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凱旋宛城,聲威大震
字數:6537 加入書籤
穰縣城外的硝煙尚未完全散盡,勝利的狂喜卻已轉化為有條不紊的善後與整備。在縣令王涵千恩萬謝的挽留和百姓簞食壺漿的犒勞中,劉擎與林凡並未過多停留。他們深知,真正的戰場,已然從血肉橫飛的城外,轉移到了暗流湧動的宛城。
留下高順率領部分士卒協助穰縣清點戰果、收押俘虜、安撫地方,劉擎與林凡帶著周卓、徐凡以及二百名最精銳的儀仗護衛,押解著賊酋張闓的首級、繳獲的眾多黃巾軍旗幟包括那麵被砍倒的“張”字帥旗),以及少量重要的俘虜和文書證據,啟程返回宛城。
隊伍行進的速度不快,卻帶著一股難以言喻的、勝利之師特有的磅礴氣勢。沿途所過村鎮,百姓紛紛湧出道路兩旁,爭相目睹這支創造了奇跡的軍隊的風采。劉擎仁德、林凡多智、周卓勇猛、高順嚴明的名聲,如同長了翅膀般飛速傳播。
徐庶,這位不請自來的謀士,也騎著馬,默不作聲地跟在隊伍中段,那雙銳利的眼睛不時打量著軍容嚴整的士卒,觀察著劉擎與林凡的言行,仿佛在評估著什麽。林凡幾次試圖與他深談,他都隻是淡然應對,語帶機鋒,顯然仍在觀察和考驗。
數日後,宛城那高大的城牆已然在望。
與離去時的緊張壓抑截然不同,此時的宛城外,竟是旌旗招展,人頭攢動!
離城尚有數裏,便見一隊盔明甲亮的郡兵儀仗馳來,為首一名軍官滾鞍下馬,對著劉擎恭敬行禮:“奉太守大人、常侍大人鈞旨!特來迎接劉司馬、林校尉凱旋!常侍大人與太守大人已在北門外恭候多時!”
使者與太守竟親自出城相迎?!
這可是極高的禮遇!眾人心中皆是一震,旋即湧起自豪。劉擎與林凡對視一眼,心中明了,這場勝利的價值,遠比他們想象的更大。
隊伍加快速度。越是靠近北門,氣氛便越是熱烈。道路兩旁站滿了維持秩序的郡兵和看熱鬧的百姓,歡呼聲、議論聲不絕於耳。
終於,北門外的空地上,黑壓壓地站滿了宛城的文武官員、豪強士紳。為首的,正是麵帶矜持微笑的朝廷天使李常侍,以及神色複雜、卻不得不強裝笑顏的太守。郡丞曹寅、兵曹掾趙玹等人也站在前排,臉色蒼白,眼神躲閃,如同吞了蒼蠅般難受。
看到劉擎林凡的隊伍出現,尤其是看到那杆被高高挑起、血跡已幹的張闓首級,以及那些被拖在地上的、破爛不堪的黃巾軍旗幟,人群中爆發出巨大的歡呼!
李常侍眼睛一亮,竟主動上前幾步。
劉擎、林凡連忙下馬,快步上前,躬身行禮:“末將劉擎林凡),參見常侍大人,太守大人!幸不辱命,已破穰縣之賊,斬獲賊酋首級在此!”
“好!好!好!”李常侍撫掌大笑,聲音尖利卻透著真正的喜悅,“伯安!林校尉!真乃國之棟梁,陛下之福也!以寡擊眾,旬日之內便解穰縣之圍,斬將奪旗,揚我天威!此等大功,咱家必當具表上奏,為二位將軍,及所有有功將士,向陛下請功!”
他親自扶起劉擎,又對林凡點了點頭,態度親切無比。這番做派,無疑是在向所有人宣告:劉擎林凡,已是他李常侍,乃至其背後十常侍集團看重的人!
