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鄱陽湖決戰
字數:4528 加入書籤
江州至洛陽湖的水道上,六十萬水師船隊如一條黑色巨龍,樓船首尾相接遮蔽江麵,船帆上的“陳”字大旗在風中獵獵作響。陳友諒立於旗艦“混江龍”的甲板上,玄色龍袍被江風掀起,目光掃過麾下連綿的船隊,指尖按在腰間佩劍劍柄上——這場他力排眾議發動的決戰,承載著他吞並江南、進而一統天下的野心,容不得半分差錯。
三日前,船隊抵達洛陽湖西岸的港灣,陳友諒便即刻召集將領部署戰局。中軍帳內,燭火將湖防圖映得透亮,他指著圖上的狹窄水道“望娘灘”,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湯和必率朱元璋水師從江東而來,望娘灘是他們進入洛陽湖的必經之路,命廖永忠率三萬水師在此設伏,以火船堵截,先折他銳氣!”
副將張定邊皺眉上前:“陛下,望娘灘水道狹窄,火船雖能堵截,卻也怕湯和察覺後繞路而行。不如再派一支輕舟隊,在灘外十裏處巡邏,一旦發現敵軍動向,即刻回報。”
陳友諒點頭,在圖上另一點標記:“準!你率五萬水師駐守湖中心的‘七星洲’,此處水域開闊,可作為中軍主力,待廖永忠得手,你便率軍包抄,斷湯和後路。餘下水師分為左右兩翼,分別駐守南岸的‘蘆葦蕩’與北岸的‘黑石磯’,若湯和突破望娘灘,兩翼便即刻夾擊,務必將他困死在洛陽湖內!”
諸將領命而去,帳內隻剩陳友諒與參軍羅複仁。羅複仁望著圖上密不透風的部署,仍忍不住憂心:“陛下,六十萬水師雖多,卻需分守四處要地,兵力難免分散。湯和久在水師任職,深諳水戰之道,若他集中兵力突破一點,恐會打亂我軍部署。”
“本王自有考量。”陳友諒抬手打斷他,目光落在湖防圖最深處的“斷頭灣”,“若湯和真能突破望娘灘,便會以為我軍主力在七星洲,屆時我親自率十萬精銳水師,從斷頭灣繞至他後方,與張定邊前後夾擊——他縱有天大本事,也難逃此局!”
羅複仁見他已有定計,便不再多言,隻是心中的不安仍未散去。他想起龍灣之戰時,陳友諒也是這般自信滿滿,卻最終因輕視朱元璋的謀略而慘敗,如今麵對同樣難纏的湯和,這場看似萬無一失的部署,真能如預期般順利嗎?
與此同時,洛陽湖東岸的水道上,朱元璋麾下的水師船隊正緩緩前行。旗艦“破浪號”的船艙內,湯和身著青色戰袍,正與副將周德興、吳良研究湖防圖。他手中的朱筆在“望娘灘”處圈了個圈,語氣凝重:“陳友諒必在此設伏,廖永忠的火船之術素來凶狠,咱們不能硬闖。”
周德興湊近圖紙,手指劃過灘外的一片淺水區:“湯帥,這片淺水區水淺礁多,大船難以通行,但咱們的輕舟能過。不如派一支輕舟隊從淺水區繞到望娘灘後方,待廖永忠的火船出動,便從後方突襲,燒毀他的火船庫,斷他後路!”
“此計可行。”湯和點頭,在圖上標注部署,“命吳良率五千輕舟隊,今夜趁夜色從淺水區出發,務必在明日拂曉前抵達望娘灘後方;周德興,你率三萬水師正麵佯攻望娘灘,吸引廖永忠的注意力,待吳良得手,便率軍突破水道;餘下水師分為兩隊,一隊駐守東岸,防止陳友諒迂回突襲,另一隊隨我在湖口待命,待主力突破後,即刻進軍七星洲,直搗陳友諒中軍!”
部署完畢,湯和走到艙外,望著夜色中的湖麵。江風帶著水汽撲麵而來,他想起常遇春——若老兄弟還在,此刻定會拍著他的肩膀說“湯大哥,這場仗咱們穩贏”,可如今,隻能靠他們這些老部下,替朱元璋守住江東的門戶。他握緊腰間的彎刀,眼中閃過一絲決絕:“陳友諒,這次定要讓你為龍灣之戰,再添一筆敗績!”
次日拂曉,洛陽湖的霧氣尚未散去,周德興便率三萬水師朝著望娘灘進發。船隊行至灘前,隻見水道兩側的山崖上突然豎起“陳”字大旗,廖永忠的聲音透過霧氣傳來:“湯和匹夫,此乃絕地,還不速速投降!”
周德興按預定計劃,佯裝憤怒,下令水師衝鋒。就在此時,山崖上的火油傾瀉而下,數十艘火船從灘後衝出,火焰在霧氣中蔓延,瞬間將江麵染成一片火海。周德興故作慌亂,率軍後撤,廖永忠見狀,以為敵軍中計,立刻下令追擊。
可就在廖永忠的船隊衝出望娘灘時,後方突然傳來喊殺聲——吳良率五千輕舟隊已繞至灘後,燒毀了火船庫,此刻正率軍從後方突襲。廖永忠的船隊腹背受敵,兵士們陣腳大亂,有的船隻被火點燃,有的則被輕舟隊撞翻,江麵頓時一片混亂。
“不好,中計了!”廖永忠驚怒交加,想要率軍回撤,卻已來不及。周德興見狀,立刻下令調頭反擊,兩支水師前後夾擊,廖永忠的三萬水師瞬間潰不成軍,他本人也隻得帶著殘部倉皇逃往七星洲。
望娘灘的捷報傳至陳友諒的旗艦,他正率十萬精銳水師在斷頭灣待命,聽聞消息後,臉色瞬間沉了下來。張定邊的信使也隨後趕到,稟報說湯和已率主力突破望娘灘,正朝著七星洲進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好個湯和!”陳友諒咬牙切齒,猛地拔出佩劍,“傳令張定邊,死守七星洲,務必纏住湯和!本王即刻率軍從斷頭灣出發,繞至他後方,讓他首尾不能相顧!”
