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脈象初探,脈動玄機
字數:4345 加入書籤
第22章:脈象初探,脈動玄機
北風卷著雪沫子,打在帳篷的獸皮上簌簌作響。軒轅裹緊了身上的羊毛披風,目光落在帳篷中央那位正在診病的北方醫者身上。這醫者名叫烏木,是附近幾個部落裏最受敬重的人,據說僅憑摸一摸手腕,就能知道人得的是什麽病。
此刻,烏木正坐在矮榻上,左手輕按在一個年輕牧民的手腕內側,右手撚著自己頷下的短須,眼睛微眯著,仿佛在傾聽什麽隱秘的聲音。那年輕牧民臉色發白,額頭上覆著一層細密的冷汗,時不時齜牙咧嘴地吸口氣,看樣子是腹痛得厲害。帳篷裏靜悄悄的,隻有風穿過帳篷縫隙的嗚咽聲,還有烏木偶爾發出的一兩聲低低的詢問。
軒轅屏住呼吸,往前湊了半步。他之前在南方見過用草藥湯液灌腸止痛的,在東方見過用砭石點刺穴位緩解不適的,卻從未見過像烏木這樣,隻是把手放在手腕上就能斷病的。他注意到,烏木按的位置很特別,就在手腕內側靠近骨頭的地方,那裏皮膚薄,似乎能清晰地感受到下麵的跳動。
“脈快如奔馬,急促有力,”烏木終於鬆開了手,聲音帶著北方人特有的厚重,“你這痛,是一陣一陣的,像有東西在裏麵擰著疼,對不?”
年輕牧民連連點頭,臉上露出驚訝的神色:“烏木大叔,您咋知道?疼起來的時候,就像被狼爪子攥住了腸子,恨不得在地上打滾!”
“這是‘熱結’,”烏木站起身,走到帳篷角落的藥架旁,架子上擺著十幾個陶罐,裏麵裝著曬幹的草藥,“你肯定是昨天貪嘴,吃了沒烤熟的肉,又喝了冰涼的雪水,熱氣堵在腸子裏散不出去,才會這樣。”他一邊說,一邊從一個陶罐裏抓出一把深褐色的草藥,遞給牧民,“回去用雪水熬了,趁熱喝,發發汗就好了。”
年輕牧民千恩萬謝地走了,帳篷裏隻剩下軒轅、烏木,還有一直趴在軒轅腳邊的追風。追風似乎對剛才的場景很感興趣,這會兒正豎著耳朵,尾巴輕輕掃著地麵。
“先生不是本地部落的吧?”烏木轉過身,目光落在軒轅身上,帶著幾分探究。他早就注意到這個外來者了,身上的氣息和本地牧民不一樣,眼神裏總有種專注的好奇。
軒轅拱手行禮,語氣誠懇:“在下軒轅,自南方而來,聽聞北方醫者有獨到的診病之法,特地前來請教。剛才見烏木先生僅憑觸摸手腕便能知曉病情,實在令人佩服。”
烏木爽朗地笑了,露出兩排整齊的牙齒:“這有啥稀奇的?就像我們牧民聽馬蹄聲能知道馬是不是累了,看羊毛的光澤能知道羊是不是健康,這手腕上的‘脈息’,也能告訴我們人身體裏的事兒。”他指了指自己的手腕,“這裏的跳動,和人的氣血是連在一起的,氣血順了,脈息就平穩;氣血亂了,脈息就跟著變。”
軒轅聽得入了迷,追問:“那不同的脈息,對應不同的病?”
“正是,”烏木點頭,拉著軒轅在矮榻上坐下,“你看啊,要是脈跳得快,像跑起來的馬,那多半是有熱病;要是跳得慢,像老牛拉車,那可能是受了寒;要是跳得時快時慢,沒個準頭,說不定是心裏裝了太多事兒,氣不順了。”他頓了頓,看著軒轅,“先生要是不嫌棄,不如讓我給你摸摸脈?也好讓你親身體會體會。”
軒轅連忙伸出手腕,心裏既緊張又期待。烏木的手指溫暖而有力,輕輕按在他的手腕內側,那觸感很奇妙,軒轅甚至能感覺到自己血管裏血液流動的力量。
片刻後,烏木鬆開手,讚許地說:“先生這脈息,勻勻當當,有力卻不急躁,就像春天的河水,平穩地往前流,一看就是氣血充足、身體康健的樣子。”
軒轅心中一動,他想起自己這些年堅持導引吐納,飲食也還算規律,身體確實少有不適。這麽說來,這脈息還真能反映身體的狀況?他看著自己的手腕,仿佛第一次認識這個部位。
“我能試試嗎?”軒轅抬頭看向烏木,眼裏閃著躍躍欲試的光。
烏木愣了一下,隨即點頭:“當然可以,不過這得慢慢練。你看,手指要輕輕搭在上麵,不能太用力,不然就把脈息壓住了;也不能太輕,不然啥也感覺不到。”他手把手地教軒轅調整手指的力度,“用心去感受,就像聽風穿過草原的聲音一樣。”
正好這時,帳篷門簾被掀開,一個婦人抱著孩子走了進來。那孩子約莫三四歲,小臉通紅,呼吸急促,時不時咳嗽幾聲,聲音嘶啞。
“烏木大叔,您快看看我家娃,”婦人焦急地說,“從昨天開始就發燒,咳嗽個不停,喂了草藥也不見好。”
烏木先摸了摸孩子的額頭,又看了看孩子的舌苔,然後才握住孩子細細的手腕。他眉頭微蹙,片刻後對婦人說:“這是外感風寒,鬱而化熱了,得用些清熱散寒的藥。”
軒轅在一旁看著,心裏癢癢的,忍不住對婦人說:“大嫂,我能試試給孩子摸摸脈嗎?我是來學習的,不會亂說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婦人看了看烏木,見烏木點頭,便把孩子的小手遞給了軒轅。孩子的手腕很細,皮膚嫩滑,軒轅小心翼翼地將手指放上去,生怕弄疼了孩子。
一開始,他什麽也沒感覺到,隻覺得手指下軟軟的。烏木在一旁提醒:“找準位置,就在那根骨頭旁邊一點點。”
軒轅調整了一下手指的位置,終於,他感覺到了一絲微弱的跳動。那跳動比自己的快得多,而且有點急躁,像受驚的小鹿在亂撞。這和烏木說的“熱病脈快”正好對上了!
