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美良川認主
字數:2688 加入書籤
太行山麓,美良川。時值深秋,天高雲淡,渭水支流潺潺而過,兩岸丘陵起伏,衰草連天,一派蒼茫景象。這一日,這片原本寂靜的山川,卻迎來了一支風塵仆仆、卻依舊帶著剽悍之氣的隊伍。正是秦瓊、程咬金、羅成以及王君可、史大奈等數十位自瓦崗星夜來奔的將領及家眷親兵。
眾人勒馬駐足,望著北方。連日奔波,提心吊膽,如今即將踏入李唐地界,心中不免忐忑。前程如何?那位聲名鵲起的秦王李世民,究竟是何等人物?是否會如李密般猜忌?瓦崗的遭遇,如同陰影,籠罩在每個人心頭。程咬金難得地沉默著,羅成麵沉如水,秦瓊則眉頭微蹙,手按雙鐧,目光深遠。
忽然,前方塵頭大起,馬蹄聲如雷,一麵巨大的“唐”字帥旗迎風招展,迅速逼近!但見來軍盔明甲亮,隊列嚴整,殺氣騰騰,竟是一支精銳騎兵!
瓦崗眾人頓時緊張起來,紛紛握緊兵刃,以為遭遇唐軍攔截。程咬金“呸”了一聲,抄起萱花斧:“娘的!難道那李家小子也要給咱們來個下馬威不成?”
然而,那支唐軍馳至一箭之地,卻齊齊勒住戰馬,動作整齊劃一,鴉雀無聲。為首一將,銀甲白袍,英姿勃發,正是秦王李世民!他竟未乘車輦,而是親自騎馬,僅帶著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寥寥數名文臣武將,並未擺出盛大的儀仗。
更令人驚訝的是,李世民率先翻身下馬,將馬韁扔給親衛,竟徒步向著瓦崗眾人走來!臉上帶著毫不作偽的欣喜與急切,毫無親王駕臨的倨傲之色。
秦瓊等人見狀,不敢怠慢,連忙紛紛下馬。
李世民快步走到近前,目光灼灼,掃過秦瓊、程咬金、羅成等每一張麵孔,最終定格在秦瓊身上,竟不等秦瓊行禮,便搶先一步,伸出雙手緊緊握住秦瓊抱拳的雙手,聲音清越而充滿真摯:
“叔寶將軍!咬金將軍!諸位瓦崗豪傑!世民……盼諸位久矣!今日得見,如撥雲見日,三生有幸!”
這一聲呼喚,情真意切,毫無虛飾,仿佛期盼多年的老友終於重逢,竟讓曆經生死的秦瓊,鼻尖微微一酸。他身後,程咬金張大了嘴,羅成冷峻的眼中也閃過一絲波動。
“敗軍之將,不敢勞秦王殿下遠迎!”秦瓊欲行大禮。
李世民卻死死托住他的手臂,不容他下拜,動容道:“將軍何出此言!世民久聞將軍忠義塞乎天地,英名震於華夏!賈家樓聚義,瓦崗寨抗隋,乃天下英雄楷模!世民心向往之,隻恨緣慳一麵!今日將軍與諸位豪傑不棄,遠來相投,乃世民之福,大唐之幸也!豈敢以‘敗將’相稱?”
他鬆開秦瓊,又走向程咬金,看著他那身不倫不類的王爺袍服,竟哈哈大笑,拍了拍程咬金的肩膀:“這位定是混世魔王程咬金將軍!將軍快人快語,豪氣幹雲,世民在太原便如雷貫耳!今日一見,名不虛傳!我這秦王府,日後可就熱鬧了!”
程咬金被他拍得一愣,見這位年輕秦王如此隨和豪爽,毫無架子,頓生好感,黑臉上擠出笑容,甕聲道:“秦王殿下……過獎了,過獎了!俺老程是個粗人……”
李世民又走到羅成麵前,看著他年輕冷峻的麵容和那杆亮銀槍,眼中滿是欣賞:“白衣神槍羅公然!將軍勇冠三軍,世民神交已久!昔年幽州助陣,揚威塞北,今日得見,足慰平生!”
羅成微微躬身,語氣雖仍清淡,卻少了幾分冰冷:“殿下謬讚,羅成愧不敢當。”
——(關鍵情節展開,展現李世民的人格魅力和細節)——
李世民與眾人一一見禮,竟能叫出每一位瓦崗將領的姓名、綽號甚至事跡,言辭懇切,推崇備至,令這些飽經世態炎涼、在李密處受盡猜忌的漢子,無不心生知遇之感,胸中塊壘,為之一消。
隨後,李世民竟親自引路,與秦瓊、程咬金並轡而行,將眾人迎至早已設好的營寨。寨中並無奢華宴席,而是大塊肉、大碗酒,充滿軍旅豪邁之氣。席間,李世民與眾人同坐,談笑風生,問及瓦崗舊事、天下形勢,聽得極為認真,頻頻頷首,遇到不解處虛心求教,毫無居高臨下之態。
酒至半酣,李世民端起酒碗,肅然起身,環視眾人,朗聲道:“諸位將軍!世民在此對天立誓!今日諸位來投,我李世民必待以腹心,委以重任!絕不行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之事!有功必賞,有過同罰!願與諸位同甘共苦,共襄大業,平定天下,再造太平!此心此誌,天地共鑒!如違此誓,人神共棄!”
言畢,將碗中酒一飲而盡!
秦瓊、程咬金等人聞言,無不熱血沸騰,多日來的疑慮、委屈,盡化於這推心置腹的誓言之中。眾人紛紛起身,舉碗相和:“願隨殿下,平定天下!”
就連最為冷傲的羅成,亦將碗中酒飲盡,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認同。
是夜,星空璀璨。徐茂功贈與秦瓊的錦囊被悄悄打開,內無一字,隻有一幅簡易星圖,標注著紫微星與周遭輔弼之星已然歸位,光華交融,氣象萬千。
秦瓊獨立帳外,仰望星空,但見北方紫微帝星光芒溫潤而堂皇,清輝灑落,將自己與身邊諸位兄弟的本命星輝悄然籠罩、融合,再無衝克之感,反而有種如魚得水、如星拱辰的和諧與安定。他長舒一口氣,心中最後一絲陰霾徹底散去。
美良川畔,紫微星正式接納了來自瓦崗的璀璨群星。 一段新的傳奇,就此開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