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省城考察的隱秘任務

字數:5175   加入書籤

A+A-


    天邊剛泛出灰白,顧軒已經坐在了返程的車上。
    車載收音機裏播著早間新聞,什麽“省城考察團即將蒞臨指導”,什麽“城市更新樣板工程迎檢籌備會今日召開”。他沒吭聲,手指在方向盤上輕輕敲了兩下,像是在數節拍。車行至橋頭,他忽然一腳刹車,車停在斑馬線前,等紅燈。
    副駕上的 burner phone 屏幕閃了下,信號格從滿格掉到一格,又跳回三格。
    他盯著那個信號,眼神沒動,右手卻已經伸進褲袋,把那部舊手機連卡帶殼摳出來,扔進了路邊的綠化帶。動作幹脆,連看都沒看一眼。
    車子重新啟動,他隻說了句:“換號了,老趙那邊用新線路聯係。”
    司機點頭,沒多問。這種事,見多了。
    顧軒靠在椅背上,閉了會兒眼。腦子裏不是碼頭那半塊銀元,也不是張宏那通“對不上”的電話,而是陳嵐——那個省廳副局長,昨夜盯著他視頻看了整晚的人。他不知道她看到了什麽,但他知道,從那一刻起,自己不能再按常理出牌。
    他得先動,但不能讓人看見。
    車進市政府大院時,天已經亮了。他拎著公文包上樓,走廊空蕩,保潔阿姨推著拖把從拐角出來,抬頭看了他一眼,又低頭繼續幹活。顧軒腳步沒停,刷卡進辦公室,反手鎖門。
    電腦開機,他沒急著登錄係統,而是從抽屜深處摸出一本硬皮文件夾,封麵上印著《城市更新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修訂草案)》。這是他昨天特意申請調閱的,名義是“為接待考察團做政策梳理”。
    他一頁頁翻,指尖在“容積率補償機製”那段反複摩挲。條款寫得模棱兩可,說什麽“可結合地方實際,適度調整補償標準”。這種話,聽著是放權,實則是留口子——誰有權解釋“適度”?誰來定義“實際”?
    他冷笑了一聲。
    李紹安就是靠這種“適度”吃人不吐骨頭的。上個月城西那片老廠區改造,補償標準一夜之間翻倍,表麵是惠民,實則是給關聯房企騰地。錢從哪來?專項基金裏掏。怎麽掏?就靠這條“可適度調整”。
    他合上文件,打開筆記本,快速寫下幾行字:
    容積率補償無量化標準 → 地方自由裁量權過大 → 易滋生利益輸送 → 若省裏追查資金流向,必查此條。
    寫完,他盯著那幾行字看了三秒,然後刪掉“若省裏追查”四個字,改成:“當省裏追查”。
    這才是機會。
    考察團不是來觀光的,是來挑刺的。隻要他們盯上專項資金,這條模糊條款就是一把刀——就看刀柄握在誰手裏。
    他關掉文檔,順手點開內網審批係統,找到昨天提交的《緊急預案》,在下方附加了一份《關於政策適用性谘詢的請示》,附件裏夾了那份管理辦法,還特意引用了一條完全不相關的條款,說什麽“建議參照舊區改造容積率獎勵機製執行”。
    錯得明明白白。
    他點了發送,抬頭看了眼牆上的鍾:八點十七分。
    這封請示,不出意外,今天中午前就會被李紹安的人看到。他們一定會糾正他——“你引錯了,應該用第三章第五條”。然後,他們會主動把正確條款推出來,等於自己踩進坑裏。
    他要的就是這個。
    電腦屏幕暗下去,他靠在椅背上,右手從袖口滑出,拇指輕輕碾過檀木珠。珠子溫潤,像妻子臨終時握著他的手。他沒說話,隻是摩挲得更慢了些。
    他知道,這一步走出去,再想回頭就難了。
    但有些事,不是為了回頭,是為了往前走。
    下午三點十七分,市圖書館三樓古籍閱覽區。
    顧軒坐在靠窗的位置,麵前攤著一本《政策解釋口徑匯編》,書頁泛黃,封麵無字。他沒翻,隻是低頭看著手機,像是在等消息。
    十分鍾後,一個穿灰夾克的男人從書架間走過,手裏抱著一摞資料,路過時腳步沒停,卻順手把一本薄冊子塞進了顧軒桌下的公文包側袋。
