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13集:金秋肅殺
字數:3682 加入書籤
第13集:金秋肅殺
秋風卷過有熊部落的河穀時,軒轅正蹲在藥田邊翻看一株被蟲蛀了葉的紫蘇。晨露沾在他的麻布袖口上,混著泥土的腥氣,倒比往日裏多了幾分清冽。岐伯背著半簍剛采的野菊從坡上下來,竹簍晃悠著,細碎的金黃花瓣便簌簌落在青石板路上,像撒了一路碎陽。
“今年的秋氣,來得比往年烈些。”岐伯把竹簍往石桌上一放,拿起片野菊瓣湊到鼻尖聞了聞,“你看這花瓣,邊緣都帶著焦氣,怕是山裏的草木,落得要早些了。”
軒轅直起身,望向河穀對岸的山林。往年這個時節,楓葉才剛染了點胭脂色,今年卻已有半坡紅透,風一吹,便有葉子打著旋兒往下掉,鋪得林間小道像蓋了層碎錦。他指尖撚著片紫蘇葉,那葉子邊緣果然也有些發脆,不像盛夏時那般水潤。
“昨日去東邊的狩獵隊看了,阿石的娘這幾日總咳,說是嗓子眼裏像塞了把幹草,夜裏躺不住,總得起夜喝水。”軒轅的聲音裏帶著些沉鬱,“還有西邊聚落的幾個孩子,臉上幹得掉皮,哭鬧著說癢。”
岐伯從藥簍裏取出個陶罐,倒出些前日曬的杏仁,遞了一顆給軒轅:“嚐嚐?去年秋末收的,用蜜漬過,潤得很。”
軒轅把杏仁放進嘴裏,清甜混著果仁的香在舌尖散開,倒真壓下了些喉間的燥意。他望著遠處天空,雁陣正排著“人”字往南飛,翅膀劃過流雲的聲音,都比往日聽著清亮些。
“你說,這秋氣到底是個什麽性子?”軒轅忽然問道,“春日裏萬物都往外冒,像憋著股勁兒要長;夏日裏太陽毒,草木都舒展得懶洋洋的;到了秋天,怎麽就處處透著股收勁兒?”
岐伯往石灶裏添了些枯枝,火塘裏的火星子劈啪跳了兩下。他把陶罐裏的杏仁倒在陶盤裏,又取了些新采的麥冬,放進石臼裏慢慢搗著:“你還記得去年秋天,咱們去後山采鬆子嗎?那時候鬆果一個個都繃得緊緊的,殼硬得能硌掉牙,裏頭的果仁卻飽滿得很。這就是收啊——把精氣都斂進骨子裏去。”
他搗著麥冬,根莖斷裂的脆響在晨間的寂靜裏格外清晰:“可收得太急了,就容易出岔子。你看那楓樹,葉子紅得越快,落得也越早;人要是被這股收勁兒逼得太緊,怕不是也會出毛病。”
正說著,藥廬外傳來一陣細碎的腳步聲,伴著壓抑的咳嗽聲。軒轅抬頭,見是西邊聚落的阿婆,一手牽著個約莫五六歲的孩子,另一隻手捂著嘴,咳得背都駝成了個蝦米。那孩子臉蛋通紅,小爪子似的手一個勁兒抓著自己的胳膊,胳膊上能看到細密的幹皮。
“軒轅首領,岐伯先生……”阿婆剛開口,又是一陣猛咳,咳得眼淚都出來了,“您瞅瞅這孩子,這幾日身上癢得厲害,夜裏總哭;我自己也不爭氣,咳得胸口都疼,像是有東西堵著,喘不上氣來。”
岐伯連忙扶阿婆坐下,又摸了摸孩子的額頭,不燙。他掀開孩子的衣袖,胳膊上果然有不少抓痕,皮膚幹得像久旱的土地。“孩子,哪裏不舒服?”岐伯的聲音放得柔緩,像怕驚著什麽似的。
孩子怯生生地指著自己的喉嚨:“癢……想喝水,喝了水也還癢。”
軒轅端了碗溫水過來,孩子捧著碗咕咚咕咚喝了大半,才喘著氣說:“阿婆說,是山裏的‘風’在撓我。”
阿婆歎了口氣:“前幾日帶他去山裏拾柴,回來就成這樣了。我估摸著,是被秋風吹著了。”
岐伯讓阿婆張開嘴,借著火塘的光看了看她的喉嚨,又按了按她的手腕。“舌尖紅,脈浮而燥。”他對軒轅說,“是秋氣傷了肺了。”
“肺?”軒轅皺眉,“春日裏咱們說肝屬木,夏日心屬火,難不成這肺,跟秋天有什麽關聯?”