太守也隻得擠出笑容,上前說了幾句褒獎的場麵話,眼神卻不由自主地瞟向麵如死灰的曹寅。
當晚,太守府張燈結彩,大擺筵席,名為慶功,實則是宛城乃至整個南郡權力格局洗牌後的一次公開亮相。
宴會的氣氛與上次截然不同。絲竹之聲依舊悅耳,歌舞依舊曼妙,但參與者的心態已然天差地別。上一次,劉擎林凡是被審視、被刁難的“闖入者”;而這一次,他們是當之無愧的主角,是挽狂瀾於既倒的英雄。
李常侍高居主位,笑容滿麵,頻頻舉杯。太守陪坐一旁,言笑之間,已帶了幾分對劉擎的尊重甚至討好。
各級官員、豪強名士們紛紛上前敬酒,言辭懇切,讚譽之詞溢於言表,再無人敢提及什麽“虛報戰功”、“出身不明”、“與民爭利”。現實版的“成王敗寇”在此刻演繹得淋漓盡致。許多上次冷眼旁觀甚至暗中使絆子的官員,此刻都換上了最熱情的笑臉,仿佛一直都是劉擎的堅定支持者。
曹寅、趙玹等人如坐針氈,勉強應付著,卻無人問津,仿佛成了宴席上的透明人,偶爾投來的目光中充滿了嫉恨、恐懼以及一絲絕望。他們知道,經此一役,劉擎林凡在郡中的地位已無可動搖,甚至得到了朝廷天使的背書,他們的好日子,恐怕到頭了。
酒過三巡,李常侍放下酒杯,清了清嗓子。全場頓時安靜下來,知道重頭戲來了。
“劉司馬,林校尉,”李常侍聲音不高,卻足以讓每個人聽清,“此番二位立下如此赫赫戰功,按朝廷法度,理當重賞。咱家離京之前,張常侍張讓)曾有言,對於真正忠於王事、能堪大任的才俊,朝廷絕不吝嗇賞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目光掃過全場,緩緩道:“咱家意,即刻表奏朝廷:擢升劉擎為裨將軍,領南郡都尉,總督南郡一切軍事防務!參軍校尉林凡,擢為軍師中郎將,秩比二千石,參讚軍機,位同郡丞!其餘有功將士,如周卓、高順、徐凡、石韜等,皆按功敘錄,各有封賞!諸位以為如何?”
此言一出,滿場皆驚!
裨將軍!雖然隻是中級軍職,但有了“將軍”名號,意義截然不同!更兼南郡都尉,實打實地掌握了全郡兵權!
軍師中郎將!秩比二千石!這可是堪比郡丞、甚至更高的地位!明確肯定了林凡作為謀士核心的身份和權力!
這擢升幅度之大,權力之重,遠超眾人想象!這已不僅僅是賞功,更是要借此機會,將劉擎林凡這支力量徹底推上前台,掌控南郡!
“常侍大人明鑒!”
“正當如此!”
“劉將軍、林將軍實至名歸!”
短暫的寂靜後,是一片附和之聲。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提出異議。
劉擎與林凡起身,鄭重謝恩:“謝陛下隆恩!謝常侍大人提拔!臣等必肝腦塗地,以報國恩!”
李常侍滿意地點點頭,目光似無意般掃過臉色慘白、幾乎要暈厥的曹寅和趙玹,淡淡道:“既然劉都尉總督軍事,原兵曹掾趙玹,即日起調任閑職,兵曹一職,由劉都尉另行委任能吏擔任。郡中一應軍務,皆由劉都尉決斷,無需再經郡府冗雜程序。”
這等於直接剝奪了曹寅一係最重要的軍權!趙玹身體一晃,差點癱倒在地。曹寅死死攥著酒杯,指節發白,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李常侍又看向太守,語氣“溫和”卻不容置疑:“太守大人,南郡經此戰亂,民生凋敝,政務繁雜,今後還需多多倚重劉都尉與林郎將才是啊。”
太守哪裏還不明白,這是讓他放權,連連點頭:“自然,自然!有伯安和林先生在,乃南郡之福,下官定然全力支持!”
權力的交接,就在這推杯換盞間,以一種近乎霸道的方式完成了。劉擎與林凡的聲望和權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宴會的氣氛更加熱烈。許多人開始真正圍繞在劉擎林凡身邊,試圖攀附這棵新崛起的大樹。
林凡卻並未被這巨大的勝利和權力衝昏頭腦。他注意到徐庶獨自坐在角落,自斟自飲,神情淡然,似乎對眼前的權勢更迭毫無興趣。
林凡端起酒杯,走到徐庶麵前,坐下:“元直兄似乎對此間熱鬧,不甚在意?”
徐庶抬眼看他,微微一笑,笑容中帶著幾分疏狂:“名利場中,熙熙攘攘,無非利來利往。今日高朋滿座,焉知他日牆倒眾人推?林郎將如今身登高位,更需謹慎才是。”
林凡心中一動,低聲道:“兄台所言極是。高處不勝寒。此番擢升,看似風光,實則將我等著於爐火之上。朝中局勢波譎雲詭,宛城之內,亦非鐵板一塊。譬如……”他頓了頓,似是無意地問道,“我等在賊巢黑風寨中,發現一些糧草調運記錄,似乎與郡府某些人有些關聯,指向西南伏牛山一帶,不知元直兄對此地可有了解?”
