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草藥外敷治瘡癤
字數:4949 加入書籤
第143章:草藥外敷治瘡癤
初夏的陽光透過神農部落稀疏的木柵欄,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軒轅剛從沼澤邊巡查回來,衣擺還沾著些濕潤的泥土,就被一陣孩童的哭鬧聲吸引了注意力。那哭聲尖利又委屈,像根細針似的紮在人心裏,讓他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腳步。
循聲走到一間低矮的茅草屋前,隻見門口圍著幾個族人,臉上都帶著焦急的神色。一個婦人正抱著個約莫四五歲的孩童,不住地哄著,可孩子的哭聲絲毫沒有停歇,反而因為掙紮,額頭上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怎麽了這是?”軒轅走上前,輕聲問道。
婦人見是軒轅,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眼圈一紅,哽咽著說:“先生,您快看看我家娃吧!昨天在草叢裏玩,被什麽蟲子叮了一下,今天就成這樣了……”她說著,小心翼翼地掀起孩子的衣袖。
軒轅湊近一看,不由得皺起了眉頭。那孩子的胳膊上,有一個銅錢大小的紅腫處,中心位置明顯是蚊蟲叮咬的痕跡,周圍的皮膚又紅又熱,已經腫得像個小山包,最讓人揪心的是,紅腫的頂端已經化膿,淡黃色的膿水正順著胳膊往下淌,孩子一哭,傷口就跟著顫動,疼得他哭得更凶。
“昨天剛咬的時候隻是個小紅點,我以為過陣子就好了,誰知道夜裏就腫起來了,今天還化膿了……”婦人抹著眼淚,聲音裏滿是自責,“村裏的巫醫用了些草藥敷了,一點用都沒有,反而更腫了。”
軒轅伸手輕輕碰了碰紅腫處周圍的皮膚,入手滾燙。他又仔細觀察了一下膿水的顏色,還好,是清亮的淡黃色,沒有發黑發臭,說明還沒到最嚴重的地步。“別怕,這是瘡癤,是毒蟲的穢氣侵入皮膚,又趕上孩子皮肉嬌嫩,才腫得這麽厲害。”他安撫道,語氣沉穩,透著讓人安心的力量。
“那……那能治好嗎?”婦人的聲音帶著顫抖,孩子的哭聲已經有些嘶啞,小臉蛋憋得通紅,看著就讓人心疼。
“能治。”軒轅肯定地點點頭,轉頭對跟在身後的弟子阿禾說,“你去藥圃那邊,采些新鮮的蒲公英和紫花地丁來,要帶根的,越多越好。再拿個石臼和幾塊幹淨的麻布過來。”
阿禾應聲而去,腳步輕快。周圍的族人見軒轅有辦法,都鬆了口氣,議論聲也低了下來。一個老者捋著胡須,感慨道:“還是軒轅先生有法子,這瘡癤在咱們部落每年夏天都要鬧出幾個,有的孩子腫得厲害,胳膊都抬不起來呢。”
軒轅聽了,心裏微動,問道:“往年都是怎麽處理的?”
“還能怎麽處理,就是用些草木灰敷著,運氣好的能慢慢消下去,運氣不好的,就得爛上好一陣子,有的還會發燒呢。”老者歎了口氣,“巫醫說這是山裏的瘴氣附身,得跳大神驅邪,可哪次真管用了?”
