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中風辨證,閉脫分治

字數:3356   加入書籤

A+A-


    第220章:中風辨證,閉脫分治
    晨曦剛透過醫廬的木窗,灑在斑駁的案幾上,軒轅正對著《靈樞》中“經脈篇”凝神細思。案上攤開的醫案裏,幾處朱筆圈點格外醒目——那是近來遇到的幾例“卒然昏仆”之症,症狀相似卻預後迥異,讓他徹夜難眠。
    “先生,東村的李老丈被人抬來了,說是晨起時突然倒在灶台邊,人事不省。”門外傳來弟子急促的聲音,伴隨著雜亂的腳步聲。
    軒轅猛地抬頭,眼中閃過一絲凝重,起身時帶起的風將案上的草藥圖譜吹得微微作響。“快請進來!”
    兩個後生抬著簡易擔架衝進醫廬,擔架上躺著個須發皆白的老者,雙目緊閉,嘴唇抿成一條紫青的線。為首的後生抹著汗急道:“先生,俺們發現他時,身子硬邦邦的,嘴都歪到一邊了,咋喊都不應!”
    軒轅俯身,手指先搭上老者的腕脈,隻覺脈象沉實如石,搏動急促有力。他又翻開老者眼皮,瞳孔縮成針尖大小,對光毫無反應。再看老者麵色,赤紅如醉,額頭滾燙,鼻翼翕動得厲害,喉嚨裏還發出“呼嚕呼嚕”的痰鳴聲。
    “牙關緊咬嗎?”軒轅沉聲問。
    旁邊跟著的老婦人哭著點頭:“是啊是啊,剛才想給他喂口水,嘴都撬不開,臉憋得跟豬肝似的!”
    軒轅直起身,對弟子道:“取開竅散和銀針來,再備一盆溫水,要快!”他指尖在老者人中、合穀幾處穴位快速點按,觸感如按頑石,肌膚滾燙得驚人。
    “這是‘閉證’。”軒轅一邊示意弟子將老者頭偏向一側,一邊解釋,“你看他麵赤身熱,脈實有力,牙關緊閉,是邪熱內閉心包,好比柴房堆滿幹柴,火星一濺便烈焰衝天。此時若不用猛藥開竅,火勢燒穿心竅,就回天乏術了。”
    弟子捧著藥箱跑來,軒轅接過裝著麝香、冰片的開竅散,取少許用溫水調開,又讓弟子用竹片輕輕撬開老者牙關,小心翼翼將藥汁灌了進去。隨後他撚起銀針,在“百會”“人中”“內關”幾穴快速刺入,撚轉提插間,銀針尾端微微顫動。
    “閉證如關門,需用‘開’法。”軒轅的聲音沉穩有力,手下動作卻快如閃電,“百會穴通腦竅,人中穴醒神誌,內關穴護心神,三穴同用,好比用撬棍撐開緊閉的柴門,再扇風驅煙,方能引火外出。”
    一盞茶的功夫過去,老者喉嚨裏的痰鳴聲漸漸減弱,鼻翼的翕動也平緩了些。軒轅再摸其脈,雖仍沉實,卻已不似先前那般躁急。他鬆了口氣,對老婦人道:“放心,邪氣已鬆動,再煎一劑安宮牛黃丸,分三次灌服,今夜若能醒轉,便無大礙。”
    正說著,門外又傳來一陣喧嘩,一個中年漢子背著個婦人闖了進來,那婦人雙目微睜,眼神渙散如霧,嘴角淌著清涎,四肢軟得像沒骨頭。“先生救命!俺婆娘剛才還在織布,突然就栽倒了,渾身冒冷汗,手腳冰得像塊鐵!”
    軒轅快步上前,手指剛觸到婦人手腕,便皺起了眉頭——脈象細弱如絲,幾乎摸不到搏動。再看她麵色,蒼白得像蒙了層紙,嘴唇毫無血色,額頭的冷汗浸透了發絲,摸上去濕冷粘手。
    “快拿參附湯來!”軒轅的聲音陡然提高,“再取大艾炷,灸關元、氣海二穴!”他將婦人平放,解開她衣襟,見胸口起伏微弱得幾乎看不見,指尖按在“膻中穴”輕輕揉按,觸感虛軟如棉。
