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第88集:老少異治顯仁心
字數:3173 加入書籤
第88集:老少異治顯仁心
晨露剛吻上岐下草葉,軒轅已背著藥簍站在崖邊。昨夜那場秋雨裹著山風灌進部落,今晨便有七八個族人咳得直不起腰,其中最讓人揪心的,是部落裏最年長的蒼石公,和才剛會跑的小童阿木。
他蹲在蒼石公的草屋前,指尖搭在老人枯柴般的手腕上。脈象沉緩得像將熄的炭火,每一次搏動都帶著拖遝的滯澀。老人裹著三張獸皮仍不住發抖,咳出來的痰帶著灰黑的絲,落在陶碗裏像泡爛的樹皮。“夜裏總覺得胸口堵著塊冰,”蒼石公的聲音像被砂紙磨過,“想咳又咳不出,一咳就扯著腰眼疼。”
軒轅掀開老人衣襟,見他後背第三根肋骨下方有片淡淡的青影,按下去時老人疼得抽了口冷氣。這是他在北狄學到的“按診”,青影是寒邪積在肺俞的征兆。可當他轉頭看向隔壁草屋的阿木,心又提了起來——那孩子臉蛋紅得像熟透的山果,咳起來像隻被攥住的小獸,痰是黃稠的,落在地上很快凝成塊。
“師父,”隨侍的弟子岐青遞過陶罐,“要不要用上次治東夷小孩的法子?金銀花煮水,再用砭石刺少商穴?”
軒轅沒答話,先摸了摸阿木的額頭,燙得能烙熟穀粒。又看他舌尖紅得發亮,像裹著層血膜。這分明是南蠻之地常見的熱咳,按說該用苦寒的草藥瀉熱才對。可當他再次回到蒼石公屋中,見老人正哆哆嗦嗦往嘴裏塞幹薑片,說含著能暖和些,忽然想起西戎薩滿說過的“老羊怕凍,小羊怕燙”。
他讓岐青取來兩樣東西:一罐用黃土炒過的小米,還有塊剛從向陽石上采的曬幹的生薑。生火煮湯時,蒼石公盯著陶罐裏翻滾的薑沫子,渾濁的眼睛亮了亮:“這是……去年冬天你教大家醃的薑?”
“公還記得,”軒轅往火裏添了根柴,“那時候您說薑太辣,吃著燒心。”
“現在不一樣了,”老人咳了兩聲,“身子裏像揣著冰窖,就盼著這點辣勁兒能鑽進去。”軒轅聽著心裏發酸,蒼石公年輕時是部落裏最勇猛的獵手,曾赤手空拳打死過熊羆,可如今連風都能欺負他。他舀起一勺湯,吹涼了遞過去:“這湯裏加了炒黃的小米,能養著您的脾,脾旺了,就有力氣抗寒。”
藥湯剛熬好,那邊岐青又來報,說阿木咳得更厲害了,小臉憋得發紫。軒轅端著另一碗藥趕過去時,見孩子母親正用衣角給孩子擦嘴角的涎水,眼眶紅得像兔子。那碗藥裏飄著魚腥草和蒲公英,是他特意讓南蠻來的草藥巫教著采的,葉片上還沾著晨露的濕痕。
“這草太苦,孩子不肯喝。”母親聲音發顫。軒轅蹲下身,從懷裏摸出顆野棗,是昨天在山坳裏摘的,還帶著陽光的甜氣。“阿木乖,喝一口藥,吃一口棗。”他把棗塞進孩子嘴裏,趁那點甜味還沒散,趕緊舀起藥湯送過去。苦澀的藥味混著棗甜滑進喉嚨,孩子皺著眉沒哭,隻是睫毛上掛著淚珠,像沾了露水的草葉。
傍晚時分,他又去看兩位病人。蒼石公已能坐起來,正讓孫子扶著在屋門口曬日頭,見了軒轅便直念叨:“喝了三碗湯,胸口那塊冰好像化了,剛才還咳出口黑痰,渾身輕快多了。”而阿木的燒退了些,母親正用小勺給他喂著稀釋的米湯,孩子臉頰上的潮紅淡了,呼吸也平穩了,像隻安靜的小獸蜷縮在獸皮裏。
岐青在一旁記醫案,筆尖在竹簡上劃過,發出沙沙的響。“師父,”他忽然抬頭,“都是咳嗽,為何老的用薑和小米,小的用苦草?”
