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絕澗逢生,暗夜啟新

字數:5906   加入書籤

A+A-


    “蔡瑁的荊州兵堵住了穀口!”
    哨探那帶著哭腔的嘶喊,如同一盆夾帶著冰碴的冷水,對著剛剛因疑兵與敢死隊成功而士氣稍振的南陽軍兜頭澆下。瞬間,所有的興奮與希望都被凍結,取而代之的是更深的絕望與窒息感。前有曹仁虎狼之師未退,後有蔡瑁水軍堵截歸路,這鷹嘴澗,當真成了插翅難逃的絕命之地!
    “怎麽可能?!蔡瑁的水軍不是還在白河下遊嗎?怎會如此之快出現在此地?”石韜臉色煞白,聲音因震驚而尖銳。他負責情報統籌,對蔡瑁水軍的動向一直密切關注,按常理推斷,其主力絕無可能如此神速地穿越複雜地域,直接封鎖鷹嘴澗出口。
    那哨探急促地喘息著,努力平複恐懼,顫聲稟報:“看……看旗號和衣甲,確實是荊州兵無疑!人數不少,至少有三四千之眾,已在外圍迅速構建簡易工事,弓弩齊備,擺明了是要將我們徹底困死在此地!而且……他們打出的是‘張’字旗號,疑似是蔡瑁麾下大將張允親至!”
    張允!蔡瑁的姻親,荊州水軍的核心將領之一!他竟然親自率軍前來,這意味著蔡瑁對圍殺南陽林凡,已然下了最大的決心,不惜動用其最核心的陸戰力量!
    剛剛燃起的突圍之火,尚未完全升騰,便被這突如其來的噩耗無情掐滅。將領們剛剛因林凡的奇謀而升起的信心,再次跌入穀底,甚至比之前更加絕望。一些士卒更是麵如死灰,手中的兵器幾乎要握持不住,低聲的啜泣和絕望的歎息開始在壓抑的空氣中蔓延。
    “完了……前後皆是死路,這次是真的完了……”
    “天要亡我南陽啊!”
    林凡矗立在原地,身形在跳動的篝火映照下,仿佛化作了一尊冰冷的石雕。然而,與眾人那如喪考妣的神情不同,他那雙深邃的眼眸中,最初的震驚一閃而過後,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極致的冷靜與飛速運轉的銳芒。他沒有像其他人一樣陷入慌亂,大腦反而在巨大的壓力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分析著眼前這詭異至極的局麵。
    蔡瑁的陸軍?張允親自率領?在這個時間點,精準地出現在鷹嘴澗出口?這背後,絕對不簡單!
    “軍師……如今之計,該當如何?”石韜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將最後的希望寄托在林凡身上。所有殘存將領的目光,也再次匯聚到林凡臉上,等待著他在這絕境中,能否再次創造奇跡。
    林凡沒有立刻回答,他快步走到穀口附近,借助岩石的掩護,小心翼翼地向外觀察。暮色深沉,但依稀可見穀口外側人影幢幢,荊州兵的衣甲旗幟在零星的火把光下隱約可辨,他們確實在快速地挖掘壕溝,設置鹿角,一副長期圍困的架勢。而更遠處,曹軍大營方向因為疑兵和敢死隊的襲擾,依舊火光閃爍,殺聲隱隱,顯然曹仁的注意力被成功地吸引了過去,暫時無暇全力顧及鷹嘴澗這邊的細微變化。
    “蔡瑁……好快的動作,好狠的手段。”林凡退回安全處,低聲自語,嘴角卻勾起一絲冰冷的弧度,“他這是要借曹仁這把刀,先耗盡其力,再親自來摘桃子,將我南陽主力徹底悶殺在這鷹嘴澗內,向曹操獻上一份沉甸甸的投名狀!甚至……他可能已經知曉了劉表的死訊,此舉也是為了殺人滅口,防止消息從我們這裏擴散出去!”
    石韜聞言,渾身一震,頓時明白了其中關竅,臉色更加難看:“如此說來,蔡瑁是鐵了心要置我軍於死地,絕不會給我等任何喘息或談判的機會了!”
    “沒錯。”林凡目光掃過眾人,聲音沉靜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前狼後虎,看似絕境。但諸位細想,蔡瑁為何不與曹仁合兵一處,直接強攻?反而要獨立堵住穀口?”
    一名將領下意識回答:“自然是怕曹仁搶了頭功,或者想獨吞殲滅我軍之功?”
