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見識見識

字數:4972   加入書籤

A+A-


    從稱謂上來看,東宮六衛是太子的禁衛精銳,職掌東宮守衛。
    但熟知大唐軍事的人,都清楚東宮六衛絕非隻懂 “守衛東宮” 的普通禁衛。
    這支部隊的選拔標準堪比羽林衛,兵士多是從邊軍精銳中抽調而來,不僅擅長近身護衛,更精通騎兵突襲、陣地防禦等實戰戰術。
    甚至其中很多人,都是參與過當年平定劉黑闥、抗擊突厥等經典戰役的老兵。
    其實戰經驗,遠超一般宮廷衛隊。
    更關鍵的是,東宮六衛的將領多由太子心腹擔任,直接聽命於東宮,不受兵部直接調遣。
    堪稱太子李承乾手中,最核心的 “私兵力量”。
    按大唐規製,除非太子麵臨性命之憂,或有陛下親授的 “監國”“巡邊” 等特殊使命。
    否則東宮六衛是不得離開長安半步的,更別說六衛全員隨行。
    如今太子隻是來定襄 “犒賞三軍”,卻將這支部隊悉數帶出,明眼人一看便知。
    這絕非簡單的“護駕”。
    若隻為安全,朝廷的護糧軍隊,加上一規模的羽林衛隊便已足夠。
    何須動用六衛這等 “利刃”?
    這陣仗,哪裏是來犒賞三軍,反倒像是領兵出征。
    同時,也讓諸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陛下竟然還同意了。
    隻不過,在座的眾人都沒有把這個疑問說出口。
    他們都不是蠢人。
    就連看似粗魯耿直,善於戲謔他人的程咬金,也是外表粗獷,粗中有細,看待事物比誰都通透。
    坐在上首的李靖,對於眾人或是震驚,或是深思,或是沉默的神情,全都收入眼底。
    但唯有一人的表情,實在是過於平靜。
    反倒讓他覺得意外,就好像這件事,他已經事先知曉了一般。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我們的燕王殿下。
    李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落在李恪身上。
    這位年輕的親王,依舊從容品茶,神情恬淡得仿佛隻是在自家府上閑坐。
    而非身處在軍帳之中。
    就連方才聽到"東宮六衛"這般驚人的消息時,他也隻是眉梢微挑,隨即又恢複了那副雲淡風輕的模樣。
    這般超乎常理的平靜,讓李靖不由自主的想到。
    一個時辰前,李恪的貼身護衛來福,曾悄悄掀帳進來,在李恪耳邊低語了幾句。
    當時李靖並未在意,隻當是燕王麾下有尋常軍務稟報。
    畢竟李恪的封地,加上剛接管的定襄,瑣事事物本就繁多。
    可如今回想起來,來福當時的神情雖恭敬,卻帶著幾分急切。
    而李恪聽完後,也沒有處理尋常軍務那樣,直接道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或指示。
    隻是,簡單的點了點頭,表示已知曉,隨後便揮手讓來福退下,全程未多說一個字。
    如今想來,或許在那時,李恪就已得知太子將至,知曉東宮六衛隨行的事。
    隻是,至於沒有官方的傳訊,燕王李恪為何會比他這個節製全軍的大總管,還要提前得知這個消息?
    李靖的指尖在案幾上輕輕敲擊,腦海中閃過數個念頭。
    但一想到這裏是幽州地界,乃是李恪的封地所在之地。
    李恪在此經營數年,在此處根基深厚,耳目遍布各州郡,能提前得知消息也就不足為奇了。
    “總管,您在想什麽?”
    秦叔寶見李靖許久不語,忍不住開口問道.
    “是不是在擔心迎接太子一事?”
    李靖回過神,緩緩搖了搖頭,發出一聲爽朗的笑聲道。
    “這老夫倒不怎麽擔心,有燕王這位地頭蛇在,哪還輪得到我們這幾個老家夥操心。”
