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仙緣動人心
字數:6975 加入書籤
翌日,太極殿。
天光未亮,朱漆殿門尚未開啟,程咬金那標誌性的大嗓門已在殿前回蕩起來。他故意走到長孫無忌麵前,將一張紅光滿麵的臉湊得極近,幾乎要貼上對方鼻尖:
“長孫大人,仔細瞅瞅俺老程!瞧瞧這氣色,這精神頭,嘖嘖,比你家那匹西域進貢的寶馬還神氣吧?這仙桃的滋味,嘿嘿……”
長孫無忌眼角微不可察地抽動了一下。昨日長孫衝歸家,帶回那枚仙氣氤氳的蟠桃,他初時還將信將疑,隻當兒子被山野術士蒙蔽。
可那果子甫一入口,一股沛然莫禦的暖流瞬間滌蕩四肢百骸,多年伏案勞累積下的腰背酸痛、目澀昏沉一掃而空,渾身精力充沛得仿佛回到了弱冠之年。
此刻麵對程咬金這粗鄙武夫赤裸裸的炫耀,他皮笑肉不笑的從牙縫裏擠出幾個字:
“程將軍好造化,都是托了令郎的福。犬子日後在仙門,還望令郎看在同朝為官的份上,多些照拂。”
他刻意加重了“照拂”二字,想起長孫衝那四星土、三星木的資質,再對比程處亮的六星火,心頭又是一陣發堵,更遑論長樂公主那耀眼的七星木了,這樁親事怕是……
“好說!好說!”程咬金咧開大嘴,蒲扇般的手掌重重拍在長孫無忌肩上,拍得這位當朝國舅一個趔趄,“俺老程的兒子,最講義氣!包在俺身上!”
正得意間,殿前甬道上一個熟悉的身影映入眼簾。程咬金眼睛瞬間瞪圓,失聲叫道:
“叔寶?!”
來人正是翼國公秦叔寶。隻見他步履沉穩,身形雖依舊清瘦,卻再無半分往日的虛浮萎靡。
那張被病痛折磨得蠟黃枯槁的臉龐,此刻竟透出健康的紅潤光澤,深邃的眼眸精光內蘊,顧盼之間自有一股久違的沙場驍將的銳氣。
他正與身旁的杜如晦低聲交談,兩人皆是容光煥發,哪裏還有半分病入膏肓的模樣?杜如晦之子杜荷資質雖非頂尖,但四星金靈根也足以令人側目了。
“咬金!”秦叔寶望見老友,臉上綻開爽朗笑意,快步上前,聲音洪亮有力。
“托星君洪福,幾口仙桃下肚,纏身多年的沉屙竟如冰雪消融!渾身筋骨輕健,仿佛回到了當年在美良川與你並肩衝陣之時!”
他用力握了握拳,骨節發出清脆的劈啪聲,一股雄渾的力量感透體而出。
程咬金激動得眼眶發熱,衝上去狠狠給了秦叔寶一個熊抱:
“好!好!回來了!當年那個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的秦叔寶,真他娘的回來了!”
殿前侍立的金吾衛們看著這兩位傳奇名將,眼中也滿是激動與崇敬。
殿門訇然中開,群臣魚貫而入。五姓七望的幾位家主,如太原王氏的王珪、範陽盧氏的盧承慶、清河崔氏的崔善為等,麵色沉靜如水,步履從容,隻是彼此交換的眼神中,都帶著一絲難以言喻的深意。
他們府中亦有旁支子弟隨從隨行登山,隻是那仙桃回歸路上已經吃完。
“陛下駕到——!”
內侍尖利的唱喏聲穿透大殿。
李世民身著常服,步履間卻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輕捷與力量,龍行虎步升上禦座。
他目光如電,掃過階下群臣,在程咬金、長孫無忌、秦叔寶、杜如晦、張士貴等人明顯年輕煥發的麵龐上停留片刻,嘴角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滿意弧度。至於其他幾位世家家主,則麵無表情,不知深意。
“排班——鞠躬——再拜!” 內侍的唱禮聲在肅穆的大殿回蕩。群臣依禮叩拜,山呼萬歲。
“眾卿平身。” 李世民聲音清朗,中氣十足。
戶部尚書戴胄手持象牙笏板,率先出列,眉宇間愁雲密布:
“陛下!關中旱情愈亟!自去歲秋至今,滴雨未降,赤地千裏,麥苗盡枯。涇州、岐州、雍州諸郡告急文書如雪片飛來!
