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我的藥不拜官,隻救人

字數:4811   加入書籤

A+A-


    雲知夏的靴底碾過最後一塊冰碴子時,舊宅歪斜的破門發出“吱呀“一聲響。
    她仰頭望了望門楣,嗬出的白氣在月光裏散成霧,指尖撫過匾額背麵那道用石子劃的“雲娘娘“——是哪個孩子趁夜溜來刻的,刻痕淺得像道抓痕,卻比任何金漆都燙人。
    “我來扶。“身後突然響起清怯的聲音。
    小阿圓不知何時從牆根挪了過來,裹著的灰布衫短了一截,露出細瘦的腳踝,凍得泛紅。
    她仰著頭,睫毛上沾著霜,雙手舉得老高,掌心朝上——分明是想替雲知夏托住匾額。
    雲知夏微怔,低頭時正撞進那雙清透的眼睛裏。
    前世在深山采藥時,她見過被獵人陷阱困住的小鹿,眼神便似這般,帶著驚惶的希冀。
    她彎腰將匾額輕輕擱在小阿圓舉著的手心裏,指腹擦過女孩凍得發硬的手背:“冷嗎?“
    “不冷。“小阿圓咬著唇搖頭,卻在托住匾額的瞬間打了個寒顫。
    匾額邊角壓得她虎口發白,可那點疼似乎比不過眼底的光,“我、我能幫娘娘掛......“
    雲知夏沒接話,轉身去夠門楣上的釘子。
    舊宅年久失修,門楣裂了道縫,她踮腳時繡鞋尖蹭到牆皮,落了些白灰在裙角。
    小阿圓跟著踮腳,匾額被舉得更穩了些,發頂的稻草繩頭蹭過雲知夏的手背,癢絲絲的。
    “掛好了。“雲知夏後退兩步,仰頭看“殘燭堂“三個字在風裏晃了晃,終於穩穩嵌進門楣。
    月光漏過烏雲,恰好落在“燭“字上,像是給那團火苗鍍了層銀。
    小阿圓突然鬆開手,匾額的重量陡然消失,她踉蹌兩步,卻顧不上扶牆,隻是盯著門匾發怔。
    直到雲知夏的影子罩下來,她才驚覺自己眼眶發熱,慌忙用袖口去擦:“對不住......我、我就是高興......“
    “我問你。“雲知夏蹲下來,與她平視。
    寒風卷起她鬥篷的流蘇,掃過小阿圓的鼻尖,“你想學醫嗎?“
    小阿圓的手指絞著衣角,指節泛白。
    她喉結動了動,聲音輕得像片雪:“我娘......我娘就是吃了假的驅寒藥才沒的。
    他們說那是香,點上就不冷......可那是毒香......“她突然攥住雲知夏的手腕,指甲幾乎掐進肉裏,“我想......學會認藥,以後不被人騙吃毒香。“
    雲知夏垂眸看那雙手——手背還留著鞭痕,指腹磨出了薄繭,是常年拾煤渣的痕跡。
    她從袖中取出枚銀針,針尾纏著紅繩,輕輕放進小阿圓掌心:“從今天起,你不是孤兒。“她握住女孩顫抖的手,將銀針按進掌紋裏,“是醫者。“
    小阿圓的眼淚“啪嗒“砸在針尾的紅繩上。
    她張了張嘴,想說“謝謝“,卻見雲知夏已經起身。
    趙典簿不知何時站在院門口,抱著個粗布包裹,見她望過來,便低頭掀開包裹:“七名疫後孩童,都是能認二十味藥的。
    老奴問過,都願來作藥童預備。“他搓了搓凍得發紅的耳朵,“就是......都餓得狠,得先喂點熱粥。“
    雲知夏瞥了眼包裹裏露出的小腦袋——有個男孩正扒著布縫往外瞧,見她看來,立刻縮了回去。
    她轉身對小阿圓道:“帶他們去灶房。“又對趙典簿道:“去實證院拿三鬥粳米,再讓墨七從庫房調兩床棉被。“
    趙典簿應了聲,剛要走,卻被雲知夏叫住:“等天亮,你去趟西市。“她摸出塊碎銀,“買二十個陶藥罐,要帶蓋的。“她頓了頓,目光掃過院中的破缸,“再買些青灰,把牆縫都填了——醫者的手,不能凍。“
    三日後的朝會比殘燭堂的寒風更冷。
    柳尚書捧著《建疫病院疏》跪在丹墀下,五部侍郎列在他身後,像道筆直的牆。
    雲知夏畫的圖紙攤在龍案上,朱筆圈著“隔離區““藥庫““病童房“,連炭盆的位置都標得清楚。
