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維打擊

字數:8795   加入書籤

A+A-


    上海國際會議中心燈火通明,巨大的全息投影在會場中央旋轉,勾勒出“天穹“工業互聯網平台的宏偉藍圖。蘇明遠的繼任者楊誌遠站在舞台中央,聚光燈下的他意氣風發。
    “今天,我們將開啟工業互聯網的新紀元!“楊誌遠的聲音通過環繞音響響徹全場,“為了構建更健康、更可持續的開發者生態,"天穹"平台正式推出"通天稅"模式......“
    在京郊倉庫的會議室裏,顏旭和團隊成員圍坐在投影屏前。當聽到“30%流水傭金“時,李芸手中的筆“啪嗒“一聲掉在桌上。
    “他們瘋了嗎?“張猛不敢置信地指著屏幕,“工業APP的利潤率才多少?“
    屏幕上,楊誌遠正在激情演講:“......這將確保平台持續為開發者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發布會現場,暗流湧動。
    前排就坐的某工業軟件公司CEO臉色鐵青,他側身對助手低語:“我們去年在通天平台上的流水兩個億,這意味著......“
    “六千萬的傭金。“助手快速計算著,“相當於我們全年利潤的三分之一。“
    後排的開發者區域更是炸開了鍋。一個年輕人猛地站起身:“這簡直是搶劫!“但立即被同伴拉回座位:“小聲點,我們的用戶可都在通天平台上。“
    楊誌遠似乎預料到了這些反應,他不慌不忙地宣布:“為扶持初創團隊,平台將推出"春雨計劃",為前六個月傭金減半......“
    “先養後殺。“倉庫會議室裏,顏旭冷冷地吐出四個字。
    發布會後的連鎖反應來得又快又猛。
    第二天一早,李芸就接到三家軟件開發商的電話,都是之前與旭日科技有過接觸的企業。
    “李總,你們那個開放聯盟還招人嗎?“其中一家企業的老板聲音急切,“通天這一手太狠了,我們得找條後路。“
    但更多開發者選擇了沉默。一家在通天平台上年流水過億的軟件公司老板在電話裏向顏旭訴苦:“顏總,不是我們不想加入你們的聯盟,實在是......用戶都在通天手裏啊。“
    這時,周教授拿著一份剛打印的報告走進來:“我讓研究生做了個測算,按照通天的抽成比例,平台上70%的中小開發者將陷入虧損。“
    “這就是平台壟斷的可怕之處。“顏旭站起身,在白板上畫出一個金字塔,“通天控製著用戶入口,開發者就像金字塔底端的奴隸,永遠在為塔尖的統治者打工。“
    更令人不安的消息在下午傳來。
    張猛急匆匆地拿著一份文件進來:“顏總,剛收到的消息,通天要求所有接入其平台的硬件設備,也必須繳納"數據通道稅"。“
    “什麽意思?“李思遠不解地問。
    “就是說,連我們這種做硬件模塊的,隻要數據通過通天平台傳輸,都要被抽成。“張猛把文件拍在桌上,“這是要通吃啊!“
    顏旭仔細閱讀著文件條款,突然冷笑一聲:“看這條,如果開發者同時在多個平台上線相同應用,通天有權將其下架。“
    “這是霸王條款!“李芸怒道。
    “但很有效。“顏旭指著文件上的數字,“你們算算,如果一個開發者想要逃離,他需要放棄多少用戶?“
    會議室裏一片沉默。每個人都在心裏計算著這個令人絕望的數字。
    傍晚,顏旭獨自在倉庫頂樓散步。
    夕陽的餘暉灑在斑駁的水塔上,遠處城市的輪廓漸漸模糊。他想起三年前,自己也曾被通天平台的宏偉藍圖所吸引,差點就簽下了那份生態合**議。
    手機震動,是陳瑾瑜發來的消息:“看到通天的新聞了。你們要堅持住。“
    他回複了一個簡單的“好“字,心裏卻泛起波瀾。在這個關鍵時刻,任何來自官方的態度都可能影響戰局。
    回到會議室,團隊還在激烈討論。李思遠提出一個想法:“我們可以趁這個機會,推出針對開發者的扶持計劃......“
