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藤類藥用,柔韌之力

字數:4707   加入書籤

A+A-


    第9章:藤類藥用,柔韌之力
    晨露還掛在南疆雨林的葉片上時,軒轅已經帶著弟子們跟著當地的采藥人阿吉鑽進了密林。腳下的腐葉厚得能沒過腳踝,踩上去發出細碎的“沙沙”聲,混合著遠處不知名蟲鳥的鳴唱,倒像是大自然在低聲訴說著什麽。追風跑前跑後,鼻尖不停嗅著,偶爾停下來對著纏滿樹幹的藤蔓吠兩聲,又顛顛地跑回軒轅腳邊,用腦袋蹭他的褲腿,像是在提醒他留意那些盤根錯節的植物。
    “軒轅先生,您瞧這些藤子,”阿吉指著一棵老樹上纏繞的藤蔓,黝黑的臉上帶著自豪,“在我們這兒,它們可是寶貝。有的能治疼,有的能補氣血,用處大著呢。”他說著,伸手抓住一根表皮呈深褐色、莖稈粗壯的藤蔓,用力一拽,藤蔓卻隻是微微晃動,牢牢地扒在樹幹上,仿佛與老樹融為了一體。
    軒轅湊近細看,這藤蔓的葉子呈卵形,邊緣帶著細小的鋸齒,葉片背麵泛著淡淡的白霜。他伸手摸了摸莖稈,觸感粗糙,帶著些微的黏性。“這是……”他話沒說完,就見阿吉從腰間抽出一把小巧的石刀,小心翼翼地在藤蔓上劃了一道口子,立刻有暗紅色的汁液滲了出來,像極了受傷後流出的血液。
    “這叫雷公藤,”阿吉解釋道,眼神裏帶著幾分敬畏,“性子烈得很,用好了能治關節腫得像饅頭的病,用不好……可是會出人命的。”他說著,用手指蘸了一點汁液,又迅速在旁邊一片寬大的葉子上擦了擦,“您看,它的汁是‘凶’的,沾到皮膚都可能發癢起泡。”
    軒轅點點頭,示意弟子速記:“雷公藤,莖褐,葉卵形帶鋸齒,汁暗紅,性烈。”他自己則蹲下身,仔細觀察著雷公藤纏繞的姿態,隻見它順著樹幹向上攀爬,分枝處的卷須牢牢抓住樹皮,仿佛有無形的力量在驅使它不斷生長。“它這般堅韌,纏繞不休,倒像是能鑽到骨頭縫裏去驅邪似的。”他喃喃自語,忽然想起在西陲見過的牧民關節疼痛,若是用這雷公藤,會不會有奇效?但轉念又想到阿吉說的“性子烈”,便又在心裏加了句:需慎用。
    正看著,阿吉又拉著他們來到另一處,那裏的藤蔓顏色要淺些,呈青綠色,葉片更狹長,陽光下能看到清晰的葉脈,像極了人體的血管。“這是雞血藤,”阿吉用石刀砍斷一小段,斷麵果然滲出了殷紅的汁液,滴在腐葉上,真如雞血一般,“它可比雷公藤和善多了,女人用它煮水喝,氣血能旺起來,手腳也不那麽涼了。”
    軒轅接過那段雞血藤,放在鼻尖輕嗅,有淡淡的草木清香,不似雷公藤那般帶著辛辣的衝味。他用手指撚了撚斷麵的汁液,觸感溫潤,不像雷公藤的汁液那樣黏膩。“你看它的汁是紅的,性子又是溫的,”軒轅對身邊的弟子們說,聲音裏帶著一絲興奮,“就像人體內的氣血,源源不斷,能滋養周身。”他讓弟子將雞血藤的形態、汁液顏色、氣味都詳細記下,尤其注明“性溫,似能補血”。
    說話間,阿吉又指著不遠處一棵藤蔓,那藤上掛著一串串紫色的小花,隨風搖曳,引得蝴蝶在周圍打轉。“那是葛藤,它的根能解餓,還能治拉肚子,”阿吉笑著說,“我們打獵餓了,挖它的根煮著吃,又頂飽又舒服。”軒轅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葛藤的莖稈相對纖細些,卻也纏繞得十分結實,葉片寬大,能遮擋陽光,藤蔓下的地麵都顯得格外陰涼。
    “這些藤類,看似柔弱,卻能在密林中占據一席之地,靠的就是這股纏繞的韌勁,”軒轅站起身,望著滿眼的藤蔓,心中忽然有了感悟,“它們生長在陰暗潮濕的地方,卻各有各的性子。有的性烈,能攻伐病痛;有的性溫,能滋養身體;有的平和,能解急難。這不就像醫者用藥,需根據病症的‘凶’與‘緩’,來選擇合適的藥嗎?”
