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絕地奇謀,白波崢嶸
字數:6664 加入書籤
“白波舊部,郭大?”
這六個字如同帶著某種古老的魔力,瞬間擊穿了鷹嘴澗內原本壓抑沉重的空氣。石韜倒吸一口涼氣,眼中充滿了難以置信的驚駭,他下意識地後退半步,仿佛眼前這個自稱郭大的漢子是來自幽冥的鬼魅。就連周圍那些曆經血戰、神經早已磨礪得頗為堅韌的親衛們,此刻也紛紛麵露驚容,手下意識地按住了腰間的刀柄,空氣中彌漫開一股混雜著警惕、好奇與隱隱恐懼的氛圍。
不怪他們如此反應。“白波軍”這個名字,對於經曆過靈帝末年那段動蕩歲月的人來說,實在是一個太過久遠卻又記憶深刻的夢魘。那是黃巾主力被鎮壓後,肆虐於司隸、並州一帶最為強悍、也最為難纏的幾股流寇之一,其首領郭太亦作郭大)等輩,曾一度威脅洛陽,令朝廷頭疼不已。雖然後來在白波穀被朝廷聯軍擊潰,主力星散,但其殘部依舊活躍於河東、弘農的山嶺之間,時隱時現,官軍屢剿不平。在尋常人眼中,他們與山匪無異,是混亂與破壞的象征。
林凡的心中亦是波瀾驟起,但他強行壓製住了臉上的異色,目光銳利如刀,上下打量著眼前這個自稱繼承了“白波”之名的漢子。郭大的身形不算特別魁梧,卻站得如同紮根於岩石中的老鬆,透著一股曆經無數次生死搏殺才能淬煉出的沉穩與彪悍。他的眼神直接、坦蕩,甚至帶著一絲屬於荒野的桀驁,但其中並無奸邪閃爍之意,反而有一種言出必行的決絕。
“郭……壯士。”林凡緩緩開口,打破了這短暫的死寂,他刻意避開了“頭領”、“渠帥”等可能刺激對方的稱謂,“你說,奉諸葛孔明先生之令前來?恕林某直言,諸葛先生居於荊襄,如何能與遠在司隸弘農的白波……壯士們,有所關聯?又如何能憑一枚虎符,調動諸位?” 這是他必須弄清楚的第一個,也是最關鍵的問題。諸葛亮的觸手,難道真的已經悄無聲息地伸到了司隸,甚至掌控了這樣一支隱秘的力量?
郭大麵對林凡的質疑,臉上並無不悅,反而露出一絲“理應如此”的表情。他抱了抱拳,聲音依舊沉渾:“林軍師有所不知。我等雖是草莽之輩,被官家稱為‘賊寇’,卻也知忠義,曉大義。昔日黃巾之事,根源在於朝廷腐敗,民不聊生,非我等天生願為賊。” 他話語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滄桑與憤懣,“郭太首領死後,部分弟兄心灰意冷,散於山林。我等這一支,輾轉至弘農、河東交界處的深山老林,據險而守,亦耕亦戰,隻求活命,早已不複當年聲勢,更無意再與天下英雄爭鋒。”
他話鋒一轉,眼神中透出對那個名字的尊重:“約莫半年前,一位自稱‘臥龍’的先生,僅帶一二書童,竟尋到了我等隱居的山寨。他不以我等出身鄙薄,與我等縱論天下大勢,言說曹孟德名為漢相,實為漢賊,挾天子以令諸侯,其誌在吞並天下。又言荊襄劉表暗弱,其地遲早為曹操所圖,屆時戰火蔓延,我等亦難苟安。他斷言,能阻曹操南下、保一方安寧者,非荊州劉景升,亦非江東孫權,而是……南陽林軍師您。”
林凡眼皮微跳,心中暗驚,諸葛亮在半年前就開始布局了?而且目標直指自己?