    “這是‘脫證’,與方才的閉證截然不同。”軒轅一邊讓弟子生火煎藥,一邊取過艾炷點燃,懸在婦人小腹的關元穴上方,“你看她麵白肢冷,脈微欲絕,冷汗不止,是陽氣虛脫,好比爐火燃盡,柴灰下隻剩一點餘溫,稍不留意便會徹底熄滅。”
    艾煙嫋嫋升起,帶著清苦的藥香。軒轅撚起另一根銀針,在“神闕”穴淺刺留針,又讓弟子取來溫熱的布巾裹住婦人手腳。“脫證如開門,需用‘固’法。”他凝視著艾炷的火光,“關元、氣海是人身陽氣根本,艾灸能補火助陽,好比往將熄的火堆裏添柴加炭;參附湯用紅參補氣,附子回陽,正是‘雪中送炭’,能挽陽氣於將絕之際。”
    半個時辰後,參附湯煎好了。軒轅親自用小勺將藥汁一點點喂進婦人嘴裏,藥汁溫熱,順著嘴角流下的部分,弟子趕緊用布巾擦去。又過了片刻,婦人喉嚨裏發出一聲微弱的呻吟,手指微微動了一下,四肢的冰冷也消退了些,額頭的冷汗終於止住了。
    “脫證比閉證更凶險。”軒轅看著婦人漸緩的呼吸,對圍在旁邊的弟子們道,“閉證是邪氣太盛,好比洪水衝門;脫證是正氣太衰,好比堤壩崩塌。治水需先辨是洪水還是潰堤,治中風也需先分閉證、脫證,若閉證用了補藥,好比給燃燒的柴房添柴;脫證用了瀉藥,好比給將塌的堤壩挖洞,都是取死之道。”
    他指著兩個病人,聲音裏帶著不容置疑的鄭重:“你們記著,辨閉脫就像打仗看旗幟——閉證是敵軍勢盛,需全力破陣;脫證是我軍潰散,需急固營盤。方才李老丈用開竅散、針刺,是攻;這位婦人用參附湯、艾灸,是守。一攻一守,全看病機,差之毫厘,謬以千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弟子們圍在旁邊,有的飛快記錄,有的盯著兩個病人的變化若有所思。那個負責煎藥的小弟子突然開口:“先生,那要是既有閉證的麵赤,又有脫證的肢冷,該怎麽辦?”
    軒轅讚許地看了他一眼:“問得好。這叫‘內閉外脫’,好比柴房起火時,外牆卻被雨水泡得將要坍塌。需攻補兼施,一邊用開竅藥驅邪,一邊用補藥固正,就像一邊滅火,一邊撐住搖搖欲墜的牆,最難拿捏分寸。”他頓了頓,拿起案上的醫案,“前幾日城西張木匠的病,便是如此,我用一半安宮牛黃丸開竅,一半參湯補氣,才勉強救回來。”
    夕陽西斜時,李老丈果然醒了過來,雖仍不能說話,卻能眨眼睛示意;那婦人也能低聲呻吟,手腳漸漸有了溫度。兩個家屬千恩萬謝,軒轅卻隻是叮囑他們按時服藥,又寫下詳細的護理注意事項,尤其強調閉證病人要防躁動,脫證病人要避風寒。
    送走病人,醫廬裏終於安靜下來。弟子整理著醫案,見軒轅在“中風”條目下添了幾行字:“中風者,有閉有脫。閉者,麵赤身熱,脈實牙關緊,治當開竅瀉熱;脫者,麵白肢冷,脈微汗自出,治當回陽固脫。閉脫不分,殺人如麻。”
    字跡力透紙背,帶著一種曆經生死後的沉靜。軒轅放下筆,望著窗外漸沉的暮色,輕聲道:“醫道如臨深淵,每一步都要如履薄冰啊。”
    案上的油燈被晚風拂得搖曳,將他的身影投在牆上,忽明忽暗,像極了那些在生死邊緣徘徊的生命。而那些關於閉與脫、攻與守的道理,正隨著跳動的燈火,一點點刻進弟子們的心裏。
    且看下一章情節內容更精彩。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