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典籍分類,建閣典藏
字數:2973 加入書籤
第242章:典籍分類,建閣典藏
晨曦微露,薄霧如紗般籠罩著部落的每一寸土地,軒轅已踏著露水走向新落成的“醫典閣”。這閣樓由粗壯的楠木搭建,屋頂覆蓋著細密的茅草,四角微微上翹,既擋風遮雨,又透著古樸莊重。閣前的石階上,還留著昨夜弟子們擦拭的痕跡,在晨光中泛著淡淡的光澤。
“先生,閣樓的木架都已晾幹,內裏的隔間也按您的吩咐分好了。”負責監工的弟子迎上來,手裏捧著一卷竹簡,上麵是閣樓的布局圖。他的臉上帶著些許疲憊,眼下有著淡淡的青黑,但眼神裏滿是興奮與期待。
軒轅接過竹簡,指尖撫過上麵刻畫的紋路,隔間被清晰地分為“醫理”“藥物”“診療”“養生”四區,每一區又細分出不同的格子,以便存放各類典籍。他微微頷首:“做得不錯,再檢查一遍木架的承重,莫要因典籍漸多而出紕漏。”
“弟子早已試過,每一層都鋪了三層厚木板,還在下方加了斜撐,就算堆滿竹簡也穩如泰山。”弟子拍著胸脯保證,隨即又有些不好意思地補充,“隻是……弟子還是不太明白,為何要如此大費周章建這座閣樓?將典籍堆放在醫廬的書架上,不也一樣能查閱嗎?”
軒轅抬眼望向遠處連綿的山巒,晨風中帶著草木的清香,他緩緩開口:“你看這山川河流,各有其道方能奔流不息;這日月星辰,各有其序方能光照寰宇。典籍亦是如此,若無條理,雜亂堆放,時日一久便會黴變蟲蛀,後人想尋一句箴言,怕是要翻遍書山,甚至可能就此湮沒。”
他頓了頓,指著隔間的劃分解釋道:“醫理類放《黃帝內經》及相關注解,這是根基,如大樹之主幹;藥物類存《百草圖譜》《炮炙大法》,是治病的利器,如枝幹上的銳刺;診療類收《醫案集》《金瘡要略》,是實踐的足跡,如枝葉上的露珠;養生類列《養生論》《四季調攝》,是護生的法門,如根係汲取的養分。如此分類,不僅便於查閱,更能讓後人一眼看清醫道的脈絡。”
弟子聽得入了迷,先前的疑惑漸漸消散,隻覺得先生的考量如星辰般高遠。他低頭看著自己磨出薄繭的手掌,這雙手既參與了閣樓的搭建,也抄寫過不少典籍,此刻忽然明白,自己手中握著的,或許是比山石更沉重的責任。
這時,幾個弟子抬著一摞摞竹簡走來,每捆竹簡都用麻繩仔細捆紮,上麵貼著獸皮製成的標簽,分別寫著“素問”“靈樞”“百草圖卷一”等字樣。他們腳步輕快卻又小心翼翼,仿佛捧著的不是竹簡,而是部落的未來。
軒轅走上前,伸手扶住最上麵一捆《黃帝內經》的抄本,指尖觸到竹簡的微涼,心中湧起一陣複雜的情緒。這上麵的每一個字,都是他與弟子們在無數個日夜中,一字一句斟酌、修改、謄抄而成。有過為一個穴位名稱爭論到麵紅耳赤的時刻,也有過因一個醫案的精妙而相視一笑的瞬間,更有過在油燈下因疲憊而伏案小憩,醒來後繼續揮筆的執著。
“放的時候要注意,《素問》和《靈樞》要挨著放,它們本就是一體,如陰陽相生,不可分離。”軒轅叮囑道,目光掃過弟子們認真的臉龐,“還有,每一層都要放上曬幹的艾草和樟木片,這兩樣能驅蟲防潮,比單靠閣樓的木料穩妥得多。”
一個負責存放藥物類典籍的弟子忽然問道:“先生,那新補注的毒草圖譜,該放在《百草圖譜》的後麵還是單獨存放?畢竟上麵記的都是有毒之物,會不會讓人覺得不吉利?”
軒轅搖搖頭,語氣嚴肅卻溫和:“毒草亦是草,毒藥亦是藥,用之得當能救人,用之不當能殺人。將其附在《百草圖譜》之後,既是提醒後人辨識,也是告訴他們,醫道無善惡,全在醫者之心。若因‘不吉利’而隱匿,那才是真的誤人子弟。”
他走到那個弟子身邊,拿起一卷毒草圖譜,指著上麵繪製的斷腸草說:“你看這斷腸草,形貌與金銀花有幾分相似,若不特意標注,怕是會有人誤采誤用。但你再看旁邊的注解,‘此草劇毒,誤食者灌甘草綠豆湯可解’,這便是將凶險化為生機。分類典藏,從來不是為了隔絕,而是為了更好地認知。”
弟子們聽著,紛紛點頭,手上的動作愈發謹慎。陽光漸漸升高,透過閣樓的窗欞灑在竹簡上,映出點點金光,仿佛每一個字都在跳動。軒轅站在閣樓中央,看著典籍被整齊地碼放在木架上,從地麵一直延伸到屋頂,心中忽然想起多年前,自己還是個少年時,在部落的山洞裏,第一次看到巫醫用的殘破藥書時的情景。
那時的藥書字跡模糊,紙張發黃,卻讓他第一次意識到,原來病痛並非鬼神作祟,而是有跡可循。如今,自己親手建立的醫典閣,比當年的山洞寬敞明亮百倍,典籍也豐富完備千倍,但那份對生命的敬畏,對醫道的執著,卻從未改變。
“先生,都放好了。”一個弟子輕聲稟報,打破了閣樓裏的寧靜。
軒轅回過神,走到閣樓門口,推開虛掩的木門。門外,醫廬的方向傳來陣陣藥香,夾雜著弟子們討論病情的聲音,還有遠處孩童的嬉笑聲。他深吸一口氣,這氣息裏有草藥的苦澀,有泥土的芬芳,更有生命的鮮活。
“派兩個人輪流守在這裏吧,白日裏可以開放,讓各部落的醫者都能進來抄錄學習,但要立下規矩,不許隨意塗改,不許帶出閣樓,更不許私藏。”軒轅說道,目光望向遠方,仿佛能看到百年後的景象——或許會有一個像他當年一樣的少年,懷著對醫道的好奇走進這裏,在典籍中找到解開生命奧秘的鑰匙。
弟子們齊聲應道:“是,先生!”
軒轅最後看了一眼閣內整齊的典籍,那些竹簡在陽光下安靜地躺著,卻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醫道的漫長與璀璨。他知道,這座閣樓或許會在歲月中老去,木架會腐朽,茅草會枯敗,但隻要這些典籍還在,隻要有人願意傳承,醫道的火種就永遠不會熄滅。
他轉身走出醫典閣,陽光落在他的白發上,泛起一層柔和的光暈。身後,閣樓的木門緩緩關上,卻關不住那些即將跨越時光的智慧,正如同關不住山間的清風,終將吹遍大地的每一個角落。
且看下一章情節內容更精彩。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