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匈奴

字數:4112   加入書籤

A+A-


    蘇哲帶著一隊護衛,攜著大量奇珍異寶,一路快馬加鞭趕到匈奴營地。匈奴營帳連綿不絕,似一片黑色的海洋,透著一股肅殺之氣。蘇哲被帶到單於麵前,隻見那單於身材魁梧,滿臉橫肉,眼神中透著貪婪與狡黠。
    蘇哲鎮定自若地行禮,言辭懇切地表明大燕求和之意,稱大燕願與匈奴化幹戈為玉帛,共享太平,同時呈上禮單。單於看著那堆積如山的財寶,眼中閃過一絲心動,但很快又恢複了傲慢。他圍著蘇哲踱步,冷笑道:“大燕皇帝突然求和,莫不是怕了我匈奴鐵騎?”蘇哲不卑不亢地回應:“單於誤會了,大燕向來愛好和平,此次求和,隻為百姓免受戰亂之苦,並非畏懼匈奴。且大燕與匈奴若能交好,互通有無,對雙方皆有裨益。”單於沉思片刻,並未立刻答複,而是將蘇哲一行人暫且安置在營帳外的帳篷中,稱需與各部將領商議。
    另一邊,慕容複加緊邊境防禦部署。他親自視察各處關隘,鼓舞士氣。隻見士兵們日夜操練,弓弩箭矢堆積如山,防禦工事不斷加固。慕容複對將領們說道:“匈奴若敢來犯,定要讓他們有來無回!”雪姬和飄絮在後方也忙得不可開交。雪姬精心安排糧草的運輸路線,確保其安全快捷;飄絮則監督兵器的打造,對每一把刀劍都嚴格檢驗,力求鋒利無比。
    幾日後,蘇哲在匈奴營地等來消息。單於表示,若大燕願割讓北方三郡,並每年進貢大量糧食、絲綢,便同意和談。蘇哲深知此條件太過苛刻,大燕絕無可能答應,他言辭堅定地拒絕:“單於所提條件,有失公允,大燕絕難從命。我大燕雖求和,但也絕不接受這般屈辱條款。”單於大怒,下令將蘇哲等人扣押,聲稱若大燕不答應條件,便立刻出兵。
    消息傳回京城,慕容複怒不可遏,拍案而起:“匈奴欺人太甚!看來他們並無和談誠意,唯有一戰!”雪姬和飄絮聽聞後,立刻趕來。雪姬勸道:“陛下息怒,此時雖已無和談可能,但我們也需冷靜應對。匈奴兵力雄厚,我們要智取。”飄絮也點頭道:“姐姐說得對,我們可利用邊境地形,設下埋伏。”慕容複深吸一口氣,點頭稱是,遂與二人商議具體作戰計劃。
    他們決定在雁門關附近的山穀設伏。此地地勢險要,兩側山峰陡峭,中間一條狹窄通道,是匈奴進軍的必經之路。慕容複派遣最精銳的騎兵埋伏在山穀兩側,步兵則隱藏在山穀入口和出口處。雪姬負責在後方調配物資,確保前線所需;飄絮主動請纓,帶領一隊輕功高強的死士,潛入匈奴營地,擾亂其軍心。
    一切準備就緒,隻等匈奴大軍到來。不出所料,匈奴單於見大燕拒絕割地賠款,親率十萬大軍,氣勢洶洶地向雁門關殺來。匈奴軍隊一路揚起漫天塵土,如一條黑色的巨龍在草原上奔騰。
    當匈奴大軍進入山穀,慕容複一聲令下,頓時喊殺聲四起。山穀兩側的騎兵如猛虎下山般衝下,萬箭齊發,匈奴軍隊頓時陣腳大亂。慕容複身先士卒,手持軟劍,衝入敵陣,所到之處,匈奴士兵紛紛倒下。匈奴單於雖驚慌失措,但很快鎮定下來,指揮軍隊抵抗。然而,狹窄的山穀限製了匈奴騎兵的機動性,他們無法展開大規模衝鋒,隻能被動挨打。
    與此同時,飄絮帶領死士悄悄潛入匈奴營地。他們趁著夜色,如鬼魅般穿梭在營帳之間,四處放火。一時間,匈奴營地火光衝天,喊叫聲、馬嘶聲交織在一起。留守營地的匈奴士兵大亂,不知如何應對。飄絮身手敏捷,短刃在火光中閃爍著寒光,所到之處,敵人紛紛斃命。
    在雁門關山穀的戰鬥愈發激烈,匈奴軍隊漸漸抵擋不住大燕的進攻。慕容複看準時機,下令發起總攻。步兵從山穀入口和出口包抄過來,將匈奴軍隊圍得水泄不通。匈奴單於見大勢已去,試圖突圍逃跑。慕容複瞧見,縱馬追去,大喝一聲:“單於,哪裏走!”軟劍一揮,直逼單於咽喉。單於慌亂中舉刀抵擋,卻被慕容複巧妙地化解,反手一劍,刺傷了單於的手臂。單於忍痛逃竄,在親衛的拚死保護下,才勉強突出重圍。
    此役,大燕軍隊大獲全勝,殲滅匈奴軍隊三萬餘人,繳獲無數糧草、兵器。匈奴元氣大傷,短期內再無能力進犯大燕邊境。消息傳來,舉國歡慶。京城內張燈結彩,百姓們紛紛湧上街頭,慶祝勝利。
    慕容複班師回朝,受到百姓夾道歡迎。雪姬和飄絮在城門口迎接,三人相視一笑,眼中滿是欣慰。回到皇宮,慕容複舉行盛大宴會,犒賞三軍。宴會上,大臣們紛紛稱讚慕容複的英明決策,以及雪姬和飄絮的智謀與勇敢。慕容複起身,端起酒杯,感慨地說道:“此次能擊退匈奴,多虧了諸位將士的奮勇殺敵,以及雪姬、飄絮兩位愛妃的出謀劃策。大燕能有今日之勝,是眾人齊心協力的結果。”眾人紛紛舉杯,共飲此杯。
