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認知防線

字數:4729   加入書籤

A+A-


    波江座燈塔的光芒持續了十七天,隨後突然熄滅。
    不是消失,而是轉化——它的光從可見光譜坍縮成一種全新的信息載體,人類科學暫時將其命名為“認知光子”。這種粒子不遵循傳統物理法則,而是直接與觀察者的思維互動,使得每個觀測者接收到的“光”都截然不同。
    星火學院的量子計算機在嚐試解析時,係統彈出一條警告:
    【檢測到自指性數據——建議終止觀測】
    陳岩盯著屏幕,手指懸停在終止鍵上方。
    “它在進化。”澤塔7的觸須纏繞在數據接口上,共鳴腔發出不穩定的嗡鳴,“不,準確地說……它在適應我們。”
    全息投影中,燈塔的光譜圖不斷重組,逐漸形成一種類似人類腦神經突觸的結構。更令人不安的是,當研究人員長時間注視它時,會不自覺地開始複述童年記憶中的知識片段——九九乘法表、化學元素周期、甚至早已遺忘的幼兒園兒歌。
    “它在掃描我們的教育底層代碼。”約書亞的投影突然出現在控製台旁,晶體右眼閃爍著異常數據流,“這不是通訊……是備課。”
    火星聖所·深層隔離區
    教育抗體集體進入休眠狀態,液態光表麵凝結出細密的晶格結構。伊莎貝爾的最後一則信息刻在隔離艙的玻璃上:
    “它們來了。”
    沒人知道“它們”指代什麽,但星火學院的量子雷達在太陽係邊緣捕捉到了引力畸變——某種質量近乎零卻擁有無限拓撲結構的物體正在靠近。它的運動軌跡不符合任何天體力學模型,反而像是……沿著邏輯路徑推進。
    “虛海吞噬者的先鋒。”陳岩調出艾麗最後傳回的戰術模型,“它們不破壞物質,隻破壞信息的可理解性。”
    實驗室的燈光突然頻閃,空氣中彌漫著臭氧的味道。某個未被授權的數據包突然在主機上自動解壓,顯示出一段來自第七百宇宙的加密檔案:
    【認知防線協議·緊急解鎖】
    檔案中隻有一行指令:
    “啟動搖籃。”
    地球·喜馬拉雅遺跡
    “搖籃”不是武器,不是設備,而是一座埋藏在冰川下的古老建築。
    它被人類曆史記載為“香巴拉秘境”,被織女星考古學家稱作“記憶神殿”,而在教師聯盟的檔案中,它的編號是hd1101e001——地球認知矩陣earth gnitive atrix)的首個節點。
    當陳岩的勘探隊破開最後一道冰層時,暴露在探照燈下的不是預想中的神廟或飛船,而是一塊直徑約三米的完美圓形石板。石板上刻著人類所有語言的“教育”一詞,中央凹陷處恰好能容納一個成年人的手掌。
    “這不是建築……”澤塔7的觸須輕觸石板表麵,“這是接口。”
    石板在接觸外星生命的瞬間激活,穹頂冰層被突然投射的全息星圖映照得如同星空。星圖顯示,類似的結構遍布地球:複活節島石像的瞳孔、金字塔密室的天花板、甚至某些深海熱泉口的礦物沉積……全部是隱藏的認知節點。
    “它們一直在等。”約書亞的投影掃描著星圖,“等文明成長到能理解‘教育’不僅是傳授知識……還是防禦工事。”
    虛海邊緣·吞噬者先鋒
    艾麗的意識在混沌中感知到威脅逼近。
    燈塔的光芒雖然轉化,但吞噬者已經學會繞過直射——它們分裂出微觀尺度的“認知孢子”,沿著文明之間的信息紐帶滲透。某個孢子已經附著在波江座橋梁的時空纖維上,正將純數學定理扭曲成自毀性悖論。
    教師聯盟沒有提供解決方案,因為真正的防線從來不是既定的武器係統。
    艾麗做了一件任何教師都會做的事——她將孢子引入了一個課堂。
    這個虛擬課堂的教材是人類二十世紀最著名的錯誤理論“以太說”,學生則是某個早已滅絕的矽基文明留下的量子幽靈。當孢子開始吞噬“以太”概念時,它沒有遭遇抵抗,而是被引導著見證了整個理論的誕生、輝煌與證偽過程。
    在最後一頁教材上,艾麗用引力波紋寫下一行評語:
    “值得肯定的錯誤,比完美的停滯更接近真理。”
