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謝遜奪寶刀

字數:3155   加入書籤

A+A-


    時光如水,悄然流逝,蕩滌著記憶,也模糊了傷痛。距離那場決定中原命運的襄陽血戰,已然過去了近一個甲子的歲月。當年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五絕,於襄陽城頭慨然自爆,重創魔頭,其慘烈與悲壯,足以撼動天地。然而,六十載春秋更迭,對於如今活躍在江湖上的年輕一輩而言,那更像是一段被神化了的、遙不可及的傳說,是茶館說書人口中抑揚頓挫的故事,而非切身感受過的切膚之痛。同樣漸漸被遺忘的,還有魔道勢力曾經如烏雲壓城般籠罩江湖的窒息感。
    承平日久,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江湖,這個永遠充斥著名利與紛爭的旋渦,在經曆了相對平穩的幾十年後,難免再生浮躁之氣。少年俠客們更熱衷於追逐名望,爭奪地盤,門派之間為了些許利益摩擦漸生,那曾被鮮血澆灌才得以存續的俠義精神與團結之心,似乎在溫水中慢慢被消磨。
    就在這片看似穩固、實則暗藏鬆懈的江湖格局下,一個震驚天下的消息驟然打破了所有的平靜——威震天下的明教教主陽頂天離奇失蹤,生死不明!
    此等驚天消息,縱然明教高層極力彈壓,又如何能完全封鎖?終究如同決堤的洪水,迅速傳遍了江湖的每一個角落。陽頂天,這個名字代表的不僅僅是一位武功絕頂的強者,更是一個時代的符號。是他,以一己之力重整瀕臨分裂的明教,恢複左右使者、四大法王、五行旗的赫赫威儀,將明教帶至抗衡元廷的巔峰,其雄才大略,堪稱一代梟雄。他的驟然消失,不僅對明教是毀滅性的打擊,對整個風雨飄搖的抗元大業,亦是難以估量的損失。
    明教教眾,因多年來勢大,教義主張打破常規,加之吸納了眾多性情桀驁、不拘小節的奇人異士,難免養成了幾分眼高於頂、自命不凡的習氣。往日,有陽頂天以其無上威望、超凡武功以及鐵腕手段居中調和、強力約束,尚能將這些野馬般的勢力統合在一起,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對外雖顯強勢霸道,但大體還能維持在“抗元主力”的框架之內。
    如今,這定海神針驟然消失,明教內部積壓已久的矛盾與權力欲望,瞬間爆發出來。光明左使楊逍與光明右使範遙,理念本就有所差異,如今更是各自擁躉,暗中較勁;四大法王中,白眉鷹王殷天正年高德劭,卻未必能服眾,金毛獅王謝遜狂傲偏激,紫衫龍王黛綺絲身份特殊,青翼蝠王韋一笑性情古怪;五散人更是自由散漫,與高層多有齟齬;五行旗也各有山頭。一時間,光明頂上暗流洶湧,為那空懸的教主之位,也為各自的權柄與理念,明爭暗鬥,愈演愈烈。
    內部傾軋,必然導致對外行事失去章法。失去了統一號令和有效約束的明教弟子,與江湖其他門派、獨行俠客乃至地方勢力的摩擦衝突急劇增加。往往因一句口角、一處地盤、一批物資,便可能爆發激烈衝突,其行事愈發顯得霸道蠻橫,不顧後果,引得怨聲載道,昔日“抗元義士”的光環上,蒙上了一層“恃強淩弱”的陰影。
    更嚴重的是,原本作為反抗元蒙最核心力量的明教,因內部權力鬥爭與方向迷失,對元廷的攻勢不得不大幅放緩,幾近停滯。各地分壇各自為戰,難以形成有效配合。這給了原本在各地風起雲湧的義軍打擊下疲於奔命、焦頭爛額的元蒙朝廷一個極其寶貴、堪稱天賜的喘息之機。元廷得以趁機重整內部,調集兵力,加固防線,甚至對某些區域的義軍進行了殘酷的反撲。抗元大業,因此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陰影。