“這脈跳得好快,”軒轅抬起頭,語氣裏帶著興奮,“是不是因為孩子在發燒?”
烏木讚許地點頭:“沒錯!這就是熱邪在體內鬧騰,氣血跟著急躁起來了。看來軒轅先生學得很快啊。”
軒轅心裏湧起一股喜悅,就像當年第一次成功用草藥治好病人一樣。他看著那孩子通紅的小臉,又想起剛才感受到的急促脈息,突然覺得,這看不見摸不著的氣血,似乎有了具體的形態。
接下來的幾天,軒轅一直跟著烏木學習脈診。他每天天不亮就起來,在帳篷外的雪地裏練習感受自己的脈息,從慢走到快走,再到跑步,感受不同狀態下脈息的變化。他發現,自己跑動之後,脈息確實會變快,就像烏木說的“如奔馬”,而休息片刻後,又會慢慢恢複平穩。
他還跟著烏木去各個部落巡診,看烏木如何通過脈息判斷病情,再結合病人的症狀、神色來開藥方。有一次,一個老者說自己胸悶氣短,烏木摸了他的脈,說脈跳得很弱,像快熄滅的火苗,斷定是氣血虧虛,用了補氣血的草藥,沒過幾天,老者的精神就好了很多。
軒轅把這些都一一記在隨身攜帶的獸皮卷上,不僅記錄脈息的特點,還畫下了手腕的位置圖,標注出最容易感受到脈息的地方。他發現,不同的人,脈息的力度、快慢都不一樣,年輕人的脈息通常更有力,老年人的則相對平緩;男人的脈息比女人的要沉一些,力度也更大。
有一天晚上,帳篷裏燒著炭火,暖意融融。追風趴在火邊打盹,軒轅和烏木相對而坐,麵前擺著一碗熱氣騰騰的奶茶。
“烏木先生,這脈息為什麽能反映氣血呢?”軒轅忍不住問出了一直盤旋在心裏的問題,“它和我們的五髒六腑有什麽關係嗎?”
烏木喝了一口奶茶,沉吟片刻說:“這個問題,我也說不太清楚。祖輩傳下來的說法是,心主血脈,脈息的跳動,是心在推動氣血運行。心要是有力,氣血就跑得快,脈息就明顯;心要是弱了,氣血就跑得慢,脈息就沉。”他看著軒轅,“不過我覺得,軒轅先生你愛琢磨,說不定以後能把這裏麵的道理弄明白。”
軒轅點點頭,心裏暗暗記下。他覺得這脈診就像一扇通往人體內部的窗戶,雖然現在隻能看到模糊的影子,但隻要不斷探索,總能看清裏麵的景象。他想起在南方學到的陰陽理論,或許這脈息的快慢、強弱,也能分陰陽?快的、有力的屬陽,慢的、微弱的屬陰?這麽一想,似乎很多事情都能聯係起來了。
這天夜裏,軒轅躺在帳篷裏,輾轉難眠。他悄悄起身,借著月光看自己手腕上的脈息位置,手指輕輕搭上去,感受著那平穩而有力的跳動。這跳動,從出生起就從未停歇,支撐著人的生命,承載著健康與疾病的信息。他突然覺得,這小小的脈息裏,藏著大大的天地。
他摸了摸身邊追風的脖子,追風被驚醒,抬頭看了他一眼,又溫順地低下頭去。軒轅笑了笑,心裏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動力。他知道,自己對脈診的了解還隻是皮毛,但這條探索之路已經鋪開,前方一定還有更多的奧秘等著他去發現。
想知道軒轅後麵會發現什麽?且看下一章自有分曉。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