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迷霧深鎖,暗潮迭起

字數:5208   加入書籤

A+A-


    馬謖絕筆信上的字跡,如同燒紅的烙鐵,燙得林凡心頭劇震。江東?密約?勿使劉林合流?每一個詞都像是一塊沉重的巨石,投入本就暗流洶湧的江心,激起千層浪。
    他反複審視著那被江水浸染得有些模糊的字跡,確認是馬謖親筆無疑。信中的絕望與警示,絕非作偽。這意味著,襲擊馬謖的幕後黑手,除了蔡瑁和神秘的“鬼影”組織,竟然還可能牽扯到江東孫權!
    這簡直匪夷所思!孫劉聯盟正值蜜月期,共抗曹操才是當務之急,孫權為何要暗中對劉備的使者下手?這“密約”又是與何人所立?目的難道真是為了阻止他林凡與劉備勢力的進一步聯合?
    無數的疑問在林凡腦中盤旋,讓他感到一陣寒意。如果連江東都不可信,那這荊襄之地,還有誰是可以依靠的盟友?
    “廣元,此事還有誰知道?”林凡壓下心中的驚濤駭浪,沉聲問石韜。
    石韜神色凝重地搖頭:“除了那送信的老漁夫和報信人,隻有我與軍師知曉。我已囑咐報信人嚴守秘密,並給了他一些銀錢,讓他回去告訴老漁夫,務必照顧好那位傷者,但絕不可對外聲張,日後必有重謝。”
    “做得對。”林凡點頭,馬謖還活著的消息,此刻絕不能泄露出去,否則必然引來敵人更瘋狂的滅口行動。“立刻加派人手,由韓浪親自帶隊,秘密前往那個漁村,將馬謖和那位老漁夫一家,全部轉移到我們絕對控製下的安全地點,嚴加保護!記住,要絕對隱秘,不能走漏半點風聲!”
    “是!我這就去安排!”石韜深知事關重大,立刻轉身離去。
    帳內再次隻剩下林凡一人。他踱步到地圖前,目光在夏口、烏林、襄陽、江東之間來回移動。馬謖的信,像是一塊關鍵的拚圖,雖然帶來了更深的迷霧,卻也隱約勾勒出一個更龐大、更危險的陰謀輪廓。
    蔡瑁、“鬼影”、江東……這三者之間,究竟存在著怎樣的聯係?是相互利用,還是各有圖謀?而他自己,以及他所在的這支力量,在這個巨大的漩渦中,又該如何自處,如何破局?
    林凡強迫自己冷靜下來,開始梳理現有的線索。
    首先,蔡瑁的嫌疑依舊最大。死士的“蔡”字線索,鹿門山據點的位置,都指向他。他既有動機阻止林凡探查地宮、破壞聯盟),也有能力調動精銳力量。
    其次,“鬼影”組織深不可測。他們與古老遺物、“魏”“兗”之謎相關,活動隱秘,能量巨大。他們可能利用蔡瑁,也可能獨立行動,其終極目的至今不明。
    而現在,又加上了江東這個變數。孫權為何要插手?是為了在孫劉聯盟中占據更主導的地位,不希望看到劉備一方因為與他林凡的聯合而實力增強?還是與那“密約”有關,這“密約”的對象,難道是……曹操?!
    想到這裏,林凡自己都嚇了一跳。但並非沒有可能!曆史上,孫權在赤壁之戰前確有搖擺,甚至一度考慮投降曹操。若在這個時空,孫權暗中與曹操有所勾連,約定共同瓜分荊州,那麽襲擊劉備的使者、破壞劉林聯合,就完全說得通了!
    這是一個足以顛覆整個戰局的可怕推測!
    林凡感到後背一陣發涼。如果這個推測成立,那麽所謂的孫劉聯盟,從根子上就充滿了背叛與算計!劉備和諸葛亮,知道嗎?
    他必須盡快將這個消息,以最穩妥的方式,傳遞給諸葛亮。但馬謖的信是孤證,僅憑此還不足以取信於人,反而可能被江東反咬一口,說他挑撥離間。
    他需要更多的證據。
    就在這時,親衛通報,派往鹿門山繼續監視的暗哨有緊急消息傳回。
    “軍師,我們按照您的吩咐,在石灰窯據點被搗毀後,並未撤離,而是在外圍更隱蔽處設下暗哨。”一名渾身沾滿草屑泥土的斥候低聲匯報,“就在今日拂曉,我們發現有一小隊約五六人,黑衣蒙麵,身手矯健,悄悄摸回了那片區域。他們似乎在廢墟中翻找什麽,停留了約半個時辰,然後迅速離去,方向……是朝著漢水而去,看樣子是想走水路。”
    “可曾跟蹤?”林凡急問。
    “跟了。但他們非常警惕,在林中繞了許久,我們的人怕打草驚蛇,不敢跟得太近,最後……跟丟了。不過,在他們停留過的地方,我們找到了這個。”斥侯說著,從懷中取出一個小布包,小心翼翼地打開。
    裏麵是一小撮泥土,泥土中混雜著幾片極其細微的、亮晶晶的紫色晶體碎片,在燈光下反射著詭異的光芒。
    “這是……?”林凡撚起一點,放在鼻尖聞了聞,有一股淡淡的、類似檀香又帶著腥氣的怪異味道。他從未見過這種東西。
    “屬下也不知是何物,但覺得蹊蹺,便帶回來了。”斥候道。
    林凡小心地將這些紫色晶體碎片收好。這或許是“鬼影”組織急於找回的東西,也可能是新的線索。
    接連而來的信息,讓林凡感覺腦袋有些發脹。他需要時間消化和判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下午時分,夏口方向再次有船駛來。這一次,來的不再是董厥那樣的中層官吏,而是諸葛亮身邊最親信的侍衛統領,陳到。他帶來的,是諸葛亮親筆所書的絹信。