郭大繼續道:“諸葛先生言,林軍師有經天緯地之才,乃亂世中難得的明主,更兼心懷百姓。他料定曹操與軍師必有一戰,屆時或需一支奇兵,於關鍵時刻,直插曹軍要害。故而,他留下信物指那枚玄色虎符,乃仿製司隸某郡舊製,作為憑證),輿圖,並約定聯絡方式。言明若見軍師派人持此虎符與特定信號前來,便是我等出山,助軍師破敵之時!” 他頓了頓,語氣斬釘截鐵,“我等兄弟,感念諸葛先生知遇之恩,更敬仰林軍師之能之名!今日得見虎符,便是軍令!郭大及麾下兩千弟兄,願聽憑軍師驅策,刀山火海,絕不皺眉!”
這一番話,信息量巨大。不僅解釋了諸葛亮如何與白波舊部搭上線,更隱隱點出了諸葛亮對林凡的“投資”與期待。林凡心中念頭飛轉,既有被諸葛亮如此“看重”的複雜感受,更有對眼前這支突然出現的、堪稱“亡命之徒”的力量的審慎評估。
林凡示意親衛搬來石塊作為臨時坐席,請郭大詳細敘說其部眾的情況。他自己則與石韜交換了一個眼神,彼此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震驚與一絲絕處逢生的希望。
“郭壯士,貴部如今確切位置在何處?裝備、士氣、戰力如何?最擅長何種作戰?”林凡問道,問題直指核心。
郭大顯然早有準備,回答得條理清晰:“回軍師,我部兩千一百餘弟兄,此刻皆已按徐統領指引,分散隱匿於鷹嘴澗西南方向約三十裏外的‘野狐嶺’深處。那裏山高林密,洞穴眾多,極難被發現。” 他語氣中帶著自豪,“弟兄們多是苦出身,耐得饑寒,翻山越嶺如履平地,尤擅山地奔襲、潛伏、夜戰。裝備嘛……刀槍弓弩俱全,多是曆年……嗯,積攢而來,雖不及官軍製式精良,卻也堪用。其中約有三百老弟兄,是當年隨郭太首領起兵的精銳,戰力剽悍,可為一軍之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兩千擅長山地作戰的亡命之徒!這簡直是為眼下局麵量身定做的奇兵!林凡的心髒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動。他強壓下激動,繼續問道:“郭壯士可知,諸葛先生遣諸位前來,所為何事?可有具體方略?”
郭大搖了搖頭:“諸葛先生隻言,屆時林軍師自有安排,我等隻需聽令行事。不過……”他眼中閃過一絲精明的光芒,“先生曾提點,若軍師欲行‘金蟬脫殼’或‘圍魏救趙’之策,我部或可擔當‘疑兵’與‘奇鋒’之任。”
“金蟬脫殼?圍魏救趙?”石韜喃喃重複,眼中漸漸亮起光芒,他看向林凡,似乎捕捉到了什麽。
林凡沒有說話,他站起身,再次走到那塊巨岩邊,望著穀外曹軍大營的燈火。腦海中,諸葛亮的錦囊妙計、郭大這支突然出現的奇兵、劉表已死的驚天秘聞、蔡瑁水軍北上的威脅、曹仁大軍圍困的現狀……所有這些信息碎片,開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碰撞、組合、推演。
一個極其大膽、險峻到極致,卻也蘊含著唯一生機的戰略藍圖,在他腦中逐漸清晰起來。
他猛地轉身,目光灼灼地看向郭大:“郭壯士,林某欲行一險招,需貴部弟兄,效死力!”
郭大霍然起身,抱拳躬身,聲音鏗鏘:“但憑軍師吩咐!”
“好!”林凡不再猶豫,開始下達指令,“第一,請郭壯士立刻派得力人手,返回野狐嶺,調動貴部所有弟兄,於明日日落前,秘密運動至曹仁大營西北方向約十五裏處的‘落雁坡’附近山林中隱匿待命!多帶旌旗、鑼鼓,若能找到一些廢棄的營帳、鍋灶之類,一並帶上,虛設營盤!”