正說著,阿禾抱著一大捧草藥跑了回來,綠油油的葉片上還帶著晶瑩的露珠,看著就帶著股生機勃勃的勁兒。“先生,您要的蒲公英和紫花地丁都采來了,根挖得很完整。”他把草藥放在地上,又拿出石臼和麻布。
軒轅蹲下身,先仔細分揀著草藥。蒲公英的葉片呈鋸齒狀,貼著地麵生長,頂端抽出的花莖上頂著個小小的黃花苞;紫花地丁則是貼著地麵鋪開,葉片細長,開著幾朵淡紫色的小花,像星星一樣點綴在綠葉間。“這兩種草藥,都是清熱解毒的好手,對付這種紅腫化膿的瘡癤,最是對症。”他一邊分揀,一邊給周圍的人講解,“你們看,蒲公英的根是圓錐形的,掰開來裏麵是白色的,帶著點苦味;紫花地丁的根更細些,顏色偏黃,氣味更清苦。”
他拿起幾株蒲公英和紫花地丁,用清水仔細衝洗幹淨,然後放進石臼裏,又加了少許幹淨的井水,開始用力搗起來。石臼撞擊的“咚咚”聲,和孩子漸漸小下去的哭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種奇特的韻律。周圍的人都屏息看著,連那婦人也忘了哭泣,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石臼裏的草藥。
搗了約莫一刻鍾,原本完整的草藥被搗成了一團墨綠色的泥糊,還帶著些草汁,散發著一股清苦中帶著清香的氣味。軒轅拿起泥糊聞了聞,又用手指撚了撚,覺得差不多了,才停下手。“好了,”他對婦人說,“把孩子的胳膊再擦幹淨些,我要敷藥了。”
婦人連忙用幹淨的麻布蘸著溫水,小心翼翼地擦拭孩子胳膊上的膿水。孩子大概是知道要治病,雖然還是哼哼唧唧的,但沒再劇烈掙紮。軒轅取過一團草藥泥糊,先在自己手背上試了試溫度,感覺不燙也不涼,才輕輕敷在孩子的瘡癤上。
“可能會有點涼,也可能有點疼,忍一忍就好。”他一邊敷一邊輕聲對孩子說。草藥泥糊接觸到皮膚的瞬間,孩子“嘶”了一聲,身體縮了一下,但很快就安靜下來,大概是那清涼的感覺緩解了不少疼痛。
敷好藥後,軒轅用幹淨的麻布把傷口輕輕包紮好,又用草繩鬆鬆地係了個結。“這樣就好了,”他站起身,對婦人說,“這藥要每天換兩次,早上一次,晚上一次。換的時候,先用溫水把舊藥洗幹淨,再敷上新的藥泥。另外,別讓孩子抓撓,也別碰髒水,免得感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哎,哎,我記住了,多謝先生,多謝先生!”婦人連連道謝,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輕輕拍著懷裏的孩子,“你看,先生給你敷了藥,就不疼了吧?快謝謝先生。”
孩子似懂非懂地看著軒轅,雖然還帶著淚痕,但已經不哭了,小嘴巴動了動,發出了模糊的“謝……謝”聲。
軒轅笑了笑,又對周圍的族人說:“夏天蚊蟲多,草木茂盛,很容易生這種瘡癤。大家要是再遇到,就用蒲公英和紫花地丁這樣處理,效果很好。這兩種草藥在田埂邊、草叢裏都很常見,很好辨認。”他又特意指著不遠處田埂上的幾株蒲公英,“你們看,那裏就有,葉片貼著地,鋸齒邊,很好找。”
族人們都紛紛點頭,有幾個年輕些的,已經快步跑過去查看了。“先生,這草藥真有這麽神?”一個壯漢摸著後腦勺,有些懷疑地問,“不用加點別的什麽嗎?”
“不用,”軒轅解釋道,“這兩種草藥都性子寒涼,能清熱解毒,消腫散結。蒲公英偏重於消腫,紫花地丁偏重於解毒,兩者搭配在一起,效力更強。對付這種因熱毒引起的瘡癤,正好是對症下藥。”他頓了頓,又補充道,“而且,草藥外敷,能讓藥力直接作用在患處,比內服草藥見效更快,也更直接。”
“原來是這樣!”壯漢恍然大悟,“以前巫醫總說要把草藥熬成湯喝,說這樣才能‘打通五髒六腑’,可孩子那麽小,哪喝得下那麽苦的藥湯啊。”
“內服有內服的好處,外敷有外敷的妙用,”軒轅說,“得看是什麽病症,在什麽部位。像這種皮膚上的瘡癤,外敷就比內服更合適。當然,如果瘡癤長得太大,或者已經引起發燒了,那光靠外敷就不夠了,還得配合內服的清熱解毒藥,內外夾擊,才能好得快。”
正說著,剛才去查看蒲公英的年輕人跑了回來,手裏拿著幾株,興奮地說:“先生,您看我找的是不是?這鋸齒葉,還有這小黃花苞!”
