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鄱陽湖
字數:1705 加入書籤
江州皇宮的議事殿內,燭火將眾人的影子投在金磚上,氣氛凝重得近乎窒息。陳友諒身著玄色龍袍,端坐在龍椅上,指尖反複摩挲著腰間玉帶,目光掃過殿中諸臣,最終落在案上那封未拆的密信——信是潛伏在豫州的細作傳回的,隻寫了“胡丞相暴露,議和計破”六個字。
“胡炎怕是已經難逃其中了。”陳友諒的聲音打破沉默,平靜得聽不出情緒,卻讓殿內諸臣心頭一沉。左將軍率先出列,躬身道:“陛下,既然議和計已被識破,不如暫緩北上,先集中兵力穩固江南根基——如今我軍水師雖強,卻剛在龍灣之戰折損不少,若再貿然開戰,恐難支撐。”
這話正合眾臣心意,紛紛附和:“左將軍所言極是!朱元璋在江東已站穩腳跟,麾下常遇春、徐達皆是猛將,我軍若此時興兵與他對抗,怕是會陷入持久戰,反倒給了張無忌可乘之機。”
連站在角落的太子陳善兒也忍不住上前一步,聲音帶著幾分急切:“父王,兒臣以為,當務之急是收複此前被朱元璋奪走的太平府,而非主動挑起大戰。六十萬水軍調動需耗費海量糧草,我軍如今糧道尚未完全暢通,貿然出兵,風險太大!”
殿內反對聲此起彼伏,陳友諒卻始終沉默,直到眾人話音漸歇,他才緩緩起身,走到殿中懸掛的疆域圖前,抬手重重指向洛陽湖的位置——那裏是長江中遊的咽喉,也是朱元璋水師南下的必經之路。
“朕意已決,興兵六十萬水軍,於洛陽湖列陣,與朱元璋決戰!”
這句話如驚雷般在殿內炸響,諸臣瞬間嘩然。右丞相踉蹌著上前,幾乎是撲在地上:“陛下三思啊!龍灣之戰我軍吃了大虧,正是休養生息之時,六十萬水軍幾乎是我軍全部水師力量,一旦戰敗,江南基業便會毀於一旦!”
“三思?”陳友諒冷笑一聲,眼神銳利如刀,“朕等不起了!張無忌在豫州站穩腳跟,朱元璋在江東擴張,若不趁此時機一舉擊潰朱元璋,待他們兩軍聯手,我等連葬身之地都沒有!”
他指著疆域圖上的洛陽湖,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決絕:“洛陽湖水麵開闊,利於我軍巨艦展開,朱元璋水師多是小船,根本擋不住我軍的樓船巨炮!隻要在此將他水師全殲,江東便唾手可得,到時候再回頭收拾張無忌,天下便是我陳家的!”
太子陳善兒還想再勸,卻被陳友諒冷冷打斷:“不必多言!朕已命人傳檄各州,調荊州、嶽州、潭州的水師即刻集結,三日後便從江州出發,直抵洛陽湖!誰敢再阻,以軍法論處!”
諸臣見他態度堅決,甚至動了殺心,隻得紛紛噤聲,臉上卻滿是憂慮——他們都清楚,陳友諒這是賭上了全部家底,這場洛陽湖之戰,成則一統江南,敗則萬劫不複。
殿內燭火搖曳,陳友諒望著疆域圖上的洛陽湖,眼中滿是野心與孤注一擲的瘋狂。他忘了龍灣之戰中朱元璋的狡詐,忘了水師尚未修複的破損樓船,更忘了六十萬大軍背後百姓的負擔——在他眼中,隻有這場決戰的勝利,才能讓他離九五之尊的位置再近一步。
三日後,江州城外的長江碼頭,六十萬水師浩浩蕩蕩啟程,樓船首尾相接,幾乎遮蔽了江麵。陳友諒站在旗艦的甲板上,望著麾下龐大的船隊,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卻沒看到身後諸臣眼中的擔憂,更沒料到,這場他力排眾議發動的洛陽湖之戰,終將成為他命運的轉折點——一如曆史上那場改變江南格局的鄱陽湖大戰,隻待朱元璋的水師到來,便會拉開序幕。
喜歡倚天霸業記請大家收藏:()倚天霸業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