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尚書清廉 奇物難動

字數:8826   加入書籤

A+A-


    翌日清晨,雪後初霽。
    南京城的屋瓦上覆蓋著一層皚皚白雪,在初升的朝陽下熠熠生輝。
    奕帆早早起身,推開窗,一股清冽的空氣撲麵而來。
    秦淮河上薄霧氤氳,幾艘早起的畫舫緩緩駛過,船娘的吳儂軟語隨風飄來,為這座古城平添了幾分生機。
    好一個銀裝素裹的金陵城!
    唐江龍披著厚厚的狐裘走來,手中折扇卻不合時宜地輕搖著,道:奕兄可歇息好了?
    今日要去拜訪衛尚書,可得打起精神。
    奕帆微微一笑,他雖隻十六歲,但經過這些年的曆練,早已習慣了早起。
    今日他特意換上了一身較為正式的青色直裰,外罩玄色鬥篷,顯得既不失身份,又不過分張揚。
    早已準備妥當。
    奕帆整理著衣袖,道:程兄弟呢?
    一早就去碼頭打聽南下的船隻了。
    唐江龍笑道,這位程兄弟倒是勤快,一刻也閑不住。
    兩人用了些簡單的早膳,便帶著準備好的禮物,出了狀元樓,沿著秦淮河畔往城南的聚寶門方向行去。
    雪後的南京街道格外熱鬧。
    小販們早早地掃清了門前的積雪,支起攤位,叫賣著各色早點。
    熱氣騰騰的包子、香氣四溢的鴨血粉絲湯、金黃酥脆的油條,引得行人駐足。
    更有那賣花的少女,挎著花籃,在雪地裏格外醒目。
    奕兄你看,
    唐江龍指著路邊一個賣糖人的小攤,道:這南京的糖人倒是別致,比京師的還要精巧幾分。
    奕帆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隻見那老藝人手指翻飛,不一會兒就捏出一個栩栩如生的孫悟空來,引得圍觀的孩童陣陣歡呼。
    江南之地,果然人傑地靈。
    奕帆讚歎道,便是這街頭小藝,也透著幾分靈氣。
    兩人邊走邊聊,穿過幾條繁華的街市,越往城南走,街道越發清靜。
    這裏的宅院大多青磚灰瓦,門庭不算豪華,卻自有一股書卷氣息。
    偶爾可見幾個書生模樣的年輕人,捧著書卷在雪地裏漫步吟誦。
    這裏住的怕是大多都是些清流官員和讀書人。
    唐江龍低聲道,你看那宅院,連門環都是素的,可見主人性情。
    約莫走了一炷香的功夫,兩人來到一處尤為簡樸的宅院前。
    青磚小院,黑漆木門,門楣上連個匾額都沒有,若不是門房老蒼頭確認,奕帆幾乎要以為找錯了地方。
    這便是衛尚書的府邸?
    唐江龍有些詫異,道:這也太過...簡樸了些。
    奕帆卻麵露敬意道:居陋巷而不改其樂,這才是真正的清官。
    門房是個須發皆白的老者,聽聞是京師來的商海使,不敢怠慢,連忙進去通傳。
    不多時,便引著奕帆二人入內。
    院子不大,打掃得十分整潔。
    幾株梅花在牆角傲然綻放,暗香浮動。正堂的陳設更是簡單,隻有幾張榆木桌椅,牆上掛著一幅墨跡淋漓的《愛蓮說》,筆力遒勁,落款正是衛承芳。
    好字!
    奕帆不禁讚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正合衛大人風骨。
    正說話間,側門簾子掀起,一位老者緩步走出。
    但見他年約五旬,麵容清臒,雙目炯炯有神,穿著一身半舊的青色直裰,渾身上下毫無裝飾,唯有手中握著一卷《資治通鑒》,指節因常年握筆而略顯變形。
    這便是南京戶部尚書衛承芳了。
    奕帆與唐江龍連忙躬身行禮:下官奕帆草民唐江龍),拜見衛大人。
    衛承芳目光在二人身上掃過,在奕帆身上略作停留,似乎對他如此年輕略顯訝異,但很快恢複如常。
    他微微頷首,聲音平和卻自帶威嚴道:二位不必多禮。
    老夫閑居留都,不理實務久矣。
    不知奕大人遠道而來,有何見教?
