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武陵風起,蠻族叩關

字數:5302   加入書籤

A+A-


    竟陵的秋日,天高雲淡,正是收獲的季節。城外的田野裏,金黃的稻浪隨風起伏,農人們帶著豐收的喜悅,揮汗如雨地搶收著沉甸甸的稻穗。城西市集依舊喧囂,商旅往來,似乎一切都沿著“內修政理”的藍圖穩步向前。
    然而,這份來之不易的平靜,被一份來自南方、沾染著烽火與血腥氣的急報驟然打破。
    傳令的斥候幾乎是滾鞍落馬,渾身塵土,甲胄上還帶著幹涸的血跡,他手持一枚插著代表“萬分緊急”紅色翎羽的竹筒,嘶啞著喉嚨,一路高喊著“武陵急報!”,不顧一切地衝進軍師府。
    “主公!武陵急報!”斥候撲倒在地,雙手將竹筒高高舉起,氣息粗重,臉上滿是驚惶與疲憊。
    林凡正在與徐庶核算秋收後可能的糧草結餘,聞聲豁然起身。親衛上前接過竹筒,驗看封印無誤後,迅速拆開,將其中一卷帛書呈給林凡。
    帛書上的字跡潦草,顯然是在極度倉促和緊張的情況下寫就,落款是武陵太守金旋。內容更是觸目驚心:
    “漢壽侯、軍師林公台鑒:今有武陵蠻首沙摩柯,凶頑桀驁,不服王化,聚五溪蠻眾數萬,悍然作亂!其部已攻破孱陵,屠戮官吏,兵鋒直指臨沅!旋雖率郡兵竭力抵抗,然蠻兵勢大,悍不畏死,兼之熟悉山林,我軍屢戰不利,臨沅危在旦夕!蠻兵所過之處,燒殺搶掠,廬舍為墟,百姓流離,慘不忍睹!旋懇請侯爺、軍師念在同為漢臣,唇亡齒寒,速發援兵,救武陵百姓於水火!武陵若失,荊南震動,恐非竟陵之福也!切切!武陵太守金旋,泣血拜上!”
    林凡將帛書遞給麵色凝重的徐庶,沉聲問道:“信使何在?詳細情況如何?”
    那斥候掙紮著爬起來,單膝跪地,喘息著補充道:“稟……稟主公!小人離開臨沅時,蠻兵已至城下三十裏!漫山遍野,皆是蠻兵旗幟,呼嘯之聲震動山林!那沙摩柯,使一柄鐵蒺藜骨朵,勇不可當,金太守麾下無人能敵!蠻兵多以毒箭、藤牌、短矛作戰,於山林間來去如風,我軍……我軍實在難以抵擋!太守大人命小人拚死突圍,言……言若援兵不至,臨沅必破,武陵必失!”
    軍師府正廳的氣氛,瞬間變得肅殺。豐收的喜悅被這突如其來的邊警徹底衝散。
    徐庶快速看完帛書,眉頭緊鎖:“沙摩柯……此人乃是五溪蠻中最具威望和實力的首領,麾下蠻兵確實驍勇善戰,尤擅山地叢林作戰。隻是其部向來散居深山,與郡縣雖有摩擦,卻鮮少有如此大規模、目標明確的攻城略地之舉。此事,必有蹊蹺!”
    龐統也被緊急召來,他撚著胡須,小眼睛裏精光閃爍:“元直兄所言極是。沙摩柯雖勇,卻非無謀之輩。此時作亂,時機拿捏得頗為‘巧妙’啊。我竟陵初定,劉備在江陵立足未穩,江東孫權內部權力交替……他偏偏選在這個三家都無暇他顧的時候,傾巢而出,直撲郡治臨沅?若無人背後慫恿許諾,統,不信!”
