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凍火之幕1963·冬)

字數:4959   加入書籤

A+A-


    1. 製裁之網——9月7日·華盛頓·泛美大廈
    9月7日午後,華盛頓的潮熱如濕透的布緊貼肌膚,泛美大廈頂層會議廳卻冷得像一座水晶棺槨。
    橢圓長桌上,十九麵小國旗如墓碑般佇立,每麵旗後坐著一個裹著西裝的人形冰雕——他們麵前的文件厚如斷頭台的砧板,標題卻短如淬毒的匕首:
    《對古巴全麵封鎖執行細則》
    國務卿迪安的鋼筆尖叩擊桌麵,聲音如同冰錐刮擦玻璃:
    “先生們,加勒比海必須結冰。”
    他身後的巨幅電子屏驟然點亮,猩紅的航線圖自佛羅裏達半島猙獰南下——
    那是一條灼熱的絞索,勒住古巴的咽喉。
    屏幕角落的數字瘋狂跳動,像垂死者的脈搏:
    預計斷交國家:1921
    預計貿易損失:古巴外匯90
    預計饑荒倒計時:89天
    墨西哥外長是冰原上唯一未融的頑石。
    他顫抖著摸出一張泛黃起卷的照片——導彈危機時,他兒子蜷縮在哈瓦那防空洞的陰影裏,瞳孔映著炮火。
    “我棄權。”聲音輕得像照片上飄落的塵埃。
    其餘十八隻蒼白的手齊刷刷刺向天花板,如同一片冰封的森林。
    10月2日午夜,烏雲如貪婪的巨口吞噬殘月,隻餘一彎染血的銀鉤。
    “鎮海號”巡洋艦熄滅了所有光,艦身吸波塗料在墨汁般的海水中溶解,化為一頭無聲滑行的鋼鐵幽靈鯨。
    艦橋深處,加勒比聯盟娜美女王麾下玫瑰軍團的軍團長——十三妹,齒間叼著一杆蛇形雕紋的黃銅煙槍,煙鍋裏的火星是她唯一的瞳孔,在絕對的黑暗中明滅如呼吸。
    航海圖上,一道鉛筆劃痕如刀鋒割開海麵,從金斯敦直刺哈瓦那——
    旁邊是狂草般的注腳:
    “給卡斯特羅的禮物:1000噸帝汶香米玫瑰軍團)”。
    貨艙裏,彌漫著稻穀的塵土與女兵汗水的鹹腥。玫瑰軍團的姑娘們正將最後一袋米塞進防水的黑色膠囊。領隊瑪利亞——那個曾在哈瓦那碼頭用砍刀刻下傳奇的古巴女人——反手拔出腰間的匕首,寒光一閃,捆紮的麻繩應聲而斷。
    “告訴哈瓦那,”她舔了舔幹燥開裂的嘴唇,聲音像砂紙打磨刀刃,“玫瑰的根須,紮進凍土了。”
    淩晨3點,關塔那摩灣外海。死亡礁盤。
    三艘偽裝漁船如貼著海床爬行的蜥蜴,船底防彈鋼板摩擦著暗礁,發出沉悶的呻吟。每條船尾都拖曳著一串深潛的黑色巨蛭——裏麵是比黃金更珍貴的青黴素與奶粉。
    瑪利亞赤腳立於船頭,信號燈在她掌心如一顆搏動的心髒,規律地明滅。
    驟然!
    一道慘白的探照燈光柱如上帝之鞭抽裂黑暗!
    美國海岸巡邏艇“卡特號”從獠牙般的礁石後幽靈般現身,擴音器裏爆出冰碴般的英語:
    “停船!接受登檢!否則擊沉!”
    瑪利亞缺了半顆的門牙在強光下咧開一個黑洞。
    她指尖輕觸腰間的冰冷按鈕——<主炮塔在液壓嘶鳴中緩緩轉動,炮口幽深如黑洞,精準鎖定巡邏艇艦橋指揮室。
    無線電裏,十三妹的嗓音帶著剛睡醒的沙啞與不容置疑的冰寒:
    “滾開。或者……成為珊瑚礁的肥料。”
    探照燈的光柱如同被掐滅的蠟燭,瞬間熄滅。
    巡邏艇笨拙地扭轉身軀,像被烙鐵燙傷的野狗,倉惶遁入黑暗。
    3. 達拉斯·11月22日——子彈與玫瑰
    11月22日1230,達拉斯迪利廣場的喧囂凝固成蠟像。
    娜美佇立在“鎮嶽號”劇烈搖晃的甲板上,指關節因過度用力而發白,死死攥著一份滾燙的加密電報——
