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5章 七疏讓國1596-1606)

字數:2803   加入書籤

A+A-


    萬曆二十四年的冬天來得特別早。十月剛過,懷慶府已飄起細雪。鄭王府內,朱載堉守在父親病榻前,手中的藥碗微微發顫。朱厚烷的呼吸細若遊絲,這位曆經滄桑的老王爺,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仍緊握著兒子的手。
    “堉兒...”老王爺艱難地開口, “鄭藩重任...今後就要...”
    “父親放心。”朱載堉輕聲回應,卻避開了繼承的話題。他知道父親未盡之言,但他心中早已有了決斷。
    十一月丙辰,朱厚烷薨逝。按照《皇明祖訓》,作為嫡長子的朱載堉理應承襲鄭王爵位。消息傳出,懷慶府的士紳百姓都在期待新王的繼位大典。
    然而,就在喪禮結束後的第七日,朱載堉做出一件震驚朝野的事。他獨自走進書房,焚香沐浴後,提筆寫下了第一道《讓國疏》。
    “臣載堉謹奏:臣父既薨,理當嗣爵。然臣自幼鑽研律曆,誌在學術。且思太祖封建本意,在擇賢能...”字字懇切,句句真誠。
    奏疏送出後,立即在宗室中引起軒然大波。族老們紛紛登門勸諫:“世子乃嫡脈正統,豈可輕讓?”
    “那朱載璽乃是誣告先王之人的子孫,若讓其得爵,豈不令先王在九泉之下寒心?”
    朱載堉平靜地聽著眾人的勸說,待眾人說完,他才緩緩開口 “昔日光武帝不計前嫌,方得天下歸心。載璽雖出自旁支,然年少聰慧,品行端正。且當年之事,與他何幹?”
    三個月後,朝廷的批複尚未到來,朱載堉又上了第二道奏疏。這次他提出了更具體的理由“臣近年來潛心著述,《樂律全書》尚未完成。若承王位,必為政務所擾,恐難竟其功。”
    這道奏疏在京城引發了更大的反響。南京都察院禦史王國策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鄭世子讓國之舉,曠古高風,可比夷齊。其誌不在封爵,而在千秋。”
    然而,禮部對此事持謹慎態度。尚書羅萬化在朝議時表示: “宗室承襲,事關國體。若開此先例,恐致諸藩效仿,滋生事端。”
    於是,朱載堉的奏疏被留中不發。
    接下來的四年間,朱載堉又連續上了四道讓國疏。每一道都從不同角度闡述他的理由:從個人誌趣到國家大義,從學術研究到宗室改革。他的堅持開始打動一些朝臣,但也引起了更多非議。
    萬曆二十八年的一個春夜,朱載堉正在整理父親遺物時,發現了一封朱厚烷生前未寄出的奏疏草稿。上麵寫道“臣觀當今宗室之製,徒耗國帑,無益社稷。宜擇賢能,量才錄用...”
    讀到這裏,朱載堉淚如雨下。他終於明白,父親晚年也在思考宗室製度的改革。這個發現更加堅定了他讓國的決心。
    次日,他寫下第六道讓國疏,其中特別引用了父親的遺誌: “先王在時,嚐言爵祿乃朝廷公器,非臣子孫所宜世守。臣每念及此,未嚐不涕泣...”
    這道奏疏終於打動了萬曆皇帝。在召見內閣大臣時,皇帝罕見地表達了對朱載堉的讚賞:“鄭世子誌行高潔,殊為可嘉。”
    然而,宗人府的阻力依然存在。一些守舊宗室聯名上奏,指責朱載堉“違棄祖製,沽名釣譽”。
    麵對這些指責,朱載堉在第七道奏疏中寫下了流傳後世的名言:“君子之澤,五世而斬。臣以為,爵位非私產,當擇賢而授。若使不肖者嗣位,徒害百姓,辜負聖恩。”
    這道奏疏最終說服了朝野上下。萬曆三十年,皇帝特旨準奏,將鄭王爵位傳給朱載璽,並旌表朱載堉“讓國高風”。
    辭爵之後,朱載堉悄然離開居住了數十年的鄭王府,遷居懷慶府城東的一處普通宅院。這裏沒有王府的奢華,卻給了他最渴望的自由。
    在新的居所,他開始了一項前所未有的工作——用中原方言創作《醒世詞》。這些俚曲看似通俗,卻蘊含著深厚的科學道理。
    “諸位鄉親請看,”他在市集上向百姓演示, “這《山坡羊·十不足》說的便是人生哲理:逐日奔忙隻為饑,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綾羅身上穿,抬頭又嫌房屋低...”圍觀的百姓聽得津津有味。有人問道:“朱先生,這曲子裏說的,可是與您那新律一般,都含著天地至理?”
    朱載堉笑道:“正是。音律有數,人生亦有度。過猶不及,皆失其正。”
    在《醒世詞》中,他將深奧的科學知識化作淺白的歌詞。在《黃鶯兒·算盤歌》中,他教授珠算口訣;在《皂羅袍·觀星曲》中,他講解節氣變化。這些俚曲很快在市井間傳唱開來,成為普及科學知識的獨特載體。
    有時夜深人靜,朱載堉也會想起王府的往事。但他從不後悔自己的選擇。在給友人的信中,他寫道:“今雖居陋巷,而心遊天地。雖無爵祿,而得大自在。”
    萬曆三十四年,朱載堉完成了《醒世詞》的編纂。這部用中原方言寫就的俗文學經典,不僅成為明代文學的瑰寶,更開創了科學普及的先河。其中《山坡羊·十不足》一曲,因其深刻揭示人性弱點,至今仍在民間傳唱。
    而在懷慶府城的這處普通宅院裏,年近古稀的朱載堉又開始了一項新的研究——他要將畢生所學,編纂成更加係統的《樂律全書》。對他而言,讓出國爵不是終點,而是另一個起點。科學的探索,永遠沒有盡頭。
    喜歡曆史奇人傳請大家收藏:()曆史奇人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