徐庶眼中閃過一絲異色,他看了看林凡,沉吟片刻,道:“伏牛山?此地山高林密,地勢險要,向為三不管地帶,多有盜匪盤踞。若真有郡府層級的人物往那裏調動糧草……其所圖,恐怕絕非資敵那麽簡單。或養私兵,或通更大的勢力,乃至……另有所謀。”他話沒有說盡,卻留下了足夠的想象空間。
林凡心中凜然,徐庶的看法與他相似,這證實了他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
就在這時,李常侍身邊一名小宦官悄無聲息地走到林凡身邊,低聲道:“林郎將,常侍大人請您宴後稍留片刻,有要事相商。”
林凡心中一緊,知道真正的“密談”即將開始。他看向徐庶,發出邀請:“元直兄見識非凡,擎字營正值用人之際,不知兄台可願留下,助我與劉將軍一臂之力?共謀一番事業?”
徐庶放下酒杯,目光再次掃過喧鬧的宴會,最終落在劉擎那雖然喜悅卻仍保持清醒和真誠的臉上,略作沉吟,道:“劉將軍仁德寬厚,林郎將謀略深遠,確為人主之選。隻是徐庶閑散慣了,恐不堪驅策。況且……”他話鋒一轉,“常侍大人相召,郎將還是先應對眼前之事為重。至於徐庶,或許會在宛城盤桓數日,若有機緣,再論其他。”
他沒有立刻答應,但也沒有拒絕,留下了餘地。
宴會終在一片“和諧”的氣氛中結束。官員豪強們各自懷著不同的心思散去。曹寅、趙玹等人失魂落魄地最早離開,背影蕭索,想必今夜無人能眠。
劉擎忙著應付最後的寒暄。林凡則跟著那名小宦官,穿過重重回廊,來到了太守府後院一間極為隱秘的書房外。
小宦官示意林凡獨自進去。
林凡深吸一口氣,推門而入。
書房內燈火通明,隻有李常侍一人坐在主位,慢條斯理地品著茶。見林凡進來,他臉上露出一種意味深長的笑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雜家恭喜林郎將了,不,或許很快,就該稱一聲‘林將軍’了?”李常侍尖細的聲音在安靜的房間裏顯得格外清晰。
“全賴常侍大人提攜,末將不敢居功。”林凡恭敬行禮。
“嗬嗬,年輕人,懂得謙遜是好事。”李常侍放下茶盞,目光變得銳利起來,“不過,有些功勞,該是你的,就是你的。隻是這朝廷之上,光有功勞,還不夠。”
他身體微微前傾,壓低了聲音,圖窮匕見:“林郎將是聰明人,當知如今朝中,大將軍何進)與外朝諸公,與我等內侍之間,頗多齟齬。陛下聖心獨運,然亦需得力之人輔佐。張常侍很是欣賞你與劉將軍的才幹。南郡都尉、軍師中郎將,隻是一個開始。若二位願意……真正為張常侍,為陛下分憂,這荊襄之地,乃至更高的位置,也並非不可能。”
他終於赤裸裸地拋出了橄欖枝,要求劉擎林凡站隊,加入十常侍的陣營!
林凡心中巨震,最擔心的事情還是來了。卷入中央何進與宦官的鬥爭,風險極大,一步踏錯,便是萬劫不複!
但他臉上卻不動聲色,隻是恭敬道:“常侍大人與張常侍厚愛,末將與劉將軍感激不盡。我等身為漢臣,自當忠君報國,為陛下分憂。隻是此事關係重大,末將需與劉將軍細細斟酌,方能回複常侍大人。”
李常侍對林凡的謹慎似乎並不意外,反而笑了笑:“理應如此。雜家會在宛城再停留幾日,等候二位將軍的‘斟酌’結果。希望……不會讓雜家失望。”
他揮了揮手,示意林凡可以退下了。
林凡退出書房,後背已然被冷汗浸濕。晚風吹來,帶來一絲涼意,卻吹不散他心頭的沉重。
站隊十常侍,短期內固然能獲得巨大利益,但曆史上十常侍的倒台近在眼前,且與士族豪強徹底對立,遺臭萬年。
不站隊?立刻就會得罪這位權勢熏天的天使,剛剛到手的權力可能頃刻間化為烏有,甚至被反攻倒算。
如何抉擇?
劉擎會怎麽想?
徐庶那若即若離的態度,是否也與這複雜的局勢有關?
他抬頭望向夜空,繁星點點,卻無法指引方向。宛城的慶功宴仿佛一場幻夢,而真正的風暴,才剛剛開始醞釀。
喜歡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請大家收藏:()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