    “總統遇刺。五角大樓瞳孔收縮。目標:古巴。戰爭齒輪啟動。”
    她仰首望天,鉛灰色的雲層低垂,仿佛要碾碎整個城市。
    倏地,一滴冰冷的雨珠砸在她手背,炸開的寒意瞬間穿透骨髓——像一顆剛出膛的彈頭。
    哈瓦那,革命宮。寂靜如墓。
    卡斯特羅聽完廣播裏刺耳的哀樂,雪茄的灰燼無聲跌落在地毯上。
    他轉向切·格瓦拉,眼中有風暴凝聚:“槍響之後,所有罪名都將刻上哈瓦那的墓碑。”
    切·格瓦拉沉默如石,隻是將腰間槍套的皮扣解開,露出冷硬的鋼藍光澤。
    同日,金斯敦。玫瑰軍團駐地。風暴前的死寂。
    刺耳的警報撕裂空氣。女兵們無聲集結,眼中燃燒著憤怒與警惕。
    十三妹將一張肯尼迪遇刺瞬間的黑白照片釘在作戰室牆壁中央,
    4. 凍浪·弗洛拉——11月25日·關塔那摩廢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11月25日,颶風弗洛拉以神罰之姿登陸。
    風速100公裏小時,裹挾著鹹腥與毀滅的怒吼,如同一柄冰鑄的巨錘,狠狠砸向加勒比。關塔那摩海軍基地那座鋼筋鐵骨的雷達塔,如同被巨人隨手掰斷的枯枝,轟然倒塌。
    廢墟之上,死亡與新生在泥濘中搏鬥。
    玫瑰軍團的姑娘們在撕裂耳膜的狂風中放聲高歌,歌聲壓過颶風的咆哮。她們用單薄的肩膀扛起扭曲的鋼梁,用粗糲卻溫柔的臂彎攏住哭泣的孩童。
    一個美國記者的鏡頭穿透雨幕,捕捉到永恒的一瞬:
    《鐵骨玫瑰:颶風中的加勒比母親》
    照片中心,瑪利亞渾身泥濘,宛如從地獄歸來的戰士,懷中緊抱著一個瑟瑟發抖的小女孩。女孩滿是汙泥的小手,死死攥著一朵奇跡般的紅玫瑰——
    5. 凍火之幕——12月1日·哈瓦那
    12月1日,哈瓦那電台的電流聲裏,卡斯特羅的聲音粗糲得像被砂輪打磨過的生鐵,卻帶著前所未有的溫度:
    “加勒比聯盟,是古巴血脈相連的兄弟!”
    同日,金斯敦總督府。曆史的筆尖落下。
    娜美在《加勒比互助條約》上簽下名字,筆尖飽蘸著加勒比海的深藍與玫瑰的血紅:
    聯盟所有港口,向古巴饑渴的船隻敞開懷抱
    玫瑰軍團,將根須深植哈瓦那
    任何鎖向古巴的鐐銬,即是對整個聯盟心髒的開火令!
    筆尖離紙的刹那,一滴濃墨在簽名旁無聲洇開——綻放成一朵微小卻無比堅韌的墨色玫瑰,根係在羊皮紙的紋理中蔓延。
    6. 凍火未熄——12月20日·佛羅裏達海峽
    12月20日,寒風如刀。美國驅逐艦“福雷斯特·謝爾曼號”龐大的鋼鐵身軀橫亙航道,冰冷地截停一艘駛向哈瓦那的商船。
    商船桅杆頂端,玫瑰軍團的黑色戰旗在凜冽寒風中獵獵狂舞,如同一麵燃燒的黑色火焰。
    無線電公共頻道裏,瑪利亞的聲音冷冽如西伯利亞的凍風,穿透金屬的嘶鳴:
    “讓開航道。或者……讓你的戰艦,成為加勒比魚群的宮殿。”
    驅逐艦艦長的瞳孔死死盯著雷達屏幕——
    十海裏外,兩個代表死亡的不祥光點正從深藍的海淵中無聲上浮。
    他喉結艱難地滾動了一下,咽下冰冷的恐懼,嘶聲下令:
    “……解除攔截。放行!”
    尾聲:凍火未熄
    1963年的冬天,帝國意圖凍結加勒比海的巨掌未能如願。
    但玫瑰帶刺的根須,已深深紮進曆史的凍土。
    冰層之下,燃燒的寒冷,正悄然融化鋼鐵的桎梏。
    喜歡1946:係統綁定,家族傳奇請大家收藏:()1946:係統綁定,家族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