    “此疏若行,往後大疫不必再靠百姓求神。“柳尚書的聲音帶著老臣的顫,“防大於治,臣等願以項上人頭作保。“
    太子放下茶盞,指節叩了叩案幾:“雲王妃仁心濟世,實乃國之瑰寶。“他抬眼時目光掃過裴元衡,“柳卿此疏,聯甚慰。“
    裴元衡搖著湘妃竹扇,扇骨敲著掌心,發出輕響:“太子仁厚。“他忽然笑了,“隻是醫者涉政,恐失純粹。
    不如設"惠民醫局",由太醫院統轄。“他頓了頓,“如此,既彰聖恩,又防亂法。“
    龍椅上的皇帝眯眼盯著圖紙,指尖摩挲著玉扳指。
    殿外的風卷著雪粒子打在窗紙上,沙沙的響。
    當晚的殘燭堂卻暖得像春。
    小阿圓守在藥爐前,蒲扇扇得忽快忽慢。
    爐上的陶罐“咕嘟“冒氣,藥香混著粥香,漫得滿院都是。
    突然,院外傳來急促的拍門聲,“砰“的一聲,驚得藥罐差點翻倒。
    “是...是個小娃!“看門的老周掀開布簾,懷裏抱著個渾身滾燙的孩童。
    孩子抽搐著,嘴角淌出黑沫,衣襟被抓得皺成一團。
    小阿圓湊過去聞了聞,突然驚呼:“霜髓毒!“
    雲知夏正在整理藥櫃,聞言猛地抬頭。
    她接過孩子,指尖按在頸側——脈搏快得像擂鼓,皮膚下浮著青紫色的網。
    她掀開孩子衣領,喉結突然一緊:衣領內側繡著團小團花,是戶部庫房雜役的暗紋。
    “趙典簿。“她聲音冷得像冰,“封鎖院門,誰也不許進出。“又對小阿圓道:“取解霜散,按成人量的三分之一。“她接過藥末,用溫水化開,撬開孩子緊咬的牙關,“老周,去請穩婆來守著,防他咬斷舌頭。“
    待孩子漸漸平複,雲知夏捏著他染了黑沫的帕子走進內室。
    燭火下,帕子上的黑漬淡得幾乎要看不清——這根本不是致命的毒,倒像是特意稀釋過的。
    窗外傳來夜梟的啼叫。
    雲知夏剛要掀簾,便見墨七從房梁上躍下,腰間掛著個油皮紙包:“戶部庫房三日前調出二十箱紫藤香,名義是"防疫熏香"。“他將紙包放在案上,“雜役住處搜出半包,屬下試過了......“他指腹蘸了點香灰,在燭火上烤了烤,灰末立刻泛起幽藍,“霜髓四號。“
    雲知夏盯著那點幽藍,突然笑了:“他們想讓我救"中毒者",再汙我"散毒"。“她將油皮紙包封進檀木盒,“去告訴柳尚書,明日辰時,殘燭堂開爐煎藥。“
    次日清晨,殘燭堂的院門大敞。
    小阿圓舉著藥鏟站在爐前,陶罐裏的藥汁翻著泡。
    雲知夏接過她手裏的碗,當眾喝了一口——藥汁苦得她眉心微蹙,卻麵不改色地喂給孩子:“我的藥,不怕試。“她轉身看向圍觀的百姓,聲音清亮,“若有誰說我散毒,那就來查——我殘燭堂,日日開爐,人人可看。“
    話音未落,城外傳來急馬蹄聲。
    兵部的快馬撞開人群,騎手滾鞍落地,懷裏抱著封染了雪的急報:“北疆急雪封道,三村斷藥!“他抹了把臉上的雪,“求"雪心丹"救命!“
    雲知夏抬頭望天時,一片雪落進她眉峰。
    她解下鬥篷遞給小阿圓,轉身對趙典簿道:“去實證院取三十箱雪心丹,再帶二十箱清脈散。“她頓了頓,目光掃過院中的藥童們,“讓他們收拾藥囊——跟我出城。“
    裴府密室裏,燭火忽明忽暗。
    裴元衡展開張殘燭堂布局圖,指尖點著中央的朱砂標記:“毒源在此。“他將圖紙投進炭盆,火舌卷著紙角,“等她從北疆回來......“他望著跳動的火光笑了,“這把火,該燒到她身上了。“
    殘燭堂外,三十輛藥車已經排好。
    雲知夏翻身上馬,韁繩在掌心纏了兩圈。
    她回頭望了眼門楣上的“殘燭堂“,見小阿圓正踮腳替藥童們係緊鬥篷帶子,像隻護崽的雀兒。
    “出發。“她一夾馬腹,馬蹄踏碎滿地霜雪。
    身後,殘燭堂的銅鈴被風吹得叮當響,混著藥童們脆生生的道別聲,飄得很遠,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