    弟子們聽得連連點頭,其中一個叫遠誌的年輕弟子忍不住問:“先生,那這些藤類的性子,和它們的形態、汁液有關係嗎?比如雞血藤汁紅,就補血;雷公藤汁暗,就性烈?”
    軒轅讚許地看了遠誌一眼,正要回答,卻見追風突然對著一片藤蔓狂吠起來,毛發都豎了起來。眾人循聲望去,隻見那藤蔓上長著尖刺,葉片邊緣帶著倒鉤,正纏繞著一隻掙紮的小獸,小獸的腿被藤蔓緊緊勒住,越掙紮纏得越緊,眼看就要沒了力氣。
    “那是菝葜藤,”阿吉皺眉道,“它的刺厲害,莖稈也硬,用來煮水外洗,能治身上長的瘡癤,就像能把那些毒瘡‘勒’死一樣。”
    軒轅看著那菝葜藤,忽然覺得遠誌的問題有了答案。“你看,”他指著菝葜藤對弟子們說,“它有刺,性子就帶著攻擊性,能對付體表的毒瘡;雞血藤汁紅如血,性溫,便與血相關;雷公藤纏繞猛烈,汁液帶毒,性烈便適合攻伐頑固的腫痛。萬物有其形,便有其性,形與性是相通的。”他頓了頓,又補充道,“我們辨識草藥,不能隻看表麵,要從形態、氣味、汁液,甚至生長環境去推測它的性子,這樣用藥才能更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阿吉在一旁聽著,連連點頭:“先生說得太對了!我們老輩人也是這麽說的,看藤的樣子,就知道它能做什麽。比如葛藤,長得舒展,性子就平和,能解餓能止瀉;雞血藤長得結實,汁液又紅,就能補氣血。”
    軒轅讓弟子們把葛藤、菝葜藤也一一記錄下來,然後又跟著阿吉繼續深入密林。一路上,他們又見到了許多藤類,有的開著白色的花,氣味芳香,阿吉說能治頭痛;有的結著小小的漿果,酸澀味重,卻能治咽喉腫痛。軒轅一邊觀察,一邊與之前見過的草藥對比,發現藤類藥物多有“通”“纏”的特性,要麽能通經活絡,要麽能纏繞攻伐,這與草木類藥物的“升”“降”特性有所不同。
    “你看這藤蔓,生長時總是沿著附著物向上或向四周蔓延,”軒轅邊走邊說,“就像人體內的經絡,遍布全身,四通八達。或許藤類藥物的‘通’性,正適合調理經絡不通的病症。”他想起在東方學到的導引術,是通過運動來疏通經絡,而這些藤類藥物,是不是能通過內服或外敷,來達到類似的效果?
