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第87集:因時製宜思用藥

字數:2492   加入書籤

A+A-


    第87集:因時製宜思用藥
    晨露還凝在草葉上時,軒轅已經踏著濕漉漉的土埂走向部落東頭的曬穀場。他衣袖上還沾著昨夜熬藥剩下的藥渣碎屑,那是為了應對驟然增多的頭痛患者,用北地帶來的紫蘇與本地生薑配伍的湯汁——此刻場邊的陶罐裏,藥香正隨著嫋嫋蒸汽彌漫開來,混著新麥的清香,在微涼的春風裏織成一張溫煦的網。
    “軒轅先生,您快來看看!”一個抱著孩子的婦人從場角衝過來,粗布裙擺掃過帶露的薺菜,濺起細碎的水珠。她懷裏的孩童約莫五歲,小臉漲得通紅,鼻尖掛著清涕,每一次吸氣都帶著細碎的抽噎,像是被什麽東西堵住了喉嚨。
    軒轅伸手探向孩子的額頭,溫熱的觸感讓他眉頭微蹙。這已經是三天裏的第七個這樣的孩子了:發熱不高,卻總說頭痛,鼻子堵得厲害,咳起來聲音悶悶的,像悶在陶罐裏的石子滾動。前幾日他按北狄醫士教的法子“望色”,見孩子們麵色雖紅卻帶著浮光,不像真的熱入髒腑,倒像是被什麽東西“裹”住了——直到昨夜他在竹簡上重繪四方醫案,忽然瞥見去年在東夷海邊記下的一句話:“春潮至,漁人多鼻塞,因海風攜濕,鬱於頭麵。”
    “把孩子放下來,讓他對著太陽曬曬後頸。”軒轅的聲音帶著清晨特有的微啞,卻透著讓人安心的篤定。他轉身從陶罐裏舀出一勺藥汁,吹涼了遞到孩子嘴邊:“慢點喝,這紫蘇湯能讓鼻子通快些。”
    婦人半信半疑地看著孩子小口吞咽,藥汁帶著辛辣的暖意滑入喉嚨,不過片刻,那孩子忽然“阿嚏”一聲,清涕湧出,原本發緊的眉頭竟舒展了些。“真管用!”婦人驚喜地抹了把眼角,“前幾日請巫祝跳了舞,燒了符灰,孩子反倒咳得更厲害了……”
    軒轅沒接話,隻是望著遠處山坳裏蒸騰的霧氣。他想起北狄老醫士說的“春氣在頭”——春天的陽氣像剛破土的嫩芽,一股勁兒往上躥,可這股氣若被夜裏的寒氣、晨間的濕氣裹住,就會在頭麵鬱結。就像剛播下的種子被凍住了土,想發芽卻掙不出來,隻能在土裏憋著,憋得久了,便會發熱、脹痛。
    “去,再燒些熱水,”他對身旁的弟子說,“讓各家把門窗都打開,趁著日頭沒上來,讓霧氣散散。”自己則提著陶罐往部落西頭走,那裏住著幾位老人,昨夜有弟子來報,說張老爹又犯了咳嗽,痰裏帶著點血絲。
    張老爹的土屋低矮昏暗,剛推開門,一股陳腐的氣息就撲麵而來。老人蜷縮在草席上,背駝得像個蝦米,每一次咳嗽都牽動著全身,喉間發出“嘶嘶”的聲響,像破舊的風箱在拉扯。“先生……我這老骨頭,怕是熬不過這個春天了。”老人的聲音氣若遊絲,眼角的皺紋裏積著渾濁的淚。
    軒轅坐在草席邊,伸手按住老人的手腕。脈象沉而無力,像快要幹涸的小溪,偶爾有一兩下急促的跳動,是肺氣被痰堵得急了。他掀開老人的衣襟,見後背皮膚幹得發皺,像久旱的土地——這是去年冬天受的寒邪,到了春天還沒散幹淨,反而被上升的陽氣裹著,鬱在肺裏,成了“寒包火”。
    “您別急,”軒轅輕聲說,“我給您換個方子。”他想起在南方山林裏,那些應對濕熱的草藥多是苦寒的,能清熱,但對老人來說,就像用冰水澆嫩芽,會傷了本就虛弱的陽氣。倒是西戎部落用的羊肉湯,加些花椒、生薑,既能散寒,又能補元氣。
    他讓弟子去取些曬幹的羊肉片,又從藥簍裏找出幾支曬幹的麻黃——這是去年在北地學的,能發汗散寒,卻比生薑力道更猛。“先熬羊肉湯,煮得爛爛的,”他叮囑道,“麻黃隻放一小撮,煮的時候掀開鍋蓋,讓藥氣跑掉些,免得太峻烈。”
    老人半信半疑地喝了小半碗湯,暖意從胃裏慢慢散開,流到四肢百骸。半個時辰後,他忽然連咳幾聲,吐出幾口濃痰,雖然還是虛弱,卻能順暢地喘口氣了。“胸口……鬆快多了。”老人抹了把汗,眼裏有了點光亮。
    軒轅坐在門檻上,看著日頭慢慢爬上山坡,把霧氣曬成了淡金色的煙。他忽然明白,為什麽同樣是春天的病,孩子和老人的治法卻大相徑庭——孩子像新抽的柳條,陽氣足,稍微疏通一下,鬱結的氣就能散開;老人卻像枯了半截的老樹,得先添點柴,讓陽氣慢慢旺起來,才能去驅寒邪。
    “先生,您在想什麽?”弟子捧著竹簡過來,要記錄今日的醫案。
    軒轅指著陶罐裏剩下的紫蘇湯,又指了指廚房飄出的羊肉湯香氣,輕聲道:“記下來——春宜疏,像給莊稼鬆鬆土;但對老弱,得先施肥,再鬆土。”他頓了頓,望著漫山新綠,忽然想起岐伯說過的“人與天地相參”,此刻才真正品出些味道:春天的道,是生,是長,但生和長,都得順著草木的性子來,急不得,也慢不得。
    夕陽西下時,部落裏的咳嗽聲漸漸稀了。孩子們又在曬穀場上追逐,老人坐在牆根曬太陽,手裏捧著溫熱的藥湯。軒轅站在自己的茅屋前,看著竹簡上“春宜疏,夏宜清,秋宜收,冬宜藏”那幾個字,忽然覺得這不僅僅是用藥的規矩,更像是天地在對著人說話——就看你聽不聽得懂。
    想知道《古人的智慧》中,軒轅如何從四季變化裏,悟出更深的“因人製宜”之道?且看下集分解。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