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伐木與木材處理
字數:1946 加入書籤
晨霧還沒散盡,林野就扛著磨得鋥亮的石斧往桉樹林走。昨天定好了避難所的輪廓,今天得砍夠搭建牆壁的原木——五米長、碗口粗的至少要二十根,還得備些細木當橫梁,活兒比想象中還重。
桉樹林就在山坳南邊,走幾步就到。他選樹很挑剔,專挑樹幹直、枝丫少的成年桉樹——這種樹木質硬,不易腐,搭牆最結實。石斧掄圓了砍下去,“嘭”的悶響震得手發麻,樹皮裂開道深溝,淡黃色的樹汁順著斧刃往下淌,黏糊糊的沾在手上。
砍第一棵樹時,林野特意留了個心眼——在樹幹底部斜著砍出個“v”型缺口,這樣樹倒的時候能順著缺口方向倒,不會砸到旁邊的樹。砍到約莫半深,樹幹開始“嘎吱嘎吱”響,他趕緊往旁邊退,隻見桉樹晃了晃,“嘩啦”一聲朝著山坳方向倒下,壓得雜草亂顫,枝葉間還驚起幾隻睡眼惺忪的麻雀。
太陽爬到頭頂時,林野已經砍倒了八棵桉樹。他顧不上擦汗,坐在樹幹上啃了口烤兔幹,就開始處理樹枝——用石斧把樹幹上的枝丫砍幹淨,隻留光禿禿的主幹,再把樹幹底部的樹根削平,方便後續挖地基時立穩。
可剛處理完兩棵,林野就發現問題:樹幹太粗,光靠手拖不動,從樹林到山坳雖然不遠,但八棵樹堆在林邊,得想辦法運過去。他趕緊往窩棚跑,扛來之前編的粗竹繩,把三根樹幹捆成一捆,繩子一頭拴在樹幹上,另一頭套在肩上,彎腰往前拽——竹繩勒得肩膀生疼,卻比徒手拖省勁多了。
一趟趟下來,肩膀被勒出了紅印,汗水順著臉頰往下滴,砸在地上的落葉上,暈開小小的濕痕。運到第五趟時,林野實在沒力氣了,坐在山坳的輪廓線旁,灌了半罐泉眼的淡水,才緩過勁來。他看著堆在一旁的原木,心裏算了算:二十根還得砍十二棵,今天怕是砍不完,得加快速度。
下午,林野換了個砍樹的法子——先在樹幹上砍出兩道平行的切口,再用石斧從切口中間劈,這樣能省不少力氣。果然,效率快了很多,不到兩個時辰,就砍夠了二十根原木。接下來是處理木材最關鍵的一步:去皮和削枝。
他找了塊平整的大礁石當工作台,把原木架在上麵,用石斧的刃口順著樹皮往下刮。桉樹的樹皮很容易剝,“唰唰”幾下就能刮下一大片,露出裏麵淡黃色的木質,光滑又堅硬。刮完樹皮,再用石斧把原木表麵削得筆直,去掉凹凸不平的地方——這樣搭建牆壁時,原木之間能貼合得更緊,不會漏風漏雨。
處理木材時,林野沒浪費一點邊角料——剝下來的樹皮堆在一旁,曬幹後能當引火物;削下來的木屑裝在竹籃裏,以後填牆縫能用;甚至連細小的枝丫,都捆成捆,準備當柴火。在島上求生,每一點物資都不能浪費。
夕陽西下時,二十根原木終於全部處理完:去皮削直的原木堆在山坳輪廓線旁,整整齊齊的像一排衛兵;樹皮和木屑分類堆好,枝丫捆成的柴堆冒著淡淡的煙氣剛剝的樹皮有點潮,先晾著)。林野靠在原木上,渾身酸痛,卻忍不住笑了——最難的伐木和初步處理完成了,接下來就是挖地基、搭框架,離建成避難所又近了一步。
他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木屑,往泉眼走——得打罐水,再撿些海蓬子當晚飯。路過桉樹林時,他特意看了看剩下的樹,心裏盤算著:明天得砍些細木當橫梁,還要找些韌性好的藤蔓,用來捆紮原木;處理好的原木得再晾兩天,讓水分蒸發些,這樣搭建時更穩固。
回到窩棚,林野把身上的木屑拍幹淨,坐在火塘邊,烤了幾條小魚幹。火塘裏的火苗映著他滿是灰塵的臉,卻掩不住眼裏的笑意。今天雖然累得胳膊都抬不起來,但看著山坳裏堆得整齊的原木,就覺得一切都值了——那些原木,不是冰冷的木頭,是未來避難所的牆壁,是他在島上安穩生活的希望。
夜裏,林野睡得格外沉。夢裏,他正用石斧把原木一根根立在地基裏,原木之間嚴絲合縫,陽光透過樹枝灑在他身上,暖融融的。醒來時,天剛蒙蒙亮,他揉了揉酸痛的肩膀,起身拿起石斧——新的一天,挖地基的活兒,還等著他呢。
喜歡霧嶼求生:孤帆與秘境請大家收藏:()霧嶼求生:孤帆與秘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