    “這是一方麵。”林凡點頭,眼中精光閃動,“但更重要的是,這說明蔡瑁與曹仁之間,並非鐵板一塊,甚至可能互有猜忌!蔡瑁想摘桃子,曹仁難道就心甘情願將到手的功勞拱手相讓?而且,蔡瑁陸軍在此,其水軍主力必然相對空虛,其老巢襄陽呢?江夏的劉琦和文聘呢?新野的劉備呢?這荊襄的水,已經被我們和諸葛亮徹底攪渾了!”
    他猛地一揮手,斬釘截鐵地說道:“所以,我們並非沒有機會!蔡瑁想堵死我們,我們就偏要在他認為最不可能的地方,撕開一條口子!”
    “軍師的意思是……?”眾人精神一振。
    “計劃不變,但目標稍作調整!”林凡語速加快,顯示出強大的決斷力,“第一梯隊,原定向東南突圍,打通與宛城聯係。現在改為,向東南偏南方向,做出強攻蔡瑁軍陣地的姿態!聲勢要大,攻勢要猛,但要把握好尺度,以佯攻為主,牢牢吸引住張允的注意力,讓他以為我們狗急跳牆,要從他這裏突圍!”
    “第二梯隊,隨我行動!我們不從穀口走!”林凡的手指,猛地指向鷹嘴澗一側那看似完全無法通行的、布滿了藤蔓與滑膩苔蘚的陡峭崖壁,“我們從這裏上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從這裏?”所有人都驚呆了,看著那幾乎垂直、高達數十丈的濕滑崖壁,臉上寫滿了不可能。
    “郭大壯士說過,其部眾‘翻山越嶺如履平地’!”林凡目光灼灼地看向一旁沉默肅立的郭大,“郭壯士,我記得你之前提及,為探查路徑,曾派斥候攀援過此澗兩側崖壁?”
    郭大上前一步,肯定地點頭:“回軍師,確有其事。東側崖壁中段,有一處極為隱蔽的天然石縫,被藤蔓遮掩,可容一人勉強通過,其後似乎有野徑通往山後。隻是路徑極其險峻,非身手敏捷、膽大心細者不可行,且夜間攀爬,風險極大。”
    “險峻就對了!正因為險峻,蔡瑁和曹仁才絕不會料到我們會從此處脫身!”林凡斷然道,“郭壯士,請你立刻從麾下挑選一百名最擅長攀援的好手,由你親自率領,作為先鋒,開辟路徑!徐凡,你帶五十名親衛中善於山地行走者,緊隨其後,負責保護和設置沿途索道、標記,接應後續部隊!”
    “第二梯隊所有將士,拋棄所有不必要的輜重,隻攜帶隨身兵刃和三日幹糧!跟緊先鋒,依次攀爬!記住,這是我們唯一的生路!動作要快,要靜!”
    “可是軍師,即便爬上崖頂,山後又是何處?我們該往哪裏去?”石韜提出了最關鍵的問題。
    林凡眼中閃過一絲決絕的光芒,他壓低聲音,說出了一個讓石韜再次震驚的地點:“我們去這裏——‘鹿門山’!”
    命令在極度緊張的氛圍中迅速執行。郭大毫不含糊,立刻從其帶來的幾名頭目中點出一百名身形矯健、目光沉穩的漢子。這些人常年在山林中生存,對於攀岩走壁有著近乎本能般的嫻熟。他們檢查著隨身攜帶的簡陋工具——繩索、飛爪、短刃,臉上沒有任何畏懼,隻有執行任務的專注。
    與此同時,第一梯隊的數千南陽軍,在幾名將領的指揮下,開始在穀口內側集結,大聲鼓噪,揮動旌旗,做出準備全力突圍的架勢。震天的喊殺聲和戰鼓聲再次響起,果然立刻吸引了穀外張允所部的全部注意力,荊州兵紛紛弓上弦,刀出鞘,緊張地注視著穀內的“動向”,防備著南陽軍的“垂死反撲”。
    而就在這喧鬧的掩護下,鷹嘴澗東側那黑暗陡峭的崖壁下,一場無聲卻更加驚心動魄的逃亡,悄然開始了。
    郭大一馬當先,如同靈猿般悄無聲息地向上攀爬,他利用岩石的縫隙、突出的石塊以及堅韌的藤蔓,動作流暢而精準。其後的一百名白波精銳緊隨其後,他們彼此間似乎有著獨特的默契,互相借力,傳遞繩索,在近乎垂直的崖壁上,硬生生開辟出一條生命通道。
    徐凡率領的五十名親衛則負責第二波,他們利用郭大等人固定好的繩索,艱難卻堅定地向上攀援,並在險要處設置更多的固定點,留下標記,為後續的大部隊提供便利。
