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淩煙閣
字數:2553 加入書籤
貞觀四年,天下大定。四境靖平,海內晏然。紫微帝星的光輝,已無遠弗屆,真正普照寰宇。朝堂之上,房謀杜斷,魏征直諫,李靖衛霍,文武濟濟,開創了一片亙古未有的清明政局。然而,秦王李世民深知,這煌煌盛世,非一人之功,乃是群賢輔弼,將士用命的結果。那些隨他自晉陽起兵、掃平群雄、安定天下的功臣,他們的名字與功績,不應隻存於史官的簡牘,更應銘於金石,垂範後世。
這一日,李世民召集群臣於兩儀殿,神色莊重而溫和。他目光掃過丹墀下那一張張或英武、或儒雅、或剛毅、或睿智的麵孔,這些都是與他生死與共、締造盛世的股肱之臣。
“眾位愛卿,”李世民聲音沉渾,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情感,“自晉陽倡義,至今一統寰宇,已近十載。其間,披荊斬棘,浴血沙場,運籌帷幄,匡謬補缺,皆賴諸卿之力。朕每念及此,感佩於心,夜不能寐。”
他緩緩起身,走向殿側一幅早已備好的巨大畫卷。畫卷上,是一座巍峨高閣的草圖,飛簷鬥拱,氣勢恢宏。閣名以遒勁的筆法書就——淩煙閣!
“朕欲於皇宮三清殿旁,特築此淩煙閣!”李世民手指畫卷,聲如金玉,“閣中,將圖畫眾位功臣之像,尺寸務求逼真,並詳述其官爵、姓名、功業於側!使爾等之英容笑貌,豐功偉績,與這大唐江山,共存不朽!”
此言一出,滿朝震動!圖畫功臣,置於禁苑,這是何等的殊榮!意味著他們的功績,得到了最高、最永恒的肯定!
然而,在徐茂功、魏征等深知天機之人眼中,此舉卻另有一層深意。徐茂功抬眼望去,仿佛看到那淩煙閣的飛簷,已直插雲霄,與璀璨星漢相連。他心中了然:陛下此舉,不僅是人君的封賞,更是紫微星君在為那些即將功德圓滿、返歸天位的星官們,舉行一場盛大的人間踐行禮!將這下凡曆劫、輔佐**的星宿功業,永遠鐫刻在人間帝王的史冊與眾生的記憶之中!
奉旨督造淩煙閣的,是丹青妙手閻立本。 他傾盡心血,對每一位功臣,不僅描摹其形,更力求捕捉其神。為秦瓊畫像時,他請其披甲持鐧,目視遠方,捕捉那份忠勇沉穩、國之柱石的氣度;為尉遲恭畫像,則凸顯其怒目虯髯、煞氣凜然的門神之威;為程咬金畫像,則刻畫其豪邁大笑、混世魔王的坦蕩不羈;為李靖畫像,展現其羽扇綸巾、智珠在握的儒將風範;為房玄齡、杜如晦畫像,則表現其凝神靜思、經綸天下的宰相氣宇;為魏征畫像,則突出其鐵麵無私、犯顏直諫的錚錚風骨…… 二十四位(或更多)功臣,各有神采,栩栩如生。
畫像初成之日,李世民親率群臣,步入剛剛落成的淩煙閣。閣內燭火通明,香煙繚繞。四麵牆壁上,功臣畫像依次排列,目光如炬,仿佛隨時會從畫中走出,再議國是,再上沙場。
李世民手持一炷清香,逐一向畫像躬身施禮。走到秦瓊像前,他駐足良久,輕聲道:“叔寶兄,若非你與敬德,朕恐難安枕。” 畫像上的秦瓊,目光沉靜,仿佛在說:“此乃臣之本分。”
走到程咬金像前,李世民不禁莞爾:“知節啊知節,你這混世魔王,如今也成了圖畫中的國公了!” 畫中的程咬金咧嘴大笑,豪氣幹雲。
走到魏征像前,李世民神色肅然,深深一揖:“玄成,朕之明鏡,時時警醒朕躬,功在千秋。” 魏征的畫像,麵容剛毅,目光如電。
走到李靖像前,李世民歎道:“藥師乃朕之衛霍,蕩平群魔,功蓋當世!” 李靖畫像,飄逸出塵,卻暗藏鋒芒。
最後,他走到徐茂功的畫像前。畫中的徐茂功,羽扇輕搖,目光深邃,似能洞徹天機。李世民凝視片刻,低聲道:“茂功兄,運籌帷幄,決勝千裏,更兼洞察天命,引朕紫微歸位。此閣之首功,當有你一席。”
徐茂功在旁躬身道:“陛下過譽。臣不過順天應人,盡綿薄之力。星歸其位,乃是定數。”
是夜,星漢燦爛。淩煙閣在月光下,仿佛籠罩著一層淡淡的、與星辰共鳴的清輝。李世民獨坐閣中,望著滿壁功臣畫像,心潮澎湃。他仿佛看到,每一幅畫像上,都隱隱有對應的本命星輝在流動、閃爍——白虎星的銳利,黑煞星的剛猛,天蓬星的福緣,文曲星的睿智,武曲星的果決…… 它們正在與夜空中的本命星辰相互呼應,光芒越來越盛。
“眾位愛卿……”李世民舉杯,對著畫像,也對著窗外的星空,喃喃道,“你等本是天星臨凡,助朕平定亂世,開創盛世。如今功德圓滿,或將繼續輔佐朕治理這人間江山,或將……魂歸星海。無論去留,你等的功業,已與這大唐、與這淩煙閣,永世長存!朕……敬諸位!”
他將杯中酒,緩緩灑在身前。
恍惚間,他似乎看到,畫像上的諸位功臣,都對他露出了釋然、欣慰的笑容。道道純淨的星輝自畫像上升起,溫柔地融入夜空,使得紫微垣周圍的群星,愈發璀璨奪目。
淩煙閣,不僅是人臣榮耀的巔峰,更是紫微星君為麾下群星,舉行的一場莊嚴、溫情、充滿敬意的……人間告別儀式。它將凡世的功業,化為了星空的永恒。
功臣圖像,永鎮閣中;
星宿光輝,長耀史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