岐伯點頭,往陶鍋裏添了些泉水,把搗好的麥冬和杏仁倒進去:“你看這秋天,天高氣爽,可也最是幹燥。草木的葉子枯了,就像人肺裏的津液被抽幹了;鳥兒往南飛,就像肺裏的氣往上提,收不住似的。肺主氣,司呼吸,這股燥烈的秋氣,最容易傷著它。”
他一邊說著,一邊往鍋裏撒了些蜂蜜,用木勺慢慢攪著:“阿婆咳嗽,是肺裏的津液少了,氣往上衝;孩子皮膚幹癢,是肺主皮毛,肺裏燥了,皮毛自然也跟著幹。”
軒轅看著鍋裏翻滾的藥汁,水汽嫋嫋升起,帶著麥冬的清苦和杏仁的醇香。他忽然想起前幾日在河穀邊看到的蘆葦,往日裏青嫩的葦葉如今都黃了,杆兒卻挺得筆直,像憋著股勁兒不肯彎。
“那依先生看,這病該怎麽治?”
岐伯從藥架上取下些桑葉,撕碎了放進鍋裏:“桑葉得秋氣最厚,看著幹,卻能潤。麥冬、杏仁都是滋陰潤燥的,再加點蜂蜜,既能潤肺,也能讓孩子願意喝。”他攪了攪藥汁,“另外,得讓她們少吹風,多喝些米湯,吃些梨和藕——這些都是能生津的東西。”
藥熬好時,太陽已經升得老高了。岐伯把藥汁倒進粗瓷碗裏,晾到溫涼,先給孩子喂了小半碗。孩子咂咂嘴,倒沒怎麽哭鬧。阿婆喝了藥,又歇了片刻,咳嗽果然輕了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多謝先生,多謝首領。”阿婆作勢要跪,被軒轅連忙扶住。
“阿婆快別這樣。”軒轅說,“您回去後,讓聚落裏的人都多留意些。要是誰也犯了類似的毛病,就來藥廬找我們。”
阿婆牽著孩子走後,岐伯把剩下的藥汁裝進陶罐裏,遞給軒轅:“你也喝點。這幾日看你說話時,嗓子裏總帶著點沙音,怕是也受了秋燥。”
軒轅接過陶罐,喝了一口,溫潤的藥汁滑過喉嚨,像淌過一股清泉。他望著河穀對岸的山林,風又起了,吹得落葉嘩嘩作響,倒像是在回應著什麽。
“這麽說,肺屬金?”軒轅忽然開口,“秋天是金氣當令,就像金屬一樣,又硬又脆,收得緊,卻也容易折。”
岐伯笑了:“你這比喻,倒也貼切。金能克木,所以秋天一到,草木就該凋零了;但金也能生水,你看那些埋在土裏的種子,不都是借著這股金氣,把精氣斂起來,等來年春天再生根發芽嗎?”
他指著藥架上晾幹的百合:“這些都是潤肺的寶貝,得趁著秋氣足的時候收。等過些日子天再冷些,咱們就該琢磨琢磨腎了。”
“腎?”
“冬日裏萬物閉藏,就像腎藏精一樣。”岐伯往火塘裏添了些柴,“不過那是後話了。眼下,咱們得把這肺與金、與秋的關聯弄明白。往後部落裏的人,也好照著時令來養身子。”
軒轅點頭,拿起一片剛采的桑葉,對著陽光看。葉脈清晰得像刻上去的,邊緣帶著點卷曲,卻透著股韌勁。他忽然想起廣成子在崆峒山說的話:“天地有常,人亦有常。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原來這醫道,真的就藏在這一葉一木、一秋一冬裏。
他把桑葉放進嘴裏嚼了嚼,微苦的味道裏,竟透著些回甘。遠處的雁陣又飛了一陣,漸漸消失在天際,隻留下幾聲雁鳴,在秋日的晴空裏蕩開,久久不散。
欲知五行生克之理如何發現,下集自有分曉。
喜歡古人的智慧請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