倉廩空虛,流民漸起,恐生大亂!懇請陛下速降天恩,定奪賑濟之策!” 他的聲音沉重,字字如錘,敲在眾人心頭。
李世民神色凝重,緩緩頷首:
“此事朕夙夜憂心,已思慮再三。著令關中各州縣,即刻開啟常平倉、義倉,盡最大之可能賑濟災民。組織民夫,深掘水井,疏導殘存水源,務必先保人命!朝廷府庫……”
他頓了頓,語氣帶著沉重的無奈,“亦在竭力籌措,不日當有糧秣調撥至關中。戶部、工部需通力協作,安撫民心,嚴防奸宄趁機作亂!此乃燃眉之急,不得有絲毫延誤!”
“臣……遵旨!” 戴胄深深一躬,退回班列,臉上的憂色卻未減半分。常平倉存糧幾何?杯水車薪罷了。朝廷的“竭力籌措”,又能擠出多少?
“眾卿還有何事?” 李世民目光掃過殿下。
就在此時,一個清瘦剛直的身影大步出列,正是侍中魏征。他麵沉似水,目光如炬,洪亮的聲音響徹大殿:
“陛下!臣近日聽聞,長安坊間流言四起,皆言那北境有神仙顯聖,霞光萬道,玄異非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等怪力亂神之說,惑亂民心,攪擾視聽!臣請陛下明察,若係妖人作祟,蓄意生事,當立即下旨緝拿,以正視聽,安民心!”
他言辭激烈,笏板高舉,一副要為民請命、掃除邪妄的凜然姿態。他這幾日告病在家,未曾出門,對神山之事隻聞其名,更未見過那些脫胎換骨的“仙桃受益者”。
李世民看著這位耿介得近乎執拗的臣子,無奈地揉了揉眉心。
程咬金早已按捺不住,銅鈴大眼一瞪,甕聲甕氣地嚷道:
“魏大人!你這話俺老程可不愛聽!你沒見過,沒吃過那仙家寶貝,就敢斷言是妖人作祟?
你且睜大眼睛瞧瞧!瞧瞧陛下,瞧瞧俺,瞧瞧長孫大人、秦將軍、杜大人!哪個不是吃了仙桃返老還童?哪個不是舊疾盡去,生龍活虎?
秦將軍前些日子還臥病在床,如今怎樣?你魏大人眼神不好使了不成?” 他一邊說,一邊還用力拍打自己厚實的胸膛,砰砰作響。
房玄齡站在文臣班首,目光早已在杜如晦身上逡巡良久。這位老搭檔前些時日還病骨支離,咳喘連連,一副油盡燈枯之態。
今日卻麵色紅潤,氣息悠長,眼神清明銳利,哪裏還有半分病入膏肓的跡象?這絕非藥石之功!他心中已然信了七八分。
“知節,不得無禮!” 李世民適時出聲製止了程咬金,語氣卻並無多少責備之意。
他目光轉向秦叔寶,臉上露出真摯的笑容:
“叔寶!朕心甚慰!看你今日神采奕奕,英姿勃發,更勝往昔!此皆仙緣所賜!朕聽聞懷道賢侄身具五星金靈根,鋒芒畢露,前途不可限量!假以時日,必成仙門棟梁,國之柱石!”
此言一出,如同巨石投入深潭,在原本肅靜的朝堂上激起千層浪!
“仙緣?!”
“五星金靈根?!”
“星君?仙門?”
“秦小將軍竟有如此造化?!”
低低的驚呼和難以置信的議論聲瞬間在群臣中炸開。那些原本對傳聞將信將疑、或幹脆斥為無稽之談的官員,此刻親眼目睹了秦叔寶、杜如晦等人脫胎換骨的變化,又親耳聽到皇帝陛下金口玉言的證實,心中的震撼無以複加。
李世民微微抬手,壓下殿中的騷動,聲音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
“朕之長樂公主,奉旨前往終南山探查神異,已安然歸來。公主親眼所見,絕非虛妄!
那神山之上,確有真仙駕臨!仙號‘太初紫薇星君’!其仙宮懸浮於九天之上,金碧輝煌,非人間氣象!
星君慈悲,傳下無上仙道,以‘靈根’為基,分煉體、練氣、築基、金丹等九大境界!築基有成,壽可四百載!金丹凝結,壽逾八百春秋!”
每一個字都如同驚雷,在群臣腦海中炸響!四百載!八百春秋!長生久視的誘惑,讓無數雙眼睛瞬間變得熾熱無比,連呼吸都粗重起來。
李世民目光中帶著難以掩飾的自豪,繼續道:
“公主得天眷顧,身具‘木靈根七星’之絕頂資質!此等天賦,縱在仙門之中,亦屬鳳毛麟角,足列真傳!不日便將重返聖山,拜入星君座下,潛心修行!”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程咬金、長孫無忌等人,“隨行將士、世家子弟及山民代表,凡登頂者,皆測得靈根在身,獲賜仙緣,可入仙門!此乃我大唐開國以來未有之祥瑞,亦是蒼生之福!”
