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少林問道 禪心初悟
字數:6222 加入書籤
天剛破曉,少室山上晨鍾悠揚,驚起林間宿鳥。
奕帆等人早已整裝待發,隻見山道上快步走下一隊灰衣僧人,為首的中年僧人合十施禮:小僧穀明,奉方丈之命,特來迎接奕施主一行上山。
奕帆連忙還禮:有勞穀明師父。
周文淵打量著陡峭的山道,不禁咂舌:這少林寺果然建在險峻之處,難怪能成為武林聖地。
唐江龍折扇輕搖,笑道:周大人此言差矣。
正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少林寺之所以名揚天下,靠的是佛法精深,武學淵博。
眾人隨著穀明師父拾級而上。
但見石階蜿蜒,古木參天,沿途不時可見練武的僧人。
有的在練習羅漢拳,虎虎生風;有的在修煉易筋經,吐納有序;
還有的在切磋棍法,棍影重重。
付嵇將軍看得目不轉睛,讚歎道:早就聽說少林武學博大精深,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藍漩秋輕聲道:佛門清淨地,武學隻是護法之術,真正的精髓還在佛法之中。
蘇媚兒挽著唐江龍的手臂,小聲說:這裏的氣氛讓人心靜,難怪能培養出那麽多得道高僧。
約莫半個時辰,眾人終於來到山門之前。
但見朱紅山門上少林寺三個鎏金大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輝,兩側古柏蒼翠,更添莊嚴肅穆之感。
無言方丈早已在殿前等候。
但見這位高僧身著袈裟,麵容慈祥,雙目炯炯有神。
奕帆心中暗忖:這位便是後世所稱的少林寺南園永化堂開山宗師無言正道禪師了。
法名正道,字無言,號雪居,江西洪都人,俗姓胡,生於明嘉靖丁未。
果然是位得道高僧。
阿彌陀佛。
無言方丈聲如洪鍾,老衲無言,歡迎諸位施主光臨少林。
奕帆連忙上前施禮道:晚輩奕帆,拜見方丈大師。
久聞大師佛法精深,今日特來請教。
無言方丈含笑點頭:奕施主少年英雄,老衲早有耳聞。
請諸位隨老衲到方丈室一敘。
方丈室內陳設簡樸,唯有經書數卷,香爐一尊。
眾人分賓主落座,小沙彌奉上清茶。
無言方丈開門見山,道:聽聞奕施主對佛法頗有見解,不知有何賜教?
奕帆沉吟片刻,道:晚輩以為,佛法講究因果輪回,善惡有報。
但觀當今世道,往往善未必有善報,惡未必得惡果。
不知大師對此有何看法?
無言方丈微微一笑,道:施主此言,倒是道出了世間眾生之困惑。
然佛法所言因果,非止一世。
譬如種樹,春種秋收,此乃短期因果;若種菩提,或許要經曆多世方能開花結果。
奕帆心中一動,想起後世的社會現象,又道:晚輩曾思量,人心善惡,往往與環境相關。
若能使天下人安居樂業,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或許惡念自消。
無言方丈眼中閃過讚賞之色,道:施主此論,頗有見地。
佛曰心能轉境,境亦能轉心,正是此理。
然要做到天下大同,需從每個人做起。
正所謂掃地掃地掃心地,心地不掃空掃地
這時,錢煒插話道:方丈大師,晚輩有一問。
若見惡人不悔改,當如何處置?
無言方丈正色道:佛門雖講慈悲,亦重智慧。
若遇執迷不悟者,當以金剛怒目降魔,此乃大慈悲也。
然切記,懲惡是為揚善,非為泄憤。
奕帆聽得連連點頭,不禁想起後世的法律製度,又道:大師,晚輩以為,若能建立完善的律法製度,使善者得彰,惡者得懲,或許能助佛法普度眾生。
無言方丈欣然而笑道:善哉!
奕施主眼光獨特,思想新穎。
佛法與世間法,本就相輔相成。
施主能融會貫通,假以時日,必能獨樹一幟。
眾人又談論許久,從佛法到武學,從修身到治國,相談甚歡。
無言方丈對奕帆的見解讚不絕口,稱其慧根深厚,必成大器。
談話間,奕帆注意到方丈室牆上掛著一幅字:武為禪用。
不禁問道:大師,少林以武聞名,不知武學與佛法,孰輕孰重?