    說到這,他又故意朝著李恪抬了抬下巴,語氣帶著幾分調侃。
    “再說了,燕王既然早已知曉消息,想必心裏早就有了應對之策,在您的地盤上,咱們這些老家夥啊,隻需跟著燕王的步子走,保管錯不了!”
    這話一出,帳內原本凝重的氛圍瞬間緩和了不少。程咬金立刻接話,粗聲笑道。
    這話一出,帳內眾將都會意地笑了起來。
    衛孝傑更是拍掌附和道:“大總管說得對!有燕王是這幽州的‘地頭蛇’,太子殿下和東宮六衛肯定能夠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沒錯沒錯!燕王殿下可得把太子伺候好了,千萬別讓咱們的儲君在邊塞受了委屈!"
    麵對眾人的追捧,李恪聞言,唇角微揚,不緊不慢地放下茶盞。
    朝著眾人拱了拱手,謙虛地說道。
    "大總管和諸位說笑了。太子殿下奉旨犒軍,乃是代表朝廷,代表的是陛下。小王身為臣子,自當在太子殿下停留定襄期間,竭力服從太子殿下與大總管的安排。”
    麵對眾人的追捧,若是一般自控力差點的年輕人。
    被當朝名將們如此一頓吹捧,怕是早已喜形於色,順勢攬下籌備大權。
    可李恪是誰?是在封地數年如一日深耕細作、在突厥陣前敢以三千騎兵奇襲王庭的燕王。
    他早已不是那類被幾句誇讚就衝昏頭腦的毛頭小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深知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的道理的他。
    尤其眼下太子攜東宮六衛前來,本就帶著幾分微妙的針對意味。
    若是此刻還順著眾人的追捧與太子李承乾正麵對上,那才是傻。
    也會讓太子心生忌憚,平白為自己樹敵。
    所以他話裏話外都把 “服從” 二字擺在明麵上。
    既強調太子 “代表朝廷與陛下” 的正統性,又突出李靖 “大總管” 的主帥地位,把自己擺在 “協助者” 的位置上,既給足了兩人顏麵,也悄悄避開了
    一直默不說話的秦瓊秦叔寶,將李恪的心思看得通透,心中愈發欣賞李恪。
    從一名不見經傳的皇子,一步步走到今天這個位置,靠的不僅是戰功。
    更是這份遠超年齡的沉穩與通透。
    他想起多年前在長安初見李恪時的情形,那時這位皇子雖然才華橫溢,卻難免帶著幾分少年人的銳氣。
    而如今的李恪,已然懂得藏鋒守拙,將一身鋒芒盡數收斂在溫潤如玉的表象之下。
    為了不讓其他人,再把話題放到李恪身上。
    他適時開口,接過話頭,岔開話題道。
    “藥師,你怕不是又想偷懶,依我看,燕王這話在理,咱們都是為了朝廷辦事,哪有什麽‘誰的地盤’之說?”
    “再則,在場的人當中,你的官當得最大,又是節製全軍的大總管,迎接太子、統籌犒軍事宜,本就該由你拿主意。眼下燕王殿下年輕識淺,正該多跟著您學習曆練才是。”
    秦叔寶這話既給足了李靖麵子,又不動聲色地將話題從 “追捧李恪” 轉移到 “商議正事” 上,巧妙化解了可能讓李恪陷入的尷尬處境。
    帳內眾人一聽,紛紛點頭附和。
    畢竟李靖是主帥,由他統籌全局本就是天經地義,之前不過是被氣氛帶動,才故意吹捧了李恪幾句。
    程咬金自然明白秦叔寶的用意,加上程咬金本來也就非常欣賞喜歡。
    要不然,也不會在長安時,就與李恪一起合作做生意。
    他哈哈一笑,順勢接話。
    “二哥你這話說得在理!既然話都說到這份上,咱們今日就把分工定下來,免得日後手忙腳亂。”
    喜歡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麽當皇帝請大家收藏:()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麽當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