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誤采毒草遇驚險
字數:4499 加入書籤
第144章:誤采毒草遇驚險
晨露還凝在草葉上時,軒轅已背著竹簍走進了歧山密林。岐伯昨日偶感風寒,留在藥廬調息,囑咐他今日獨自采些柴胡回來——前幾日救治的那位風寒重症患者,後續調理還需用柴胡配伍疏肝。軒轅揣著這份囑托,腳步輕快,心裏既有獨自采藥的興奮,又藏著一絲謹慎。
他沿著熟悉的路徑往密林深處走,追風跟在腳邊,不時用鼻尖嗅嗅路邊的花草。這片林子他已隨岐伯走過數十回,哪些地段長著柴胡,哪些地方多是蕨類,心裏大致有數。柴胡多生長在幹燥的山坡,葉片狹長,開著細碎的黃花,根須柔韌,斷麵帶著淡淡的清香——這些特征,他早已刻在心裏。
“就在這附近了。”軒轅停在一處向陽的坡地,眼前果然有一片叢生的草本植物,葉片形態與記憶中的柴胡頗為相似,細長的莖稈上也頂著細碎的花序,隻是顏色比尋常柴胡略深些,呈淡紫色。他蹲下身,撥開葉片細看,莖稈光滑,沒有岐伯特意強調的那層細柔毛。
心頭掠過一絲遲疑,但很快被自我安慰壓了下去:“許是生長環境不同,些許差異也難免。”他想起前幾日辨認桑枝時,山穀裏的桑枝比坡地的更粗壯些,岐伯說這是“得水土滋養不同”。或許這柴胡也是如此?
他伸手握住一株植物的根部,稍一用力,帶著泥土的根須便被拔了出來。根須呈灰褐色,比常見的柴胡根更顯粗壯,折斷處的斷麵是暗黃色,湊近聞了聞,沒有柴胡那種清冽的香氣,反倒帶著一股若有似無的腥氣。
“奇怪。”軒轅皺起眉,捏著根須的手指微微收緊。按說柴胡的根斷麵該是黃白色,氣味清香才對。他又拔起旁邊幾株,都是同樣的模樣,斷麵的暗黃色在晨光下顯得有些沉悶,那股腥氣雖淡,卻像細小的針,鑽進鼻腔裏,讓人莫名的有些不適。
追風忽然低低地嗚咽了一聲,用腦袋蹭他的手背,似乎在提醒什麽。軒轅低頭看了看腳邊的狼,追風琥珀色的眼睛望著那堆剛采的“柴胡”,耳朵微微耷拉著,不像往常看到草藥時那般好奇。
“怎麽了?”軒轅撫摸著追風的脖頸,心裏的不安又重了幾分。他想起岐伯反複叮囑的話:“辨藥如斷案,一絲可疑處,便不可輕用。”可眼下藥廬等著柴胡用,若是再往深處走,未必能找到更合適的,或許……或許這真的是變異的柴胡?
他猶豫著,從竹簍裏取出隨身攜帶的石刀,割下一小段根須,想按老規矩嚐一嚐。柴胡的根味微苦,帶點辛氣,入喉後會有淡淡的回甘。他把那段根須放進嘴裏,剛用牙齒咬了一下,還沒來得及細細品味,一股濃烈的腥苦味便瞬間炸開,像吞了一口腐爛的泥漿,順著喉嚨往下滑。
“咳咳……”軒轅猛地捂住嘴,劇烈地咳嗽起來,舌尖和喉嚨像被火燒一樣發麻,連帶著太陽穴都突突地跳。這味道絕不是柴胡!他慌忙吐出嘴裏的根須,用手摳著喉嚨,想把那股腥苦吐幹淨,可那股麻意已經順著舌根蔓延開,連說話都覺得舌頭有些僵硬。
“是誰讓你亂嚐的?”一個熟悉而嚴厲的聲音從身後傳來。軒轅回頭,隻見岐伯拄著拐杖站在不遠處,臉色凝重得像塊烏雲密布的天空。他身上還披著外衣,顯然是剛從藥廬趕來,頭發有些淩亂,呼吸也略顯急促。
“師、師父……”軒轅的聲音有些含糊,喉嚨裏的麻意還沒散去,“我……我以為這是柴胡……”
岐伯快步走到他麵前,拿起竹簍裏那株被拔起的植物,隻看了一眼,眉頭便擰成了疙瘩:“糊塗!這是‘獨活’,是有大毒的!你前日才學過它與柴胡的區別,怎麽還會認錯?”
他的聲音裏帶著從未有過的嚴厲,甚至微微發顫。軒轅從未見過岐伯如此模樣,一時間竟說不出話來,隻覺得臉上火辣辣的,比喉嚨裏的麻意更讓人難受。他確實記得前日學過獨活的特征,可剛才看到這植物形態相似,又想著盡快采到柴胡,竟把那些要點拋到了腦後。
“你看這根,”岐伯拿起那株獨活,指著斷麵,“柴胡斷麵黃白,氣味清香;這獨活斷麵暗黃,氣味腥臭,這是最明顯的區別!還有這莖稈,柴胡有細毛,獨活卻光滑,你當時記到哪裏去了?”
