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安瀾女神童參上!

字數:6030   加入書籤

A+A-


    “流觴詩社”的文會,設在一處臨水的精致園林內。曲水流觴,竹林掩映,倒是頗有幾分雅致。此刻園內已是才子雲集,錦衣華服者居多,像季言他們這般穿著樸素的,反而成了少數。
    那幾個紈絝子弟早已到了,正被一群人簇擁著,唾沫橫飛地吹噓著方才的“賭約”,引得周圍陣陣哄笑和好奇的目光。見季言一行人進來,那青眼圈公子哥立刻投來挑釁的眼神,仿佛勝券在握。
    季言懶得理會他們,找了個相對安靜的角落坐下,低聲對李修文和丫丫交代:“不必緊張,正常發揮即可。記住,我們不是來爭強好勝的,是來…教育小朋友的。”他眨了眨眼。
    李修文深吸一口氣,點了點頭,眼神恢複了平日的沉穩。丫丫則握緊了小拳頭,小臉上滿是認真。
    張文柏左看看右看看,撓了撓頭:“季兄,我…我幹啥?”
    “你?”季言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文柏啊,你的任務最重要!負責吸引火力,轉移視線,用你…嗯,獨特的氣質,迷惑對手!”
    張文柏:“……” 雖然沒太聽懂,但感覺不是什麽好話。
    詩會很快開始。主持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儒,規則簡單,以“萬壽”或“盛世”為題,限時作詩,由在場幾位知名文士共同品評,排出名次。
    那幾個紈絝果然率先發難。青眼圈公子哥搖頭晃腦,吟了一首頌聖的七律,
    什麽“聖主當陽萬壽臨,九霄瑞靄繞丹襟。”
    還有“山河永固承天運,日月同輝仰帝心。”
    辭藻華麗,對仗工整,雖然意境略顯空洞,但放在這種場合也算中規中矩,引得不少附庸風雅之人叫好:“王公子才思敏捷!”“對仗工穩,氣象堂皇!”
    “嘖,還行啊,起碼比預想中背模板的強點。”季言內心點評,“看來家裏確實請過好老師,可惜靈氣不足,匠氣太重。”
    接著,他那瘦高個同伴和矮胖子也各自獻醜…啊不,獻詩一首,水平比青眼圈的稍遜,但也能糊弄一下外行。
    三人作罷,得意洋洋地看向季言這邊,仿佛已經看到了勝利。
    輪到李修文了。他站起身,不卑不亢,略一沉吟,便開口吟誦。他的聲音沉穩,帶著一種力量——其中“豈獨謳歌充輦下,應知耕鑿樂邊城。”比起幾個紈絝,多了一份讀書人的憂思和家國情懷,格局宏大,立意高遠,用典精準而不晦澀。
    此詩一出,滿場先是寂靜。與紈絝們單純的歌功頌德不同,李修文的詩將頌聖與對國泰民安、邊疆安定、農耕順遂的現實關懷結合,格局頓開。
    品評文士們眼中放光,紛紛議論:
    “好!‘豈獨謳歌充輦下,應知耕鑿樂邊城’!此句方見讀書人本色,心懷天下,非止於阿諛!”
    “風骨卓然!將頌聖落到實處,方是真頌聖!”
    “立意深遠,非池中之物啊!”
    “氣象宏大,用典自然,非熟讀經史者不能為!”
    滿場隨之爆發出更加熱烈的喝彩!許多寒門學子更是感同身受,大聲叫好。
    青眼圈幾人的臉色瞬間難看了幾分。
    季言內心暗讚:“修文兄牛逼!不愧是靠實力卷上來的學霸!這功底,這格局,甩那些紈絝十八條街!”
    接下來,壓力給到了丫丫這邊。一個小姑娘上場,本就引人注目,更何況還是跟人打了賭的。
    丫丫深吸一口氣,走到場中。她年紀雖小,但落落大方,毫不怯場。她想起哥哥教她的那些“順口溜”,又結合眼前盛世景象,脆生生地開口,連作兩首。
    其中第一首,以孩童的視角,用明快語言描繪出京城萬壽節的繁華與喜悅,而最後一句“升平何以見?童稚笑盈腮”,更是生動、活潑,點出了萬壽節升平景象,富有感染力。
    觀眾瞬間被吸引:
    “妙極!這畫麵如在眼前!”
    “以小兒女情態寫盛世,舉重若輕,靈心慧質!”
    “‘童稚笑盈腮’!真乃點睛之筆,盛世氣象莫過於此!”
    第二首,丫丫借園中古鬆,作了首《詠鬆呈壽》,借物喻人,以古鬆曆經風霜而蒼翠,感念雨露,表達忠誠與祝願。含蓄雋永,比直白的頌揚高明太多。
    品評文士擊節讚歎:
    “好一個‘獨立風霜久,深知雨露全’!寓意深遠,托物言誌,手法老練!”
    “‘莫道微軀小,亦懷傾日虔。’,小小年紀,能有此感悟,難得!”
    “此詩可登大雅之堂!”
    “此女將來必是才女!”
    兩首詩一出,滿場皆驚!
    如果說李修文的詩是沉穩大氣,那丫丫的詩就是靈秀天成,各有千秋,但都明顯碾壓了那幾個紈絝!
    喝彩聲、讚歎聲此起彼伏,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這個年紀最小、卻才華橫溢的小姑娘身上。那幾個紈絝的臉色已經由青轉白,再由白轉綠,精彩紛呈。
    張文柏張大了嘴巴,足以塞進一個雞蛋:“我…我去…丫丫,你什麽時候這麽厲害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瑾和趙謙更是與有榮焉,挺起胸膛,仿佛詩是他們寫的一樣。
