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不敗將軍陳慶之—北伐北魏,白袍揚威

字數:2161   加入書籤

A+A-


    公元528年,北魏國內發生重大變故,權臣爾朱榮發動河陰之變,屠殺包括胡太後和小皇帝在內的兩千多名皇親重臣,北魏政局陷入混亂。北魏宗室北海王元顥為求自保,率部投降梁朝,並請求梁朝出兵助其北歸稱帝。梁武帝蕭衍出於戰略考慮,封元顥為魏王,並決定派兵護送其北歸。在選擇領軍將領時,梁武帝看中了表現出色的陳慶之。盡管此次任務極為艱險,以區區七千人深入北魏腹地幾乎等同於送羊入虎口,但陳慶之毅然接下了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公元529年四月,陳慶之被任命為假節、飆勇將軍,率領七千精兵護送元顥北歸。從此,開始了中國戰爭史上一次堪稱奇跡的軍事行動——白袍軍北伐。
    陳慶之的軍隊皆著白袍,成為其標誌性特征。慶之麾下悉著白袍,所向披靡。這支白袍軍隊雖然人數不多,但戰鬥力極強,而且紀律嚴明,深受百姓歡迎。
    北伐第一場重要戰鬥是滎城之戰。魏將丘大千即之前曾在潯梁被陳慶之擊敗的將領)此時擁有七萬重兵,分築九座城池抵禦梁軍。麵對十倍於己的敵軍,陳慶之從容不迫,指揮若定。他從早上發動進攻,到下午申時約4點),便已攻破三座堡壘。丘大千被陳慶之的威名和戰鬥力所震懾,率部投降。首戰告捷,白袍軍聲威大震。
    接下來,陳慶之率軍進抵考城今河南民權東北)。考城地勢險要,城四麵縈水,守備嚴固,魏征東將軍濟陰王元暉業率領二萬羽林軍駐守於此。元暉業自以為憑借考城的水勢天險,可以高枕無憂。
    然而,陳慶之出奇製勝,命浮水築壘,在水上構築浮壘,發動進攻,一舉攻陷考城,生擒元暉業,並繳獲戰車七千八百輛。這一戰,陳慶之再次展示了靈活變通的戰術思想,克服地理劣勢,以最小代價取得最大勝利。
    攻占考城後,陳慶之率軍西進,直指大梁今河南開封)。仍趨大梁,望旗歸款,大梁守軍見白袍軍旗,望風歸降。至此,梁軍已深入北魏腹地,兵鋒直指洛陽。
    北魏朝廷見局勢危急,急忙調兵遣將,集結重兵阻擊陳慶之。魏左仆射楊昱、西阿王元慶、撫軍將軍元顯恭率領禦仗羽林、宗子、庶子等精銳部隊,共計七萬人,據守滎陽。滎陽城堅池深,守軍精強,成為陳慶之北進路上的重大障礙。
    與此同時,魏將元天穆率領大軍趕來增援,先遣爾朱吐沒兒率領五千胡騎和魯安率領九千夏州步騎援助楊昱;又派爾朱世隆、王羆率領一萬騎兵據守虎牢關,切斷梁軍退路。元天穆與爾朱吐沒兒的前後部隊相繼而至,旗鼓相望,聲勢浩大。
    當時,滎陽久攻不下,而北魏援軍已至,梁軍腹背受敵,士眾皆恐,軍心震動。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頭,陳慶之展現出了卓越的領導才能和鼓舞士氣的智慧。
    他解鞍秣馬,集合將士,慷慨陳詞:吾至此以來,屠城略地,實為不少;君等殺人父兄,略人子女,又為無算。天穆之眾,並是仇讎。我等才有七千,虜眾三十餘萬,今日之事,義不圖存。吾以虜騎不可爭力平原,及未盡至前,須平其城壘,諸君無假狐疑,自貽屠膾。
    這番話既坦誠了當前的危機,又指出了唯一生路——在敵軍合圍前攻下滎陽。陳慶之的直率和勇氣感染了全軍,將士們聞言,無不振奮,一鼓悉使登城,僅一通鼓的時間,梁軍便全部登城進攻。
    壯士東陽宋景休、義興魚天湣等人逾堞而入,率先打開突破口,梁軍遂攻克滎陽。不久,魏軍在城外合圍,陳慶之親率三千騎兵背城逆戰,大破魏軍,魯安在陣前乞降,元天穆、爾朱吐沒兒單騎逃脫。梁軍繳獲滎陽儲存的物資,牛馬穀帛不可勝計。
    攻占滎陽後,陳慶之馬不停蹄,進赴虎牢關。爾朱世隆聞聽滎陽失守,陳慶之來攻,心膽俱裂,棄城而走。至此,北魏都城洛陽的門戶洞開。
    魏孝莊帝元子攸見大勢已去,倉皇逃離洛陽,奔往並州。北魏臨淮王元彧、安豐王元延明率百官,封存府庫,備法駕,迎接元顥入洛陽。元顥進入洛陽宮,禦前殿,改元大赦,正式稱帝。元顥為酬謝陳慶之,任命他為侍中、車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增邑萬戶。
    陳慶之率領七千白袍軍,從銍縣出發至洛陽,曆時十四旬約140天),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無前。創造了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奇跡。當時洛陽流傳著這樣的童謠: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意思是即便是著名的將領和龐大的軍隊,也無法阻擋白袍軍的兵鋒。
    喜歡曆史奇人傳請大家收藏:()曆史奇人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