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李家坳的春節
字數:3850 加入書籤
臘月三十下午,冬日的陽光懶洋洋地灑在雪地上。
在王振山和周建黨的組織下,一個前所未有的“集體迎新春聯歡會”在修繕一新的隊部大倉庫裏熱熱鬧鬧地開始了。
倉庫中央清理出了一片空地,權當是舞台,四周擺滿了長條凳、馬紮,甚至還有孩子們搬來的磨盤和樹墩。
男女老少,隻要能走動的,幾乎全來了,四百多號人把倉庫擠的滿滿當當。
這年頭,哪有什麽集體活動啊,為了節省,一般大家都我在屋裏貓冬。
也就李家坳今年進項多,大家夥吃的好,穿的暖。
聯歡會沒什麽高大上的節目,全是社員們自編自演,帶著泥土的芬芳和質樸的幽默。
鐵柱、鐵蛋、鐵牛和幾個半大小子,憋紅了臉表演了一段“忠字舞”,動作雖有些笨拙僵硬,但那股子認真勁兒贏得了滿堂彩。
春梅、夏竹帶著村裏幾個要好的姑娘,唱起了《北京的金山上》,清脆的歌聲在倉庫裏回蕩,帶著少女特有的朝氣。
秋菊和冬蘭也壯著膽子,在大家的鼓勵下,背了一首在學校剛學的《鋤禾》,奶聲奶氣,卻格外認真,引得大夥善意的笑聲和掌聲。
就連平日裏最老實的老莊稼把式李老栓和周老六,也被眾人起哄,漲紅著臉吼了一嗓子不成調的東北二人轉片段,那破鑼嗓子逗得大家前仰後合,他們自己也撓著頭嘿嘿直笑。
李滿倉和家人坐在靠前的位置,王秀芹和李孫氏看著台上的孩子們,眼角眉梢都是笑意。
李滿屯和周圍的漢子們大聲叫好,互相遞著自家炒的南瓜子。
活動的最高潮,並非表演,而是一場別開生麵的“百家宴”。
這是周建黨媳婦出的主意,得到了王振山和婦女主任的大力支持。
規則簡單卻極富創意:每家每戶,都出一個自家最拿手、最能代表年味的菜,用統一的海碗裝好,送到倉庫隔壁臨時整理出來的大房間裏。
每碗菜都對應一個編號,就連負責登記的婦女主任,也不知道哪個編號對應哪家,這是為了防止互相攀比。
表演結束後,王振山站在前麵,聲音洪亮地宣布:“鄉親們!靜一靜!
下麵,就是咱們今天最實在的環節,抓鬮品年味兒!
看到旁邊屋裏的菜了嗎?都編上號了,現在,每家派個代表,上來抓鬮!
抓到幾號,今晚你就端幾號那碗菜回家,嚐嚐別人家的手藝!”
“噢!”
這下可徹底點燃了全場的氣氛!
孩子們興奮地尖叫,大人們也摩拳擦掌,滿臉期待。
這不僅僅是吃一道菜,更是一種新奇的聯係和分享,是對一年辛勤勞作後,家家戶戶不同滋味的集體品嚐。
“都排好隊!一個一個來!不許偷看啊!”王振山笑著維持秩序。
隊伍排成了長龍。
家家戶戶的代表,無論是當家的男人,還是利索的婦女,甚至是躍躍欲試的半大孩子,都小心翼翼地將手伸進那個蒙著紅布的大籮筐裏,抓取那個決定今晚“口福”的紙球。
李滿倉家,派去抓鬮的是冬蘭。
小丫頭又緊張又興奮,在哥哥姐姐和爹爹鼓勵的目光下,踮著腳,將小手伸進籮筐,摸索了半天,緊緊攥著一個紙球跑了回來。
“爹!我抓到啦!”冬蘭獻寶似的將紙球遞給李滿倉。
李滿倉展開一看,上麵用毛筆寫著“三十七”。
“三十七號,不知道是誰家的。”王秀芹好奇地張望。
“管他誰家的,晚上端回來嚐嚐就知道了!”李滿屯笑道,“咱家出的可是你嫂子最拿手的豬肉燉粉條,那大肉片子,厚實!看誰有口福吃到咱家的!”
另一邊,王振山家抓到了“十五號”,周建黨家抓到了“八號”……人群中不時爆發出驚呼或笑聲。
空氣中彌漫著各種菜肴混合的香氣,有紅燒肉的濃油赤醬,有酸菜汆白肉的酸香,有油炸丸子的焦香,有燉魚的鮮香……各種味道交織在一起,構成了李家坳獨一無二的、充滿集體溫情的年味兒。
李滿倉看著這熱火朝天的場麵,目光掃過一張張滿足的笑臉,心中感慨。
這種形式的集體活動,超越了簡單的分肉,它將每家每戶的情感通過食物聯結在一起,極大地增強了村子的凝聚力。
經此一事,李家坳更像一個緊密的大家庭了。
活動圓滿結束。
家家戶戶端著屬於自己編號的那碗菜,互相打著招呼,議論著、猜測著,歡聲笑語灑滿了回家的路。
李滿倉端著那碗“三十七號”菜回到家。
打開一看,是一碗用料紮實的小雞燉蘑菇,雞肉燉得爛糊,榛蘑吸飽了湯汁,香氣撲鼻。
看這分量和賣相,像是趙大虎家或者跟他家關係近的獵戶家的手藝。
晚飯的餐桌格外豐盛。
自家準備的菜肴擺滿了兩個女兒炕桌,中間則放著那碗來自“三十七號”的、代表著集體緣分的小雞燉蘑菇。
“來,都嚐嚐,看是誰家的手藝。”李滿倉給每個人碗裏都夾了一塊雞肉。
“嗯!真香!”冬蘭吃得滿嘴油光。
“這蘑菇味兒正,是山裏的好榛蘑。”王秀芹品嚐後點頭稱讚。
一家人圍坐,分享著自家的美食,也品嚐著別家的心意,屋內暖意融融,歡聲笑語不斷。
窗外,零星的鞭炮聲開始響起,打破了山村的寂靜,宣告著除夕夜的正式來臨。遠處,似乎也能聽到別家傳來的隱約笑聲。
李滿倉站在門口,望著夜空中偶爾亮起的煙花,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氣。
王德貴的威脅,日本人的陰影,依然存在。
但這個夜晚,李家坳用它最樸實無華的方式,展現了它頑強的生命力和溫暖的底色。
這個年,注定會在很多人的記憶裏,留下深刻而溫暖的印記。
它讓人們在嚴寒中感受到了集體的熱量,也更加堅定了李滿倉守護這一切的決心。
夜色漸深,守歲開始。
而溫暖與希望,如同每家每戶窗欞裏透出的燈火,在這長白山腳下的小山村裏,靜靜閃爍,驅散著冬夜的寒與暗。
喜歡1975,別賣我女兒請大家收藏:()1975,別賣我女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