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半塊玉佩燒出了真相反
字數:2687 加入書籤
三日後的春音宴,樂坊演樂廳的檀香裏混著新焙的龍涎香,十二麵青銅鏡沿廊柱而立,鏡麵映著燭火,將廳內照得透亮。
雲知夏著月白衫子,腕間懸著個青瓷小瓶,隨蕭臨淵踏入廳門時,目光掠過東首案前的琴台——謝無音正垂首調弦,指尖在冰弦上勾出半聲清響。
“王妃今日氣色甚好。“有貴婦笑著搭話,目光卻掃過她袖中微凸的輪廓。
雲知夏回以淡笑,袖底孫十三的戰報殘頁硌著腕骨,那是夜鶯熬了兩夜從戶部書庫盜出的;而謝無音腰間玉佩的雙魚紋,正隨著他抬臂的動作在燭下流轉,與她袖中半塊單鶴紋的殘玉,隔著三尺距離無聲對峙。
“春音宴,當以新曲開篇。“老鴇的聲音未落,謝無音已抬眼望來。
他今日著墨綠錦袍,眉峰染了薄青,倒比往日多了幾分清寒:“今日無音獻醜,奏支《焚心引》。“
琴弦初振的刹那,雲知夏耳尖微動。
那調子似溪水下石,本該清泠,偏生在第三拍時多了道極細的顫音——是“九幽釘“的起勢。
她垂眸掃過廊柱,十二麵銅鏡的鏡麵正隨著琴音輕輕震顫,嗡鳴聲漸起,像極了冬夜風過枯竹。
“頭暈!“右首的七夫人突然扶住案幾,鬢邊珠釵亂顫,“這琴音......“
“此曲含"九幽釘"技法。“雲知夏起身,聲音不大,卻字字清晰,“以特殊頻率震蕩人腦,久聽者輕則癲狂,重則暴斃。
諸位若感不適,速離席。“
滿座嘩然。
謝無音的手指在弦上頓住,眼底翻湧的暗色幾乎要凝成實質:“王妃懂琴?“
“不懂琴,懂醫。“雲知夏取出袖中殘玉,舉在燭火下,“但懂人心。“她轉向謝無音,“謝公子說令姐死於北疆,可這半塊玉佩,是當年幸存女童所贈。“她將玉遞向謝無音腰間,“你看——“
兩玉相碰的脆響裏,雙魚紋與單鶴紋在眾人眼前交疊。
謝無音的瞳孔驟縮,指尖死死扣住腰間玉佩,連玉墜的流蘇都被扯得歪斜:“你......“
“令姐當年被慧明師太救走,她給女童的玉佩是單鶴紋。“雲知夏將殘玉收回,袖中孫十三的證詞被攥得發皺,“而你這雙魚紋,是三年前在江南玉肆定製的吧?“她掃過人群中臉色發白的玉匠,“孫老軍的證詞裏寫得清楚,北疆火場裏,靖王背出了七個孩子。“
“夠了!“謝無音突然狂笑,指尖猛劃琴弦,音波如刀割過眾人耳際。
廳內銅鏡震顫更劇,有兩麵“哐當“墜地,碎成數片。
雲知夏早有準備,反手抽出袖中銅片——那是她昨夜用牛血混合曼陀羅汁淬過的,割破指尖的血珠滴在銅片上,瞬間滲入紋路。
“嗤——“銅片插入琴底共鳴箱的刹那,琴聲驟然扭曲,像極了瀕死的鶴鳴。
謝無音的虎口迸出血珠,琴弦一根根崩斷,最後那根“錚“地彈起,在他脖頸劃出血痕:“你......“
“你用音殺人,我用血救人。“雲知夏按住案幾,目光如刃,“你的恨,該找的是改寫戰報的人,不是他。“
全場死寂。
直到玄色衣擺掠過她身側,蕭臨淵的聲音裹著霜色響起:“謝公子要償命,我給。“他解開衣襟,滿背青黑毒紋在燭火下猙獰如蛇,“這毒是北疆中了淬"霜髓香"的箭,與今日廳中焚香同源。“他取出一封泛黃的信箋,“慧明師太的信裏說,令姐現在慈恩庵做主持,法號淨音。“
謝無音踉蹌後退,撞翻了案上的茶盞。
茶水潑在信箋上,“淨音“二字暈開,像兩朵白梅。
蕭臨淵將半塊殘玉放入雲知夏掌心,溫度還帶著他心口的餘溫:“她說,能解我痛的人,該看這個。“
歸府的馬車裏,鄭伯握著韁繩的手微微發抖:“王爺這些年......“
“他終於醒了。“雲知夏望著掌中的玉佩,夜風透過車簾吹得她鬢發亂飛。
她摸出隨身藥瓶,將玉佩浸入琥珀色的藥酒——玉紋遇藥顯影,“戶部·霜髓·十二庫“七個小字漸漸浮出,像淬了毒的刀。
“燒了那麽多人......“她對著車外的夜色輕笑,指腹摩挲過“十二庫“三字,“是時候燒回去了。“
王府藥廬裏,青焰在藥爐中跳動,映得她的影子在牆上搖晃。
她翻開新抄的《毒經》,筆鋒一頓,在“霜髓香“條目下添了句:“解鈴還須係鈴人,十二庫中,藏著最後的藥引。“
夜風卷著殘雪撲進窗欞,將案頭未幹的墨跡吹得微顫。
雲知夏合上醫書,望著窗外漸亮的天色——有些根,該從最深處拔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