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雪夜歸家
字數:5322 加入書籤
日頭偏西,將李滿倉拖著爬犁的身影拉得老長。
爬犁上,一頭百多斤的野豬和兩隻肥碩的麅子堆得滿滿當當,這是他今天明麵上的收獲,每一步都發出“嘎吱嘎吱”的脆響。
火雲安靜地跟在身邊,紅色的身影在雪地裏格外醒目,它心情很好,這嗅嗅那嗅嗅,一會在前邊開路,一會兒圍著李滿倉跑,像個孩子。
今天的收獲遠超預期:空間裏躺著兩頭野豬、兩隻麅子、若幹山雞飛龍,還有最珍貴的熊膽和熊掌。
與靠山屯獵戶趙大虎的結識,更是意外之喜。
李滿倉一邊走,一邊在心裏盤算著這些物資的處置。
熊膽和熊掌價值不菲,不能輕易出手,得通過胡秋萍那條線找穩妥的買家。
其他的野味,大部分可以陸續賣給縣鋼鐵廠的劉科長,維持關係,小部分留給家裏改善夥食。
寒風刮在臉上像刀子一樣,但他體內因靈泉水和持續鍛煉而蓬勃的血氣,卻讓他絲毫不覺得寒冷,反而有種酣暢淋漓後的通透感。
這具三十五歲的身體,正處在體能的巔峰,加上重生帶來的經驗和空間輔助,讓他在這片熟悉的深山裏如魚得水。
快到村口時,他找了個隱蔽處,從空間裏取出那頭較小的野豬和兩隻山雞,用繩子捆好扛在肩上,營造出“日常收獲”的景象。
火雲也默契地叼起一隻鬆雞,跟在他身後。
剛進村,就遇上了正在巡邏的民兵排長帶著兩個民兵。
“滿倉哥!這才回來?謔!又打著大貨了!”民兵排長看到李滿倉肩上的野豬,羨慕地打招呼。
“嗯,運氣好,碰上一頭半大的。”李滿倉笑著點點頭,順手從綁在野豬身上的布兜裏掏出兩隻鬆雞遞過去,“拿著,給弟兄們晚上添個菜。”
“這……這怎麽好意思!”民兵排長推辭著,但眼裏滿是喜色。這年頭,肉可是稀罕物。
“拿著吧,天冷,暖暖身子。”李滿倉不容推辭地塞過去。維持好和村裏武裝力量的關係,沒壞處。
“那就謝謝滿倉哥了!”民兵排長高興地接過。
“嗯,辛苦你們盯著點。”李滿倉點點頭,心裏卻並未放鬆警惕。
告別民兵,他扛著野豬回到家。
回到自家新院,鐵柱和鐵牛聞聲迎了出來,幫忙把獵物卸下來。
“叔,今天收獲不小啊!”鐵柱看著野豬和麅子,眼睛發亮。
“嗯,明天我跑一趟縣裏,給鋼鐵廠送去。”李滿倉拍了拍身上的雪末,“你倆把野豬拾掇了,明早我帶走。麅子先放一邊。”
“好嘞!”鐵柱和鐵蛋幹勁十足地開始忙活。
王秀芹和夏竹也從屋裏出來,看到這麽多肉,喜上眉梢。
“他叔,累了吧?快進屋歇歇,飯馬上就好。”王秀芹招呼著。
李滿倉擺擺手:“不累。嫂子,咱家辣椒醬還有嗎?”
王秀芹愣了一下:“有啊,秋天做了好幾壇呢,咋了?”
“給我舀兩斤出來,再切點蔥薑蒜末。我弄點東西。”李滿倉說著,走到爬犁旁,指著那隻最肥的麅子,“把這肚皮肉卸一大塊下來,要最嫩的。”
雖然不知道小叔子要幹嘛,但王秀芹現在對李滿倉是言聽計從,立刻去準備。夏竹也好奇地跟過去幫忙。
李滿倉則走進倉房,關好門,心念一動,從空間裏取出了十來個大號的玻璃罐——那是他前世攢下的黃桃罐頭瓶上邊的標簽都已經撕掉了),洗得幹幹淨淨,一直沒舍得扔,覺得總有用處,沒想到今天派上了用場。
看著這些帶著時代印記的玻璃罐,他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前世老年人喜歡收撿“破爛”的習慣,有時候還真能頂用。
回到灶間,王秀芹已經準備好了兩海碗紅彤彤的辣椒醬,蔥薑蒜也切成了細末。
鐵柱按吩咐,已經把麅子最嫩的一塊肚皮肉卸了下來,足有七八斤重。
“爹,您這是要做啥好吃的?”夏竹帶著秋菊、冬蘭也湊了過來,好奇地看著。
“做點能放住的肉醬,以後拌飯、夾饃都香。”
李滿倉一邊說,一邊親自動手,將鮮紅的麅子肉切成拇指大小的均勻肉粒。
他的刀工極好,肉粒大小一致,看著就舒服。
然後,他指揮鐵柱把家裏最大的鐵鍋刷幹淨,自己則從油罐裏舀出足足六七斤凝白的豬油下鍋燒熱。
油熱後,將切好的麅子肉粒全部倒入鍋中,用小火慢慢煸炒。
刺啦一聲,濃鬱的肉香頓時彌漫開來,引得孩子們直咽口水。
“火小點,慢慢把水汽煸幹。”李滿倉掌握著火候,不停地翻炒。
直到肉粒變得緊實,表麵微微焦黃,水汽盡去,他才將切好的蔥薑蒜末倒入,繼續翻炒出香味。
接著,就是重頭戲——將那兩碗辣椒醬倒入鍋中。
紅油與肉粒、蔥薑蒜混合,在熱力的作用下,激發出更加複合而霸道的香氣,辛辣中帶著肉鮮,充滿了整個灶間,甚至飄到了院子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哇!好香啊!”秋菊和冬蘭扒著門框,眼巴巴地看著鍋裏。
連在院子裏幹活的老太太李孫氏都忍不住吸了吸鼻子:“滿倉又鼓搗啥呢?這麽香!”
