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點破與閉關
字數:4754 加入書籤
此言一出,室內方才緩和的氣氛瞬間凍結。何太叔臉上的笑意頃刻褪盡,麵色沉凝如水,他目光銳利地射向趙青柳,眼中隱隱有怒火躍動,聲音也隨之冷硬下來:“如此說來……趙道友是早知我與堵道友交情匪淺,卻仍執意設局,將我算計在內?”
麵對何太叔幾乎溢於言表的質問,趙青柳卻是緩緩搖頭。她執起玉壺,不疾不徐地為何太叔斟了一杯靈氣氤氳的香茗,將茶盞輕輕推至他麵前,動作從容得仿佛隻是閑話家常。
“並非如此,何道友。”她語氣平和,甚至帶著幾分漫不經心,“當你選擇接手那兩個任務之時,便已在不經意間步入了局中。實不相瞞,朗毅那件事,我原本另有人選布置。隻可惜陰差陽錯,何道友竟主動踏入了這片漩渦。”
她稍作停頓,抬眼正視何太叔,神色轉而帶上些許鄭重:“若此事確實給道友帶來了困擾與誤解……妾身在此,向道友賠禮了。”
語畢,她竟真的起身,斂衽屈膝,向何太叔行了一個鄭重其事的大禮。
趙青柳這般誠懇致歉的態度,終於讓何太叔緊繃的臉色緩和下來。他心中權衡:一則,對方終究是摯友堵明儀的多年知交,不看僧麵看佛麵;
二則,細細回想,確是自己當初主動接下了任務,不慎涉入局中,並非全然受人算計。
想到此處,他胸中那點鬱結之氣也隻得化作一聲無聲的歎息,隨即舉杯,將杯中靈茶一飲而盡,仿佛也飲下了這份無奈。
趙青柳何等敏銳,見何太叔麵帶鬱結、默然飲茶,便知他對此番風波實無半點留戀,更不願再深入這潭渾水。
她略作沉吟,主動打破了這略顯凝滯的氣氛,聲音溫和卻清晰:“道友若覺為難,大可當作從未知曉此事,一切如常便可。”
何太叔聞言,抬眸深深看了趙青柳一眼。他並未多言,隻是拱手抱拳,鄭重應道:“既如此,今日之言,出君之口,入我之耳,過後便如雲煙散盡,何某從未聽聞。”語畢,他不再停留,起身告辭離去。
房間內再次歸於寂靜,隻餘下清雅的茶香嫋嫋未散。趙青柳獨坐案前,目光落在對麵那隻空置的茶盞上,靜默良久。
半晌,她唇角輕輕揚起,逸出一聲幾不可聞的輕笑,低低自語道:“明儀啊明儀,你這看人的眼光……倒真不錯。”對於何太叔這般反應,趙青柳其實並不感到意外。
畢竟任誰遭遇此等詭譎難測之事,第一反應恐怕都是遠遠避開,以免惹禍上身。
修仙界本就危機四伏,弱肉強食乃是常態,更何況像何太叔這般無門無派的散修,想要在這殘酷的世道中存活下去,就必須懂得審時度勢,遠離一切不必要的因果糾纏。
因此,當看到何太叔作出這般明智而謹慎的決定時,趙青柳非但沒有絲毫惱怒,反而生出幾分欣賞之意。
她深知,在這殺機四伏的修行路上,能像他這般清醒自持、懂得進退之人,實在難得。
他們二人之間終究隔著一個堵明儀,這其中牽扯的恩怨是非,本就難以輕易化解。若換作是她自己遭遇這等精心算計,恐怕絕不會輕易善罷甘休。
正因如此,趙青柳覺得何太叔此刻表現出的克製與冷靜,反倒顯出其人不凡的胸襟。能在受辱之後仍保持理性,權衡利弊,作出最利於自身的選擇,這等氣度,絕非尋常修士所能及。
.....
