些猶豫,但看著老翁鼓勵的眼神,還是咬了咬牙,彎腰走進了山洞。山洞不深,但裏麵卻別有洞天。洞壁上掛著一些風幹的草藥,散發著濃鬱的藥香。角落裏堆著一些竹簡,上麵似乎刻著什麽字。而最讓軒轅驚訝的是,山洞的正中央,放著一張石桌,石桌上擺放著一些打磨得很光滑的石器,看起來像是用來搗藥和碾藥的工具。
    “這裏是老夫平日裏休息和研究草藥的地方。”老翁走進來說道,“你看這些竹簡。”
    軒轅走到角落,拿起一卷竹簡,借著從洞口透進來的天光仔細看去,上麵用古樸的文字刻著一些草藥的名稱、形態和功效,還有一些治病的方劑,很多內容都比他之前學到的更加詳細和深奧。
    “這些都是……”軒轅震驚地看著老翁。
    “這些是老夫多年來行醫的記錄和心得。”老翁說道,“你既然立誌學醫,這些東西或許對你有用。”他頓了頓,繼續說道,“岐伯常去終南山深處的一座藥廬,你從這裏出去後,一直往西北方向走,穿過一片密林,就能看到終南山了。”
    軒轅激動得說不出話來,他捧著手中的竹簡,感覺沉甸甸的,這不僅僅是竹簡的重量,更是知識的重量。他再次向老翁深深一拜:“多謝老人家指點!晚輩無以為報……”
    老翁擺了擺手:“不必言謝,隻希望你將來能學有所成,救治更多的人。”他看著軒轅,眼中充滿了期許,“去吧,前路還長,多加小心。”
    軒轅點了點頭,將竹簡小心地收好,又向老翁行了一禮,才帶著追風轉身離開了山洞。當他走出山洞,回頭望去時,隻見老翁正站在洞口,向他揮手道別,陽光灑在老翁的白發上,仿佛給他鍍上了一層聖潔的光輝。
    軒轅心中充滿了感激和動力,他握緊了手中的竹簡,又摸了摸懷裏那張從之前山洞裏帶出來的石刻草圖,眼神堅定。終南山就在前方,岐伯也就在前方,他的求醫之路,還在繼續。
    想知道軒轅在前往終南山的路上還會遇到什麽困難?他能否順利找到岐伯的藥廬?且看下一章情節內容更精彩。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