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挑釁

字數:8340   加入書籤

A+A-


    不要說程咬金,就連其他幾人,也對李恪的關禁閉,及其背後的處置方式生出了好奇。
    畢竟在軍中,士兵鬥毆多是按律打軍棍、罰苦役。
    這般隻關禁閉的懲戒,倒顯得新鮮又特別。
    柴紹見狀,接過程咬金的話道:“那不如咱們一起過去瞧瞧?”
    說話間,一行人的目光不由的看向李靖。
    倒不是說,沒有李靖的允許,他們幾位就不能前去一探究竟。
    隻是李靖身為大總管,又是此地職位最高之人。
    作為軍中主帥,他的態度自然也是眾人行動的風向標。
    李靖將眾人期待的目光盡收眼底,捋了捋頜下長須,眼中帶著幾分探究的笑意,緩緩開口。
    “既然諸位都有興致,老夫也想看看殿下這‘關禁閉’究竟有何不同。尋常軍中懲戒多靠皮肉之苦,若真是妥帖的法子,倒也值得咱們借鑒一二。”
    得到李靖的應允,眾人頓時來了精神。
    程咬金率先邁開大步,朝著眾兵士集結的空地走去,一邊走還一邊念叨。
    “俺倒要看看,這關禁閉比打軍棍能強到哪兒去,別是讓那些小子舒舒服服歇著就行!”
    李恪笑著跟在後麵,也不多做解釋。
    畢竟說再多再漂亮,也不如讓眾人親眼看一看來得實在。
    一行人很快走到這處集結的小校場。
    早已在食堂吃過午飯的趙鳴,見到李恪攜一眾軍中大佬走來,連忙快步上前行禮。
    “末將趙鳴,見過殿下、李總管,見過諸位大將軍!”
    這一次在他巡值期間,發生如此重大 的鬥毆事件。
    自然也由他負責處置後續事宜。
    李恪微微頷首,溫聲問道:“趙校尉,這些弟兄可都吃過午飯了?”
    趙鳴挺直腰板回道:“回殿下,都已經用過午飯,正準備按例關禁閉。”
    李恪聞言點了點頭,正準備跟趙鳴叮囑幾句。
    畢竟,這些府兵乃是第一次關禁閉,最好多安排點人看著。
    萬一情況不對,也好及時處理,免得節外生枝。
    卻不料,李恪還沒開口叮囑,在他和趙鳴中間,就多出一顆大大的腦袋來。
    隻見程咬金湊過來,粗裏粗氣的朝著趙鳴問道。
    “趙校尉是吧?那個是不是就是你們所謂的禁閉室,可不可以帶我們幾個參觀參觀。”
    聽到程咬金的話,趙鳴麵露難色,看了看李恪。
    李恪見狀,含笑著對趙鳴擺了擺手:“無妨,又不是什麽秘密,去吧!帶著諸位將軍過去看看便是。
    趙鳴這才老實的點了點頭,對著程咬金說道。
    “是!殿下、諸位總管、大將軍隨末將這邊來。”
    說罷,一招手。
    那邊犯了錯,安安靜靜站立,以周虎為首的燕王衛和以魯泰為首,一個營的定襄道士兵。
    全部跟著眾人身後,向著校場最西側,幾乎靠近定襄城城牆的幾排矮房走去。
    一行人光是走到禁閉室,差不多都花了近一盞茶的時間......
    這兩排低矮的營房,都是臨時整理出來的禁閉室。
    外牆剛用石灰刷過,看著幹淨規整,每隔幾丈就站著一名值守的燕王衛。
    李恪看著那些還留著濃烈石灰的房子,也是微微苦笑了一下。
    隻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按照燕王衛三千人的配置,需要的禁閉室也隻需要十幾二十間便足夠。
    畢竟平日裏大多數士兵多是遵規守紀,就連小規模需要關禁閉的情況,都很少見到。
    誰能想到,像這樣的情況。
    參與鬥毆的既有燕王衛的士兵,又有定襄道的府兵,前前後後加起來有近六百多人,固有的禁閉室根本不夠用。
    好在攻下定襄城,除卻那晚在刀下作了亡魂的,加上跟著頡利跑了數萬人。
    定襄城一下子空了近一半。
    其中除了廢棄的軍舍,還有不少的民房。
    趙鳴便帶著人挑了幾排地勢平坦、遠離主營區的矮房,簡單修繕後當作臨時禁閉室。
    這些房子原本就是用來放置物資,亦或者倉庫使用。
    是趙鳴趁著剛才午飯的時間,幾乎動用了近幾百名燕王衛,以及上千的俘虜,加急清理修繕出來的。
    到了一處禁閉室外,趙鳴率先走到門前,對著值守的親兵遞了個眼神,親兵會意,輕輕推開了虛掩的木門。
    “諸位總管、大將軍請看!”