軒轅望著天邊的晚霞,那霞光把遠山染成金紅,像極了阿木發燙的臉蛋,又漸漸暗下去,化作蒼石公手背的褶皺。“你看這山,”他指著遠處的峰巒,“春山草木嫩,用涼水澆才能紮根;秋山木葉枯,得用溫火烤才能存暖。人也一樣,”他低頭看著竹簡上“老少異治”四個字,“老者如秋山,氣弱血衰,得用溫藥補著;少者如春山,氣盛火旺,得用涼藥瀉著。若反過來,給老人灌苦草,是把將熄的火潑上冷水;給孩子喂薑湯,是給燒旺的柴添上油——那不是治病,是催命。”
正說著,忽聞外麵一陣喧嘩。原來是部落裏的婦人阿芷動了胎氣,腹痛得直打滾,下身還淌著血。她丈夫急得直跺腳,手裏攥著塊鹿腎,是從西戎換來的,本想給妻子補身子,此刻卻手足無措。軒轅趕過去時,見阿芷麵色蒼白,脈像細線一樣弱,按下去幾乎摸不到。
“這鹿腎不能用。”他按住男人的手,那鹿腎還帶著腥氣,是大補的東西,可孕婦本就氣血浮動,再用這熱性的髒器,隻會讓氣血更亂。他想起北狄醫士說的“婦人懷子,如草木結果,需潤而不燥”,趕緊讓人取來前些天曬的桑寄生,還有陶罐裏存的陳艾。
桑寄生煮的水帶著草木的清香,他親自給阿芷喂下去,又取來艾絨,在她腰眼和小腹的穴位上輕輕灸著。艾火的溫氣透過皮膚滲進去,像春日暖陽曬著凍土。半個時辰後,阿芷的腹痛漸漸輕了,臉上也有了點血色,攥著軒轅衣袖的手慢慢鬆開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剛才好怕……”她聲音細若蚊吟,眼眶裏轉著淚,“怕孩子保不住。”軒轅幫她掖了掖被角,輕聲道:“別怕,你現在就像揣著顆剛發芽的種子,得用細水慢慢澆,不能猛灌,也不能凍著。”他看著婦人小腹微微隆起的弧度,忽然想起自己年少時在有熊部落,見母熊護崽時總是小心翼翼,連走路都放輕了腳步——原來天地間的生靈,在孕育新生命時,都有著同樣的溫柔。
夜色漫上山坡時,軒轅坐在火堆旁整理藥簍。白天用過的生薑渣還帶著暖意,魚腥草的苦味混著艾絨的煙味,在空氣裏纏成一股特別的氣息。岐青還在寫,竹簡上已記了三則醫案:老者用溫藥,少者用涼藥,孕婦用和藥。每則後麵都畫著個小小的符號,像棵樹,老枝彎著,新枝直著,而中間那根枝椏上,結著個飽滿的果子。
“師父,”岐青忽然問,“您說醫者最大的本事是什麽?”軒轅望著跳動的火苗,那火苗映在他眼裏,像團溫暖的光。“不是能認出多少草藥,也不是會多少針法,”他聲音很輕,卻帶著分量,“是能看著眼前的人,想起他是春山還是秋山,是剛發芽的種子還是快結果的枝椏。知道他缺什麽,怕什麽,然後給他最需要的——這才是醫,是仁心。”
遠處傳來蒼石公的咳嗽聲,比傍晚時又輕了些,混著阿木母親哼的搖籃曲,在夜色裏纏成柔軟的線。軒轅把最後一片曬幹的桑寄生放進藥簍,心裏忽然很踏實——就像春播時把種子埋進土裏,知道隻要用心照料,總會等到收獲的那天。
想知道《古人的智慧》中,軒轅的這些醫案將如何啟發他進一步完善醫理?且看下集分解。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