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字數:8633   加入書籤

A+A-


    (十九)強基固本樹一流,重色輕友成笑談
    1996年,國家稅務總局提出了“以納稅申報和優化服務為基礎,以計算機網絡為依托,集中征收、重點稽查”的稅收征管新格局工作思路。
    春根在農村分局因地製宜,卓有成效地落實上級局有關稅收征管體製改革新要求,大力推進基層建設。建立了以辦稅服務廳為標誌的納稅人自行申報製度,取消“一人進戶、各稅統管”的稅收專管員管戶製度,實行了“征、管、查”三分離征管新模式。
    清溪縣新安國稅分局自設立以來,全麵推行基層建設“五化”品牌,快刀斬亂麻,積極探索農村基層國稅分局工作的新路徑,取得了各級領導的首肯,成為靈山地區國稅係統一麵基層建設的紅旗與標杆。
    李春根作為農村分局的分局長一時成為全市國稅係統的熱點人物,不少縣內外的國稅領導幹部到該分局觀摩取經。
    春根前幾年來分局任職時,辦公用房是原來的新安國稅稅務所,旁邊還掛著新安地稅所的牌子,兩個稅務機構在同一棟房子裏辦公住宿,吃住在一起。
    老房子四壁破落不堪,兩家稅務人員同吃一個食堂,缺乏一個主心骨,內部管理、環境衛生較為混亂。春根上任以後,想方設法爭取上級支持蓋一棟新的國稅分局辦公樓成為當年一件大事。
    他先與新安鎮政府領導匯報,在鎮西頭靠近農村的地域劃給一塊幾畝的土地,並用圍牆砌起來。當時一個叫“二愣子”的村民,不時來分局找茬說占了他家的地盤,要與春根理論理論,討個說法。
    有幾次“二愣子”還情緒失控,齜牙咧嘴、露出幾顆被香煙熏黑的黑牙,眼裏布滿陰翳,乜斜地惡聲惡氣,凶巴巴地威脅,“你李局長信不信,不給足青苗補償費,就是建好了辦公樓,我也要背個炸藥包炸掉它。”
    雖然春根好言相勸,但他我行我素,儼然是秀才碰到兵,有理說不清。不少村民懷著法不責眾的心理,跟著“二愣子”一道到分局起哄、鬧騰。
    春根積極與村民斡旋,同時爭取政府的支持,及時撥發了征地補償和所謂的青苗補償,但村民人心不足蛇吞象,還揚言繼續吵鬧著,要求減免村民在鎮裏開發區買的商鋪經商的稅收。
    有一次,幾個村民咆哮如雷、連珠炮似向春根發問,為什麽要建在我們這裏?誰同意的?誰同意的要他們來給我們講清楚。並無理要求減免他們在新安開發區商鋪的稅收。還連拉帶拽把春根逼進圍牆一角準備動手打他。
    春根鼻翼怒張,額頭、臉頰沁出汗滴,汩汩往下掉落。目噴火焰、臉色鐵青地怒斥“二愣子”一夥,據理力爭道,“趁火打劫啊?有完沒完啊?該給的不會少你們的!如果你們一意孤行,衝擊稅務執法機關人員,該給的也不會給你們,由此產生的後果,你們自己掂量掂量吧。”
    鎮政府和派出所的人員問詢趕來後,當眾抓了幾個帶頭鬧事的進派出所。“二愣子”在強勢的政權機關的麵前,像是霜打得秋茄子,蔫沒了聲響。
    經過多方協商,好說歹說才平息了事態糾紛。“二愣子”拿到補償費後,諂媚地說春根是人中鳳凰,有能力魄力,在這裏作的國稅辦公樓是新安最氣派的,並表示要請春根等人吃飯,嘟噥著說以後辦公樓的內部裝修、水電安裝的,要求春根由他來做,表示要給他5%的好處費。
    春根委婉拒絕說,這要看政府領導和縣局領導的統一安排,自己無權決定,他把球踢到領導那邊去了,要“二愣子”去找他們解決。一年後,新落成的辦公樓矗立起來,春根望著它長籲了一口氣。