    “不。“顏旭打斷他,“我們不做第二個通天。“他在白板上畫了兩個圓圈:“一個是要收30%稅的"天堂",一個是完全開放的"自由市場"。讓開發者自己選擇。“
    周教授若有所思:“但是我們的用戶規模......“
    “所以我們要聯合。“顏旭的目光掃過眾人,“聯係所有被"通天稅"壓迫的企業,告訴他們,在開放聯盟裏,每一分利潤都屬於創造價值的人。“
    深夜的倉庫裏,顏旭在工作台前擦拭著那架紫檀木算盤。
    算珠在燈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澤,就像他始終堅守的初心。他想起楊誌遠在發布會上那張誌得意滿的臉,想起開發者們敢怒不敢言的表情。
    “看,這就是我們拒絕接入其生態的原因。“他對著空蕩的倉庫輕聲說,聲音在夜色中格外清晰,“一旦上了它的船,定價權、利潤分配權,甚至數據主權,都不再屬於你自己。“
    窗外,一列貨運火車呼嘯而過,震得倉庫微微顫動。
    “這不是生態,“他的手指輕輕撥動算珠,發出清脆的聲響,“這是生態殖民。“
    在這個看似平靜的夜晚,一場關於工業互聯網靈魂的戰爭,已經悄然打響。而顏旭知道,這一次,他們不僅要為自己而戰,更要為所有被壟斷平台壓迫的中小企業而戰。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的觀光廳裏,楊誌遠站在百米高空,俯視著黃浦江兩岸的燈火。他手中把玩著一個銀灰色的工業網關,這是通天集團即將發布的“天穹之鎖“。
    “從明天起,“他對著身後的高管團隊說,“所有接入我們生態的設備,都要戴上這個"安全鎖"。“
    技術總監有些猶豫:“楊總,完全封閉底層API,會不會引起用戶反彈?“
    楊誌遠輕笑一聲,將網關輕輕放在茶幾上:“知道為什麽蘋果能成功嗎?不是因為開放,而是因為封閉。用戶要的不是選擇權,是安全感。“
    第二天清晨,顏旭被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吵醒。
    “顏總,出大事了!“北方重工劉工的聲音帶著罕見的慌亂,“通天發了通知,下代設備不再支持第三方模塊!“
    顏旭立即打開電腦,通天集團的公告赫然在目:“為保障工業數據安全,新一代網關采用安全增強設計......“
    公告用詞謹慎,但字裏行間透露著不容置疑的強勢。特別是一行小字引起了他的注意:“建議用戶采用通天雲服務全家桶,以確保係統兼容性。“
    “這是要趕盡殺絕啊!“匆匆趕來的張猛一拳砸在桌上。
    李芸快速瀏覽著公告:“他們給老用戶留了過渡期,但新項目必須用新設備。“
    第一個求救電話在午後來臨。
    “顏總,我是武鋼的老王。“電話那頭的聲音充滿焦慮,“我們新上的連鑄機,用的你們模塊,也在用通天平台做數據分析。他們這麽一搞,我們以後怎麽辦?“
    顏旭還沒回答,第二個電話又接進來:“顏總,我是大連港的小李,我們那個龍門吊監測係統......“
    一個下午,顏旭接了十幾個類似的電話。所有的客戶都陷入同樣的困境:既需要旭日科技在特定場景下的專業解決方案,又離不開通天平台的生態係統。
    最讓人憂心的是某軍工企業的總工深夜來電:“小顏,我們有個重點項目,本來計劃用你們的通信模塊。但現在上級要求必須通過通天平台做數據備份......“
    在通天集團的展示廳裏,楊誌遠正在向重要客戶演示新係統。
    “請看,“他指著大屏幕上的拓撲圖,“從傳感器到雲端,全程加密,無縫對接。如果使用第三方設備......“
    他故意停頓,點擊鼠標,屏幕上立即出現一個巨大的紅色警告標誌:“係統將無法保證數據安全性和穩定性。“
    一位客戶提問:“那我們現有的非通天設備怎麽辦?“