這是要製造大軍來襲的假象!石韜立刻明白了林凡的意圖,這是要行疑兵之計,讓曹仁誤以為有援軍從西北方向而來,分散其注意力,甚至可能迫使其分兵防禦!
“第二,”林凡看向徐凡和郭大,“徐凡,你熟悉地形,挑選五十名最精銳的親衛。郭壯士,請你從麾下挑選一百五十名最悍勇、最擅長搏殺與縱火的弟兄,混合編成兩支敢死隊!由你和徐凡各領一隊!”
“請軍師明示目標!”徐凡和郭大同時應道。
林凡的手指在地圖上的兩個點重重一戳,眼神冰冷如鐵:“徐凡,你這一隊,目標,曹仁大營的糧草囤積地!雖然高順將軍焚毀了一批,但曹仁必有後續儲備,找到它,再次焚毀!不求全功,但求製造最大的混亂與恐慌!”
“郭壯士,你這一隊,目標,曹軍後營的馬廄與輜重營地!襲擾其戰馬,焚燒其器械,動靜鬧得越大越好!我要讓曹仁覺得,他的大營四麵八方都是敵人!”
這是雙管齊下的斬首行動,目標直指曹軍的後勤與士氣核心!風險極高,但若成功,對曹軍的打擊將是毀滅性的。
“第三,”林凡的目光最後落在石韜和那名從宛城來的信使身上,“廣元兄,你立刻修書兩封。一封,以主公名義,寫給江夏劉琦與文聘,告知劉景升噩耗措辭需委婉但明確),並言明蔡瑁篡逆、欲獻州降曹之罪,請劉琦公子立刻宣布繼任荊州牧,號召荊州忠義之士起兵討逆,並即刻發兵,至少做出威逼襄陽之勢,牽製蔡瑁,使其無法全力配合曹仁!”
“另一封,”林凡深吸一口氣,“以我的私人名義,寫給新野的劉備與諸葛亮。信中不必多言,隻需提及……‘鷹澗困龍,白波已至,望玄德公念在同為漢室宗親,勿使北望之心獨懸。’ 另外,將劉表已死的消息,也‘無意’中透露給他們。”
這一手,既是向劉備和諸葛亮表明自己已知曉其布局並接下了“禮物”,也是將劉表死訊這個燙手山芋和巨大的政治機會,巧妙地拋給了劉備。劉備素有仁義之名,又是漢室宗親,得知劉表死訊和蔡瑁惡行,於公於私,都不可能再無動於衷。這等於是在曹操和蔡瑁的背後,又埋下了一顆隨時可能爆炸的雷。
命令迅速被傳達和執行。郭大派出的聯絡人員如同鬼魅般消失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返回野狐嶺調兵。徐凡和郭大也開始緊鑼密鼓地挑選人手,準備火油、利刃,進行戰前最後的準備與磨合。石韜則伏在簡陋的木案上,借著微弱的晨曦光芒,奮筆疾書,字字斟酌。
林凡幾乎沒有合眼,他利用這寶貴的時間,再次詳細推演整個計劃的每一個環節。疑兵能否成功吸引曹仁?敢死隊能否在戒備森嚴的曹營中製造足夠的混亂?劉琦和劉備接到消息後,會作何反應?蔡瑁得知劉表死訊泄露,又會采取何等激烈的措施?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都可能導致全盤皆輸,甚至加速南陽的滅亡。
時間在煎熬中流逝。日頭漸漸升高,鷹嘴澗內卻感覺不到多少暖意,穀外的曹軍大營依舊沒有什麽大規模的異動,隻有巡邏的隊伍更加頻繁,哨卡似乎也增加了不少,顯示出曹仁的警惕性提到了最高。
午後,派往野狐嶺的聯絡人員帶回了消息,郭大部兩千餘人已全員出動,正利用山林掩護,向落雁坡方向運動,預計傍晚前可抵達指定位置隱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切,都在按照計劃推進,但也如同在萬丈懸崖上走鋼絲,隨時可能墜入深淵。