    國地稅機構分設以後,尤其是稅收征收、管理、稽查三分離改革後,新安國稅分局包括3個協稅員一共10個人,負責4個鄉鎮(場)的農村稅收征管,轄區麵積3千多平方公裏,管轄納稅戶600多戶,年稅收收入規模達到150萬元。
    分局近年來被授予全省國稅係統“優秀基層稅務分局”“基層達標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在秀美廣袤的新安大地上書寫了一曲國稅風采新頌歌。
    一天,縣局朱局長陪同市局高副局長一行來到分局檢查指導工作,靈山地區電視台的兩位記者也一同蒞臨分局,任務是拍攝基層國稅分局基層建設先進典型的宣傳片。
    一番客套話後,李春根莊重地向各級領導、記者朋友匯報基層建設的主要做法。
    他條理清晰地闡述,我們主要是開展“五化”來抓基層建設的:一是稅收宣傳普及化。組織人員編寫《納稅申報須知》,借助黑板報、公路旁廣告牌、縣廣播報刊等為載體,以納稅人學校為依托,普及辦稅知識,力推稅收宣傳普及到全體公民。
    朱局長插話,我們來的路上看見的幾塊稅收宣傳牌子,是分局動員新安基建隊、鐵工廠等企業出了幾萬塊錢豎立起來的,打上了如“依法納稅光榮,偷稅漏稅可恥”等宣傳語,製作單位打上企業的名稱,既宣傳了稅法,又給企業自己作了一次很好的廣告宣傳。
    高副局長接過話讚譽,真是大手筆啊。不過這偷稅漏稅,不僅是可恥,而且還違法甚至犯罪呢。
    朱局長附和道,偷稅漏稅,是可恥的違法的,甚至是犯罪的行為。這個廣告牌今後要改一改。高副局長點點頭,示意春根繼續匯報。
    春根繼續陳述,第二,是征納雙方互動化。每月定期公布涉稅辦稅事項和稅收政策,定期上門提醒如實申報,建立納稅風險告知製。三是辦稅服務快捷化。適應稅收征管改革“三分離”的新形勢,優化人員組合,按照納稅人分布情況,道路交通狀況,確定最佳服務行車線路,實現流動服務定時定點。對距離分局路程較遠的重點稅源企業實行駐點管理,提供上門服務。四是執法要求規範化。堅持依法治稅,嚴禁有令不行、嚴禁稅務人員到納稅戶吃拿卡要報,切實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通過電話、信訪等方式暢通納稅人的涉稅舉報渠道。五是辦公場所園林化。我們分局幹部自己動手,進行美化、綠化,建成一個花園式附屬庭院和菜地,達到四季綠草成蔭、鮮花盛開,綠樹環繞,基本上實現了蔬菜自給自足。
    各位領導和記者饒有興致聽取春根言簡意賅的發言。市局高副局長讚揚:“小李子的匯報很有特色和亮點,總結得也好!基層建設在這裏生了根,開了花,碩果累累嘛!”喝了口茶水,他又概括地說,“五化”帶來了“五個好”,可以歸納為執行政策好、完成任務好、服務措施好、幹部作風好、局容局貌好。
    縣局朱局長稱讚高局長總結得很全麵,把握火候趁機推薦,“你看分局這個小李子,不僅是個實幹人,還是一個寫總結的高手,水平和能力都挺不錯的,組織上是否下一步考慮提拔使用這樣的幹部呢?”
    “噢,這我可做不了主,還是你與地區局的郭大局長去說說看,好好推薦一下他。”高副局長把球踢回給了縣局朱局長,“到院子裏去看看春根他們種的花、栽的菜去吧。”
    他倆與記者走出會議室,到院子裏取景拍攝宣傳片了。
    一名男攝影記者仄身,采摘了院子裏的一枝花,放在鼻尖聞:“真香!”