每一句話都像一根小錘,敲在軒轅的心上。他低下頭,看著自己還沾著泥土的手指,剛才拔草時的觸感似乎還在,可那時怎麽就沒注意到莖稈是光滑的呢?怎麽就忽略了那股腥氣呢?若不是及時吐了出來,若是真把這毒草帶回藥廬,配進藥裏……後果不堪設想。
“師父,我錯了。”軒轅的聲音帶著愧疚,還有一絲後怕,“我不該粗心,更不該隨便嚐……”
岐伯看著他發白的臉色和緊抿的嘴唇,眼神稍稍緩和了些,但語氣依舊沉重:“你可知這獨活的毒性有多烈?隻需一小段根,便能讓人腹痛如絞,嘔吐不止,嚴重的還會昏迷喪命!你剛才雖隻咬了一口,若不及時處理,也會難受好幾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說著,從自己的藥囊裏取出一個小陶罐,倒出幾粒黑色的藥丸,遞到軒轅麵前:“這是解草木毒的藥丸,快服下。再隨我去溪邊漱口,多喝點解毒的草藥水。”
軒轅接過藥丸,趕緊塞進嘴裏,藥丸帶著一股苦澀的藥味,卻讓他心裏安定了不少。他跟著岐伯往溪邊走,腳步有些沉重,心裏又悔又怕。悔的是自己的疏忽大意,怕的是差點犯下無可挽回的錯。
到了溪邊,岐伯讓他用清水反複漱口,又從藥囊裏取出幾片綠色的葉子,放進嘴裏嚼爛,吐在陶碗裏,兌了溪水遞給軒轅:“這是解麻草的葉子,喝下去,喉嚨裏的麻意能消得快些。”
軒轅接過陶碗,一口氣喝了下去,那股清涼的苦澀順著喉嚨滑下,果然壓過了之前的麻意,讓他舒服了不少。他蹲在溪邊,看著水裏自己的倒影,臉頰還有些發白,眼神裏滿是羞愧。
“師父,您怎麽會來的?”他低聲問。
“我在藥廬總覺得心神不寧,”岐伯坐在一塊石頭上,輕輕捶著自己的膝蓋,“想著你是頭回獨自采這種易混淆的草藥,怕你出岔子,便跟過來看看。沒想到……”他歎了口氣,“軒轅,學醫最忌的就是自以為是。草木有靈,卻也有毒,一步錯,可能就是一條命啊。”
軒轅點點頭,手指無意識地摳著溪邊的泥土:“我記住了。以後就算再熟悉的草藥,也要仔細核對每一個特征,絕不再貿然品嚐。”
“不僅如此,”岐伯看著他,“你還要記住,遇到有任何可疑之處的草藥,寧可放棄不采,也不能抱僥幸心理。咱們行醫,求的是萬無一失,不是賭運氣。柴胡雖常用,但少這一日的量,大不了換別的配伍,可若是用了毒草,毀的就是醫者的名聲,害的就是患者的性命。”
這番話像重錘一樣砸在軒轅心上。他想起自己之前還為了盡快采到藥而自我安慰,隻覺得後背一陣發涼。是啊,醫者手中的草藥,既能救人,也能殺人,一點馬虎都不能有。
“你看這獨活,”岐伯又拿起那株毒草,“它長得與柴胡相似,便是大自然給醫者設下的考驗。過不了這關,就成不了好醫者。今日之事,雖是驚險,卻也是個教訓,比我講十遍百遍都管用。”
軒轅站起身,鄭重地向岐伯行了一禮:“多謝師父及時趕到,也多謝師父教誨。弟子永世不忘今日之過。”
岐伯擺擺手:“起來吧。去,把這些誤采的獨活都埋了,埋深些,別讓野獸誤食了。咱們再往那邊走走,我記得前麵的石坡上有幾株上好的柴胡。”
軒轅應了一聲,小心翼翼地將竹簍裏的獨活都倒出來,找了個偏僻的地方,用石刀挖了個深坑,仔細埋好,又在上麵壓了塊大石頭,才跟著岐伯往石坡走去。
一路上,他再不敢有絲毫懈怠,每看到一種植物,都停下來仔細觀察形態、氣味,甚至連葉片上的紋路都要數清楚。追風似乎也明白了什麽,走得格外謹慎,時不時停下來嗅嗅,提醒他注意。
到了石坡上,果然看到幾株正宗的柴胡,葉片狹長,莖稈帶著細毛,開著細碎的黃花,拔起一根,斷麵黃白,清香撲鼻。軒轅采得格外認真,每一株都反複核對特征,確認無誤後才放進竹簍。
回程的路上,晨光已經升高,透過樹葉灑下斑駁的光影。軒轅背著裝滿柴胡的竹簍,腳步沉穩了許多。喉嚨裏的麻意已經散去,但剛才那股腥苦味和岐伯嚴厲的話語,卻深深烙印在心裏。
他知道,今日這場驚險,不是結束,而是開始。醫道之路,布滿了這樣的陷阱和考驗,唯有常懷敬畏之心,步步謹慎,才能走得長遠。而他,必須從這次錯誤中吸取教訓,讓自己的醫術,在一次次的警醒中,更加精進,更加可靠。
想到這裏,他抬頭望了望走在前麵的岐伯,背影雖有些佝僂,卻像一座山,穩穩地立在那裏。他加快腳步跟上去,心裏暗暗發誓,絕不能辜負師父的教誨,更不能辜負那些等待救治的生命。
那麽,經曆了這次驚險,軒轅在後續的采藥過程中會養成怎樣的習慣?他又會如何將這次的教訓融入到對弟子的教導中?且看下一章情節內容更精彩。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