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桂西北
字數:4144 加入書籤
一九七八年·春末·桂西北
離開麻城李家坳,那份沉甸甸的鄉愁與改變故土的決心,如同燃燒的炭火,在李雲龍胸中灼灼不息。車隊沒有返回廣州,而是繼續南下,沿著崎嶇的山路,駛向那片被鄧公紅筆圈定的、承載著特殊使命的土地——桂西北“百色河池南丹”新區。
車窗外的景色,從連綿起伏的大別山,逐漸過渡到喀斯特地貌奇峰林立的桂西北。山更高,路更險,人煙也更顯稀疏。空氣中彌漫著濃鬱的草木氣息,卻也透著一股閉塞與滯重。
百色:紅土地的回響
抵達百色時,李雲龍和丁偉都感受到了一種肅穆的氛圍。這裏是紅七軍、紅八軍的搖籃,是右江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城區不大,保留著不少革命遺跡:粵東會館紅七軍軍部舊址)、清風樓、紅軍碼頭…牆壁上斑駁的標語仿佛還在訴說著當年的烽火歲月。街上行人衣著樸素,生活節奏緩慢。石鬆派出的先遣隊——主要是工程勘察人員和少數管理幹部——已經入駐,正在與當地政府對接,進行初步的地形測繪和資料收集。李雲龍和丁偉特意去瞻仰了革命舊址,站在紅七軍軍部的天井裏,李雲龍感慨萬千:“老丁,你看這地方,山高路遠,當年紅軍就在這窮山溝裏鬧革命,硬是打出一片天!現在,要在這裏建一個現代化的新區,還要建百色起義紀念館,這是多大的信任和期望!”
從百色往東,進入河池地區,山勢更加險峻。他們的目的地是石鬆的故鄉——都安瑤族自治縣嘉撩山深處的某個瑤寨。越靠近目的地,道路越加難行,幾乎是在懸崖峭壁間穿行。當車隊終於抵達那個雲霧繚繞、仿佛與世隔絕的山寨時,眼前的景象與石鬆描述的童年記憶相去甚遠,卻與麻城李家坳驚人的相似:極度的貧困。
然而,與李家坳不同的是,這裏已經有了大規模建設的跡象。石鬆派出的工程隊以香港和東南亞華裔工程師為主,輔以部分國內招募的技術工人)已經進駐,大型工程機械推土機、挖掘機)的轟鳴聲,第一次打破了山寨千年的沉寂,震撼著每一個瑤民的心。他們正沿著一條新開辟的盤山路基,艱難地向寨子推進。寨子裏,一座按照石鬆詳細回憶、並融合了現代建築技術與傳統瑤族幹欄式風格的龐大祖宅,已經開始了地基工程。圖紙攤開在臨時搭建的工棚裏,異常醒目。
負責此處的石鬆心腹一位姓林的經理)向李雲龍匯報:
“李帥,丁將軍,按照親王的吩咐,祖宅完全尊重瑤族傳統,大量使用本地優質木材和石材,內部設施則現代化。同時,我們已經在寨子外圍平整土地,準備建設一所現代化小學、一個小型衛生所和一個農技推廣站。親王特別交代,所有工程,盡量雇傭本地瑤族青壯年,付足工錢,並培訓他們技能。”
李雲龍看著那些圍在工地邊緣,眼神中充滿好奇、敬畏又有些忐忑的瑤族青年,點了點頭:“好!石鬆想得周到。祖宅是根,但更要讓鄉親們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學校、衛生所,這是根本!”他轉頭對丁偉說:“老丁,看到沒?石鬆這小子,是真想為家鄉做點事,不光光是為了光宗耀祖。”
南丹:黑色的財富與紅色的血淚
離開都安,車隊折向北,前往此行的最後一站,也是紅圈中資源最豐富、情況也最複雜的一角——南丹縣。還未進入礦區,空氣中就彌漫開一股刺鼻的硫磺和粉塵混合的味道。沿途的河流,溪水呈現出一種詭異的赤紅色或渾濁的灰黑色。
進入礦區主要是有色金屬,尤其是錫礦),景象更是觸目驚心:
原始與野蠻的開采: 隨處可見簡陋到極致的礦洞,如同大地的瘡疤。礦工們很多是衣衫襤褸、麵黃肌瘦的當地農民或流民)背著沉重的竹簍,佝僂著腰,在沒有任何安全防護的情況下,鑽進僅容一人的狹窄礦洞。洞口堆滿了廢石渣,隨時有坍塌的危險。
致命的汙染: 選礦廢水未經任何處理,肆意排入山澗溪流,所過之處寸草不生,魚蝦絕跡。空氣中粉塵彌漫,許多礦工和附近村民都患有嚴重的呼吸道疾病。
礦難頻發: 向導和當地接待人員石鬆先遣隊成員)沉痛地告訴李雲龍和丁偉,這裏幾乎每個月都有大小礦難發生,死人塌方是家常便飯。“人命在這裏,還不如一筐礦石值錢。”向導低聲說。