整個太極殿陷入一片死寂。群臣被這接踵而至、遠超想象的信息衝擊得心神搖曳,無數道目光交織著震驚、狂喜、羨慕、嫉妒與難以言喻的渴望。
仙緣!長生!這些隻存在於縹緲傳說中的事物,竟如此真切地降臨了!而且,近在咫尺!隻恨自己不是那日登山之人。
吏部尚書高士廉顫巍巍出列,花白的胡須微微顫抖:“陛下,既仙門已開,我等凡俗……可有踏仙途之機?”他年近七旬,早已看淡權位,唯獨對長生二字耿耿於懷。
李世民頷首:“星君曾言,仙門初立,待根基穩固,自會廣納有緣人。諸位若有靈根,日後未必不能共赴仙山。”
“陛下!” 死寂之中,魏征那剛直不屈的聲音再次響起,帶著一種近乎悲憤的質疑,刺破了彌漫的狂熱。
“臣鬥膽再問!若那太初紫薇星君真有改天換地、澤被蒼生之神力,何忍見關中赤地千裏,餓殍載道而無動於衷?!
旱魃肆虐,萬民倒懸,此乃燃眉之急,切膚之痛!陛下既言星君慈悲,何不懇請仙法,降下甘霖,解生民於倒懸?若不能,或不願,則此‘仙’之慈悲,與黎庶何幹?其神通,於國何益?!”
他須發微張,目光灼灼,直指核心。在他心中,無論真假,若不能解決眼前這迫在眉睫的人間慘劇,一切玄虛皆是空談!
這番質問,如同冰水澆頭,讓沉浸在仙緣震撼中的部分朝臣悚然驚醒。是啊,仙法再玄妙,若不能解眼前大旱,於嗷嗷待哺的災民而言,又有何用?
李世民看著階下這位以死直諫聞名、此刻因憂心黎民而顯得格外執拗的臣子,並未動怒。他神色鄭重,緩緩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成之憂,亦是朕心之憂。關中大旱,生靈塗炭,朕寢食難安!
公主回山之時,朕已親口囑托,務必代朕、代關中百萬黎民,虔誠叩問星君,仙家可有禳災解厄、普降甘霖之法!
此非旨意,乃生民泣血之懇求!朕相信,星君悲憫,定有回應!”
他看向魏征,繼續說道“魏卿心係萬民,朕心甚慰。但仙凡有別,行事自有章法,且拭目以待便是。”
魏征還想再言,卻被房玄齡暗中拉了拉衣袖。他回望一眼,見房玄齡微微搖頭,隻得按捺下心緒,躬身退回。
“若無他事,今日朝會,就此……” 李世民正欲宣布散朝,目光卻如鷹隼般掠過階下前排那幾位氣度沉凝的世家家主——太原王氏王珪、範陽盧氏盧承慶、清河崔氏崔善為、滎陽鄭氏鄭善果、趙郡李氏李乾佑。
他們代表著盤根錯節、底蘊深厚的五姓七望,仙緣降臨,他們及其背後龐大的宗族,絕不可能置身事外。
李世民的聲音停頓了一下,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王卿、盧卿、崔卿、鄭卿、李卿,爾等暫且留步。朕另有要事相詢。”
被點名的五位家主心頭俱是一凜,麵上卻絲毫不顯,齊齊躬身:“臣遵旨。”
其餘朝臣心思各異地行禮告退。程咬金意猶未盡地咂咂嘴,又炫耀似的挺了挺胸膛,才跟著人流往外走。
房玄齡與杜如晦交換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魏征眉頭緊鎖,最後看了一眼禦座上的皇帝和那幾位留下的門閥領袖,重重歎了口氣,拂袖轉身。
偌大的太極殿,頃刻間空曠下來,隻餘禦座上的帝王與丹墀下五位代表著當世最頂級門閥勢力的家主。
陽光透過高高的殿門斜射進來,在光潔的金磚上投下長長的影子,空氣仿佛凝固,彌漫著無聲的角力與算計。仙緣,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其掀起的漣漪,正悄然改變著大唐權力格局的走向。
而關中大地上那焦渴的呻吟,仍在無聲地等待著一個答案。
喜歡大唐,開局收徒李麗質請大家收藏:()大唐,開局收徒李麗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