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修路

字數:6318   加入書籤

A+A-


    曹風不僅僅要興建縣學,更要興建府學。
    他要另起爐灶,培養屬於自己的各類人才,以發展壯大自己。
    當眾人在激烈討論此事是否可行,以及前景的時候。
    首席幕僚陸一舟緊攥著拳頭,難以抑製內心的興奮色。
    他現在已經能夠確定。
    自家小侯爺所圖甚大。
    以前小侯爺做的一些事兒或有越軌之處,然總體上尚算穩妥。
    可他現在打著興教化的名義,幹的卻是顛覆大乾朝廷的事兒。
    挖的是大乾朝廷的根!
    大乾朝廷名義上是皇帝一言九鼎。
    可實際上並不能做到一言九鼎。
    這許多事兒,必須權衡各方的利益。
    開國功勳軍將集團以及由豪族所扶持起來的文官集團對皇帝的權力是一個極大的掣肘。
    功勳將門把持著軍隊,文官們把持著地方。
    皇帝雖希望通過舉賢才的方式,提拔一些寒門出身的人,繞過文官集團。
    可實際上這一條路卻走不通。
    那些所謂的賢才真正寒門出身的人太少太少了,可謂是鳳毛麟角。
    時下能讀得起書的,皆為家境殷實之輩。
    這些人縱使進入朝堂,可也獨木難支,很快就會被拉攏進入文官集團。
    好在文官集團沒有武力,他們雖分享了一部分權力,卻也沒有能力造反。
    皇帝也需要文官集團製衡武將集團。
    因此,對於豪門大族子弟在各級衙門中的壟斷現象,皇帝隻能采取默許的態度。
    並非皇帝不願製衡,而是實在力不從心。
    治理天下需要讀書人,可讀書人都出自豪門大族。
    一旦不用這些人,那朝廷就得癱瘓。
    因此皇帝對文官集團的人那是既用又防。
    總而言之。
    文官集團是大乾的兩大支柱之一。
    如今,曹風意圖另辟蹊徑,直接培育出身底層的讀書人,這無疑是在動搖文官集團的根基。
    文官集團的中高層官吏,九成都是從豪門大族裏麵出來的。
    另外的一成雖出身底層。
    可想走到高層,也必須得到豪門大族的支持。
    得到文官集團的接納認可。
    否則他們想上位,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兒。
    現在曹風繞過了他們,自己培養人才。
    這相當於那些底層出身的人想當官。
    縱使不用去巴結豪門大族,不需要得到文官集團的認可和接納,也能出人頭地。
    自家小侯爺給了這些人出人頭地的機會。
    那他們肯定是對自家小侯爺感恩戴德。
    自家小侯爺在朝廷的勢力將會迅速膨脹。
    可以預見的是。
    皇帝也不會阻止此事。
    豪門大族暗中把持文官集團太久,對皇帝處處掣肘。
    皇帝也希望有新的力量上來。
    壓製豪門大族所把持的文官集團。
    自家小侯爺培養一批底層出身的人,與文官集團的人沒有任何牽扯瓜葛。
    皇帝非但不會阻止,說不定還會大力支持這一股新崛起的力量。
    自家小侯爺則是可以將自己的勢力觸角,滲入到大乾朝廷的各處去。
    自家小侯爺本就有功勳將門世家背景。
    若是在文官裏麵也有一股自己的勢力。
    那自家小侯爺想不飛起來都難!
    到時候自家小侯爺有了軍隊和文官的支持,這皇帝的寶座怕是要易主了!
    想到這裏,陸一舟就覺得興奮。
    當別人還在琢磨著此事耗費巨大的時候,陸一舟卻覺得這些人目光短淺了。
    自己小侯爺所圖謀的事兒,豈是他們能理解的?
    “我們遼西需要做的第二件事兒,那就是修路!”
    曹風宣布成立縣學堂和府學堂後,當即又提出了另外一項計劃。
    “要想富,先修路!”
    曹風說著,對著外邊擺了擺手。
    幕府的內務總管方圓忙帶人將一幅手繪的遼西地圖掛在了牆上?
    “諸位請看!”
    “這就是我遼西!”
    “我們遼西通往外界的隻有一條官道,還年久失修,破爛不堪。”