    林凡走到廳中懸掛的荊襄輿圖前,目光落在武陵郡的位置。武陵郡地處荊南,西接益州,南臨群蠻,地域廣闊但開發程度低,山地丘陵遍布,確實是蠻族聚居之地。其郡治臨沅若失,則整個武陵郡可能盡落蠻族之手,屆時,不僅荊南門戶洞開,蠻兵甚至可能北上威脅到林凡所在的南郡地區,或者西進攪亂劉備剛剛接手的宜都等地。
    “墨衡!”林凡沉聲喝道。
    一直如同影子般侍立在角落的墨衡立刻上前:“屬下在。”
    “動用一切在武陵及周邊的情報網絡,我要在最短時間內知道,沙摩柯為何突然反叛!背後是否有曹操,或者……其他勢力的影子?金旋此人風評如何?武陵本地士族對蠻族、對金旋、對劉備是何態度?”林凡語速極快,命令清晰。
    “遵命!”墨衡領命,身影迅速消失在門口,去調動“暗羽”的力量。
    林凡又看向徐庶和龐統:“元直,士元,依你二人之見,我們該如何應對?”
    徐庶沉吟道:“武陵求援,於情於理,不可不救。唇亡齒寒並非虛言。若坐視武陵陷落,蠻兵勢大,下一步很可能便是寇擾我南郡邊境,屆時我竟陵將永無寧日,內政建設亦將毀於一旦。且救援武陵,亦是彰顯主公仁義,收攏荊南民心之良機。隻是……如何救,派多少兵,以何種名義救,需仔細斟酌。尤其……江陵的劉皇叔,絕不會對此事坐視不理。”
    龐統嘿嘿一笑,接口道:“救,自然要救!但怎麽救,大有文章可做。劉備在江陵,名義上仍是客軍,依附劉琦。武陵乃荊州屬郡,他出兵名正言順。而我竟陵,雖得劉琦表奏,畢竟位份未明。直接出兵武陵,恐惹非議。此其一。其二,救援途中,必過劉備勢力範圍,或與其轄地接壤,如何協調?是各自為戰,還是協同進軍?若協同,誰為主,誰為次?這其間,牽扯太多。”
    就在這時,又一名親衛入內稟報:“主公,江陵劉皇叔遣使求見,言有要事相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林凡與徐庶、龐統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果然如此”的神色。劉備的反應,同樣迅速。
    來自江陵的使者是孫乾,他麵帶憂色,禮節周全後,便直接道明來意:“林軍師,徐先生,龐先生。想必武陵蠻亂之事,諸位已然知曉。我主玄德公聞訊,憂心如焚。玄德公言,武陵乃荊州國土,蠻族作亂,屠戮漢民,凡我漢臣,皆有守土安民之責。玄德公已決意發兵救援武陵,特遣乾前來,一則通報此事,二則……武陵地處荊南,與竟陵、江陵皆有關聯,不知林軍師對此事,有何看法?若能同心協力,共平蠻亂,則荊南幸甚,百姓幸甚!”
    孫乾的話說得滴水不漏,既表明了劉備出兵的態度,又將問題拋給了林凡,試探竟陵方麵的意向。
    林凡心中冷笑,劉備這是想占據道義製高點,同時摸清自己的底牌。他麵上卻不動聲色,溫和道:“公佑先生所言極是。守土安民,林某義不容辭。武陵之事,林某亦剛得知,正與元直、士元商議。金太守求援信已至,竟陵斷無坐視之理。隻是具體如何出兵,兵力多寡,進軍路線,尚需詳細籌劃。不知玄德公打算派遣哪位將軍,率多少兵馬前往?”
    孫乾答道:“關雲長將軍將率五千精兵,即日啟程。隻是……通往武陵之便捷官道,需經過孱陵以北,此地目前雖無明確歸屬,但毗鄰竟陵勢力範圍。為免誤會,暢通軍機,玄德公希望,林軍師能予以關將軍部通行之便。”
    圖窮匕見。劉備不僅要出兵,還要借道!這“通行之便”四字,看似客氣,實則暗藏機鋒。若林凡應允,則等於默認了劉備軍在自己勢力邊緣的自由通行權,後患無窮;若不應允,則立刻被扣上“不顧大局,阻撓平亂”的帽子。
    龐統在一旁忽然插言,笑道:“公佑先生,關將軍虎威,天下皆知,統等仰慕已久。隻是這蠻亂起因未明,沙摩柯並非蠢人,驟然興兵,恐有隱情。我竟陵‘暗羽’已全力探查,不日或有消息。不若我等先厘清亂源,再定行止?況且,救援武陵,路徑非隻一條。關將軍自江陵出發,可走南線;我竟陵若出兵,亦可自北線而下,兩路並進,使蠻首尾不能相顧,豈不更妙?”