出了外事堂的大門,何太叔腳步未停,徑直轉入一側僻靜的街巷。剛一踏入巷中,他便猛地一拳砸向身旁牆壁。
所幸內層區的建築均由玄鐵金石砌築而成,堅固異常,硬生生承受住了他這含怒一擊,隻發出一聲清脆的金石交鳴,在寂靜的巷中格外刺耳。
何太叔收回手,臉上早已不見先前的從容。他麵色微沉,眉宇間壓抑著難以發作的慍怒。
若非顧忌趙青柳與堵明儀的那一層關係,更兼她身負外事堂執事的身份,今日他斷不會就此輕易作罷,必定要當場討個說法,讓她給自己一個明確的交代。
然而,正是這雙重身份的掣肘,令他不得不強自按捺,將翻湧的情緒硬生生壓下,裝作一切如常。種種權衡之下,他隻能選擇隱忍。
“往後須得離她遠些……”他低聲自語,語氣中透著一絲懊喪,“真是無端惹來是非,一腳便踏進了別人備好的圈套裏。”
他想起這陷阱原本是為另一人所設,偏巧自己此時破關而出,又恰需尋訪劍修同道,陰差陽錯之間,竟成了那個自投羅網的人。想至此處,何太叔不由得苦笑搖頭,心中滿是自嘲與無奈。
就在他心緒紛亂之際,身後忽然傳來一道清越悅耳的聲音,打破了他的沉思——正是胡卿雪。
“何兄與趙執事竟談得如此之快?”一道清越的女聲自身後響起,何太叔轉身,隻見胡卿雪不知何時已悄然立於巷口,正凝眸望來。
事實上,自何太叔與趙青柳交談之初,胡卿雪便一直在遠處悄然留意。她見兩人言談不過片刻,何太叔便轉身離去,雖麵色看似平靜,眼中卻隱約壓抑著一抹難以掩飾的怒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令暗中觀察的胡卿雪心頭微驚,略一思忖,便悄然跟了上來。
“有勞胡道友掛心,並無大事,不過與趙執事言談之間略有不愉罷了。”麵對胡卿雪關切的詢問,何太叔迅速斂去眼中厲色,轉而露出一貫溫和的笑意。他應答從容、語氣平穩,仿佛方才那片刻的失態從未發生。
胡卿雪亦未深究,言辭懇切地向何太叔表達了先前援手之誼的感激。何太叔卻隻是淡然擺手,稱不過舉手之勞,不必掛懷。
二人於巷中又寒暄數語,氣氛融洽如常,並未再多言他事。隨後彼此辭別,何太叔徑自轉身,朝著自家小院的方向穩步離去。
胡卿雪則立於原處目送其背影片刻,而後轉身折返,回到外事堂中那間她暫居的廂房。
回到小院之中,何太叔並未急於閉關修行,而是負手立於院中,靜靜環顧這處居所。院落雖清幽,但以他如今的修為與身份而言,終究顯得局促了些。
外事堂曆來有為客卿提供專用洞府的慣例,那裏靈氣充沛、環境清靜,更適宜修煉與靜思。
他不禁想起弟子王飛燕。她已成家多年,與夫君同住的那處小院本就狹小,如今又添了孩子,想必更為擁擠。
既如此,何太叔心中漸生一念:不如將眼下這方小院贈予王飛燕一家,自己則遷往外事堂所備的洞府居住,於雙方皆更為妥當。
思既定,他便不再猶豫。之後三日,何太叔並未外出,亦未立刻處置雜務,而是靜心休整。
一來是為恢複連日奔波所耗的精氣神,二來也是借此緩和心境,為接下來的修煉與移居做好準備。
至第四日清晨,何太叔徑直來到王飛燕夫婦經營的那間藥材鋪。夫婦二人正忙於照料生意,見他前來,忙迎上前敘禮。
何太叔並未多言,隻從容取出早已備好的院契,遞至王飛燕手中,溫言囑咐他們安心居住、善加照管。未待對方多言推辭,他已淡然一笑,轉身離去,身影很快消失於市集人流之中。
同日,何太叔又前往外事堂,向執事弟子明確提出遷居客卿洞府之請,並略述其意。
不過半刻,一應手續均已辦妥。執事弟子奉上一枚瑩白玉牌,其上靈光隱隱,正是洞府禁製的通行憑證。何太叔收下令牌。
何太叔步出外事堂,手持那枚瑩潤玉牌,依其靈光指引,一路向東行去。
不多時,一座巍然聳立、雲繚霧繞的蒼翠大山逐漸映入眼簾。但見峰巒疊嶂,靈氣氤氳如實質,遠望之下一派仙家氣象,其靈韻之充沛,竟比他以往依靠聚靈陣匯聚靈氣的小院還要濃鬱數倍。
麵對如此景象,何太叔並未顯露急切之態。他從容不迫地召出飛劍,身形輕掠而上,循玉牌所指引的方位,徐徐升至山腰某處。
隨著他漸近,手中玉牌忽明忽暗泛起光華,前方原本空無一物的山壁處隨之漾開層層漣漪,一道隱匿的幻陣屏障緩緩打開可供一人通過的入口。
何太叔未有遲疑,禦劍穿入其中,身影沒入之後,陣門悄然閉合,山間重歸寂靜。
踏入洞府內部,他發現其中布置與他昔日在“雲淨天關”所居舊府頗為相似,陳設清簡卻功能俱全,石室、丹房、靜修區一應分明,處處透出曆經歲月沉澱的穩重氣息。
雖無過多綴飾,但石壁隱隱有符文明滅,顯然設有不俗的護持陣法。
既入此間,何太叔心無旁騖,不再多做流連。他深知眼下最緊要的,是借此地優越的靈蘊環境全力突破。
身負上等劍道天賦,他心中自有篤定——此次閉關,必可一舉臻至築基後期。
喜歡修仙之我有個裝備欄請大家收藏:()修仙之我有個裝備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