十萬精銳水師即刻啟航,朝著湯和的後方疾馳而去。陳友諒站在甲板上,望著前方的湖麵,心中仍存僥幸——隻要能與張定邊匯合,前後夾擊,湯和的水師再強,也敵不過他的十五萬大軍。
可他沒料到,湯和早已料到他會從後方突襲。在突破望娘灘後,湯和便留下周德興率五萬水師佯攻七星洲,自己則親率十萬水師,悄悄繞至斷頭灣的出口處設伏。他深知陳友諒性格多疑卻又急功近利,定會抓住“包抄後路”的機會,而斷頭灣的出口水道狹窄,正是伏擊的絕佳地點。
當陳友諒的船隊駛出斷頭灣時,水道兩側突然響起號角聲。湯和的水師從兩側的蘆葦蕩中衝出,箭雨如暴雨般射向陳友諒的船隊,火油桶順著江麵漂來,被火箭點燃後,瞬間形成一片火海。
“又是伏擊!”陳友諒目眥欲裂,下令水師反擊。可斷頭灣的出口水道狹窄,他的樓船龐大,難以展開陣型,隻能在火海中被動挨打。兵士們紛紛跳水逃生,有的被火焰燒傷,有的則被箭射中,江麵漂浮著船隻的殘骸與兵士的屍體,慘不忍睹。
張定邊在七星洲得知陳友諒被伏擊,心急如焚,想要率軍前去救援,卻被周德興的水師死死纏住。周德興按照湯和的部署,采用“遊擊戰術”,不斷派輕舟隊襲擾張定邊的船隊,讓他難以脫身。
陳友諒的旗艦“混江龍”在火海中被多處點燃,船體開始傾斜。他站在甲板上,望著周圍潰敗的船隊,心中充滿了不甘與絕望。羅複仁上前勸道:“陛下,大勢已去,快乘小船突圍吧!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陳友諒卻搖了搖頭,他望著江麵上升起的“朱”字大旗,想起自己力排眾議發動這場決戰,想起諸臣與太子的反對,想起自己多年的野心與謀劃,最終都化為泡影。他猛地拔出佩劍,橫劍自刎,鮮血濺在甲板上,與火焰交映,染紅了洛陽湖的水麵。
“陛下!”羅複仁悲呼一聲,卻也無力回天。失去主帥的陳友諒水師徹底潰敗,有的船隻投降,有的則四散逃竄。張定邊得知陳友諒自刎的消息後,無心戀戰,率殘部突圍而去,最終逃往武昌。
湯和率水師肅清洛陽湖的殘敵,站在“破浪號”的甲板上,望著平靜下來的湖麵。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江麵上,映照著船隻的殘骸與血跡。周德興走上前來,沉聲道:“湯帥,陳友諒已死,洛陽湖之戰,咱們贏了。”
湯和點了點頭,眼中卻沒有喜悅,隻有一絲沉重:“這場仗,咱們贏了,可江東的百姓,又要多受多少苦?”他抬手望向江東的方向,心中默念:“主公,常兄弟,我沒讓你們失望,江東,守住了。”
洛陽湖決戰的捷報很快傳遍江南。朱元璋在應天府接到消息後,親自出城迎接湯和的水師,君臣相見,感慨萬千。這場決戰,不僅徹底擊潰了陳友諒的六十萬水師,也奠定了朱元璋在江南的霸權,為他日後一統天下,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而遠在豫州的宋青書與王勝,剛從斥候口中得知陳友諒戰死、洛陽湖之戰結束的消息時,兩人都愣在原地,臉上滿是難以置信的震驚。王勝手中的陌刀“哐當”一聲落在地上,玄鐵甲片碰撞的脆響打破了營帳的寂靜,他聲音發顫:“這……這怎麽可能?陳友諒手握六十萬水師,怎麽會敗得這麽快?還……還自刎了?”
宋青書也收起了平日的從容,羽扇從手中滑落,目光緊緊盯著斥候遞來的捷報,反複確認上麵的字跡,語氣帶著幾分恍惚:“前幾日還想著如何應對他突襲黑虎關,沒成想……湯和竟能在短短一周內,就全殲他的六十萬水師!這戰局變化,實在太快了!”
他緩了緩神,才撿起羽扇,卻再沒了往日的輕搖姿態,隻是攥在手中:“陳友諒一死,南方最大的威脅便沒了。隻是咱們得立刻調整部署——沒了陳友諒牽製,朱元璋的勢力定會更快擴張,未來北方的壓力,恐怕會更大。”
王勝也終於回過神,彎腰撿起陌刀,眼神中仍帶著餘驚:“不管怎樣,眼下豫州暫時安全了。咱們得趕緊把這消息報給主公,讓他也知曉這樁天大的變故!”
洛陽湖的水,依舊在流淌,它見證了這場慘烈的決戰,也見證了一個時代的更迭。陳友諒的野心與失敗,湯和的謀略與勝利,都將隨著江水,載入史冊,成為亂世中一段難忘的記憶。
喜歡倚天霸業記請大家收藏:()倚天霸業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