    “我們提供了遷移工具。“楊誌遠微笑,“當然,需要重新購買認證模塊。“
    會後,技術總監低聲問:“楊總,那個警告標誌是不是太......“
    “要的就是這個效果。“楊誌遠整理著袖口,“用戶需要被教育,什麽才是"正確"的選擇。“
    顏旭的倉庫裏,氣氛凝重。
    周教授戴著老花鏡,仔細研究著通天新網關的技術文檔:“他們在硬件層麵做了加密芯片,軟件層麵關閉了調試接口。這是要打造一個密不透風的堡壘啊。“
    李思遠嚐試用現有設備連接新網關,屏幕上不斷彈出兼容性錯誤。
    “他們用了數字簽名認證。“年輕的工程師沮喪地說,“沒有通天的授權,任何第三方設備都無法接入。“
    張猛忍不住罵了一句:“這哪是保障安全,這是在搞技術霸權!“
    顏旭始終沉默,手中的算珠發出規律的聲響。他突然問:“還記得我們為什麽選擇做工業通信嗎?“
    眾人一愣。
    “因為在這個領域,每個工廠都應該有權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工具。“顏旭的聲音很輕,卻字字清晰,“而不是被某個巨頭指定必須用什麽。“
    轉機出現在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
    深夜,顏旭接到一個陌生電話:“顏總,我是通天前工程師趙偉。我......我能提供一些技術細節。“
    半小時後,一個戴著鴨舌帽的年輕人出現在倉庫門口。他取出一個U盤:“這是新網關的認證協議分析。“
    趙偉的聲音帶著愧疚:“我實在看不下去他們這種做法。工業互聯網應該是開放的......“
    顏旭沒有立即去接U盤:“你為什麽要冒險?“年輕人抬起頭,眼中閃著光:“我父親是八級鉗工,他常說要給後來人留條路。通天這麽做,是在斷所有人的路。“
    送走趙偉後,團隊立即投入分析。果然,在認證協議中找到了突破口。
    “他們用的是動態密鑰認證。“李思遠興奮地說,“雖然加密很複雜,但並非無解。“
    顏旭卻按住他的手:“我們不做破解。“
    在眾人困惑的目光中,他緩緩道:“我們要做的,是打造一把更好的鑰匙。“窗外,曙光初現。新的一天,意味著新的戰場。在這個由技術構築的圍城裏,有人選擇鎖上門,有人選擇造鑰匙。而顏旭知道,真正的較量,才剛剛開始。
    暮色四合,顏旭獨自站在倉庫頂樓,手中拿著一份剛從行業情報渠道獲得的內部備忘錄複印件。蘇明遠的筆跡在夕陽下顯得格外刺眼:“要贏得戰爭,必須控製軍火。“
    樓下突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李思遠舉著平板電腦衝上來,臉色蒼白:“顏總,剛剛的消息,通天與英特矽、安謀達成了戰略合作!“
    顏旭的手指無意識地收緊,備忘錄的紙張在他手中微微發皺。他想起三年前第一次芯片斷供時的倉皇,但這一次,他感到的是一種更深沉的寒意——那是對整個產業未來的窒息感。
    深夜的緊急會議上,氣氛凝重得能擰出水來。
    周教授戴著老花鏡,仔細研究著合作公告的每一個字:“看這裏,"聯合研發麵向工業場景的專用AI芯片",這是直指我們的"琉璃芯"計劃啊。“
    張猛猛地站起來,在會議室裏來回踱步:“他們這是要把我們往死裏逼!現在市麵上能用的工業級AI芯片本來就不多......“
    “更可怕的是這個。“李芸指著公告附件裏的一行小字,“"排他性供應協議的選項"。這意味著隻要通天願意,他們可以獨占最先進的芯片產能。“
    顏旭始終沉默,手中的算珠發出細碎的聲響。他突然問:“我們的"琉璃芯"項目,現在用到多少家供應商的核心IP?“
    李思遠快速調出資料:“主要依賴安謀的CPU架構和英特矽的NPU設計。如果這兩家都被通天鎖定......“會議室裏一片死寂。
