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第120集:冬病與溫補
字數:4307 加入書籤
第120集:冬病與溫補
北地的風,是帶著棱角的。
軒轅裹緊了身上的獸皮,仍覺那股寒氣像無數細針,順著衣襟、袖口往裏鑽。他站在部落的帳篷外,望著遠處被白雪覆蓋的山巒,隻覺得天地間隻剩下一種顏色——白,白得晃眼,白得讓人心頭發緊。這裏的冬天比他走過的任何地方都要漫長,長到仿佛能把人的骨頭縫都凍透。
“咳咳……咳咳咳……”
一陣劇烈的咳嗽聲從旁邊的帳篷裏傳出來,斷斷續續,像破風箱似的,每一聲都帶著難以抑製的顫抖。軒轅循聲望去,那是部落裏最年長的老者,姓風,大夥兒都叫他風伯。風伯年輕時是部落裏最好的獵手,據說能一箭射穿奔跑的黃羊,可如今,一場入冬後的寒潮,就讓他臥病在床,夜夜被咳喘折磨得無法安睡。
軒轅掀開門簾走進帳篷時,一股混雜著草藥味和寒氣的氣息撲麵而來。帳篷裏光線昏暗,隻有一盞油燈在角落裏跳動,映著風伯蜷縮在獸皮褥子上的身影。老人的臉色蠟黃,嘴唇泛著淡淡的青紫色,每一次吸氣都帶著細碎的喘息聲,仿佛肺裏塞著一團濕冷的棉絮。
“風伯,今日感覺如何?”軒轅在他身邊蹲下,伸手探了探他的額頭。不燙,隻是一片冰涼,像摸在一塊結了霜的石頭上。
風伯艱難地睜開眼,看見是軒轅,渾濁的眼睛裏閃過一絲暖意,卻連說話的力氣都快沒了,隻能微微搖頭,又劇烈地咳嗽起來。這一咳,整個人都蜷縮成了一團,肩膀劇烈地聳動著,仿佛要把五髒六腑都咳出來。
守在一旁的風伯之子,一個叫石牙的壯實漢子,見狀急得直搓手,眉頭擰成了一個疙瘩:“軒轅先生,您給的草藥已經喝了三天了,可我父親這咳喘怎麽一點沒見好?昨夜幾乎沒合眼,再這麽下去……”他話說到一半,聲音就哽咽了,眼圈也紅了。
軒轅沉默著。他帶來的草藥,是從南疆帶來的止咳平喘的靈草,在濕熱之地頗為有效,可到了這北地的嚴寒裏,似乎就失了大半的力氣。他看著風伯咳出的痰,清稀而多泡沫,不像濕熱之地的黃稠痰,倒像是被寒氣凝結的水。他又伸手按了按風伯的手腕,脈象沉細而弱,像一條在冰底下艱難遊動的小魚。
“不是草藥不對,”軒轅緩緩開口,聲音裏帶著思索,“是這北地的寒氣太盛,風伯的病,根在‘寒’上。”
石牙愣了愣:“寒?可他咳得這麽厲害,不像是受了寒的樣子啊。”在他的認知裏,受寒了該是發燒、渾身發冷,而不是這樣沒完沒了地咳喘。
軒轅搖搖頭,指著帳篷外:“你看這北地的冬天,冰封雪凍,萬物蟄伏,連河流都凍得結結實實。人體也是一樣,寒氣入體,就像這結冰的河,氣血運行就會變得遲緩。風伯年事已高,氣血本就衰弱,寒氣一侵,肺裏的陽氣被傷,就像爐膛裏的火被潑了一盆冷水,燒不起來了。肺主氣,司呼吸,陽氣不足,就沒法把肺裏的寒濕氣排出去,所以才會咳喘不止,痰清稀,遇冷更甚。”
他一邊說,一邊想起在南疆時,那裏的咳喘多是濕熱引起,用清涼的草藥能很快見效,就像潑滅一堆燃得正旺的柴火。可北地的咳喘,卻是因為“火”不夠旺,是爐膛快滅了,這時候再用清涼的草藥,豈不是雪上加霜?
“那……那該怎麽辦?”石牙急道,眼裏滿是懇求。這些天,部落裏的巫醫用了不少法子,燒符、祈神,都沒能讓風伯好轉,軒轅是他們最後的希望了。
軒轅站起身,走到帳篷門口,望著外麵漫天飛舞的雪花,目光漸漸變得堅定:“寒則溫之。既然是寒氣傷了肺陽,就得用‘溫’的法子,把肺裏的陽氣補回來,把寒氣驅散出去。”
“溫?”石牙有些疑惑,“怎麽個溫法?”