李滿倉加入適量的鹽和一點點糖提鮮,繼續用小火慢慢熬煮,讓各種味道充分融合。
約莫熬了小半個時辰,鍋裏的肉醬變得紅亮油潤,肉粒吸飽了湯汁,變得油光發亮,香氣達到了頂峰。
“成了。”李滿倉撤了火,用大勺子將滾燙的肉醬盛出,放在幾個大盆裏晾涼。
“這就好了?聞著可真饞人!”王秀芹看著那紅汪汪的肉醬,忍不住說道。
待肉醬涼得差不多了,李滿倉拿出那些洗刷幹淨的玻璃罐,用勺子仔細地將肉醬裝進去,一共裝了滿滿十罐。
他蓋緊蓋子,油封的作用可以讓這肉醬保存很長時間。
“這十罐我明天給鐵蛋和春梅拿過去,一人五罐能吃很久。剩下的留著咱家慢慢吃。”李滿倉安排道。
鍋裏還剩下一些肉醬,盛了一碗出來,正好趕上晚飯。今晚的主食是金黃的高粱米粥和貼餅子。當那一小盆紅油肉醬端上桌時,立刻成了焦點。
“來,嚐嚐爹做的肉醬。”李滿倉給每個孩子的碗裏都舀了一勺。
孩子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夾起一點抹在貼餅子上,或者拌進粥裏。
“唔!好吃!太香了!”鐵蛋一口下去,眼睛都瞪圓了,腮幫子塞得鼓鼓的。
“辣辣的,肉粒有嚼頭,真好吃!”夏竹也吃得鼻尖冒汗,小臉通紅。
連平時吃飯秀氣的春梅,都忍不住多吃了半個貼餅子。
秋菊和冬蘭被辣得嘶嘶哈哈,卻還伸著小手要:“爹,還要一點點!”
王秀芹和李滿屯也嚐了,讚不絕口:“滿倉,你這手藝絕了!這肉醬比供銷社賣的肉罐頭還香!”
李滿倉看著家人吃得香甜,心裏滿足。
這肉醬不僅美味,更是一種儲備。
在物資相對匱乏的冬天,有這樣一罐能長時間保存、又下飯的肉醬,無疑是改善夥食的利器。
晚飯後,李滿倉將明天要帶走的野豬肉和肉醬整理好。
又悄悄將空間裏部分熊肉和一隻飛龍拿出來,交給王秀芹:“嫂子,這熊肉和飛龍明天做了,給孩子們和娘補補。就說是我打的,別聲張。”
王秀芹會意地點頭,現在她對小叔子時不時拿出點“稀罕物”已經習以為常了。
夜裏,李滿倉躺在床上,聽著窗外呼嘯的北風,心裏盤算著明天的行程。
去縣裏不僅是送貨,更重要的是維持與劉科長的關係,順便探聽一下外麵的消息。
趙大虎提供的“門路”也值得留意,或許能開辟一條更隱蔽、利潤更高的銷售渠道。
同時,他也惦記著山裏的情況。
今天遭遇趙大虎一夥,雖然化敵為友,但也提醒他深山裏並不隻有他一個獵人。
那頭被擊斃的黑熊,意味著這片山林裏可能還有更多的猛獸。
冬天,是獵人的季節,也是危機四伏的季節。
第二天天不亮,李滿倉就套好了爬犁,將野豬肉和肉醬綁好,準備出發去縣城。
臨行前,他特意囑咐鐵柱:“我進山這幾天,家裏練功別落下。尤其是反應,對著沙袋多練練。”
“放心吧,叔!保證一天不落!”鐵柱拍著胸脯保證。
李滿倉一揮鞭子,騾子拉著爬犁,踏著皚皚白雪,朝著縣城方向駛去。爬犁在雪地上留下兩道深深的車轍,延伸向遠方。
喜歡1975,別賣我女兒請大家收藏:()1975,別賣我女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