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汝陽王執意戰死沙場
字數:5628 加入書籤
汝陽王瞥見其惶恐之態,雖心生不悅卻未加責難,淡淡道:"爾等退下吧,朕要獨處片刻。"
"遵旨。"
內侍如蒙大赦,急忙領著隨侍太監宮女退出殿外,靜候差遣。
......
待眾人退去,汝陽王獨坐庭院,黯然歎道:"早知今日,何必當初。若百萬雄師尚在,何懼明教叛軍......"
"敏敏不知現下如何,望蘇遮能善待於她。"
想到數月未見的愛女,汝陽王心中悵然。當初野心勃發舉兵奪位時,為護趙敏周全特意將其托付蘇遮。如今雖已坐穩帝位,卻與蘇遮勢同水火,父女相見遙遙無期,就連女兒近況亦無從知曉。
“算了,也許再過幾個月蘇遮就會帶著明軍兵臨大都城下了。或許朕一開始就錯了,戰死沙場才是我最終的歸宿吧,隻希望到時候能再看敏敏一眼。”
話音未落,一道溫和的聲音從他背後傳來:“既然想見敏敏,為何不去找她呢?難道昔日的汝陽王,如今的大元皇帝,連這點勇氣都沒有?”
聽見這突如其來的聲音,汝陽王右手下意識往腰間一探,卻摸了個空。他這才想起,自己早已不是那個領軍作戰的將領,腰間不會再掛著佩劍了。
他轉過身,隻見不遠處立著一襲黑色錦衣的蘇遮,正含著笑意望向他。
汝陽王眼中掠過一絲震驚,沉聲道:“你竟敢孤身闖入大都,還敢潛入皇宮,朕倒是佩服你的膽量。但你就不怕朕殺了你,讓明教那群逆賊群龍無首嗎?”
蘇遮不以為意,走到汝陽王對麵坐下,拿起桌上的茶壺給自己倒了杯茶,飲盡後慢悠悠道:“你不會的,況且你也沒這個本事。總不至於才過了幾個月,你就忘了你那五千精兵是怎麽死的吧?”
“說起來,你該感謝我才對。若不是我那誤打誤撞的一劍殺了元順帝,你不僅當不上皇帝,還可能因我救走那群武林人士而徹底失勢,甚至鋃鐺入獄。你說,是不是該好好謝我?”
汝陽王瞳孔微縮。他當然記得蘇遮是如何輕易斬殺他那五千精銳的,更忘不了那毀 地、將大寧宮夷為平地的一劍。
不過看蘇遮的態度,似乎並非來挑釁,而是另有所圖。汝陽王眼中閃過疑惑,不明白這位生死大敵為何突然到訪,開口道:“說吧,你此行的目的究竟是什麽?”
蘇遮唇角微揚,道:“你把所有兵力收縮在大都,放棄外圍,是想拚死一搏吧?”
“不錯,與其被你們一步步蠶食,朕不如放手一戰!”汝陽王深吸一口氣,並未隱瞞。他的意圖昭然若揭,也不必遮掩。
蘇遮似笑非笑地看著他:“看來你也知道大勢已去,甚至已經做好戰死的準備了?”
“哼!若你是來嘲諷朕的,那就白費心思了,朕可不在乎你的譏諷!要戰便戰,何必多言!”汝陽王以為蘇遮是來奚落他的,心中不由輕蔑,對蘇遮的忌憚也淡了幾分。
蘇遮輕笑著擺了擺手,淡淡道:“我可沒閑工夫戲弄你,今日來隻為勸降。隻要你肯歸順,我保你後半生榮華富貴,絕不食言。”
“癡心妄想!”汝陽王猛然抬頭,目光如刀鋒般刺向蘇遮,厲聲道,“朕乃大元天子,寧可戰死沙場,也絕不向你這亂臣賊子低頭!”
蘇遮不疾不徐道:“話別說得太滿。你察罕特穆爾確實是條硬漢,生死無懼,可那三十萬元兵呢?大都城內的蒙古子民呢?你難道忍心看他們陪葬?”
他微微一頓,繼續道:“大都城能撐多久,你心知肚明。一旦開戰,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這真是你願意看到的?更何況——”
蘇遮話音一轉,意味深長地看著汝陽王:“你可知道我為何親自來勸降?”
汝陽王一怔,眉頭緊鎖。明軍勢如破竹,兵力已近百萬,元廷覆滅已成定局。蘇遮為何還要多此一舉?
驀地,他心頭一震,聲音微微發顫:“莫非……是因為敏敏?”
“正是。”蘇遮點頭,“你忍心讓她親眼目睹你戰死沙場,痛不欲生?看在敏敏的份上,我不想與你兵戎相見。天命難違,投降吧。”
他語氣平淡,卻字字如錘。若非趙敏,蘇遮根本不會費這番口舌。以明軍之勢,橫掃元兵易如反掌,甚至無需大軍壓境。
汝陽王神色一滯。趙敏是他掌上明珠,他自然不願她傷心。可有些事,不得不為。
元朝氣數已盡,他比誰都清楚。但身為元帝,縱然粉身碎骨,亦要守護心中大義。這是他的宿命,無可逃避。
沉默片刻,汝陽王沉聲道:“蘇遮,不必多言。朕誓與大元共存亡,縱使血染疆場,亦無怨無悔。敏敏……她會明白的。”
“父王……”
一道顫抖的聲音忽然從身後傳來。汝陽王渾身一震,猛然回頭——趙敏淚眼婆娑,正遠遠望著他。
“敏敏?!”汝陽王眼中瞬間迸出驚喜,幾步衝上前,輕輕拭去她臉上的淚水,目光中滿是慈愛與思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父王!”