軒轅轉過身,目光落在帳篷角落堆放的東西上——那裏掛著幾塊風幹的羊肉,旁邊還有一小袋從西域換來的當歸,以及一陶罐自家釀的米酒。他眼睛一亮,像是找到了鑰匙的鎖匠,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石牙,你去取半塊羊肉,再拿三兩當歸,還有那罐米酒。”軒轅吩咐道,“再燒一鍋熱水,我有用。”
石牙雖不明所以,但還是立刻照辦了。很快,羊肉被切成大塊,當歸被洗淨切段,米酒也端了過來。軒轅支起一口陶罐,先把羊肉放進去,倒入熱水,用武火煮沸,撇去浮沫,再放入當歸,轉成文火慢慢燉著。
帳篷裏漸漸彌漫開一股濃鬱的肉香,混合著當歸的藥香和米酒的醇香,驅散了原本的寒氣和草藥味,讓人聞著就覺得心裏暖和。風伯似乎也被這香味吸引,原本緊閉的眼睛微微睜開了一條縫,呼吸似乎也平穩了一些。
石牙看著陶罐裏咕嘟咕嘟翻滾的肉湯,忍不住問:“軒轅先生,這羊肉和當歸,真能治好我父親的咳喘?”在他看來,羊肉是冬天裏填肚子的食物,當歸是女人們調經用的草藥,怎麽看都和咳喘搭不上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軒轅一邊用木勺輕輕攪動著肉湯,一邊解釋:“你看這羊肉,生於北地,耐寒耐凍,性溫而不燥,能補氣血、溫陽氣,就像給爐膛添柴。風伯氣血虛弱,正需要這樣的食物來補。再看這當歸,味甘辛,性溫,能活血通絡,就像給堵塞的爐膛通通風,讓火能燒得更旺。”
他頓了頓,又指了指旁邊的米酒:“等會兒燉好了,再舀一勺米酒進去。酒性烈,能帶著羊肉和當歸的藥性走遍全身,把深藏在肺裏的寒氣趕出去。這三者合在一起,就是給風伯的肺陽‘添柴、通風、助燃’,寒氣得散,陽氣得複,咳喘自然就能緩解。”
石牙聽得入了神,他從未想過,平日裏常見的食物和草藥,竟有這麽深的道理。他看著軒轅專注的側臉,在油燈的映照下,那雙眼睛裏閃爍著智慧的光芒,讓他心裏莫名地安定下來。
肉湯燉了大約一個時辰,直到羊肉酥爛,當歸的藥香完全融入湯裏,軒轅才熄了火。他舀出一碗溫熱的肉湯,小心地吹了吹,又用小勺舀了一點,自己先嚐了嚐,確認溫度合適,才遞給石牙:“趁熱給風伯喂下去,慢點喂,別嗆著。”
石牙接過碗,小心翼翼地扶起父親,用小勺一點點地把肉湯喂進他嘴裏。風伯起初沒什麽力氣吞咽,可當那溫熱的肉湯滑入喉嚨,帶著濃鬱的香氣和暖意,他似乎來了精神,竟主動張開嘴,一口接一口地喝了起來。
一碗肉湯喂完,風伯的臉色似乎紅潤了一些,呼吸也比剛才順暢了許多,竟慢慢閉上眼睛,發出了輕微的鼾聲——他終於能安穩地睡一會兒了。
石牙驚喜地看著父親,眼眶一熱,“噗通”一聲跪在軒轅麵前,重重地磕了個頭:“多謝軒轅先生!多謝您救了我父親!”
軒轅連忙把他扶起來,搖搖頭:“不必如此。治病救人,本就是分內之事。”他看著熟睡的風伯,心裏也泛起一陣暖意。這北地的“溫法”,果然與南疆的“清法”不同,卻同樣能治病救人。
“不過,”軒轅又叮囑道,“這隻是一時的緩解。風伯的陽氣虧損已久,需得慢慢調理。往後每日給他燉一碗羊肉當歸湯,再讓他曬曬太陽,做做簡單的伸展,不出半月,定能好轉。”
石牙連連點頭,把軒轅的話牢牢記在心裏。帳篷外的風雪還在繼續,可帳篷裏,卻因為一碗溫熱的肉湯,充滿了生機和希望。
軒轅走到帳篷門口,望著外麵被雪光映照的夜空,心裏感慨萬千。他想起在東夷學到的順時呼吸,在南疆學到的辨藥解毒,在西域學到的外傷處理,如今又在北地學到了這“冬病溫補”之法。每一地的醫法,都帶著當地的風土氣息,卻又都暗合著天地自然的規律。
冬屬寒,當溫補;夏屬熱,當清涼。這便是“因時製宜”的道理吧。軒轅在心裏默默記下:北地嚴寒,人多陽虛,病多寒證,治當以溫為主,輔以補養,方能順應天時,調和人體。
他不知道,這看似簡單的感悟,日後會成為《黃帝內經》中“順四時而適寒暑”的重要思想源頭。此刻,他隻覺得心裏一片澄明,仿佛有一條無形的線,正將他走過的路、見過的病、學到的法,一點點串聯起來。
風伯的喘息聲漸漸平穩,石牙在一旁守著,臉上滿是感激。軒轅看著這一幕,嘴角不自覺地向上揚起。醫者的快樂,或許就藏在這一點點的好轉裏,藏在患者安穩的睡夢中,藏在每一次對生命奧秘的探尋中。
隻是,這北地的“溫法”,真的能應對所有的寒證嗎?當寒與濕、寒與瘀糾纏在一起時,又該如何調和?軒轅望著帳篷外漫天的風雪,眉頭又微微皺了起來。
欲知後事如何,下集自有分曉。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