    一女記者調侃他:“你到哪裏都要采花,都成為采花大盜了。”
    “路邊的野花我不采,我這是在采集如鮮花般清香四溢的基層風采。”男記者反擊,把花朵遞給女記者說:“你聞聞這裏的花兒香不香。”
    女記者親吻花兒:“國稅局裏的花,香豔撲鼻,美不勝收,獨有魅力,獨占鼇頭啊!”
    “恰是好年華,青春洋溢看鮮花,遇春風招惹,便綻放芳華。”男記者詩興大發,出口念出幾句詩來。
    “你們文化人就是不一樣,出口成章,一套一套的,佩服!”高副局長豎起大拇指,指著前邊的一塊菜地,說,“走,看看稅務幹部職工的菜園去。”
    朱局長自豪地對記者講:“等下要春根給你們帶幾條自己種的黃瓜、幾斤辣椒回家,以不虛此新安國稅之行。”
    “好呀。等下我要親自到菜園裏采摘點蔬菜,炒幾個拿手好菜給你們嚐一嚐。”女記者說。
    “那我們不但有豔福,還有口福啦。”高副局長風趣地說。
    朱局長爽朗的語調:“還是我來掌廚,其他不敢說,這個廚藝我是有信心的,我們的邱縣長都說我燒的豬腳是整個清溪縣最好吃的呢。”
    “那我就來學學怎樣燒豬腳。”女記者率真地說:“今天不但現場觀摩到了新安國稅基層的動人風采,我還要學到一門廚藝咯。”
    “你必然會收獲頗豐、頗豐呀。”男記者油滑道。
    春根臉上瞧著來客,臉上一直堆滿笑容,燦爛的情緒充盈著他自信的心間。他采摘了幾條黃瓜,趁無人看見偷偷塞進女記者隨身提的一個包裏。
    “謝謝你,李局長。”她莞爾一笑,柔聲叮囑,“歡迎你今後多向我們電視台投稿,宣傳你們的先進工作事跡哦。”二人還互相告訴了BP機呼叫代碼,以便於今後聯絡,春根卻忘記索問她的芳名。後來才知道她叫做畢蘭。難怪那位男記者說,“你必然會收獲頗豐、頗豐呀。”
    劉芳的堂妹在分局作炊事員,是分局曹副局長推薦給春根的,約莫是劉芳出麵來說情後春根答應她的。為此,姐妹倆很感激春根的熱心相助。
    晚飯後,女記者要春根陪同她在分局附近走走,因為幾個領導估計還要在酒桌上搞幾個回合,不醉不罷休。
    女記者驕傲地告訴春根,在台裏她是少數幾個既能扛起攝像機拍攝、又能寫文字稿件、還能上台播音的全能型主持人之一。因此,在台裏吃得香。還說,有幾個同學建議她放棄在小城市安逸的生活,動員她到大城市去闖一闖,在寬闊的舞台展現自己的才華,實現個人夢想。她打算在台裏幹到年底之後,悄然辭職離去,應邀奔赴北方某省城去發展。
    她問春根,是否可以去大城市裏的私人文化公司試一試,朋友開出的薪水豐厚呢。感慨道,這社會,有錢才是硬道理!