    林凡和石韜,以及第二梯隊的核心將士,排在第三序列。仰望著那高聳入雲、在夜色中如同巨獸獠牙般的崖壁,每個人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但求生欲和對林凡的信任,支撐著他們邁出了第一步。
    攀爬的過程極其艱難和緩慢。冰冷的岩石,濕滑的苔蘚,無處不在的荊棘,以及體力的飛速消耗,都在考驗著每一個人的意誌。不時有士卒失手滑落,或被落石砸中,發出短促的驚叫後便墜入深不見底的黑暗,再無生息。每一次意外,都讓所有人的心揪緊一分,但隊伍依舊在沉默中,咬著牙,一點一點地向上挪動。
    林凡的手臂早已酸麻不堪,指甲在攀爬中劈裂,滲出鮮血,但他渾然不覺。他的全部精神都集中在頭頂上方那看似遙不可及的崖頂,以及對整個隊伍行進速度的掌控上。
    時間在生死邊緣緩慢流逝。不知過了多久,仿佛一個世紀那般漫長,走在最前麵的郭大,其身影終於消失在了崖壁頂端的黑暗中。緊接著,一條更加粗壯牢固的繩索從上方垂了下來,這是先鋒隊成功登頂的信號!
    希望,如同黑暗中的螢火,雖然微弱,卻真實地亮了起來。
    在郭大部和徐凡部的接應下,林凡、石韜以及第二梯隊的將士們,曆經千辛萬苦,終於陸續成功登上了鷹嘴澗的東側崖頂。回頭望去,穀底那點點篝火和隱約傳來的喊殺聲,仿佛已是另一個世界。夜風凜冽,吹拂著眾人汗濕的衣甲,帶來刺骨的寒意,卻也讓人精神一振。
    “清點人數!”林凡顧不得喘息,立刻下令。
    經過粗略清點,跟隨攀爬上來的第二梯隊將士,約有兩千餘人,加上郭大和徐凡的先鋒隊,總計不到兩千五百人。這意味著,有近千名將士,或因體力不支,或因失足,永遠留在了那道絕望的崖壁之下,或者依舊在穀中作為誘餌,吸引著敵人的注意力。
    每個人的心情都無比沉重,但此刻絕非哀悼之時。
    “軍師,接下來我們該當如何?直接前往鹿門山嗎?”徐凡問道。鹿門山位於襄陽城南,是荊襄名士隱居之地,地勢複雜,但距離此地尚有相當距離,途中需經過蔡瑁的控製區域,風險極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林凡搖了搖頭,他的目光投向東南方向,那裏是曹軍大營和疑兵所在的落雁坡。此刻,曹營方向的火光似乎比之前小了一些,但混亂的聲浪依舊隱約可聞,顯然徐凡和郭大派出的敢死隊依舊在製造麻煩,而落雁坡的疑兵恐怕也支撐不了多久了。
    “不,我們不去鹿門山,至少現在不去。”林凡的嘴角,再次浮現出那絲石韜熟悉的、帶著算計與決斷的冰冷弧度,“蔡瑁想堵死我們,曹仁想困死我們。我們既然出來了,豈能就這麽悄無聲息地走了?”
    他目光掃過剛剛脫離險境、驚魂未定卻又帶著一絲劫後餘生興奮的將士們,聲音陡然提高,帶著一種煽動人心的力量:“弟兄們!蔡瑁背主求榮,曹仁侵我家園!今夜,我們死裏逃生,但這筆血債,不能不討!張允就在下麵的穀口,堵著我們還留在穀中的弟兄!你們說,該怎麽辦?”
    眾人先是一愣,隨即,一股壓抑已久的怒火與複仇的欲望被瞬間點燃!
    “殺回去!”
    “宰了張允!”
    “為死去的弟兄報仇!”
    群情激憤!
    林凡猛地抽出佩劍,劍尖直指下方穀口外那燈火閃爍的荊州軍陣地,聲音如同從冰河中撈起,帶著森然的殺意:
    “郭壯士,徐凡!整頓人馬,隨我——突襲張允大營!”
    “我們要讓蔡瑁知道,想吞下我南陽,就得做好被崩掉滿口牙的準備!”
    “也要讓曹仁看看,我林凡,不是他想困就能困得住的!”
    喜歡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請大家收藏:()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