    第二天,壞消息接踵而至。上午九點,安謀的中國區總裁親自打來電話:“顏總,很遺憾地通知您,下一代的架構授權可能需要重新談判......“
    十點半,英特矽的銷售總監登門拜訪,語氣充滿歉意:“我們與通天的合**議中有優先供應條款,恐怕......“
    最致命的一擊來自下午。某芯片代工廠的代表在視頻會議中直言不諱:“通天包下了我們明年40%的先進製程產能。“
    掛斷視頻,李芸的聲音帶著絕望:“顏總,如果沒有合適的芯片,我們的下一代產品......“
    顏旭走到測試台前,拿起一個正在試產的“琉璃芯“樣品。指甲蓋大小的芯片在燈光下泛著冷冽的光芒,裏麵凝結著團隊三年的心血。
    “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他的聲音在空曠的倉庫裏回響,“這不是簡單的斷供,這是在扼殺我們未來的可能性。“
    在通天集團的戰略會議室裏,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楊誌遠站在巨大的電子地圖前,地圖上標注著全球芯片產業鏈的關鍵節點。他用激光筆指著幾個光點:“我們已經完成了對設計、製造、封測三個關鍵環節的布局。“
    一位高管提出疑問:“楊總,這樣的投入是否過於激進?“
    “激進?“楊誌遠輕笑,“知道台積電為什麽能成為台積電嗎?因為在所有人都猶豫的時候,他們選擇了all in。“
    他調出一份分析報告:“工業AI芯片的市場規模在未來五年將增長十倍。誰控製了芯片,誰就控製了工業互聯網的命脈。“
    顏旭的團隊開始了艱難的應對。
    周教授聯係他在中科院的舊識,尋找可能的替代方案。但反饋令人沮喪:“國內在工業級AI芯片領域,至少落後國際先進水平兩代。“
    李思遠嚐試修改設計,希望能用現有芯片實現目標性能。但測試結果顯示,功耗和發熱都嚴重超標。
    最讓人焦慮的是,幾個重要客戶開始詢問下一代產品的研發進度。北方重工的劉工在電話中憂心忡忡:“顏總,聽說通天已經在測試他們的專用芯片了,你們可不能掉隊啊。“
    這天深夜,顏旭在實驗室裏對著“琉璃芯“的架構圖發呆。手機震動,是趙振業發來的消息:“聽說你們遇到麻煩了?“
    顏旭猶豫片刻,回複:“比想象中更麻煩。“
    很快,趙老的電話直接打了過來:“小顏,知道為什麽我說這是軍備競賽嗎?因為真正的戰爭,從來不在戰場上。“
    轉機出現在一個意想不到的領域。
    李思遠在調試現有芯片時偶然發現,通過改進算法,可以在不增加算力的情況下提升30%的性能。
    “這意味著,“年輕的工程師興奮地說,“我們可能不需要最頂尖的芯片!“
    但這個發現很快被證明是杯水車薪。在接下來的全係統測試中,改進後的方案依然無法滿足下一代產品的需求。
    張猛忍不住發火:“我們就不能自己造芯片嗎?“
    “造芯片?“周教授苦笑,“你知道建一條芯片生產線要多少錢嗎?至少百億起步。“
    絕望的氣氛中,顏旭卻突然笑了。他拿起那份被揉皺的備忘錄,輕輕撫平:“蘇明遠說得對,要贏得戰爭,必須控製軍火。“
    他的目光掃過團隊成員:“既然買不到軍火,那我們就自己造。“
    倉庫裏安靜得能聽到每個人的呼吸聲。這個決定意味著,他們要將公司所有的資源,投入到一場勝算渺茫的豪賭中。
    窗外,最後一抹餘暉消失在天際。顏旭知道,從這一刻起,他們與通天集團的戰爭,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維度——一場關乎產業命脈的軍備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