    陳到麵色冷峻,將信交給林凡後,便肅立一旁,沉默不語,但那無形的壓力,卻比之前的董厥更甚。
    林凡展開絹信,諸葛亮的字跡清秀而有力,內容卻如同冰錐,刺入他的心間。
    “林軍師台鑒:幼常之事,亮心甚痛之。董厥、蒯鈞先後往返,言及各執一詞,真相撲朔。然幼常失蹤於烏林之畔,軍師麾下死士之跡牽連蔡瑁,此皆不爭之事實。聯盟重於泰山,然信任如累卵。亮需軍師予一明確交代:幼常生死下落,刺客幕後主使,究竟為何?若三日內,軍師仍無法查明真相,給亮一個信服之答複,為聯盟大局計,亮隻能提請我主,暫緩與軍師之一應合作,並提請吳侯,共議烏林防務之歸屬。事關重大,望軍師慎之,重之。諸葛亮,手書。”
    信中的意思再明白不過——諸葛亮給了他最後通牒!三天之內,必須查出真相,給出交代,否則,劉備方麵將暫停與他的合作,甚至可能聯合孫權,強行接管烏林!
    壓力如山崩海嘯般襲來!
    諸葛亮此舉,既是迫於內部壓力馬謖派係、元老將領的質疑),也是為了維護聯盟的表麵穩定,必須有人為此事負責。而他林凡,這個身份微妙、根基尚淺的外來者,無疑是最合適的“責任人”。
    林凡握著絹信的手,微微顫抖。不是因為恐懼,而是因為一種巨大的憋屈和憤怒。他同樣是受害者,也在竭力調查真相,卻要獨自承擔如此巨大的壓力。
    但他知道,憤怒解決不了問題。諸葛亮給了他三天時間,這既是壓力,也是最後的機會。
    他必須在這三天內,找到突破口!
    “陳將軍,”林凡抬起頭,目光平靜地看向陳到,“請回複諸葛軍師,林凡……領命。三日之內,必給他一個答複。”
    陳到深深看了林凡一眼,抱拳一禮,沒有多言,轉身離去。
    送走陳到,林凡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憊,但眼神卻愈發銳利。他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了。
    他將石韜、徐凡、以及剛剛執行任務回來的韓浪再次召集起來。
    “情況諸位都已知曉。”林凡的聲音帶著一絲沙啞,卻異常堅定,“我們隻有三天時間。三天內,必須找到確鑿的證據,指向真正的凶手,至少,要能洗清我們身上的嫌疑,給諸葛軍師一個能夠安撫內部的交代。”
    眾人麵色凝重,都知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韓浪,馬謖那邊情況如何?”
    “回軍師,已經安全轉移到一個秘密據點,有我們的人十二個時辰看守,大夫也看過了,傷勢很重,失血過多,加上江水浸泡,高燒昏迷,但性命應該無礙,隻是何時能醒,不好說。”
    指望馬謖醒來指認凶手,短時間內是不現實了。
    “徐凡,水寨防務如何?可能頂住來自任何一方的壓力?”
    “軍師放心!弟兄們都知道到了緊要關頭,人人用命!水寨固若金湯,就算蔡瑁或者江東來犯,也能叫他們崩掉幾顆牙!”徐凡拍著胸脯保證。
    “好!”林凡點頭,目光最後落在石韜和韓浪身上,“廣元,你繼續動用所有關係,盯緊襄陽蔡府和江東使者的一切動向,任何蛛絲馬跡都不要放過!韓浪,你帶上幾個最機靈的兄弟,還有這個——”他將那包含有紫色晶體的泥土遞給韓浪,“你們想辦法,混進襄陽城!重點查兩件事:一,蔡瑁府中近日是否有陌生人出入,尤其是受傷的,或者行為詭異的;二,想辦法查清這紫色晶體到底是什麽東西,從哪裏來的!這可能是我們翻盤的關鍵!”
    “混進襄陽?現在?”韓浪有些遲疑,“軍師,此刻襄陽必定戒備森嚴……”
    “正因為戒備森嚴,才是燈下黑!”林凡眼中閃過決絕的光芒,“他們定然想不到,我們敢在這個時候派人潛入!記住,你們的任務是探查,不是動手,一旦有所發現,立刻撤回!”
    “是!”韓浪和石韜齊聲應道。
    眾人領命而去,分頭行動。林凡獨自站在帳中,望著窗外漸漸沉下的夕陽,將天空染成一片血色。
    三天!他隻有三天時間!所有的線索都指向不同的方向,真相隱藏在重重迷霧之後。他就像在走鋼絲,一步踏錯,便是萬劫不複。
    他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再次攤開地圖和所有的線索記錄,試圖從這紛亂如麻的局勢中,找出那根最關鍵、最能破局的線頭。
    夜色,悄然降臨,籠罩著危機四伏的烏林。而一場更加隱秘、更加危險的暗戰,才剛剛拉開序幕。
    喜歡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請大家收藏:()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