趙敏再也抑製不住,猛地撲進汝陽王懷中,淚水奪眶而出。她與蘇遮一同前來,早已將二人的對話盡收耳中。她深知父親的脾性,一旦他下定決心,便無人能改,即便是她這個女兒也不例外。
她明白,若汝陽王執意如此,即便蘇遮留他一命,不讓他戰死沙場,他也絕不會苟活。
想到即將與父親陰陽永隔,自己卻束手無策,趙敏隻覺無盡的絕望籠罩心頭。
蘇遮輕歎一聲,默默退到一旁,讓父女二人獨處片刻。
他清楚勸降汝陽王已無可能,但要保他不死,尚有一法——讓他經曆一次死亡,徹底放下心中執念。正如天龍世界中掃地僧點化慕容博與蕭遠山,既然掃地僧能做到,蘇遮自然亦可。
隻是眼下汝陽王尚在,蘇遮不便向趙敏言明,隻得等待離開皇宮後再告知她。
……
“蘇遮,敏敏雖是我女兒,但她早已將心托付於你。望你好好待她,莫要因我之故而冷落她。”
聽聞汝陽王之言,蘇遮低頭看向懷中因哭泣而沉沉睡去的趙敏,鄭重道:“放心,我絕不會虧待敏敏。隻是你也知曉如今局勢,你又何必如此?”
汝陽王苦笑搖頭。他豈不知明軍勢不可擋?縱有六十萬大軍,也未必能阻其鋒芒,更何況區區三十萬?以卵擊石,注定徒勞,但他卻不能退縮。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道:“我此生唯一之錯,便是在皇上駕崩後起兵反叛,致使大元損兵折將,陷入危局。為大元戰至最後一刻,是我唯一能做的贖罪。我本就是一介將領,馬革裹屍方為歸宿。敏敏……就托付給你了。”
言罷,汝陽王不再多留,轉身消失在殿外。蘇遮望著他遠去的背影,心中感慨萬千。趙敏說得沒錯,汝陽王並非帝王之才,但他對大元忠心耿耿,確是一員難得的將帥。
蘇遮低頭注視著懷中的趙敏,見她即便沉睡中仍緊攥雙拳,淚痕未幹,不禁輕歎道:"放心,你父親不會有事。"說罷心念微轉,二人已置身洞天世界。
"夫君回來了?"
蘇遮剛踏出房門,身著鵝黃羅裳的楊憐依便迎了上來,眉眼含笑:"前日芷若還說夫君帶敏敏去了大都,怎麽突然回來了?"
"我帶她見了汝陽王。"蘇遮撫過妻子鬢邊碎發,"他執意效忠元廷,敏敏哭累了才睡著。"
楊憐依望向寢殿方向,憂色浮上麵龐:"若汝陽王殉國..."
"我已有計較。"蘇遮指尖劃過青玉案幾,"他困在謀反的心結裏,唯有死過一回才能破局。"
"假死之術?"楊憐依眸光忽亮,"就像當年..."
蘇遮頷首:"否則即便元亡,他也必自絕。"
......
光明頂議事堂內,燭火映照著眾人激動的麵容。蘇遮指尖點在黃河以北:"江南蜀地既定,該與元帝了結宿怨了。傳令徐達、常遇春——大都決戰。"
"謹遵教主令!"楊逍等人抱拳應諾時,衣袖都在微微震顫。數十載夙願,終將在這凜冬實現。
隨著軍令傳出,沉寂多時的明軍鐵騎踏碎北疆霜雪。因汝陽王收縮防線,徐達部兵不血刃接管中原,新政令如春風掠過焦土。
蘇遮來自後世,雖然不精通領兵打仗,但他汲取了後世的先進理念,對於治理民生頗有心得。在與楊逍等人商議後,他製定了一係列安撫百姓的政策,盡可能減輕戰亂帶來的影響。
短短一個月後,徐達和常遇春率明軍抵達大都城下。他們明白此戰必勝,也將完成天下一統的大業,因此並未急於攻城,隻是將大都團團圍住,等待最終的決戰。
皇宮內,朝堂之上,一名文臣神色慌張地出列稟報:"陛下,徐達與常遇春率五十萬大軍兵臨城下,大都危在旦夕!"
朝中百官聽聞此訊,無不驚慌失措。武將們不再叫囂,沉默不語;文臣們大多麵露懼色,尚未開戰便已膽寒。
又一名文臣跪地進言:"陛下,明軍勢不可擋,不如......不如投降吧!"
為首的文臣眼中閃過一絲冷笑,這人正是他安排的棄子。他隨即出列奏道:"陛下,如今形勢危急,臣建議與明王和談。若有必要,可暫避鋒芒,退回北方休整,待他日再圖中原!"
眾文臣紛紛附和:"臣等附議!"
"住口!"汝陽王怒拍龍椅,"堂堂大元,怎會有你們這等貪生怕死之輩!"
他強壓怒火,目光冰冷地掃過群臣,心中殺意翻騰卻又不得不隱忍。唯獨那個提議投降的臣子,在他眼中已是必死之人。
汝陽王冷冽的眼神掃向那名勸降的文臣,厲聲喝道:"來人!把禦史中丞拉出去砍了!"
"王上開恩!王上饒命啊!"
"臣知錯了!求王上法外開恩!"
喜歡綜武:我的神仙姐姐是王語嫣請大家收藏:()綜武:我的神仙姐姐是王語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