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擢升校尉,名動郡國
字數:4661 加入書籤
安陽城下硝煙散盡,留下的是一片狼藉與劫後餘生的沉寂。城牆斑駁,血跡未幹,但城頭那麵略顯破舊卻依舊挺立的“劉”字旗和新興的“安陽義從”旗,卻在昭示著這座小城頑強的生命力。
城內雖依舊物資匱乏,但氣氛已與數日前截然不同。恐慌被一種疲憊卻堅定的自豪感所取代。兵士民夫行走間,腰杆挺直了許多,談及不久前的守城戰與那場驚心動魄的夜襲,無不眉飛色舞,尤其對劉公子、林先生和周都尉的推崇,更是溢於言表。
清理戰場、撫恤傷亡、修繕城防……一係列善後事宜在劉擎和林凡的主持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林凡利用現代管理知識,建立了簡單的傷亡登記和撫恤製度,確保戰死者家眷能得到基本保障,此舉更是深得軍心民心。
然而,劉擎與林凡卻並未有絲毫放鬆。他們深知,安陽雖暫保無虞,但畢竟隻是一縣之地,身處亂世漩渦,強敵環伺。朝廷的態度、郡府的反應,將直接決定他們未來的命運。
“先生,如今雖勝,然我等畢竟名位不彰,僅據一縣,恐非長久之計。”城樓之上,劉擎望著正在清理的戰場,不無擔憂地對林凡說道。
林凡點頭:“公子所慮極是。安陽大捷,乃是一步險棋,也是一次機遇。捷報想必已傳至郡府,接下來,便是看太守如何決斷,以及……朝廷是否需要這顆‘棋子’了。”
正說話間,一騎快馬自北門飛馳而入,馬上騎士高舉一枚插著羽毛的令箭,高聲喊道:“急報!郡府使者到!太守鈞令至!”
來了!
劉擎與林凡對視一眼,整理衣冠,快步下城迎接。
來的並非大軍,而是一位身著郡丞官服、文士模樣的中年官員,帶著一小隊護衛。態度雖不算倨傲,卻也帶著幾分上官使者特有的審視。
宣旨之地設在縣衙大堂。縣令、縣丞等縣內官員皆忐忑不安地分立兩側,劉擎、林凡位於稍前位置。
那郡丞展開一卷帛書,朗聲宣讀。開頭自然是褒獎安陽軍民奮勇殺敵,保全城池之類冠冕堂皇的話。眾人屏息靜氣,等待著最關鍵的部分。劉擎與林凡對視一眼,整理衣冠,快步下城迎接。
“……茲有漢室宗親劉擎,忠勇體國,臨危不懼,親冒矢石,率眾破賊,力保安陽,功勳卓著……特表奏朝廷,擢升為別部司馬,實領安陽縣尉,兼督安陽、林縣、曲河三縣防務事宜,望爾勤勉王事,再建功業……”
別部司馬!實領縣尉!兼督三縣防務!
雖然別部司馬並非很高的軍職, 經常是臨時設置,但對於白手起家的劉擎而言,這已是質的飛躍!意味著他正式進入了漢朝的軍官序列,有了官方認可的身份和一塊小小的地盤三縣防務)!
大堂內頓時響起一片壓抑的驚呼和羨慕的低語。縣令等人神色複雜,既有慶幸城保住了),也有失落權力被分)。
郡丞頓了頓,目光掃向林凡:“參軍林凡,獻策破敵,調度有方,智勇兼備……特擢為參軍校尉,輔佐劉司馬,參讚軍機。”
參軍校尉!雖是屬官,卻也是正經的軍職,有了品階!
“軍侯周卓,勇冠三軍,斬將奪旗,破敵先登……特擢為軍侯雖職銜未變,但已是正式任命),賞錢百貫,絹十匹。”
周卓茫然地眨眨眼,似乎對官銜沒什麽概念,但對“賞錢”和“絹”聽懂了,咧開大嘴傻笑起來。
宣讀完畢,郡丞臉上才露出一絲笑容,對劉擎道:“劉司馬,太守大人對爾等甚是賞識。如今郡內匪患未平,正值用人之際,望爾等不負厚望,整軍經武,肅清轄境,為朝廷分憂。”
劉擎強壓心中激動,躬身行禮:“擎,必竭盡全力,以報太守知遇之恩,朝廷擢拔之義!”