    然而,就在這抗元局勢陷入低潮,明教內亂引人側目之際,另一則不知從何處源起,卻如同野火燎原般迅速傳遍江湖每一個角落的傳聞,徹底引爆了人們心中潛藏的貪婪與野心:
    “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這短短二十四字的謁語,仿佛蘊含著魔力,直指兩柄傳說中的神兵——倚天劍與屠龍刀。傳聞中,這兩柄兵器不僅本身是削鐵如泥的絕世神兵,其中更隱藏著一個驚天動地的大秘密,關乎絕世武功的傳承,甚至與那“號令天下”的權柄息息相關!得其一便可傲視群雄,若能刀劍合璧,甚至能窺探江山社稷之奧秘!
    峨眉派世代傳承的倚天劍,世人皆知是創派祖師郭襄女俠的遺物,是峨眉派的象征與精神支柱。現任掌門風陵師太武功高強,持倚天劍更是如虎添翼,加之峨眉派行事正派,在武林中清譽極隆。等閑之人縱然對謁語心動,對神兵垂涎,也不敢輕易上峨眉山搶奪,那無異於以卵擊石,自取滅亡,更會淪為武林公敵。
    而另一柄屠龍刀,其下落則顯得曖昧不明。據傳在當年襄陽城破的混亂中便已失落,最終輾轉落入了元蒙朝廷之手,被收藏於深宮或某位權貴之處。如今朝廷勢力衰退,對江湖的掌控力大不如前,這柄看似“無主”的寶刀,立刻成為了所有野心家、武林豪強、乃至一些妄圖借此一步登天之徒眼中,可以奮力一搏、據為己有的目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更為諷刺的是,幾乎所有參與爭奪之人,無不給自己披上一層冠冕堂皇的外衣。有人高喊“取回漢家神兵,不容韃虜玷汙”;有人宣稱“借神兵之力,驅除胡虜,光複華夏”;更有人打著“為抗元大業增添助力”的旗號。然而,在這看似正義凜然的“大義”旗幟之下,湧動的是赤裸裸的爭強好勝之心、對無上權力的渴望以及對神秘秘寶的貪婪。江湖,因這一柄刀的現世傳聞,再起波瀾,血雨腥風在覬覦與廝殺中悄然彌漫。
    經過一番極其慘烈、波及範圍極廣的明爭暗鬥,無數高手為此殞命,多個小門派因此灰飛煙滅,這柄引得江湖沸騰的屠龍刀,最終竟落入了明教四大法王之一,金毛獅王謝遜之手!
    謝遜此人,文武全才,博古通今,本是明教中頂尖的人物。然而因其全家被授業恩師、混元霹靂手成昆所害,性格變得極其偏激狂傲,憤世嫉俗,行事隻憑一己好惡,下手狠辣無情。他奪得屠龍刀,並非全然為了那虛無縹緲的“武林至尊”名頭,更多是聽聞寶刀中可能隱藏著絕世武功的秘密,希冀能借此提升實力,手刃仇人,以泄心頭滔天恨火。
    然而,懷璧其罪,自古皆然。謝遜身懷屠龍寶刀的消息一經傳出,他立刻成為了整個江湖目光匯聚的焦點,無數或明或暗的勢力,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鯊魚,蜂擁而至,欲從他手中奪走這燙手山芋。在一次異常激烈、多方勢力卷入的追殺與混戰之中,局勢徹底失控,天昏地暗。
    陰差陽錯之下,被卷入這場奪刀風暴中心的謝遜,竟與武當派張真人座下五弟子張翠山、以及天鷹教教主殷天正之女殷素素,三人命運詭異地糾纏在一起。在被迫殺至絕境,無路可退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海上風暴,將他們所乘船隻打翻,最終,三人一同流落至一座遠離中原、與世隔絕的海外孤島之上。
    喜歡逍遙傳人,我讓喬峰多活百年請大家收藏:()逍遙傳人,我讓喬峰多活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