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廟街的麗都歌廳
字數:2777 加入書籤
夏初的香港,空氣粘稠得如同融化的飴糖,悶熱裹挾著海風的鹹腥,鑽進油麻地唐樓狹窄的窗縫裏。頂樓天台屋的鐵皮在午後的烈日下滋滋作響,仿佛隨時要融化。屋裏,一個十八歲的女孩正對著那麵邊緣鏽蝕的鏡子仔細地描畫著。
她叫阿霞,這是歌廳裏用的名字。鏡中的臉,還帶著少女的圓潤,但那雙眼睛,卻像淬煉過的黑曜石,沉靜又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野性。此刻,她正用廉價的眼線筆,努力勾勒出上揚的眼尾,試圖掩蓋那份青澀,營造出幾分歌星海報上的風韻。她的嘴唇豐滿,塗上略顯豔俗的紅色口紅,反而襯得皮膚愈發白皙——是那種少見陽光、長期在夜場燈光下的蒼白。頭發燙成蓬鬆的大卷,有些地方發梢幹枯分叉,但整體打理得一絲不苟,這是她的“戰袍”之一。
“阿霞,好了沒?要遲到了!” 門外傳來姐姐阿萍略帶沙啞的催促,伴隨著幾聲壓抑的咳嗽。
“來了來了!” 阿霞快速放下口紅,抓起桌上那件亮片閃閃的演出服——料子粗糙,亮片也容易脫落,但在歌廳幽暗的燈光下,足以流光溢彩。她利落地套上,又抓過一個小巧的、邊角磨損的皮包。
推開門,狹小的公共廚房裏彌漫著藥材的苦澀味道。阿萍靠在門框上,臉色有些灰敗,手裏攥著一個藥包。“今天感覺怎麽樣?”阿霞蹙眉,語氣裏是掩不住的關切。
“老樣子,死不了。”阿萍擺擺手,努力擠出一個笑,“快去吧,別讓肥媽等,她那張嘴又要念了。記得收工幫我帶碗艇仔粥,喉嚨痛,想吃點滑的。”
“知道了,姐。你回去躺著,藥我回來給你煎。”阿霞的聲音幹脆利落,帶著一種超越年齡的擔當。她拍了拍姐姐瘦削的肩膀,像在傳遞力量,然後風風火火地衝下陡峭、昏暗的樓梯。樓梯間堆滿雜物,空氣裏混雜著飯菜味、黴味和廉價香水的餘韻。
她的“上班”地點,是廟街附近一家名為“麗都”的歌廳。不算頂級的場子,但勝在客源穩定,三教九流都有。推開厚重的隔音門,一股混合著廉價煙草、酒精、汗味和空氣清新劑的濃烈氣味撲麵而來。冷氣開得十足,與門外的悶熱形成兩個世界,卻也凍得人皮膚起栗。昏暗的燈光下,卡座裏人影綽綽,猜拳聲、談笑聲、杯盞碰撞聲嗡嗡作響。
後台更是擁擠不堪。狹窄的通道裏擠著等待上場的歌手、負責點單的服務生、還有濃妝豔抹的伴舞女郎。空氣裏浮動著發膠、粉餅和汗水的味道。一麵巨大的鏡子前,擠滿了補妝的人。阿霞熟練地找到自己的角落——一個釘在牆上的小架子,放著她簡單的化妝品和替換的絲襪。
“阿霞!快點!到你暖場了!” 領班肥媽扭著肥胖的身軀擠過來,嗓門洪亮,帶著不容置疑的命令,“今晚有幫‘陀地’本地幫派)的兄弟捧場,醒目點機靈點)!”
“知啦,肥媽!” 阿霞應得爽快,聲音清亮,毫無怯懦。她對著鏡子最後抿了抿唇,將一縷不聽話的卷發別到耳後,眼神瞬間變得專注,甚至帶上了幾分舞台上的淩厲。她身上有種奇異的氣質:明明年紀最小,卻總能在後台混亂的環境中穩住自己,不卑不亢,甚至能大聲喝止那些想占伴舞便宜的醉客,贏得那些比她年長的女孩子們幾分真心的依賴和“霞姐”的戲稱。她講義氣,看到新來的歌手緊張,會遞過去一杯溫水,拍拍對方的背說“當下麵係冬瓜”當台下是冬瓜);看到姐妹被客人刁難,她會不動聲色地過去解圍,用一杯酒或是一段即興的俏皮話把場麵圓過去,豪爽得像個江湖兒女。領班肥媽嘴上常嫌她不夠“斯文”,私下卻最放心她鎮場。
走上小小的舞台,追光燈打下,瞬間將她包裹。台下的喧囂似乎暫時退遠。她握著麥克風,手指纖細卻很有力。前奏響起,是一首時下流行的國語時代曲。她開口,聲音低沉、醇厚,帶著一種奇異的穿透力和滄桑感,與她年輕的臉龐形成強烈反差。這不是小女孩的甜美,而是帶著故事、帶著風塵、帶著生命力的歌聲。她唱歌時身體會隨著韻律自然擺動,台風穩健大氣,眼神掃過台下,帶著一種掌控感,仿佛這方寸舞台就是她的王國。
台下有喝彩,有口哨,也有漠不關心的閑聊。她早已習慣。唱完一首,微微鞠躬,笑容恰到好處,既不過分諂媚,也不顯得疏離。換場間隙,她可能被叫到某桌“應酬”。麵對遞過來的酒杯,她從不扭捏,會爽快地碰杯,仰頭喝下,動作利落,引來一片叫好。但她的眼神始終清明,懂得適時退場,一句“要準備下一首歌啦,各位老板慢慢飲”說得得體又讓人無法強留。她懂得在這種環境裏生存的法則:既要有豪氣,更要懂得分寸。
深夜收工,卸下濃妝,換上簡單的t恤和牛仔褲,阿霞才顯出屬於她這個年紀的些許疲憊。歌廳後巷的燈光昏暗,她快步走著,手裏小心地提著給姐姐帶的艇仔粥。汗水浸濕了她額前的碎發。回到天台屋,姐姐已經睡了,呼吸聲沉重。阿霞輕手輕腳地把粥放在小爐子邊溫著,然後坐在吱呀作響的折疊床邊,望著窗外遠處維多利亞港依稀的燈火。高樓大廈的霓虹映在她年輕的瞳孔裏,明明滅滅。
生活的重擔壓在她瘦削的肩上——微薄的薪水要負擔房租、姐妹倆的生活費、姐姐的藥費。歌廳的環境喧囂混雜,煙酒彌漫,客人的目光有時像黏膩的蛛網。但她很少抱怨。白天,她可能去布料市場淘便宜料子,自己動手修改演出服;可能在家一遍遍聽著唱片,跟著哼唱,琢磨新的唱腔和台風;也可能隻是在天台吹風,看著樓下廟街熙熙攘攘的人潮,眼神裏是超越年齡的沉靜與一絲不易察覺的野心。
她不是溫室的花朵,她是廟街煙火氣裏長出的野薔薇。她的生活是汗濕的演出服、是後台的廉價粉餅味、是姐姐的藥罐、是深夜歸家時疲憊的腳步、是麵對酒杯時的豪氣幹雲、是站在舞台燈光下瞬間爆發的生命力。她像一顆蒙塵的珍珠,在1981年夏初香港潮濕悶熱的底層生活中,悄然積蓄著力量,等待著那個屬於她的、被風吹響的季節。
喜歡1946:係統綁定,家族傳奇請大家收藏:()1946:係統綁定,家族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