    春根思索片刻後,說出看法:人生一世,需有一技之長。一招鮮,吃遍天。現在趁著年輕應該獨鑽一行,充分發揮好自身的一種特長,我覺得你可以去試試看。又擔憂地說,你此去丟掉鐵飯碗,今後可沒有回頭路可走,私人的公司工作上可能更辛苦一些吧。
    無論你是誰,隻要有了錢,世間什麽就都難不住了。女記者眉開眼笑,坦率地說,以前老師總是對我們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現在我總算明白了,哪一個行業都可以出狀元的。
    春根點頭,各行各業都需要人才,我們稅務幹部,隻有精通稅收業務,才能有所作為,立於不敗之地。
    女記者又有所保留向春根傾述一件心事:最近,在同一單位的男友背叛了她,與台裏一個已婚女領導居然打得火熱,下到縣裏都同住一個房間了。開始我倒是不相信,直到我現場捉奸,才發覺是事實。男友痛哭流涕跪地哀求她放過自己,不要大肆宣揚,說怕影響那位女領導的聲譽耽誤其前途,表示痛改前非、洗心革麵,娶她為妻。當時我齒冷他,真是一個窩囊廢,無卵用。哼,如果我不計前嫌和這個渣男真的結婚了,會成為台裏的一個笑話。唉,我現在連他是不是一個男人都很懷疑。他居然是想到怕耽誤這位領導的前途,不想一想我的感受。下賤之人一個。嗯,女人通常都是先被渣男所吸引,在生活中還是應該選擇文質彬彬、公道正派的男人比較靠譜,比如,象你一樣的有國家公務員身份,起碼在道德上是過得硬的。這人生啊,總有許多的意外,就像是握在手裏的風箏也會突然斷了線。有時候,我覺得生活如同打撲克,誰都不知下一手牌會抓到什麽。嗨,我如今學會了接受生活、準備迎接新的挑戰。一個人如果不出去走走,就會以為周圍就是全世界呢。
    世界上的鳥兒是關不住的,渾身上下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芒。如果你有夢想的話,就要去追求它並奮力捍衛它。春根用詩意般的語言鼓勵她朝天空、遠方飛翔。並說若有某天來到那個北方的城市一定會去拜訪她。
    她笑盈盈言道,某年某月的某一天,當你向我走來,我向你走來,讓我們都能成為全新、成功的自己。還低聲告訴春根,女人長久保持美麗的最佳方法或秘訣是,得到並享受男人愛的滋潤。
    女記者回市裏後不久,寫了一篇散文發表在《靈山日報》上。某日,她打來電話告訴春根閱讀一下她寫的那篇《靈魂的伏筆》,說是感謝他那次的熱情接待和晚飯後的散步陪伴,她還輕聲告訴他這篇散文是寫給他以作紀念的,希望他能喜歡,並說十分期望在未來的某個春天再次來新安看看、分局看看、主要目的是看看他。
    春根知道那次陪同她從鎮東頭走到西頭,近兩個小時後才回到分局,此時幾個領導已經坐在車裏等了許久,害得春根被幾位領導當麵狠狠奚落臭罵了一頓,當做女記者的麵譏刺他是重色輕友,目無領導,難以重用。當時春根露出一臉的狼狽相,女記者也顯得也十分尷尬。
    “蟄伏的靈魂,在鄉村穿行。漫溯紅塵紫陌的伏筆,輕嗅一枝幽蘭的暗香。於夢幻之旅開啟一場春暖花開的預想,打通時空經緯的禁錮窠臼,驚豔抖落一路跋涉的風景,或顛簸流離、焦灼煎熬,或夜闌旖旎、暢快淋漓。永夜寒如許,孤衾暖相依。
    那些踉蹌卻執著的步履,此刻正圍繞纏綿,轉變並定格為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一曲繞梁之音。
    村東頭的古石橋,堅如磐石,曆經千年風雨不倒。流水潺潺,月色映照下的波光依然瑰麗晃眼。掬起撈水水在手,一簾幽夢入心懷。同行的哥哥說,出嫁的女兒、娶進來的媳婦都要經過石橋,這樣才能庇佑家人一生的幸福和吉祥。
    多少青春愛慕的懷想,始終不及你的永情陪伴、偎依,它能捂熱寒夜裏的手足心腸與思緒,使人感覺通透的暖!要銘記它一輩子的好。
    讀古人書,求修身道。此刻,他臉龐的皺紋路線正緊握、撫摸歲月長河裏一種深深的洗禮,輪回裏抵達一種高度、深度而始終如一。
    在村西頭的山穀,幽蘭獨自傲立。它本自無人識,隻因為馨香濃烈,探求的人遍步山隅來觀賞。想象春暖花開時節,悠然見那裏的蘭花盛開,一位拈花仕女著青色裙裾款款而來,或輕吟一首唐詩宋詞、或手持素筆一支,她驚豔了四季的清饒,逶迤、豐盈了世外桃源的萬千韻致。幽蘭淩霜待春來,春風吹開蕊中花。來年,約一程妙曼,平仄對偶,琴瑟和鳴,春風癡狂,野馬浮塵。
    心若有靈犀,願詩心與共。喧囂的名利場、舉重若輕的斑斕煙火,一概毫無瓜葛不予理喻。無暇顧及外來訊息的幹擾、不問本末倒置的西東,聆聽幽蘭的花語,於遲疑處,凝眸出目光瀲灩所及的春水之綿綿悠長。
    且得浮生半日閑,更是人間好時光。回首蕭瑟冷漠處,正春意萌發。吸納蘊藉、謙卑、警醒、不遺餘力地坦蕩風煙俱淨的山河或風花雪月,以詩為舟楫,敞開風帆,泅渡滄海,一解鄉愁,將惶恐、灰暗、晦澀的色調吹拂幹淨,增添安然無恙、柔光明亮的風清天和。而那時的你呀,是否依然能還在我的身旁?”
