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未至的時機與暗處的棋局

字數:3022   加入書籤

A+A-


    溜回704的過程有驚無險,直到反鎖上門,背靠著冰冷的門板,我才敢大口喘氣。心髒還在胸腔裏擂鼓般狂跳,一半是因為差點被發現的緊張,另一半則是被那手稿中蘊含的奇異景象和慧覺居士那縷清晰的警告意念所震撼。
    “時機未至……緣法未滿……勿近……勿貪……”
    蒼老而疲憊的聲音仿佛還在耳邊回蕩。這感覺比直麵妖魔更讓人心悸,那是一種源自更高層次存在的、不容置疑的告誡。
    沒過多久,窗戶傳來極輕的叩擊聲。我拉開窗簾一角,陳駿和小雅如同暗夜中的蝙蝠,悄無聲息地滑了進來。兩人臉色凝重,顯然剛才外圍的警戒也讓他們繃緊了神經。
    “怎麽樣?感應到了什麽?”陳駿壓低聲音問道,目光銳利。
    我深吸一口氣,將剛才的經過詳細說了一遍,尤其是那流動的金色光點和慧覺居士直接的意念警告。
    陳駿聽完,眉頭緊緊鎖成了一個川字,在房間裏踱了兩步。“蘊含高僧願力的靈輝……自主防禦與警示……還有明確的‘時機’提示……”他沉吟道,“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手稿了,這更像是一件被‘激活’了的法器,或者說,一個被設置的‘觸發式’信息載體。”
    小雅靠在牆邊,冷靜地補充:“慧覺在三百年前就算到了今天?他留下轉經筒了結與嗔恚的因果,又留下這手稿……是在等待下一個‘時機’?”
    “恐怕是的。”陳駿停下腳步,眼神深邃,“而且這個‘時機’,顯然不是現在。他警告‘勿近勿貪’,說明貿然接觸,不僅無益,反而可能引來禍端。這手稿裏隱藏的東西,可能比我們想象的更複雜,也更危險。”
    我心裏一陣後怕,同時也充滿了疑惑:“那他在等什麽?下一個有緣人?還是某個特定的事件?”
    “不清楚。”陳駿搖頭,“但結合手稿內容是關於《淨業寶懺》和慧覺本人的記載,我猜測,這可能與《淨業寶懺》的真正下落,或者……與鎮嶽寺被毀的更深層秘密有關。慧覺可能將最關鍵的信息,用這種特殊方式封存了起來,等待合適的契機開啟。”
    這個推測讓我的心跳又漏了一拍。完整的《淨業寶懺》?或者鎮嶽寺毀滅的真相?無論是哪一個,都牽扯巨大!
    “那我們怎麽辦?就這麽幹等著?”我不甘心地看著他們。
    “現在隻能等。”陳駿的語氣不容置疑,“官方已經介入,看守嚴密,我們沒有任何機會。而且慧覺的警告絕非兒戲。強行突破,後果難料。眼下,我們必須沉住氣,靜觀其變。”
    他頓了頓,看向我,語氣嚴肅:“林楓,尤其是你。你的靈覺特殊,容易與這類事物產生感應,但這也是雙刃劍。在‘時機’到來之前,盡量遠離那本手稿,避免再次被其影響。同時,抓緊時間提升自己,《撼龍經》的修煉不能鬆懈,隻有自身足夠強大,才能在未來的風波中站穩腳跟。”
    我知道陳駿說得對。衝動和好奇解決不了問題,反而可能壞事。我點了點頭:“我明白了。”
    接下來的幾天,我強迫自己回歸“正常”的校園生活。上課,記筆記,去圖書館啃那些艱澀的專業書,晚上雷打不動地修煉《撼龍經》的基礎法門和從那《淨業寶懺》殘卷上學來的“淨心法”。日子過得充實甚至有些枯燥,但那種對自身力量的細微掌控感逐漸增強,讓我心裏踏實了不少。
    蘇婉清那邊沒再提起手稿的事,估計實驗室的看管更加嚴格,或者專家已經介入,她也不便多問。我們偶爾在圖書館遇見,也隻是聊聊學業和普通的校園話題,仿佛那晚的交談從未發生過。但我能感覺到,她看我的眼神裏,多了一絲不易察覺的探究。
    就在我以為這件事會暫時沉寂下去的時候,一個意外的發現,又將一條新的線索推到了我麵前。
    那是一個周末,我在學校二手書店淘換一本絕版的考古工具書時,無意中在角落一個積滿灰塵的書架上,看到一本紙張泛黃、沒有封皮的舊雜誌,似乎是幾十年前的校內刊物。我鬼使神差地抽出來隨手翻看,裏麵大多是些早已過時的校園新聞和文藝作品。
    直到我翻到中間一頁,目光被一篇簡短的、豆腐塊大小的報道吸引住了。標題是:《我校退休教授捐贈一批珍貴民俗資料》。報道旁邊配著一張模糊的黑白照片,照片上是幾位老教授和學校領導的合影,背景是一排陳列櫃。
    引起我注意的,不是報道內容,而是照片角落裏,一個陳列櫃中擺放的一件物品——那是一個看起來十分古舊的、黑黝黝的、形狀有點像羅盤的圓形金屬盤,邊緣刻著模糊的刻度,中央似乎有個凹陷。照片像素很低,看不太清細節,但那東西散發出的那種古樸、神秘的氣息,隔著幾十年的時光和粗糙的印刷質量,依然讓我心頭莫名一動。
    我仔細閱讀報道正文,裏麵提到這位捐贈資料的退休教授姓吳,曾是曆史係的教授,專攻民俗學和地方史,捐贈的物品包括一些地方誌手抄本、民俗器物拓片等。報道日期是二十多年前。
    一個退休教授捐贈的民俗器物?那個黑盤子是什麽?為什麽我會對它產生感應?
    我掏出手機,想拍下照片和報道,卻發現雜誌頁麵因為年代久遠,照片更是模糊不清,拍下來也看不出什麽。我記下了關鍵信息:吳教授,曆史係已退休),捐贈民俗資料,約二十多年前。
    這或許隻是一次偶然,一件普通的舊物。但那種莫名的感應,讓我無法輕易忽視。在經曆了這麽多之後,我寧願相信自己的直覺。
    難道,這又是慧覺留下的“時機”鏈條中的一環?還是另一個完全獨立的謎團?
    我看著窗外車水馬龍的街道,感覺一張無形的大網,似乎正在緩緩收緊。而網中的線索,正一點一點地,以各種意想不到的方式,浮出水麵。
    平靜,果然隻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假象。
    喜歡開局欠債二十萬,我靠風水逆襲請大家收藏:()開局欠債二十萬,我靠風水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