傍晚時分,夕陽的餘暉再次將鷹嘴澗的崖壁染成淒豔的紅色。約定的出擊時刻即將到來。徐凡和郭大各自率領著一百名精心挑選的敢死隊員,集結在穀內最隱蔽的一處角落。所有人都換上了便於夜行的深色衣物,臉上塗著泥灰,眼神中閃爍著赴死的決絕與一絲興奮。他們檢查著隨身的兵刃和引火之物,氣氛凝重得如同即將噴發的火山。
林凡親自為他們送行。他沒有多說什麽鼓舞士氣的話,隻是走到每一個小隊麵前,目光從那些或年輕或滄桑的臉龐上掃過,重重地拍了拍帶隊軍官的肩膀。
“活著回來。”他最終隻說了這四個字,聲音低沉,卻重於千鈞。
徐凡和郭大抱拳,深深一躬,隨即轉身,手臂一揮,兩支敢死隊如同融化的墨跡,悄無聲息地消失在鷹嘴澗複雜的岩縫與灌木叢中,他們將利用夜色和地形的掩護,分別向曹軍大營的兩處要害潛行而去。
林凡站在原地,久久未動,直到他們的身影徹底被暮色吞沒。他抬起頭,望向西北方向落雁坡的天空,仿佛在等待著什麽信號。
石韜走到他身邊,低聲問道:“軍師,落雁坡那邊……何時發動?”
“等。”林凡隻回了一個字,目光依舊緊盯著遠方,“等曹仁的注意力被徹底吸引過去,等徐凡和郭大他們……製造出足夠的混亂。”
夜色,如同巨大的猛獸,徹底張開了它的口,將整個大地吞噬。鷹嘴澗內外,一片死寂,唯有風聲嗚咽,仿佛在為即將到來的血戰奏響序曲。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每一刻都漫長得如同一個世紀。穀內的南陽軍民,幾乎能聽到自己心髒狂跳的聲音。
突然!
西北方向,落雁坡所在的遠山背後,毫無征兆地亮起了大片大片的火光!緊接著,震耳欲聾的戰鼓聲、號角聲、以及無數人發出的呐喊衝殺聲,順著山風隱隱傳來!那聲勢,仿佛有數萬大軍正從山後殺出,直撲曹軍側翼!
幾乎在同一時間,曹軍大營的方向,也猛地騰起了兩處衝天的火光!一處位於大營偏後的位置,火光尤其猛烈,映紅了小半個夜空,隱約還能聽到戰馬驚恐的嘶鳴與人群的慌亂叫喊!另一處火光稍小,但位置似乎更靠近中軍!
成了!疑兵動了!敢死隊也得手了!
鷹嘴澗內瞬間沸騰起來!所有的擔憂、恐懼都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帶來的狂喜所取代!
“軍師!成了!他們成功了!”將領們興奮地衝到林凡身邊。
林凡的臉上也終於露出了一絲如釋重負的笑容,但他依舊保持著冷靜,厲聲下令:“傳令全軍!按照預定方案,第一梯隊,立刻出穀,向東南方向,全速突擊!打通與宛城的聯係!”
“第二梯隊,隨我斷後!我們要讓曹仁以為,我們要趁機突圍!”
“諾!”
然而,就在南陽軍士氣大振,準備依計行事之時,一名負責監視穀外曹軍動向的哨探,連滾爬爬地衝到林凡麵前,臉上帶著極度的驚恐,聲音顫抖得幾乎無法成語:
“報……報軍師!大……大事不好!穀外……穀外出現大批軍隊,看旗號……是……是蔡瑁的荊州兵!他們……他們把我們的出口,徹底堵死了!”
林凡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
喜歡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請大家收藏:()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