軒轅接過來看了看,點頭道:“對,就是這個。記住了,采的時候要連根拔起,根的藥效也很好。”
那年輕人連連點頭,把蒲公英小心翼翼地收好,像是得了什麽寶貝。
這時,婦人懷裏的孩子已經睡著了,大概是剛才哭累了,也可能是草藥真的起了作用,不再覺得那麽疼了。婦人抱著孩子,向軒轅深深鞠了一躬:“先生,真是太謝謝您了。等孩子好了,我一定帶著他來給您磕頭。”
“不用客氣,治病救人是應該的。”軒轅擺擺手,“好好照顧孩子吧,有什麽情況隨時來找我。”
婦人抱著孩子回去了,周圍的族人也漸漸散去,不過走的時候,都特意往田埂邊多看了幾眼,大概是想把蒲公英和紫花地丁的樣子記在心裏。
阿禾收拾著石臼和剩下的草藥,問道:“先生,這兩種草藥除了治瘡癤,還能治別的病嗎?”
“當然能,”軒轅說,“蒲公英的嫩葉還能當野菜吃,能清熱敗火;紫花地丁除了治瘡癤,還能治毒蛇咬傷,隻是用法不一樣,得加些別的草藥配伍才行。”他看著阿禾認真傾聽的樣子,繼續說道,“每種草藥都有多種用途,關鍵是要了解它的性子,知道它擅長對付什麽病症,怎麽用效果最好。就像這外敷之法,看似簡單,其實也有講究,比如藥泥的幹濕程度,敷的厚薄,包紮的鬆緊,都會影響藥效。”
阿禾點點頭,把軒轅的話牢牢記在心裏,還拿出隨身攜帶的竹簡和石筆,趁著記憶清晰,把蒲公英和紫花地丁的形態、功效、外敷方法都一一記了下來,寫完後又遞給軒轅看。
軒轅接過竹簡,仔細看了看,見他記得準確又詳細,還畫了個簡單的草藥圖譜,不由得露出了讚許的笑容:“記得很好,尤其是這圖譜,雖然簡單,但能看出關鍵特征。學醫就是這樣,不僅要聽,要問,還要記,要實踐,缺一不可。”
阿禾被誇得有些不好意思,撓了撓頭:“都是先生教得好。”
軒轅笑了笑,抬頭看了看天色,陽光已經升高了,照在身上暖洋洋的。遠處的沼澤邊,幾個族人正在撒石灰,白色的粉末在綠色的草叢中格外顯眼。他想起剛才那孩子紅腫的瘡癤,又想起往年部落裏因為這種小毛病而受苦的族人,心裏忽然覺得,自己做的這些事,是多麽有意義。
“走,我們再去看看其他人的情況。”軒轅對阿禾說,“昨天敷藥的那幾個瘡癤嚴重的,不知道怎麽樣了。”
師徒倆並肩向另一處茅草屋走去,陽光把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路邊的蒲公英在風中輕輕搖曳,像是在為他們指引方向。軒轅知道,草藥外敷隻是醫道中的一小部分,但正是這一點一滴的積累,才能讓更多的人擺脫病痛的折磨,才能讓醫道的種子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那麽,那些昨天敷藥的患者恢複得如何?蒲公英和紫花地丁的組合還能治療哪些意想不到的病症?且看下一章情節內容更精彩。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