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沃土新苗

字數:3863   加入書籤

A+A-


    注:這是我第一次寫小說,開局寫的有點問題,這段時間一直在修改,有點焦頭爛額。希望大家莫怪
    穀雨前後,種瓜點豆。
    白山腹地的春天雖然來得遲,但一旦到來,便勢不可擋。
    陽光變得熱辣起來,徹底驅散了殘冬的寒意,和煦的春風吹拂著山野,喚醒沉睡的土地。
    坡地上的積雪早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大片大片濕潤、深褐色的泥土,散發著春天特有的、混合著草根和微生物活動的蓬勃氣息。
    溪流解凍,潺潺水聲比冬日裏響亮了許多。
    李家坳的社員們紛紛走出家門,扛起閑置了一冬的農具,走向各自的生產隊田地,一年一度的春耕大幕正式拉開。
    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芬芳和人們對新一年的期盼。
    李滿倉家也不例外。
    不過,他們除了要打理生產隊分配的口糧田和自留地外,還有一項更為重要的任務——種植藥材。
    去年秋天開墾、深翻並施足了底肥的那幾畝村尾荒地,此刻已經變得鬆軟而肥沃。
    李滿倉帶著全家人,開始了這項關乎未來重要收入的勞作。
    清晨,天剛蒙蒙亮,李家人便已經聚集在藥材地頭。
    李滿倉自己和李滿屯負責最重的力氣活,用鎬頭和鐵鍬進行最後的精細整地,開挖規整的種植溝和定植穴。
    李滿倉對行距、株距要求嚴格,確保通風透光。
    王秀芹和春梅負責相對細致的活計,按照李滿倉要求的深度和間距,在挖好的溝穴中播種或栽苗。春梅細心,正好勝任。
    鐵柱和鐵蛋兩個半大小子力氣足,負責挑水、運送種苗和肥料等輔助工作。
    夏竹、秋菊、冬蘭、鐵牛、娟子幾個年紀小的孩子,則負責一些力所能及的輕活,比如將較大的土塊敲碎,撿出地裏的石塊草根,或者在播種後覆蓋薄土。
    在正式下種前,李滿倉將準備好的柴胡和黃芪種子一部分是托胡秋萍從外地弄來的優良品種,一部分是他自己在山裏采集篩選的),用稀釋過的靈泉水進行了浸泡。
    “爹,這種子為啥要泡水啊?”夏竹好奇地看著父親將種子倒入兌了清水的木盆裏。
    “這樣種子更容易發芽,長得壯實。”李滿倉簡單解釋道,沒有多說。
    孩子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隻覺得爹懂得真多。
    浸泡了一個白天後,種子被撈出,略微晾幹。
    第二天一家人便正式開始了播種。
    李滿倉選擇的是直播和育苗移栽相結合的方式。
    柴胡采用直播,將浸泡過的種子均勻地撒在開好的淺溝裏,然後由孩子們小心地覆蓋上一層薄薄的細土。
    黃芪則部分采用直播,部分采用了育苗移栽,他提前在自家院裏用小塊地育了一些苗。
    此刻由王秀芹和春梅小心地將健壯的幼苗栽入挖好的定植穴中,鐵柱和鐵蛋立刻跟上澆水定根。
    勞動是辛苦的,尤其是對於長時間彎腰的王秀芹和春梅。
    但看著整齊的田壟和播下的希望,每個人臉上都帶著認真和期待。
    李滿倉和李滿屯揮汗如雨,堅實的肌肉在春日陽光下賁張。
    孩子們也幹得賣力,小臉上沾了泥點,卻嘻嘻哈哈,把這勞動當成了一種有趣的遊戲。
    “滿倉,這種藥材,真比種糧食劃算?”休息間隙,李滿屯拄著鎬頭,看著眼前這片傾注了全家心血的藥田,忍不住再次確認。
    “哥,你放心。”李滿倉抹了把汗,語氣篤定,
    “我打聽過了,藥材站收的價格,是糧食的好幾倍。隻要咱們種成了,這點辛苦絕對值。
    就算一時賣不上高價,曬幹了存著也不會壞,等機會也行。”
    他的話給全家人吃了定心丸。
    就連年紀最小的秋菊和冬蘭,也學著姐姐哥哥的樣子,用小耙子認真地摟平自己負責的那一小塊地。
    接下來的幾天,李家人幾乎全身心撲在了這幾畝藥田上。
    除了必要的吃飯睡覺,所有時間都耗在了地裏。
    精細的播種、栽苗後,還需要及時澆水。
    李滿倉隔三差五的背著手動噴霧器,將混有靈泉水的井水給田地噴灑。
    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幾畝藥材地很快便播種完畢。
    黑油油的田地裏,一行行、一列列,整齊劃一,孕育著無限的生機。
    忙完藥材地,李滿倉又帶著家人投入到生產隊集體的春耕中。
    犁地、耙地、送糞、播種玉米、高粱……整個李家坳都沉浸在繁忙而充滿希望的春耕氛圍裏。
    與此同時,菌房那邊也沒有落下。
    在李滿倉的指導和幾名固定社員的照料下,平菇已經采收了兩三茬,木耳和香菇也陸續有收獲。
    雖然規模還不大,但持續不斷的產出和穩定的現金收入,已經讓“食用菌種植小組”成了生產隊裏最令人羨慕的地方。
    不少社員都眼巴巴地盼著能擴大規模,自家也能參與進去。
    夜幕降臨,李滿倉站在自家院門口,望著遠處朦朧的山影和近處已然播種完畢的田地,心中充滿了踏實感。
    山上有獵可打,屋裏有菌可種,田裏有藥可收,家裏子女懂事上進……這一切,都與他剛重生回來時的家徒四壁、危機四伏形成了鮮明對比。
    他知道,這隻是開始。
    藥材的生長周期更長,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照料。
    但他有信心,在靈泉水的輔助和全家人的精心管理下,這片藥田,必將成為他家未來最重要的產業基石之一。
    春耕的忙碌暫時告一段落,田野裏的玉米、高粱已經冒出嫩綠的苗尖。
    而李家坳生產隊的菌房,則進入了第一個穩定的收獲期。
    平菇憑借其旺盛的生命力和短暫的生長周期,幾乎每隔七八天就能采收一茬。
    灰白色的菇叢肥嫩喜人,除了供應給縣鋼鐵廠食堂和公社供銷社外,每家參與勞作的社員也都能分到一些嚐鮮。
    飯桌上多了一道鮮美的炒蘑菇,讓整個村子的生活品質似乎都提升了一截。
    喜歡1975,別賣我女兒請大家收藏:()1975,別賣我女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