    春根找了半天,累得汗流浹背,也沒有找到刊登她文章的那張報紙,露出失望之色。本想打電話向她索取一份報紙,但想了想,還是沒有撥過去,因為春根揣測這篇公開發表的散文無非是一些文字的堆砌、組合,想必是風花雪月,充盈小資情調的,無病**,言之無物,是不值得去拜讀的。但春根心卻有不甘還是繼續仔細地尋找那份報紙。
    一旁幫忙找那張報紙的曹副局長也折騰得汗涔涔,他善意地提醒春根:她對你有好感,是看在你那次被領導責備挖苦的份上,你可不要陷入其中,自作多情去眷戀她哦。再說了,這一麵之交的,你還不知她的底細。還告訴春根,女記者一次打電話到分局要他轉告春根給她一個做裁縫製衣店的親戚免稅,說那個親戚家庭如何如何困難。問春根怎麽辦?離申報的截止日期隻剩下2天。
    該交的稅一定要繳納,如果確實有困難,我先墊付吧。春根毫不猶豫的拿出錢包遞給曹副局長。
    曹副局長毒舌,“女記者這個人鴞心鸝舌的,擅長編織人際關係網,一麵之交便可求人辦不好辦的事情。你沒有聽過嗎,記者,妓者。據鎮政府的人說,她的男朋友被女台長包養玩弄了,她要報複,說要玩遍台裏所有的男人。此人今後會成為名記,名妓的。”
    你不要聽風就是雨,你這想象太豐富了吧。春根譏諷曹副局長,你是利用漢字諧音攻擊、誹謗漂亮的女記者。若記者是妓者,那麽,稅者,就是睡者。那麽你就是一個成天睡覺不幹活的植物人了。
    曹副局長保持緘默,他拿著春根的錢包默默地走去開稅票了。春根靜坐了一會兒,眼前浮現女記者那天與他漫步時婀娜的身姿、回眸時的微笑。那次是一場人生奇遇麽?
    他思索著,起身去分局此時滾熱的菜園裏看是否還有黃瓜,打算抽空回清溪時順便去市區給她捎去幾條新鮮的。
    而過了一段時間後,春根在分局意外接到女記者的電話,她說很是懷念在分局與他散步交談的情形,還說感謝他幾次送的黃瓜,她寫了一首“黃瓜”的詩歌發表在某知名雜誌上,並溫情誦讀了幾句,“它充盈著孤獨空洞的傷口,排遣了夜的寂寞與惆悵。”
    在春根看來,這知識分子的毛病是心口不一的。給一點益處,就會表示感激不盡。如果哪天沒有滿足其需求,便會判若二人,出言不遜,貶低臭罵。人若沒有自製力,就會失去成功的基石。人若任其隨心性漫遊,在修行的路上便會誤入歧途。還是要學會超脫,在生活感情中保持克製力,正定正覺正行,才能修成正果,以免陷入象上次那樣子在分局陪她散步被領導作為目無領導、重色輕友成為笑談的尷尬。
    他輕描淡寫地回應她,我都忘記了這黃瓜一事。我現在工作正忙,有空再聊。說完先把電話掛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