    他示意二人落座,自己也在主位坐下,將書卷輕輕放在桌上。
    舉止間透著讀書人特有的從容,卻又隱隱帶著久居官場的威儀。
    奕帆恭敬道:衛大人清廉之名,天下皆知。
    晚輩南下公幹,途經南京,特來拜會,一是表達敬仰之情,二來也有些許俗物,不成敬意,還望大人笑納。
    說著,示意唐江龍將禮物奉上。
    唐江龍會意,取出一個精致的錦盒,笑著上前:衛大人,此乃海外奇物。
    這麵手翻蓋化妝鏡,鏡麵清晰無比,可正衣冠;
    這個打火機,名不滅之火,風雨不侵,取火極便。
    奕兄一片心意,還請您老務必收下。
    衛承芳目光掃過那錦盒,既未打開,也未接過,隻是淡淡一笑,道:奕大人的好意,老夫心領了。
    然老夫為官數十載,一向秉持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之念。
    他指了指堂內簡樸的陳設,道:家中用度,皆取自俸祿,從不受人饋贈,以免玷汙官箴,有負聖恩。
    他頓了頓,目光如炬地看著奕帆,道:這鏡子再清晰,照見的不過是皮囊;
    這火再神奇,點燃的不過是凡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於老夫而言,卻是負擔。
    還請收回。
    唐江龍還想再勸,奕帆卻抬手製止。
    他起身再次行禮,由衷讚道:大人清風峻節,令人欽佩!
    是晚輩唐突了。
    他心中對這位老者的敬意又添幾分。
    在這官場貪墨成風的時代,能如此堅守原則的官員,實屬鳳毛麟角。
    他示意唐江龍收回錦盒,神色坦然,毫無慍色。
    衛承芳見奕帆從善如流,眼中閃過一絲讚賞。
    他語氣緩和了些,道:奕大人年輕有為,蒙聖上信重,開拓海疆,乃是利國利民之壯舉。
    老夫雖在留都,亦有所聞。
    他話鋒一轉,道:隻是,這開拓之事,千頭萬緒,牽涉甚廣,尤需秉持公心,謹慎行事啊。
    奕帆知道這是長輩的諄諄教誨,連忙正色道:大人教誨的是。
    晚輩深知其中艱難。
    正因如此,才更覺現行律法、製度,於這新生事物,多有掣肘之處。
    他頓了頓,見衛承芳露出感興趣的神色,便繼續道:晚輩有些淺見,不知當講不當講?
    但說無妨。衛承芳撫須道。
    奕帆整理了一下思緒,道:譬如這海事管理,現今多由市舶司把持,然其職責不清,流程繁瑣,往往一船貨物要經過數道關卡,層層盤剝,商賈苦不堪言。
    衛承芳點頭:此事老夫在戶部時亦有所聞。
    然積弊已深,非一日之寒。
    正是。
    奕帆接口道,故而晚輩以為,若能在新辟港口試行新法,或可另辟蹊徑。
    衛承芳挑眉道,願聞其詳。
    奕帆便將他思考已久的一些想法娓娓道來:首先當明確權責。
    設立專門的海事衙門,統管港口、船舶、貨貿諸事,避免政出多門。
    衛承芳沉吟道:此舉固然好,然恐遭現有衙門反對。
    故而需徐徐圖之。
    奕帆不慌不忙,道:其次,當簡化流程。
    一應文書、查驗,盡可能集中辦理,限定時日,逾期不辦者問責。
    唐江龍插話道:這倒是個好主意!
    那些胥吏最擅長的就是拖延時日,好從中勒索。
    衛承芳看了唐江龍一眼,微微頷首道:此言不虛。
    然如何確保新設衙門不會重蹈覆轍?
    奕帆笑道:這便是第三點——引入監督。
    可允許商賈匿名舉報貪瀆,查實重賞。
    同時定期審計賬目,公開透明。
    衛承芳眼中精光一閃道:讓商賈監督官員?
    這...倒是新奇。
    不僅如此。
    奕帆越說越順暢,道:還可設立標準。
    對船舶製造、貨物包裝、倉儲防火等訂立規矩,合乎標準者優先通行,以此鼓勵商賈改進工藝。
    衛承芳不禁擊節稱讚,道:以利導之,勝過以刑禁之!
    奕帆見衛承芳聽得入神,便大膽提出了更超前的想法,道:晚輩還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可否設立一種有限責權的商號?