儀式過後,郡丞被請入後堂用茶。他語氣緩和了許多,對劉擎和林凡道:“伯安,林校尉,實不相瞞,此番擢升,太守大人亦是頂住了不少壓力。郡中非議者眾,皆言你等出身不明,驟登高位,恐非幸事。然太守力排眾議,言道‘非常之時,當用非常之人’。你等切莫辜負太守期望。”
這話既是提醒,也是施恩。
劉擎連忙表態。林凡則心中雪亮,這既是機遇,也將他們推到了郡內政治鬥爭的風口浪尖。
消息迅速傳開,安陽全城再次沸騰!劉擎等人得授軍職,意味著他們徹底擺脫了“義軍”、“客軍”的尷尬身份,成了名正言順的官方力量,前途一片光明!
接下來的幾日,安陽城內一片忙碌景象。
劉擎以別部司馬身份開府,雖簡陋,卻也有了架子。林凡的參軍校尉府則成了實際的軍事指揮和參謀中心。
他們以“安陽義從”為核心,整合原安陽縣兵,又從流民和降卒中挑選精壯,開始組建一支規模更大、編製更正規的軍隊,號曰“擎字營”,下設數部。
林凡借鑒現代軍製,結合漢代實際情況,初步建立了更加清晰的指揮體係、後勤保障和訓練大綱。周卓依舊統領最精銳的先鋒部,每日操練不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名聲如同水波般擴散出去。
“涿郡劉擎”的名號,連同他麾下“算無遺策的林先生”和“萬人敵的周將軍”的事跡,開始在南郡乃至周邊郡縣流傳。
這一日,安陽城外來了幾位風塵仆仆的騎士。他們並未直接進城,而是在城外觀察了許久,尤其注意到那些正在操練、紀律明顯優於尋常郡兵的“擎字營”軍士。
隨後,他們才來到司馬府投遞名刺求見。
劉擎與林凡接見了他們。來者為首一人,名叫徐凡,自稱是鄰近潁川郡的遊俠,聽聞劉司馬仁德、林校尉多謀,特來相投,願效犬馬之勞。其人身手矯健,目光銳利,言談間對軍事頗有見解,顯然並非普通遊俠。
林凡心中微動,試探了幾句,發現此人確實有些才能,便向劉擎建議,先將其留在軍中,暫任一名隊率,以觀後效。
徐凡等人欣然應允。
這仿佛是一個信號。隨後幾日,又陸續有十數人前來投奔,其中有破落寒門士子,有不得誌的低級軍官,也有慕名而來的勇力之士。雖然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卻無疑表明,劉擎集團開始產生了吸引力,有了招攬人才的初步資本。
劉擎與林凡自然是量才錄用,小心甄別,團隊的力量在一點點充實。
這日,劉擎正在與林凡、新投的徐凡等人商議如何整訓新軍、布防三縣,又一名信使帶來了郡府的最新命令。
命令很簡單:據報,一股約三千人的黃巾潰兵流竄至劉擎負責防區的邊緣,威脅林縣。郡府命令劉擎部即日出兵,前往清剿。
第一道真正的出征命令來了。
這既是對他們新獲職權的一次檢驗,也是一次實實在在的考驗。三千潰兵,並非小數目,且是流動作戰,難以捕捉。
劉擎看向林凡:“先生,此戰如何應對?”
林凡沉吟片刻,道:“此乃我軍成軍以來首戰,必須打得漂亮,方能立威於郡內,取信於太守。兵力不必多,貴在精速。可派周卓率先鋒部八百精銳,並徐凡隊率為副,即刻出發。我隨軍參讚,公子坐鎮安陽,調度後勤,防備不測。”
“先生要親赴前線?”劉擎有些擔憂。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潰兵情況不明,需臨機決斷。”林凡語氣堅定,“此戰,不僅要勝,還要以最小代價取勝,方能顯我‘擎字營’之能!”
他目光掃過徐凡等新投之人,此戰,亦是檢驗這些新人忠誠與能力的試金石。
軍情如火,命令很快下達。
周卓興奮異常,摩拳擦掌。徐凡等新人也躍躍欲試。
半個時辰後,八百精銳誓師出征,旌旗招展,刀槍如林,雖衣甲尚不齊整,但士氣高昂,紀律嚴明,自有一股銳氣。
林凡騎在一匹駑馬上他不善騎術),位於中軍,目光沉靜地望著前方未知的征途。
這是他真正以軍官身份參與的第一場野外運動戰。
對手是狡詐的潰兵,身邊有勇猛卻需引導的周卓,還有心思難測的新人。
這一仗,會順利嗎?
徐凡等人,是真心來投,還是別有目的?
安陽城在身後漸漸遠去,前方的道路,彌漫著烽煙與未知。
喜歡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請大家收藏:()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