    然而,經過這場大戰,大燕雖取得勝利,但也損耗了不少兵力和物資。慕容複深知,國家需要休養生息,恢複國力。於是,他下令減免百姓賦稅,鼓勵農耕,大力發展經濟。雪姬和飄絮也積極協助慕容複,在後宮倡導節儉之風,以身作則,為全國上下樹立榜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雪姬親自前往各地考察農業生產情況,指導農民種植新的農作物品種,傳授先進的種植技術。她還組織建立了多個農業示範基地,讓農民們親眼看到新技術帶來的好處。飄絮則負責整頓軍隊,加強士兵的訓練,提升軍隊的戰鬥力。她製定了一係列嚴格的訓練製度,親自監督士兵們訓練,使得大燕軍隊的麵貌煥然一新。
    在三人的共同努力下,大燕逐漸恢複元氣,國力日益強盛。百姓安居樂業,各行各業蓬勃發展。邊境地區也加強了防禦,修築了更加堅固的城牆和堡壘,派遣了精銳部隊駐守,以防匈奴再次來犯。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燕在慕容複、雪姬和飄絮的治理下,成為了周邊各國敬畏的強國。然而,平靜的表麵下,卻隱藏著一股暗流。南方的一個小國,因嫉妒大燕的繁榮,暗中與匈奴殘餘勢力勾結,企圖對大燕發動突然襲擊,一場新的危機正在悄然降臨……
    一日,邊境探子傳來消息,稱發現南方小國的軍隊在邊境頻繁調動,有異常舉動。慕容複得知後,立刻召集雪姬、飄絮以及朝中大臣商議對策。大臣們對此眾說紛紜,有的認為南方小國國力薄弱,不足為懼;有的則擔心其與匈奴勾結,背後有更大陰謀。
    雪姬分析道:“南方小國向來忌憚我大燕,此次突然在邊境異動,必定有詐。我們不可輕敵,需做好充分準備。”飄絮也點頭讚同:“姐姐所言極是,我們應先派人深入探查,了解其真實意圖和兵力部署,再做打算。”慕容複采納了她們的建議,派遣了一隊精明能幹的探子,喬裝潛入南方小國。
    幾日後,探子傳回情報,原來南方小國果然與匈奴殘餘勢力達成協議,企圖南北夾擊大燕。他們計劃在一個月後,趁大燕不備,同時發動進攻。慕容複得知後,冷笑一聲:“哼,他們以為我大燕還是之前那般好欺負?既然他們想戰,我便奉陪到底!”
    慕容複與雪姬、飄絮迅速製定應對策略。他們決定先集中兵力對付南方小國,因為其距離大燕較近,威脅更大。慕容複派遣大將王猛率領十萬大軍駐守南方邊境,同時命令雪姬和飄絮留在京城,負責調度物資和穩定民心。
    王猛抵達南方邊境後,立刻著手加強防禦工事。他在邊境沿線挖掘壕溝,設置鹿角,修建了望塔,將防禦布置得滴水不漏。同時,他還派出小股部隊,不斷騷擾南方小國的邊境城鎮,使其不得安寧。
    南方小國的國君得知大燕已有防備,心中有些慌亂。他與匈奴使者商議後,決定提前發動進攻,打大燕一個措手不及。於是,南方小國集結二十萬大軍,向大燕邊境撲來。
    戰鬥打響,南方小國的軍隊如潮水般湧向大燕防線。王猛鎮定自若,指揮士兵們奮勇抵抗。箭矢如雨點般射向敵軍,攻城器械不斷發出轟鳴聲。大燕士兵們在將領的帶領下,毫不畏懼,與敵人展開殊死搏鬥。
    雪姬在京城密切關注著前線戰況,不斷調配糧草、兵器等物資運往南方邊境。她還組織百姓成立後勤支援隊伍,為前線士兵提供衣物、藥品等物資。飄絮則親自訓練京城的禁軍,以防敵人趁虛而入。她教授禁軍一些獨特的格鬥技巧,提高他們的戰鬥力。
    戰場上,王猛見南方小國軍隊來勢洶洶,決定采取誘敵深入的策略。他故意讓防線露出破綻,引敵軍進入埋伏圈。南方小國軍隊見狀,以為有機可乘,紛紛湧入。當敵軍大部分進入埋伏圈後,王猛一聲令下,埋伏在兩側山穀的大燕軍隊突然殺出,將南方小國軍隊截成數段。
    南方小國軍隊頓時大亂,陷入絕境。他們左衝右突,卻始終無法突破大燕的包圍。此時,慕容複親率五萬精銳騎兵趕到,從後方對敵軍發動攻擊。南方小國軍隊腹背受敵,頓時土崩瓦解,紛紛投降。
    喜歡陸小夜的傳奇請大家收藏:()陸小夜的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