    整個過程不到兩秒。
    顧軒沒抬頭,也沒動包,直到那人走遠,他才緩緩拉開拉鏈,抽出那本冊子。是一份手寫批注的複印件,首頁空白處用鉛筆寫著一句話:
    “此條可作刀。”
    他翻到第三頁,正是“容積率補償”那段,邊緣密密麻麻寫著計算公式和案例比對,最後標注:“補償標準浮動超37即構成違規操作,省審計局內部口徑。”
    他盯著那行字,拇指在檀木珠上停了三秒,然後把冊子塞進內袋,起身離開。
    路過借閱台時,他順手登記了借閱信息,用的是項目組的公共賬號。
    他知道,陳嵐的人遲早會查文件借閱記錄。但他更知道,公共賬號的流水,查不出具體是誰借的。
    晚上八點,辦公室隻剩他一人。
    燈關了一半,他坐在桌前,麵前擺著台曆。紅色圓珠筆在“接待籌備會”那天畫了個圈,圈裏寫了四個字:
    青萍行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盯著那四個字看了很久,然後合上台曆,把《政策適用性谘詢報告》打印出來,用妻子留下的檀木珠壓住紙角,手機拍照存檔。
    照片裏,珠串的影子剛好蓋住右下角一行手寫小字:“風起於青萍之末”。
    他沒擦掉,也沒重拍。
    這行字,是給有心人看的。如果陳嵐真在查他,遲早會看到這張照片——保潔阿姨每天下午五點來收垃圾,手機反光拍到桌麵,是常事。
    他不怕她看。
    他怕她看不懂。
    九點四十三分,他正準備關燈離開,手機震動了一下。
    新 burner phone,新號碼,一條匿名短信:
    明早九點,檔案室b區,第三排鐵櫃,最下層,有你要的東西。
    他盯著那條消息,沒回,也沒刪。
    他知道是誰發的。市審計局內部,能接觸原始憑證又敢給他遞消息的,沒幾個。
    他隻回了一個字:
    “好。”
    然後熄燈出門,走廊燈感應到人影,一盞盞亮起。他沒回頭,腳步也沒慢。
    走到電梯口,他忽然停下,從內袋摸出那半塊銀元,在掌心滾了兩圈。冰涼,邊緣有細微裂痕,像是被什麽硬物砸斷的。
    他盯著那裂痕,忽然想起碼頭那晚,交接人用銀元敲箱的聲音——清脆,但帶點悶響,像敲在空心物上。
    不是驗貨。
    是信號。
    他把銀元收回口袋,按下電梯按鈕。
    轎廂上升,鏡麵映出他的臉。眼底有血絲,下巴冒青茬,可眼神穩得像鐵。
    他知道,李紹安以為他在逃。
    可他根本沒打算躲。
    第二天上午八點,顧軒準時出現在會議室。
    籌備會還沒開始,李紹安的秘書已經到了,正和幾個科室負責人寒暄。顧軒走過去,笑著打招呼,遞了根煙。
    對方接過,剛要點,顧軒忽然說:
    “聽說省裏這次來,重點看資金合規?”
    秘書一愣:“你從哪聽說的?”
    顧軒笑:“瞎猜的。咱們這專項資金,條文寫得活絡,上麵要是較真,怕是不好交代。”
    秘書臉色變了變,沒接話,低頭點煙,手有點抖。
    顧軒沒再多說,轉身走向自己的位置。
    他知道,這句話會立刻傳到李紹安耳朵裏。
    他也知道,對方一定會慌。
    慌了,就會動。
    一動,就露破綻。
    他坐下,右手從袖口滑出,拇指輕輕碾過檀木珠。
    會議室門被推開,陳嵐走了進來。
    她沒看顧軒,徑直走到主位旁,坐下,打開文件夾。
    顧軒也沒抬頭。
    但他能感覺到,她的目光,在他身上停了兩秒。
    然後,他聽見她清了清嗓子,說:
    “今天這個會,不談場麵話,隻講三個問題——第一,專項資金的使用依據是什麽?”
    喜歡重生官場:我從基層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重生官場:我從基層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