    季言內心狂笑,表麵卻雲淡風輕,深藏功與名:“基操,勿六。都是華夏老祖宗們的智慧結晶,我隻不過是個無情的詩詞搬運工,稍微本土化了一下下而已…”
    最終,上百名文人墨客,經過一個時辰的激烈大比以及幾位老學士的認真評閱,品評結果終於出爐
    第一名:周知雅丫丫)!
    第二名:一位身著青衫、氣質儒雅的年輕官員。
    第三名:李修文!
    …
    倒數第六名:張文柏。
    而那幾個紈絝,最好的青眼圈也才排到第八名,其他人都在二十名開外。
    賭約,季言一方大獲全勝!
    “承讓,承讓。”季言笑眯眯地走到麵如死灰的紈絝們麵前,“一萬兩,謝謝惠顧。”
    青眼圈幾人臉色一陣紅一陣白,他們身上顯然沒帶那麽多現銀,湊了半天,也隻湊出六千兩銀票。
    “剩…剩下的…我們寫欠條!”青眼圈咬著牙,感覺臉都丟盡了。周圍那些原本巴結他們的人,此刻也躲得遠遠的,生怕被牽連。
    “欠條啊…”季言摸了摸下巴,一副“我很為難但勉為其難”的樣子,“行吧,我這個人最好說話了。記得盡快還哦,利息…就按市麵上的來吧。”他熟練地讓對方寫下欠條,按上手印,動作行雲流水,仿佛幹過無數次。
    內心卻在狂笑:“哈哈哈哈!爽!教育小朋友還能創收!這波不虧!看來以後可以考慮開個‘紈絝教育培訓班’,專治各種不服,順便賺點外快?”
    就在他美滋滋地收好銀票和欠條時,一位身著青色儒衫、氣質溫潤如玉的年輕人走了過來,他剛才在詩會上獲得了第二名。
    “幾位安瀾的才俊,有禮了。”年輕官員笑容和煦,先對丫丫和李修文拱手,“周小姐詩才敏捷,靈秀天成;李兄文章錦繡,風骨卓然,令人佩服。”
    丫丫有些害羞地回禮,李修文也連忙還禮,連稱不敢。
    年輕官員又看向季言,眼中帶著一絲探究和欣賞:“這位想必就是季言季兄吧?在下林澤遠,忝為太學士。早就聽聞季兄年少有為,於安瀾興水利、辦錢莊,利國利民,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更能教導出如此出色的弟妹,真乃英雄出少年,佩服,佩服。”
    林澤遠?太學士?
    季言腦中“東風”情報庫瞬間啟動!
    林澤遠,狀元出身!如今官居四品太學士!出身書香門第,祖父、父親、叔父皆進士出身,堪稱科舉世家。其父與叔父皆是地方要員,在朝中自成一派,清流中的實力派,似乎並不直接參與蕭相與攝政王之間的爭鬥?
    “臥槽!狀元公?!四品大員?!這麽年輕?!”內心瞬間肅然起敬,“這才是真·學霸啊!跟人家一比,我這就跟個鄉鎮企業家似的…”
    他臉上立刻露出恰到好處的“受寵若驚”和謙遜:“林大人謬讚了!下官愧不敢當!些許微末成績,皆是賴朝廷洪福、上官提攜,以及諸位朋友相助,實在當不得‘英雄’二字。倒是林大人蟾宮折桂,文采斐然,才是真正的人中龍鳳,學生仰慕已久!”
    商業互吹嘛,誰不會啊!而且這位林狀元看起來人品不錯,地位又高,還主動釋放善意,這根大腿…啊不,這位良師益友,必須結交!
    兩人一番客氣,相談甚歡。林澤遠對季言在安瀾的實務很感興趣,問了幾句,季言也回答得滴水不漏,既展現了能力,又不忘把功勞推給秦牧之和朝廷。林澤遠聽得頻頻點頭,對季言印象更佳。
    分別時,林澤遠還邀請季言日後有空可去他府上坐坐,探討學問。季言自然滿口答應。
    看著林澤遠離去的背影,季言心中暗爽:“沒想到打個臉還能打出個狀元公的人脈!這波血賺!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冤家多堵牆…廣結善緣,沒啥壞處。”
    經此一役,季言幾人在這小圈子裏算是徹底出名了。尤其是丫丫,“安瀾女神童”的名號不脛而走。
    離開流觴詩社,天色尚早。解決了煩人的蒼蠅,還意外收獲了名聲和人脈,幾人心情大好,很快又將注意力投入到了熱鬧的節日氛圍中。
    “哥哥!我要吃那個!”丫丫指著賣冰糖葫蘆的小販,早已將剛才的文鬥拋到腦後。
    “買!”
    “季兄,那邊有套圈的!”
    “走!看看去!”
    “哇!胸口碎大石!”
    “……”
    一行人再次融入節日的海洋,看雜耍,買小吃,猜燈謎…歡聲笑語再次回蕩在幾人之間,仿佛剛才那場驚心動魄的文鬥從未發生過。
    丫丫拿著新買的兔子燈,笑靨如花。張文柏和王瑾、趙謙很快又投入到各種好玩的項目中,李修文也放鬆下來,欣賞著街景。淩霜依舊默默守護,但看著丫丫開心的樣子,眼神也柔和了許多。
    季言看著這一幕,內心感慨:“這才是過節該有的樣子嘛!打臉什麽的,隻是調劑品,家人團聚,開心快樂才是主菜!”
    隻是,人怕出名豬怕壯,也怕別人盯著你不放,這不打臉一時爽,危機也接踵而至……
    喜歡每天1點修為,苟成道祖請大家收藏:()每天1點修為,苟成道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