    有限責權
    衛承芳疑惑地重複這個詞。
    正是。
    奕帆解釋道,譬如籌建港口,所需銀錢甚巨,單靠朝廷或一兩個商賈難以承擔。
    若允許商賈合夥出資,成立商號,約定出資多寡,盈虧按出資比例分擔。
    即便商號虧蝕,出資人也隻需承擔出資額內的責任,不至於傾家蕩產。
    如此,可吸引更多商賈參與。
    衛承芳聽得目瞪口呆,半晌才道:這...這豈不是與現有的合夥經營大不相同?
    唐江龍也驚訝地看著奕帆,他雖知奕帆見識不凡,卻沒想到能提出如此新奇的想法。
    奕帆坦然道:此乃海外通行之法,名曰有限責任公司。
    可極大鼓勵商賈投資興業,促進商貿繁榮。
    衛承芳陷入沉思,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
    良久,他長歎一聲道:奕大人這些見解...著實令人耳目一新!
    尤其是這權責分明流程簡化引入商賈之力而非一味盤剝之論,可謂切中時弊!
    他站起身,在堂內踱步,顯得十分激動道:老夫在戶部多年,深知漕運、市舶之積弊,然積重難返...
    若能在你這新辟之港試行新法,或可為天下先,開一番新氣象!
    他轉向奕帆,目光中充滿期許道:不過,奕大人可知,此舉必定觸動無數既得利益者,阻力之大,恐超想象。
    奕帆肅然起身,正色道:多謝大人指點。
    晚輩既受皇命,便當竭盡全力。
    但有一線可能,便願效仿商君、王荊公,雖千萬人吾往矣!
    好!好一個雖千萬人吾往矣
    衛承芳連連讚歎,道:後生可畏!
    若朝中多幾個如奕大人這般敢於任事、思路開闊的年輕才俊,何愁我大明不興?
    他走回座位,鄭重道:老夫在南京,雖無力直接相助,但若有何需谘詢之處,或可在律法、製度上為你參詳一二。
    能得到衛承芳這樣的清流重臣如此評價和隱性支持,奕帆心中大喜,連忙躬身道:多謝大人!
    有大人指點,晚輩如撥雲見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衛承芳擺擺手,忽然問道:奕大人今年貴庚?
    奕帆如實答道:晚輩今年十六。
    十六?
    衛承芳再次震驚,他仔細端詳奕帆,搖頭歎道,觀你言行,老夫還以為至少二十有餘。
    想不到如此年輕,便有這般見識魄力,當真難得!
    唐江龍笑道:衛大人有所不知,我們奕兄雖年紀小,可經曆的事情比許多人都多。
    這一路南下,可是破了不少陰謀詭計呢!
    衛承芳若有所思道:可是與天魔教有關?
    奕帆點頭道:大人明鑒。
    自離京以來,屢遭暗算。
    在臨清,他們勾結漕幫,以人母相挾;
    在揚州,又派來美人,意圖下毒。
    衛承芳麵色凝重道:這天魔教為禍日久,朝廷屢剿不絕。
    你既要開拓海疆,更要小心防範。
    晚輩明白。
    奕帆道,故而更覺革新之必要。
    唯有打破舊有格局,方能斷絕這些魑魅魍魎的生存土壤。
    衛承芳深以為然道:此言大善!
    老夫雖老,願為你搖旗呐喊!
    三人又暢談許久,從海事管理談到賦稅改革,從人才選拔談到科技興邦。
    奕帆憑借超越時代的見識,每每發言都讓衛承芳讚歎不已。
    而衛承芳深厚的官場經驗和務實態度,也讓奕帆受益匪淺。
    直到日上三竿,奕帆二人才告辭離去。
    走出衛府,唐江龍長舒一口氣,笑道:這位衛尚書,當真是名不虛傳!
    連那麽精巧的鏡子都不要,這要是換做別的官員,怕是早就眼放綠光了。
    奕帆望著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意味深長地道:正因為有衛大人這樣的清流在,這大明才還有希望。
    我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要讓這希望之火,燃得更旺些。
    雪後的陽光照在他年輕的臉上,那雙眸子格外明亮。
    有了衛承芳的理解與支持,他對未來的道路,更加充滿了信心。
    ……
    喜歡穿越至1586年大航海時代請大家收藏:()穿越至1586年大航海時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