    “我們遼西商行的車隊雖派人將一些破損的地方臨時修補,可一旦遇到大雨,還是影響通行。”
    “這可萬萬不行!”
    曹風對眾人說:“這道路不好,那外界的錢糧布匹等就進不來。”
    “我們的皮毛、藥材、牛羊等好東西也運不出去。”
    “縱使能運出去,沿途消耗的也很大,不劃算!”
    “因此我們遼西想要富裕,那首先就要打通通往外界的通道,將路修好。”
    “隻要道路通暢了,那各家商號就能源源不斷地湧入我遼西,商貿繁榮了,百姓日子也能變好。”
    “不僅僅要修好通往外界的大路,聯通各縣的大路也要大力修整。”
    曹風指著手繪土地上的各縣說:“各縣如今的道路甚至難以通行馬車。”
    “這可不行!”
    “道路不暢,必將阻礙商隊的流通,也影響各縣百姓之間的交流與往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因此我們要修路!”
    曹風提出的修路計劃當即引起了眾人的討論。
    實際上修橋鋪路,本是朝廷的事兒。
    可遼西乃是邊境緩衝之地,朝廷不願意投資。
    當地的大戶雖也做一些修橋鋪路的善舉,可終究是能力有限。
    “小侯爺。”
    “這修路之事是造福百姓的好事,我是支持的。”
    知府孟學文道:“可這修葺道路需要大量人力物力。”
    “我遼西窮困,如今府庫內的錢糧不多,實在是有心無力呀。”
    “若是強行征發民夫去修路,必定會民怨沸騰,有損小侯爺您的名聲。”
    “此事不如緩一緩,等以後府庫的錢糧充裕的時候再去修整道路......”
    麵對知府孟學文的擔憂,曹風卻早已經準備好了應對之策。
    “此事緩不得。”
    曹風環顧眾人,緩緩開口。
    “修路之事,不用府庫錢糧,也不用強征民夫。”
    此言一出,眾人都滿頭霧水。
    不用府庫錢糧,不用強征民夫,那這道路難不成會自己修好?
    曹風看眾人疑惑不解的表情,他解釋了起來。
    “修路的錢糧我準備讓遼西商行出!”
    “遼西商行出錢糧,征募百姓修路。”
    “凡是修路的百姓,每天可管兩頓飯,得到十文錢的酬勞。”
    “如此一來,這人手的問題就解決了。”
    這話讓淩雲堡家主楊鶴有些皺眉。
    他楊家可是遼西商行的東家之一。
    讓遼西商行出錢糧,那意味著他楊家的利益會受到損失。
    餘下的族長家主們也都有類似的想法。
    這相當於讓他們出錢糧修路,他們內心是不情願的。
    “遼西商行出錢糧修路,也不白出。”
    曹風繼續道:“這道路修好後,以後我會允許遼西商行派人在各處道路設卡收費!”
    “凡是走這一條路的人,無論是普通百姓,亦或是商隊,都要給遼西商行交過路費。”
    “遼西商行可以通過收取過路費,將投入逐漸收回。”
    “道路修繕完畢,將極大便利各方通行。”
    “這可是兩全其美的好事。”
    “收過路費?”
    有人當即道:“那可攔路劫掠的山匪馬賊何異?”
    “非也非也。”
    “此二者豈能相提並論?”
    曹風笑著說:“遼西商行修路是投入了真金白銀的,他們收取過路費,那是為了不虧錢,收回成本。”
    “可山匪馬賊一文不出,他們攔路打劫那性質就不一樣。”
    有人又問:“萬一百姓和商隊不願意繳納過路費呢?”
    曹風笑著說:“就這麽一條路,他們不繳納過路費,那他們去鑽山林嗎?”
    “當然,這過路費不宜收取得過高,要讓過路的人能負擔得起,意思意思就行。”
    “這走的人多了,那收入自然就多了。”
    “除此之外,凡是給我們繳納過過路費的人,我們遼西軍將負責他們的安全!”
    “若是膽敢有人欺負他們,攔路打劫,我們遼西軍將出麵保護他們。”
    “那些不願意繳納過路費的,不在保護之列.......”
    喜歡皇上,您發配邊疆的廢物稱帝了!請大家收藏:()皇上,您發配邊疆的廢物稱帝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