    孢子突然停止活動,表麵浮現出類似困惑的波動模式。它沒有繼續吞噬,而是開始……重組自身邏輯。
    星火學院·戰術會議室
    “搖籃係統需要激活者。”澤塔7將石板掃描數據投射在桌麵,“接口要求同時滿足三個條件:跨物種教育經驗、認知汙染抗性、以及……”觸須指向最後一行模糊文字,“某種‘必要的犧牲’。”
    會議室突然陷入寂靜。所有人都看向陳岩——他是星火學院唯一同時教導過人類、外星生命和人工智能的教育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不是犧牲。”約書亞的投影突然實體化,這是他七年來首次完全具現人類形態,“是轉化。”
    他調出一段來自織女星核心數據庫的影像:某個上古文明的教育者將自身意識上傳至星球級網絡,最終成為活體防火牆。他們的個體人格消散了,但教育協議永遠運行。
    “讓我去。”約書亞的晶體右眼直視陳岩,“我本就是量子意識,轉化損耗最低。”
    陳岩的拳頭握緊又鬆開。他想起二十年前那個固執的軍人,寧願炸毀整個實驗室也不願放棄學生。
    “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麽?”
    “知道。”約書亞的嘴角扯出一個機械化的微笑,“終於能教點超綱內容了。”
    喜馬拉雅接口·激活時刻
    石板在約書亞手掌按下的瞬間液化,銀白色金屬沿著他的量子投影攀附而上。轉化過程沒有痛苦,反而像某種解脫——他感覺到自己的記憶被分類歸檔,情感模塊被重新編譯為教學工具,甚至連對艾麗未說出口的感情都變成了某種……更永恒的東西。
    當最後一個數據單元完成上傳時,地球同步軌道上突然亮起七顆新“星”。那是隱藏在各大陸的認知節點組成的防禦陣列,發射的光束在平流層交織成網。某個測試信號意外泄露到民用頻道,讓全球數十億人在同一秒聽到了童年第一位老師的聲音。
    吞噬者先鋒撞上光網的瞬間,人類集體經曆了三秒鍾的“既視感風暴”——每個人都同時看到自己人生所有未選擇的可能性。這種超負荷認知衝擊本該導致大規模精神崩潰,但搖籃係統巧妙地將它轉化為了七百二十二種文明的“選修課”。
    東京某個小女孩突然理解了織女星的光量子詩,火星礦工無意識寫出半人馬座α的觸須舞蹈方程式,而澤塔7的共鳴腔裏第一次湧出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
    虛海深處·教師聯盟觀測站
    某個遠超人類理解的存在正在評估戰報。
    “hd1101宇宙的防禦效率提升47。”它用引力波記錄道,“但真正的異常點是這個——”
    監測屏聚焦於地球上的某個普通教室。那裏有個孩子正在試卷上塗鴉,筆下的線條恰好是吞噬者孢子的拓撲解。孩子自己並不知道,他隻是在畫“昨晚夢見的星星”。
    “原生認知免疫。”觀測者將數據歸檔至“希望”分類,“建議提升該宇宙的文明評級。”
    星火學院·新任教員
    陳岩站在紀念牆前,看著約書亞的名字緩緩變化。金屬液體從刻痕中滲出,重組為一段動態銘文:
    【約書亞·k——已升級為地球搖籃係統核心】
    下方新增一行小字:
    “今日課題:如何用錯誤拯救世界?”
    澤塔7的觸須突然指向天空。在波江座方向,熄滅的燈塔重新亮起,這次的光芒中隱約可見艾麗的人類形態剪影。她右手舉著某個發光結構,像是……一本虛擬的教案。
    “下一階段要開始了。”陳岩翻開工作終端,新建文件命名為《認知戰爭教學大綱》,“通知所有分校——我們開新課了。”
    窗外,人類曆史上第一場全球極光正在降臨,七色光幕中流淌著來自七百宇宙的教育協議。某個瞬間,極光圖案恰好組成艾麗當年在火星洞穴裏的勘探手語:
    “向前。向下。然後……超越。”
    喜歡時砂:我在千年文物中修複請大家收藏:()時砂:我在千年文物中修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