    正思索著,忽然聽到遠誌“哎喲”一聲,眾人回頭一看,原來是他不小心被一根藤蔓絆倒了,膝蓋磕在石頭上,立刻紅腫起來。阿吉連忙上前,從腰間的藥簍裏拿出一小段雞血藤,又取了幾片雷公藤的葉子,將雞血藤嚼爛,混合著雷公藤的汁液,小心地敷在遠誌的膝蓋上,再用葛藤的葉子包裹好,用葛藤的莖輕輕捆住。
    “這樣既能讓雞血藤的溫性滋養氣血,又能讓雷公藤的烈性驅散腫痛,”阿吉解釋道,“很快就不疼了。”果然,沒過多久,遠誌就說膝蓋處暖暖的,疼痛減輕了不少。
    軒轅看著這一幕,心中更加確定了藤類藥物的妙用。“你看,阿吉用雞血藤和雷公藤配伍,一溫一烈,一補一攻,正好應對遠誌這跌打腫痛,”他對其他弟子說,“這就是配伍的智慧。單一的藥可能有局限,但搭配得好,就能揚長避短,發揮更大的作用。”
    夕陽西下時,他們才背著滿滿一簍的藤類標本和藥材往回走。林間的光線漸漸暗了下來,藤蔓的影子在地上拉得長長的,像一條條遊走的龍。軒轅走在中間,手裏還拿著那段雞血藤,指尖感受著它溫潤的質感,腦海裏不斷回放著今天見到的各種藤類:它們的形態、汁液、氣味、功效,以及阿吉對它們的描述。
    “這些藤類,生長在南疆的密林裏,適應了這裏濕熱的環境,自身便帶著對抗這種環境的力量,”軒轅對弟子們說,聲音在林間回蕩,“我們學醫,不僅要學藥物的功效,更要學它們適應環境、對抗惡劣條件的智慧。就像這雞血藤,在陰暗處也能努力向上生長,汲取陽光,所以它能滋養氣血;雷公藤在競爭激烈的密林中占據一席之地,靠的就是那股烈性,所以它能攻伐病痛。”
    弟子們聽得入了迷,連追風都仿佛聽懂了一般,不再亂跑,隻是安靜地跟在軒轅身邊。回到部落營地時,篝火已經升起,映著大家疲憊卻興奮的臉。軒轅坐在篝火旁,借著跳動的火光,開始整理今天的筆記,他在雞血藤的條目下補寫道:“莖青,葉狹,汁紅如血,性溫。似與人體氣血相應,能補能通,可用於婦人血虛、手腳冰涼,亦可配他藥治跌打損傷。其形態堅韌,纏繞不休,如氣血在經絡中循環不止。”
    寫完,他抬起頭,望著篝火上方跳動的火苗,又想起了雷公藤,便在它的條目下寫道:“莖褐,葉有鋸齒,汁暗紅,性烈有毒。生長環境陰濕,卻具猛烈之力,能攻伐頑固腫痛,如關節紅腫、癰瘡惡毒。似能穿透經絡,直達病所,但需審慎使用,恐傷正氣。”
    一旁的阿吉看到他寫得認真,遞過來一碗熱騰騰的草藥湯:“先生,這是用葛藤根煮的湯,您嚐嚐,解乏。”軒轅接過湯碗,溫熱的感覺從手心傳到心裏,他喝了一口,甘甜中帶著一絲清苦,確實讓人精神一振。
    “阿吉,”軒轅放下湯碗,認真地問,“你們世代生活在這裏,對這些藤類的了解,都是祖輩傳下來的嗎?有沒有試過把幾種藤配在一起用,治療更複雜的病?”
    阿吉撓了撓頭,憨厚地笑了:“有的,比如老人關節又腫又痛,還怕冷,我們就用雞血藤配雷公藤,再加點生薑,既能驅寒,又能治腫痛,還不傷氣血。不過都是老法子,沒先生您想的那麽細。”
    軒轅點點頭,心中的思路愈發清晰:“藤類藥物,形態各異,性子不同,但都與‘通’‘補’‘攻’相關。將來我們可以把它們分類,哪些適合補氣血,哪些適合攻病痛,哪些適合通經絡,再根據病症搭配使用,或許能治更多的病。”他看著篝火旁弟子們專注的神情,又看了看趴在腳邊打盹的追風,忽然覺得,這次南疆之行,收獲的不僅僅是草藥知識,更是對“萬物有靈,藥如其性”的深刻理解。
    夜色漸深,密林裏的蟲鳴漸漸稀疏,隻有篝火偶爾“劈啪”作響。軒轅收起筆記,站起身,望著遠處黑黢黢的山林,那裏還有無數的藤蔓在夜色中生長、纏繞,蘊藏著更多等待被發現的秘密。他知道,對藤類藥物的探索才剛剛開始,而這些柔韌而堅韌的植物,必將在他的醫典中占據重要的一頁。
    想知道軒轅後麵會發現什麽?且看下一章自有分曉。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