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珠玉耀市 運籌帷幄

字數:2585   加入書籤

A+A-


    犒賞完工匠,奕帆立即返回秦王府,繼續商議運輸事宜。
    殿下,
    他斟酌著詞句,道:玻璃易碎,運輸殊為不易。
    有道是千裏之堤,潰於蟻穴,這一路顛簸,需得格外小心。
    秦王頷首道:此言甚是。你有何想法?
    以往鏢局護送貨物,是按貨值十抽一收取鏢銀。
    他坦然道,但玻璃貴重易碎,需特別護衛。
    在下以為,當按貨值十抽二收取,多出的一成,算是特別保護的費用。
    秦王沉吟片刻,爽快應道:理應如此。
    畢竟玉不琢,不成器,這等珍品,確實需要特別關照。
    奕帆心中一塊石頭落地,這價格雖然高出往常,但考慮到玻璃的價值和運輸風險,倒也合情合理。
    轉眼到了九月初九重陽節。
    這天清晨,西安城的秦王商行門前已是人山人海。
    七個尺寸的玻璃鏡各十麵剛剛上架,就引發了全城轟動。
    更不用說那五十塊透明窗玻璃和五十塊不透明玻璃,也都被搶購一空。
    讓讓!讓讓!我家老爺要一麵三尺鏡!
    一個管家模樣的男子拚命往前擠。
    這鏡子...太清楚了!連眉毛都數得清!
    一個富家小姐對著半尺鏡驚呼。
    快看那等身鏡!這不是把整個人都裝進去了嗎?
    人群中爆發出陣陣驚歎。
    馮知府親自派了守城巡邏隊和捕快維持秩序,張猛、趙文等人大聲吆喝著道:排隊!都排隊!誰再往前擠,休怪老子不客氣!
    一個老秀才搖頭晃腦地吟道:昔聞秦皇鑄鏡,可照人五髒;今見秦藩明鏡,竟可鑒人毫發。妙哉!妙哉!
    旁邊一個商人笑道:老先生好文采!不過這鏡子可比那傳說實在多了。我訂了十麵二尺鏡,運到江南,轉手就是翻倍的利潤!
    更有人當場就要安裝窗玻璃:夥計,快給我量量窗戶尺寸!這透明玻璃裝上去,屋裏該多亮堂啊!
    不過半日,所有鏡子和玻璃銷售一空。
    沒買到的人捶胸頓足,紛紛下單預定。
    不過數日,西安城內便流傳起無玻璃,不富貴的說法,家家戶戶以安裝玻璃窗為榮,官宦人家更是互相攀比誰家的鏡子更大、更亮。
    這股風潮隨著往來商隊迅速傳遍大明各地。
    九月二十日,秦王再次召見奕帆,提出了一個更大膽的計劃,說道:奕帆,本王欲獻鏡於京師。
    十車窗戶玻璃,三車等身鏡,獻給皇上、後宮及各衙署。
    奕帆心中一動,這正合他意,說道:殿下聖明!此物進獻京師,必能彰顯殿下忠心。
    正所謂珠玉在側,覺我形穢,讓京城那些大人們也見識見識咱們秦藩的工藝。
    隻是...
    秦王沉吟道,此去京師路途遙遠,需得可靠之人押運。
    奕帆立即推薦,道:潼關守將杜鬆將軍武藝高強,治軍嚴謹,可當此任。
    秦王卻搖頭道:杜鬆駐守潼關,關係重大,需得中軍都督府調令方可離任。不過...
    他略一思索,道:本王可以協調衛所,再請巡撫趙可懷派出巡城營一同護衛。
    奕帆心中暗喜,如此安排既合規製,又能確保安全,當即躬身道:殿下思慮周全。
    在下願一同前往,確保萬無一失。
    秦王取出早已備好的奏折和書信:本王已修書首輔申時行,並在給皇上的奏折中舉薦於你。
    信中言明,奕帆可大用,當破格錄用。
    奕帆雙手接過,心中波濤洶湧。
    這次進京,不僅關乎玻璃的推廣,更關係到他個人的前程。
    ……
    喜歡穿越至1586年大航海時代請大家收藏:()穿越至1586年大航海時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