惡霸盤踞: 幾個規模稍大的礦點,被當地勢力強大的“礦霸”控製。他們勾結一些基層小吏,欺壓礦工,克扣工錢,甚至草菅人命。礦工們敢怒不敢言。石鬆派來摸底的工作人員,甚至受到過隱晦的威脅。
李雲龍站在一處高坡上,俯瞰著這片被瘋狂掠奪、傷痕累累的土地,臉色鐵青,拳頭攥得咯咯作響。丁偉也緊鎖眉頭,語氣凝重:“老李,這哪裏是采礦?這是吃人!是喝血!石鬆要在這裏建現代化礦場和深加工廠,阻力會非常大,不光是技術問題,更是要拔掉這些盤根錯節的毒瘤!”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任務:淬煉與新生
當晚,在南丹縣城簡陋的招待所裏,李雲龍和丁偉與石鬆派來的核心團隊以及當地政府中支持改革的幹部召開了緊急會議。空氣中彌漫著壓抑和緊迫感。
李雲龍傳達了領導的明確指示和石鬆的堅定決心:“領導把這塊紅土地交給我們,石鬆親王傾全力投資,不是為了繼續掠奪和製造苦難!我們要在這裏,建一座世界一流的、安全環保的現代化礦山和深加工基地!要讓地下的寶藏,真正造福家鄉人民,而不是滋養蛀蟲和帶來災難!”
他話鋒一轉,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鐵血:“同時,石鬆親王還給了我和丁偉一個特殊任務:把當地那些無所事事、遊手好閑的青壯年,給我組織起來!一個不落!”
他目光掃過在座的本地幹部:“這些人,放任下去,就是未來的地痞流氓,是社會的不安定因素,甚至可能被那些礦霸利用!我們要把他們變成建設新南丹的骨幹力量!”
丁偉補充道:“我們將參照帝汶島訓練新兵的模式,成立‘南丹建設兵團’。實行準軍事化管理,嚴格訓練體能、紀律和基礎技能。訓練期間,管吃管住,發基本津貼。訓練合格後,根據個人表現和特長,分配到即將興建的現代化礦場、選礦廠、冶煉廠或者基建工程隊,成為有穩定收入、有技術、有紀律的產業工人!這是給他們一條正路,也是給南丹的未來打基礎!”
此議一出,在場的一些本地幹部麵露憂色又帶著希望。憂的是這涉及麵廣,觸動大;希望的是,這確實是解決當地一大頑疾、儲備勞動力的良方。
序幕拉開,暗流洶湧
接下來的日子裏,李雲龍和丁偉展現出雷厲風行的軍人作風。
南丹建設兵團: 在地方政府配合下,迅速在縣城外設立營地。李雲龍帶來的精幹隨員和部分石鬆安保人員擔任教官骨幹。報名點設立後,出乎意料地踴躍——許多看不到出路的年輕人,被“管吃住、有津貼、未來有工作”的條件吸引。營地很快聚集了數百名青壯年,嘹亮的口號聲和整齊的隊列訓練,第一次在這片充滿頹廢氣息的土地上響起。
都安祖宅與民生工程: 工程進度在李雲龍的親自督促下加快。現代化的施工方式與傳統技藝的結合,讓瑤民大開眼界。小學和衛生所的奠基儀式舉行,給山寨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南丹礦區的風暴前夜: 石鬆龐大的專業團隊地質、采礦、環保、安全專家)開始全麵接管核心礦區的前期勘察和規劃工作。同時,李雲龍授意,對幾個民憤極大、惡行累累的礦霸及其保護傘,開始秘密收集證據。衝突的火藥味,在南丹彌漫的粉塵中悄然加重。
站在新建的南丹建設兵團營地的了望塔上,李雲龍望著遠處依舊噴吐著汙濁煙塵的原始礦洞,又看看腳下訓練場上那些揮汗如雨、眼神逐漸變得堅毅的年輕麵孔,對身邊的丁偉說:“老丁,看到沒?這裏埋著寶藏,也埋著血淚和禍根。我們要建的,不止是工廠礦場,更是在這片紅土地上,建一個新的秩序,建一個能配得上百色起義先烈英魂的未來!南丹這出戲,才剛開場,未來…怕是比我們打過的任何一場硬仗都精彩,也凶險!” 他眼中閃爍著當年戰場上才有的銳利光芒石鬆投入的巨資,以及他們此刻的行動,正將這片沉寂而苦難的土地,推向一個風起雲湧、足以影響世界格局的未來漩渦中心。那場“2025年的驚天大案”的種子稀土爭奪、倒賣),已在1978年南丹的塵埃與汗水中悄然埋下。
喜歡1946:係統綁定,家族傳奇請大家收藏:()1946:係統綁定,家族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