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盛宴論策 深謀遠慮

字數:2869   加入書籤

A+A-


    當日晚間,秦王府設宴慶功。
    此次宴會隻邀請了他和吳榮,以及王府的核心屬官:管家朱祿、長史周文淵、工正所大使李振等。
    宴席設在王府後花園的涼亭內,四周紗燈高懸,映得園中景致如夢似幻。
    亭中擺著一麵新製的三尺玻璃鏡,更添幾分奢華。
    酒過三巡,秦王命人呈上今日的賬冊。
    朱祿恭敬地稟報:今日售出各尺寸玻璃鏡共七十麵,得銀三萬八千兩;透明窗玻璃五十塊,得銀五千兩;不透明玻璃五十塊,得銀二千五百兩。總計得銀四萬五千五百兩。
    周文淵接著道:扣除成本與賞銀,淨盈利三萬四千七百兩。
    李振撫掌歎道:一日之利,堪比一縣歲入!真可謂點石成金
    眾人紛紛舉杯向奕帆祝賀。
    吳榮激動得麵色通紅,連飲三杯。
    唯獨奕帆麵色平靜,舉杯還禮時也隻是淡淡一笑。
    秦王注意到他的反應,好奇道:奕帆日進鬥金,何以不見喜色?
    莫非是嫌利潤還不夠豐厚?
    奕帆輕抿一口酒,從容答道:殿下可記得《史記·貨殖列傳》中計然之言?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
    玻璃之利,在於新奇。待各地仿製者眾,價格必然回落。
    這暴利,最多維持半年。
    亭中頓時安靜下來。
    周文淵若有所思道:奕公子所言極是。不知可有應對之策?
    故而,當務之急是要在這半年內,將產業做大做強。
    他目光掃過在場眾人,道:在下以為,當盡快打通出海口,將生意做到海外去。
    出海口?
    李振疑惑道,公子是說...天津衛?
    江南更為合適。
    奕帆解釋道,江南富庶,且海商雲集。
    若能在江南設廠,借海運之便,不僅可節省運費,更可將我大明之物產,銷往海外諸國。
    正所謂乘長風破萬裏浪,方顯男兒本色。
    秦王撫須沉吟:然而江南遠離秦藩,恐怕...
    殿下放心。
    奕帆成竹在胸,道:可在江南設立分號,仍用秦王商行名號。
    一來可借殿下威名,二來所得利潤,仍按舊例分成。
    朱祿插話道:隻是這出海貿易,風險不小啊。
    奕帆笑道:朱管家可知富貴險中求?
    海外貿易雖然風險大,利潤卻也驚人。
    一艘海船往返,所獲何止萬金?
    記得三寶太監下西洋時,帶回來的奇珍異寶,又何止百萬?
    周文淵點頭稱是道:下官記得《嶺外代答》中記載,海外諸國對我中華物產向來珍視。
    若能將玻璃銷往海外,確實大有可為。
    吳榮這時也鼓起勇氣說道:二弟說得在理。
    咱們的玻璃若是能賣到海外,那才是真正的大生意。
    宴席持續到深夜。
    待眾人散去後,秦王單獨留下奕帆,意味深長地說:奕帆啊,你今日所言,讓本王想起一個人。
    不知殿下所指何人?
    當年的鄭和。
    秦王目光深遠,他也是胸懷四海之人。你若真有意出海,待你從京師歸來,本王定當鼎力支持。
    奕帆躬身謝恩,心中已開始描繪更宏偉的藍圖。
    玻璃鏡的成功不過是個開始,海外貿易才是他真正想要開拓的天地。
    走出王府,但見星河璀璨。
    吳榮在門外等候多時,見他便問道:二弟,今日之盛,為兄如在夢中。
    奕帆拍拍他的肩膀,吟道: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大哥,這不過是開始。待我們打通海運,那才是真正的大展宏圖之時。
    夜風中,他們相視而笑。
    西安城的萬家燈火在腳下蔓延,而他們的目光,已經投向了更遠的地方——那浩瀚無垠的海洋,以及海那邊無限的可能。
    ……
    喜歡穿越至1586年大航海時代請大家收藏:()穿越至1586年大航海時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