    還以為李靖這些人,是為了檢查禁閉室是否合規、擔心士兵們受委屈,趙鳴指著其中一間禁閉室道。
    “這些禁閉室,雖然都是臨時搭建的。但都經過仔細檢查,沒有安全隱患,請諸位大將軍放心。”
    “裏麵的床褥都是新鋪的,比尋常營房的鋪位還軟和;每間房都留了通風的窗戶,夜裏會掛上草簾擋風,絕不會讓弟兄們凍著;角落裏還放了幹淨的便溺桶,每日會讓人按時送水送粗米淡飯,保證他們不受饑寒。”
    眾人順著趙鳴的指引看向屋內,發現所謂的禁閉室,使用麵積長度不超過一丈,寬度隻有半丈,室內高度也不高於一丈,窗戶隻有半截手臂長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每隔禁閉室都用厚厚的牆壁嚴格隔開,距離圍牆內側不少於兩丈距離。
    禁閉室內有一張隻夠平躺的小床,一個水袋,一個便溺口以及一個觀察口。
    除此之外,再無任何多餘之物。
    程咬金看得默默點了點頭:“這般狹窄,連轉身都難,待上三日確實煎熬。”
    秦叔寶卻注意到細節:“雖簡陋,但床褥厚實,通風也考慮到了。燕王殿下仁厚,即便懲戒也不失體恤。”
    柴紹指著觀察口問道:“這小窗作何用?”
    趙鳴忙答:“回柴都督,這是為了方便值守士兵隨時查看室內情況,確保受罰士兵安全。”
    話說到這裏,在親眼看到禁閉室之後。
    加上眼前這些人都不是什麽愚笨之人,基本上已經明白了這禁閉室的用處與其中妙處。
    隻是,在沒有看到關於關禁閉的結果,暫時還沒人急於下最終定論。
    見眾人已經觀察完畢,趙鳴看了一眼李恪,李恪見狀又把視線投向李靖。
    李靖自然明白李恪什麽意思,微微頷首,示意可以開始。
    於是,李恪這才對趙鳴說道。
    "趙校尉,可以開始了,但要記住,保持時刻的關注,既要嚴格執行軍規,也要留意他們的心理健康。"
    "末將明白!"趙鳴肅然領命。
    很快,在趙鳴的安排下,看著雙方士兵們開始依次進入禁閉室。
    就在李恪以為這件事,算是暫時告一段落。
    然而,不等他鬆口氣。
    那些國公爺,又把目光投向了李恪的燕王衛。
    先前所有人都被神神秘秘的禁閉室所吸引。
    在看到禁閉室之後,那種好奇心消退之後,這些久經沙場的國公爺,目光自然而然的就落到了燕王衛身上。
    這實際上也不能怪他們,這些國公爺都是帶兵打仗的老手,一輩子浸淫在軍營裏,對軍隊的成色最是敏感。
    先前隻聽說燕王衛戰力強悍,在攻下定襄城時立了大功,卻始終沒機會近距離瞧瞧這支隊伍的風貌。
    如今借著參觀禁閉室的由頭,倒是正好能夠近距離好好看看這支隊伍的成色。
    畢竟一支軍隊的紀律如何,不僅看戰時的勇猛,更看日常的紀律。
    以及平時的言行舉止、精神風貌,是鬆散懈怠,還是時刻緊繃;是各行其是,還是令行禁止。
    這些細節才最能體現一支隊伍的真正成色。
    麵對陣型鬆散,到處都在小聲交談的定襄道士兵。
    正在列隊等候的燕王衛士兵,始終保持著 “前後對齊、左右一線” 的隊列。
    沒有一人交頭接耳,連呼吸都透著沉穩。
    這樣一對比之下,兩隊士兵的紀律差距瞬間便凸顯出來,連空氣裏都仿佛多了幾分微妙的張力。
    “殿下這燕王衛,果然不同尋常。,單看這站姿、這紀律,作戰時的勇猛,姑且不知。”
    柴紹的聲音打破了寂靜,他負手而立,目光如炬地掃過燕王衛整齊的隊列。
    “單憑這份令行禁止的紀律,就堪稱精銳中的精銳。”
    這位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幼以任俠聞名。
    在李淵起兵後,便領馬軍總管一職,先登陷陣更是家常便飯。
    可以說,大唐軍隊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每一步成長他都看在眼裏、參與其中。
    大唐的所有精銳隊伍,就連當年虎牢關之戰,跟在李世民身後的三千五百選玄甲精兵,也不能像燕王衛這般,將 “紀律” 二字刻進每一個細節裏。