    孫乾聞言,麵色微變,龐統這話,既點出了蠻亂可能有幕後黑手暗示劉備或他方可能牽扯),又婉拒了借道,還提出了分進合擊的策略,可謂犀利。
    林凡順勢道:“士元之言,亦是我意。公佑先生可先回複玄德公,竟陵必救武陵,然需稍作準備,並查明亂源。具體進軍方案,待我這邊籌劃停當,再派人與玄德公及關將軍商議,如何?”
    孫乾見林凡態度明確,且理由充分,知道無法強求,隻得拱手道:“既如此,乾便如此回複我主。望林軍師早定良策,共平蠻患。”
    送走孫乾,廳內氣氛更加凝重。
    天色漸晚,墨衡的身影再次無聲無息地出現在廳內,他臉上帶著一絲風塵仆仆,但眼神銳利。
    “主公,兩位先生。‘暗羽’已有初步回報。”墨衡的聲音依舊平靜,但內容卻石破天驚,“綜合多方信息,基本可以確定三件事。”
    “第一,約兩月前,曾有自稱來自北方的商隊,深入五溪蠻地,與沙摩柯有過秘密接觸,饋贈了大量布帛、鹽鐵乃至兵器。其後,沙摩柯部落便開始頻繁異動。”
    “第二,武陵太守金旋,為人苛急,去歲曾因增收‘蠻稅’與沙摩柯部發生衝突,扣押了沙摩柯的弟弟,其弟不久後死於獄中。此事乃此次蠻亂導火索。”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們潛伏在江陵的人發現,就在蠻亂爆發前數日,有行蹤詭秘之人,曾在江陵散布謠言,言說……金旋之所以敢如此對待沙摩柯,是因得到了竟陵林軍師的暗中支持,意在擠壓蠻族生存空間,為日後奪取武陵鋪路!”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
    徐庶拍案而起:“好歹毒的計策!這是要禍水東引,將沙摩柯的怒火引到我竟陵頭上!”
    龐統眼中寒光暴漲:“北方商隊?哼,除了曹操的‘校事府’,還能有誰!他們先是挑動金旋與蠻族的舊怨,再散布謠言,讓我竟陵成為蠻族複仇的目標!如此一來,無論我等救或不救武陵,都將陷入被動!若救,則可能與滿腔怒火、認定我等是仇敵的沙摩柯死戰,消耗實力;若不救,則坐視蠻族坐大,危脅邊境,更失荊南民心!而劉備,則可趁勢以‘正義之師’介入武陵,收拾殘局!一石三鳥,真是好算計!”
    林凡負手而立,望著窗外沉沉的夜色,目光冰冷如刀。曹操的“軟刀子”,比他預想的來得更快,更狠,直接在他最需要穩定發展的後院,點起了一把大火。
    “司馬懿……校事府……”林凡緩緩吐出這幾個字,聲音裏帶著凜冽的殺意,“看來,我們是被人當成軟柿子,要先拿來立威了。”
    他猛地轉身,目光掃過徐庶、龐統、墨衡:“既然如此,這武陵,我們非去不可了!不僅要救,還要救得漂亮!不僅要平亂,還要將這盆髒水,給我原封不動地潑回去!沙摩柯……金旋……劉備……曹操……很好,這盤棋,我林凡,奉陪到底!”
    武陵的烽火,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在荊南激起了巨大的漣漪。竟陵與江陵,這兩股新興的力量,都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推到了風口浪尖。
    林凡站在輿圖前,手指重重地點在武陵郡的位置上,那裏已被人用朱筆標上了一個代表危殆的叉號。平靜的發展期已然結束,竟齡這頭蟄伏的幼獸,迎來了它崛起之路上的第一次真正考驗。是折戟沉沙,還是乘風化龍,便看此番荊南之行了。
    戰爭的陰雲,伴隨著蠻族的號角與中土梟雄的謀算,沉沉地壓向了荊襄大地。
    喜歡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請大家收藏:()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