無言方丈含笑起身道:施主且隨老衲來。
眾人隨著無言方丈來到練武場,但見數百武僧正在操練。
棍影如林,拳風呼嘯,卻自有一股莊嚴肅穆之氣。
無言方丈道:少林武學,首重修心。
習武之人,若心術不正,武功越高,危害越大。
故而少林弟子,需先修佛法,再習武藝。
他指著場中一個正在指導弟子的老僧道:那是慧可師叔,今年已八十有三,仍每日練武不輟。
但更重要的是,他每日誦經念佛,從未間斷。
唐江龍忍不住問道:大師,若是一個曾經誤入歧途之人,可否修習少林武學?
無言方丈看向蘇媚兒,慈祥地說道:佛門廣大,不度無緣之人。
既然有心向善,何時開始都不算晚。
蘇媚兒聞言,眼中泛起淚光,深深一拜,道:多謝大師開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隨後,穀明師父引領眾人參觀寺內各處殿堂。
大雄寶殿內,三世佛像莊嚴慈悲;
藏經閣中,經卷琳琅滿目;
鍾鼓樓上,可見少室山全貌。
在參觀塔林時,周文淵感歎道:這些古塔,每一座都見證著一位高僧的修行。
人生在世,若能如這些高僧般有所成就,也不枉此生了。
奕帆望著層層疊疊的佛塔,輕聲道:
塔影參差映夕陽,禪心一片自清涼。
若能悟得其中意,何必深山苦修長。
藍漩秋接口吟道:
紅塵萬丈迷人眼,佛法無邊度眾生。
願借少林清淨地,洗盡人間利祿情。
眾人相視而笑,都在這一刻感受到了佛門的寧靜與祥和。
參觀完畢,寺中備下齋飯。
雖是素食,卻做得十分精致。
豆腐做得像肉,蘑菇烹得似雞,讓吃慣葷腥的付嵇將軍也讚不絕口。
用齋時,慧可師叔特地前來與奕帆交談。
這位老僧雖年事已高,卻精神矍鑠,談吐間盡顯高僧風範。
老衲聽聞奕施主武功高強,不知可願與老衲切磋幾招?慧可師叔笑嗬嗬地說道。
奕帆連忙擺手道:晚輩豈敢在前輩麵前班門弄斧。
慧可師叔卻道:武功高低不在年歲,而在領悟。
老衲觀施主氣息沉穩,想必已得武學真諦。
在眾人鼓勵下,奕帆與慧可師叔在練武場過了幾招。
兩人都不用內力,純以招式相較。
奕帆的獨孤九劍精妙絕倫,慧可師叔的少林絕學沉穩老到,看得眾人眼花繚亂。
十招過後,慧可師叔收勢笑道:後生可畏!施主劍法已得無招勝有招之妙諦,老衲佩服。
午後,眾人告辭下山。
無言方丈親自送至山門,臨別時贈予奕帆一串佛珠,說道:此珠隨老衲多年,今日贈與施主。
望施主不忘初心,弘揚善法。
奕帆鄭重接過,道:晚輩定當謹記大師教誨。
下山路上,唐江龍搖著折扇感歎道:今日少林之行,當真讓人受益匪淺。
蘇媚兒依偎在他身邊,輕聲道:我從未想過,有朝一日能在這佛門聖地得到高僧的開示。
藍漩秋對奕帆說道:無言大師似乎很看重你。
奕帆把玩著手中的佛珠,若有所思,道:大師的教誨,讓我想明白了很多事。
或許我們接下來要走的路,會比想象中更加寬廣。
回到山下,護衛隊和護鏢隊早已整裝待發。
牛統、張程見眾人歸來,笑道:總鏢頭此行可有所得?
奕帆翻身上馬,朗聲道:受益匪淺!現在,讓我們繼續護送這批貨物前往鄭州吧!
午後的陽光明媚,隊伍再次啟程。
少室山漸漸遠去,但少林寺的鍾聲,似乎仍在每個人心中回響。
奕帆望著遠方,心中已有新的領悟。
這一路的經曆,從除魔衛道到佛前問道,讓他對江湖、對人生都有了更深的理解。
前路或許依然艱險,但他的內心,卻比任何時候都要堅定。
藍漩秋似乎看出他的變化,輕聲道:奕大哥,你似乎與上山前有些不同了。
奕帆微笑不語,隻是握緊了手中的佛珠。
少室山上的禪悟,將成為他接下來麵對一切挑戰的力量源泉。
……
喜歡穿越至1586年大航海時代請大家收藏:()穿越至1586年大航海時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