    倒也不是說,玄甲兵作戰不勇猛、紀律不嚴明。
    當年虎牢關之戰,三千五百玄甲兵如利刃般撕開竇建德的陣型,往來衝殺時陣型不散、指令不悖。
    那份戰場紀律,至今想起來都讓人心潮澎湃。
    可玄甲兵的紀律,更多是 “戰時緊繃”。
    一旦到了非戰時期,比如紮營休整、列隊待命時,總會有幾分鬆弛。
    日常列隊時總難免有幾分鬆散,有人會悄悄調整甲胄,有人會低聲與身旁人搭話,
    哪像眼前這些燕王衛,靜立如鬆,仿佛不是百十號人,而是一整塊嚴絲合縫的鐵板。
    “當年隨陛下征戰,我常對麾下說。”
    “馬快刀利是底氣,令行禁止才是根基。”
    柴紹收回手,轉頭看向李恪,語氣裏滿是認可。
    “可真正能做到‘非戰時亦如戰時’的隊伍,我今日才算真見著了。殿下能將一支新立不久的隊伍,打磨到這般地步,這份治軍能耐,比老夫當年強多了。”
    李恪連忙拱手:“柴公過譽了。比起柴公當年先登陷陣的功績,晚輩這點能耐,實在不值一提。”
    “你這小子,倒真是謙遜。”
    李恪聽到柴紹的誇讚,笑著擺手。
    “這有什麽好謙遜的,我老程要是也能帶出這麽一支隊伍,做夢都能笑醒!”
    一旁的程咬金粗著嗓子接話,眼神直勾勾地盯著燕王衛的隊列,滿是羨慕。
    “俺營裏的那些小子,平日裏操練倒還像模像樣,可一到休整時候,就跟脫了韁的野馬似的,要麽紮堆嘮嗑,要麽蹲在地上偷懶,咋說都改不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們要是能有燕王衛一半的紀律性,俺也不用天天跟在後麵念叨了!”
    對於程咬金的話,柴紹笑了笑,又看向燕王衛隊列,目光裏多了幾分期許。
    “好好帶這支隊伍,你的封地就在這北方,往後,大唐的北境安危,少不了要靠你和這支燕王衛撐起來。”
    柴紹這話說得意味深長,讓在場眾將都陷入了沉思。
    隻不過有對燕王衛讚賞的,自然也就有暗自疑慮的。
    “實話實說,燕王殿下的燕王衛看著十分的威武雄壯,但真正打起仗來,不知道能不能經得起硬仗的考驗?”
    站在人群末尾的恒安道行軍總管衛孝傑。
    不同於李靖、李績、柴紹這類“進攻型將領”將多以 “主動出擊、開疆拓土” 聞名。
    他是大唐貞觀軍事體係中,屬於那種 “專守型將領”。
    他在這次滅東突厥之戰中,承擔的是東路線的防禦任務。
    他與薛萬徹為暢武道行軍相互配合,徹底封死了突厥的東逃與外援通道。
    在這種 “六路聯動” 的巨大部署中,衛孝傑的鎮守作用可以說尤為關鍵。
    因為若幽州防線失守,頡利可汗可能聯合東部勢力卷土重來,將使唐軍前期戰果付諸東流。
    但這種防守型將領,就很難主動獲得軍功。
    對李靖、李績這些戰場大佬的功績,衛孝傑眼紅歸眼紅,羨慕歸羨慕,也不會產生什麽妒忌的心理。
    但對於李恪這個年輕到過分的皇子,這位老將難免有些破防。
    在酒宴上,當時就有些陰陽怪氣。
    隻不過,吃人嘴短,拿人手短,這般周到禮遇,讓衛孝傑縱有再多不忿,也實在沒法在酒桌上擺臉色。
    總不能剛喝了人家的酒,就轉頭戳人家的痛處,傳出去倒顯得自己小肚雞腸。
    此刻借著議論燕王衛的機會,這位老將終究沒壓下去,忍不住低聲抱怨了這麽一句話。
    這句話一出,在場的氣氛頓時變得有些微妙起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齊刷刷地匯聚過來,看向衛孝傑。
    接著,又看向李恪,他們都很好奇這位年輕殿下會如何回應這份直白的質疑。
    喜歡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麽當皇帝請大家收藏:()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麽當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